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朝至上 >

第163部分

汉朝至上-第163部分

小说: 汉朝至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诉我,她‘叛变’了?

    “也不是叛变,只是当初崔任卿的事情,是她向匈奴单于举报的。”

    韩安国希望刘德冷静下来又接了一句,“申行说暗中协助的时候,公主也未反驳。”

    “崔三朝知道这件事情吗?”

    “少傅大人说不必让他知道,他去的地方和我们不一样。再者,这关乎公主的名誉,亦关于陛下和皇室的名誉,越少人知道越好。”

    刘德点头,“但我依旧很生气。”

    “只要王爷不要表现出来,我们要做的才是大事。公主……无关痛痒。”

    韩安国是个人才,在梁王手下他没有多少发挥才华的余地,此行前往匈奴,他也是想借这个机会证明自己。毕竟曾经在梁王手下的经历,是他为官生涯中的一段污点。

    军臣对于大汉派出使臣修好的信息非常的吃惊,在几次商讨之后,又听了申行说的建议,军臣决定好好的接待。

    让军臣做出这样的决定申行说功不可没。

    “单于,吾古孙将军和伊稚斜的战斗正在胶着,战况在扩大,匈奴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反对您的声音,此时大汉前来修好,您要还是拒绝,一旦大汉趁此机会从居延出兵,对匈奴十分不利。”

    申行说道出了军臣心中的担忧,就像他所说,战斗打到现在,必须要分出一个胜负了。已经不是那种谁服软就能结束的了,死亡的勇士不计其数,财产的损失也不计其数。

    此时谁服软,就代表着彻底的失败,从此再没有任何斗争的权利。

    军臣从没有想过事态会发展到如此的失控,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那个已经回到了大汉的崔任卿!要不是他的挑拨……

    “单于,也非是崔任卿的挑拨。”南宫淡淡开口,“伊稚斜心中早就有预料到这一天,崔任卿的出现加剧了您和伊稚斜的矛盾,这一战只是提早爆发了而已。”

    “阏氏的话说的没有错,但此战不是时候。谁赢谁输对匈奴来讲都是元气大伤。”申行说上前一步又轻声说道,“您可千万不要给於单太子留下个烂摊子。”

    军臣闻言一惊,旋即道,“传我的命令,好生接待汉使,若是招待不慎,提头来见!”

    崔三朝解下腰间的水袋抿了一口,干裂的嘴唇仍然挡不住他的兴奋劲头。崔大哀怨的看着崔三朝的背影,明明另外一条路又近又好走,非要走这一段荒漠,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崔大,不要哭着脸嘛,你看看这景色,多么美好,多么的……美好。”

    崔三朝除了美好想不出来其他词能形容眼前的景色和心情。

    自由啊,自由……

    得意的哼着小曲,崔三朝在马上摇头晃脑。

    “三公子,出了荒漠就到了右谷蠡部了,您不要再任性了。”

    这个要重视,崔三朝认真的点头,眼前的荒漠渐远,地上淅淅沥沥的开始出现一抹抹的绿色。

    今天的吾古孙和伊稚斜都偃旗息鼓了,原因就是汉使到了。刘德比崔三朝早些日子出发,已经到了单于庭,而军臣知晓了刘德此行的目的,连忙派人给吾古孙交代了,务必保证汉使的安全。

    崔三朝到的时候,右谷蠡部城门大开,伊稚斜满面都是笑意,这是自己兄弟的弟弟,也是自己的兄弟。

    热情的伊稚斜给了崔三朝和崔大一个大大的拥抱,崔大笑的开心极了,崔三朝倒是有些不适应,转念一想大哥的交代也就释然了,笑呵呵的指了指身后的礼物,“都是熟人,就不客气了,这些礼物就请伊稚斜大哥收下吧。”

    伊稚斜开心的拍着崔三朝的肩膀,好汉子,不扭捏。

    进了右谷蠡部,战争的氛围让崔三朝的脸色有些微微的潮红,心跳在加速。

    “阵亡了多少将士?”

    “右谷蠡部已经折损了近五分之一了,其他部落支援的才最近刚刚到达,没有上场。”

    伊稚斜是不想让那些忠心于自己的部落参与到这一战的,所以对他们的请战要求是一拖再拖,拖到了现在。

    “他们参与进来没有好处,若是输了,下场会很惨。”

    “您就没有想过可能会赢?”

