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40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40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直到杀气腾腾的康龙离开足足有一盏茶功夫,索仙等索氏子弟方才醒悟过来。

    众人无不脸色苍白的看着卫朔,谁也没想到他说翻脸就翻脸,一点儿机会都不留。

    其他世家子弟同样战战兢兢的看着卫朔,原本他们以为这是给卫朔准备的鸿门宴,可现在看来更像是作茧自缚。

    “尔等不要以为我卫某人好欺负,我也不怕你们撂挑子不干,早在去年开始我就培育不少寒门出身的官吏。”

    “另外,你们刚刚看到那些士卒了吗?说起来你们或许不信,他们也都是半个读书人。”

    “所以哪怕将尔等统统杀光,老子也不怕出乱子!”

    “今日我就把话撂在这儿,你们除了交出土地、奴仆、部曲并拆除给第坞堡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谁要是觉得自己脖子硬,大可试试老子手中的横刀是否锋利。”

    “华夏积弊已久,各地府库空虚,百姓庶民衣不果腹。”

    “而汝等世家却各个锦衣玉食,只顾自家醉生梦死,丝毫不顾百姓死活。”

    “这才导致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

    “因此,实行新政势在必行,在某看来,新政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大好事,虽说在座的诸位会受点损失,但比起全天下的庶民来说,也算不了什么。”

    接着,卫朔又吩咐道:“暂时由宋繇担任敦煌太守,段业担任酒泉太守,分别负责在两地推行新政。”

    “至于各位家主就先委屈诸位待在刺史府,待日后外界大局已定再让诸位回去!”

第67章 先东后西() 
宴席结束后,豪强家主各个失魂落魄,卫朔的强硬出乎众人预料,难道真要将家中土地和部曲都交出去不行?

    翌日,有关释放奴仆、计口授田的消息如风一般传遍了整个敦煌。

    其