    “你大哥不会让我赢的。”

    崔三朝闻言有些尴尬,伊稚斜掀开帐帘,将崔三朝请了进去,坐在主位挥挥手。“不必尴尬和介意,对于我和任卿来说心中早有预料。既是敌人,也是朋友。我们总会在战场相见,这一点,心中有数。”

    伊稚斜敲敲胸膛,话说的坦然豪迈,崔三朝不仅肃然起敬,也有些羡慕,自己若能得此情感,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不瞒右谷蠡王,我是带着陛下和我大哥的意思来的,希望您和单于双方就此停战。”

    “就算我同意,单于也未必会同意,就算我和单于会同意,我们底下的手下,如何能同意?”

第319章 匈奴的新情况(1)() 
战争到了这个份上,大家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要是简简单单一句不打了,那些得不到回报的牺牲就会掀起一场叛乱。

    不要怀疑,匈奴人是能干出来的。

    “为将者,首先要服众,所以我已经深陷泥潭,无法自拔了。”

    右谷蠡部曾经准备的战备已经消耗一半了,尽管支援的其他部落带来了大量的补给,但也让伊稚斜感到了分外的吃力。而再看吾古孙那边,有整个匈奴做后盾,粮草全然不是问题。

    “吾古孙将军仗打的或许很好,但是他却不是匈奴人心中的勇士。”崔三朝从怀中拿出一封信,用蜡封的严丝合缝,里面装着造纸厂最新造的一批宣纸。“解决内部矛盾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制造外部冲突。”

    “什么意思?”伊稚斜接过信件,新奇的拆开,却看不懂上面的东西。匈奴没有文字,只有语言,他能看懂一点的雅言,但是面对着用毛笔写出来的雅言就懵了。

    “我的意思是,祸水东引。”崔三朝甩了下袖子,“听闻匈奴东部的乌恒和余慎最近不是很安分,似乎想要借着匈奴内战的机会侵占匈奴东部的草原,不知道这一点是否能打动您和单于的心?”

    伊稚斜闻言皱起眉头,他不是很敢应承下来,因为一旦答应,那就代表着他和单于将联手向乌恒和余慎发兵,以缓解内战的压力……

    开战一事,还是不能轻言。

    “我考虑考虑,你们就先住下吧,我也能得两天清静,你们在,吾古孙不会搞什么动作的。”

    吾古孙也是松了口气,这仗打的太胶着,打的每个人都身心俱疲的,能休息一下也不错。

    刘德到单于庭的那一天不太相信自己已经到了单于庭了,一路上紧张的气氛在单于庭霎那之间就不见了。

    眼前就两个字,奢靡。

    韩安国有些尴尬的摸着胡须,外面都打飞了,怎么单于庭一点战争的气氛都没有。匈奴勇士确实很强壮,但是街道上来往的那些穿金戴银的贵族,胖胖的脸上竟然有一丝满足的得意。

    两个人对视一眼,迎上了前来接待的申行说。

    刘德是认识申行说的,见他向自己行礼,也礼貌的回礼,然后颇有些感慨的说道,“我以为我走错了。”

    申行说了解刘德说得是什么意思,“单于庭处于匈奴内陆,战争影响不到这里。”

    是吗?刘德不太相信,记得以前匈奴但凡南下,皇宫里都是一副紧张的氛围。哪里像现在的单于庭,处处散发着一种暴发户的感觉。就刚刚走过去的那个匈奴大臣,脖子上至少戴了两三斤的金子,更别提那一条金闪闪的金腰带了。

    “那是右贤王。”

    “他不该在前线吗?”

    申行说顿了一下,转头看了刘德一眼,刘德便瞬间了然了,胖成那个样子,去前线送死吗?

    军臣看着刘德举着节帐向自己行礼,便挥挥手,“不必多礼,汉使请起吧,来人,看座。”

    刘德将节帐递给一旁的卫士,便和韩安国坐了下来。

    “听闻汉使乃是阏氏的哥哥,那我们便是一家人了。”

    刘德看着军臣满脸的皱纹,掉光了的白发,强装着微笑,快别恶心我了,“当然,大汉与匈奴通婚多年,自然是一家亲。”

    南宫表面很平静,心里却是破涛汹涌,若只是韩安国一个人来了,也就算了,没有想到,刘德也来了。

    这是她的亲二哥,也就这个时候,南宫忽然觉得无颜面对,疯狂的想要逃避。

    可刘德似乎没有在意什么,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没有给南宫留下来。他在生气,自己的妹妹居然是这样的人,要不是伊稚斜突然奇想连夜要走,说不定任卿已经死在了匈奴。

    任卿要是死在这里,齐玄说不定会发疯,那后果就很严重了。

    连申行说这样的汉奸混蛋,都在帮崔任卿,你居然告密?!

    刘德不会再认南宫是自己的妹妹了,但他也不会大肆宣扬,听韩安国的意思,齐玄打算连父皇他们都瞒着,以免影响南宫的形象。

    这也是崔任卿的意思。

    “汉使的祸水东引,能有几分的胜算呢?”

    刘德看了一眼韩安国,韩安国便接着说道,“至少有七成,而且我们的另一支使团已经前往右谷蠡部。正使是崔氏少家主的弟弟,崔氏的面子,右谷蠡王一定会给的。”

    军臣点头,“这我不怀疑,但是,矛盾一旦转移,那么必然就要开战。可乌恒和余慎从未与我匈奴起过冲突……”

    “单于此话差矣,”韩安国直起身子。

    “齐少傅在大汉的北部规划了一个新的郡,名为北平郡,郡中一切皆是我大汉高端所在,据北平的探子多次收集到的讯息,可以证实乌恒已经在蚕食匈奴东部的草原。”

    “而且两国已有联军驻扎在乌恒西部边境窥伺匈奴,蠢蠢欲动。”

    “若是单于不信,大可前去取证,反正我等就在单于庭中等待单于的召唤。”刘德拱拱手,“大汉天子派吾等前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能帮助匈奴结束这样无休止的内战。”

    “呵,大汉会有那么好心?”

    於单沉着脸,身后站着匈奴的几位大臣,他对汉人的好感度简直为零。

    “为何没有好心?如今大汉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日渐良好,我们又何必去破坏这样的关系呢?”

    “关系良好?那你们为何疯狂的开展军事和其他改革?疯狂的征兵训练?!”於单喝了一声,“我看你们就是不怀好意。”

    “太子此言差矣,大汉内部的改革是为了让百姓们更加安居乐业,至于军事上的改革,仅仅是为了自保。单于可以了解一下,大汉尽管在征兵,但是军队的数量却在不断的消减。”

    军臣摇了摇头,“汉使,开战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我如何能保证大汉不会借此机会在我背后捅刀子呢?”

    刘德勾了勾嘴角,“是我疏忽了,单于发兵乌恒和余慎之日,亦是我大汉发兵协助之时!”

第320章 匈奴的新情况(2)() 
“当真?”

    崔三朝笑着点头,“当真,不满伊稚斜大哥,这一点大汉也存了些许私心的。乌恒和余慎不仅在窥伺匈奴东部草原,更是对北平郡的一大威胁,所以也是借此机会,双方合作一下。”

    这个理由,伊稚斜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大汉无私奉献的可能性太小了。

    “既然如此,那我便就同意了,等一等单于的信儿吧。”

    崔三朝大喜拱手,“好,等单于那边决定好了,我们再商议具体的细节。”

    “吾古孙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辈。”伊稚斜站在右谷蠡部残破的城墙上指着对面的方阵,“小时候我还跟着他征服过许多的部落。”

    “匈奴现在还有许多的部落没有平定吗?”

    伊稚斜摇头,“部落与部落之间有很大的独立性,单于只是大部分部落的代表,其他的部落只是表面上承认单于的领导罢了。”

    “伊稚斜大哥一定希望能征服所有的部落吧。”崔三朝笑道,“要是匈奴在您的手上一定会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那就不再是匈奴了。”

    “何意?”崔三朝一愣。

    一旦匈奴成为了一个正统的国家,那么就需要庞大的规矩来维持整个国家的运行,就像大汉,繁杂的官职系统和层层束缚的规矩法律,只会越来越磨灭匈奴的血性。

    再也不能从优胜劣汰中选出最强壮的勇士。

    “匈奴绝对不能变成大汉那样的国家。”伊稚斜叹着气,“因为没有任何的国家能逼比的过大汉。”

    崔三朝闻言大笑,笑声中满是骄傲和自豪,“说得极是!可是就如同齐玄哥所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谁也逃脱不了的命运,我们唯一能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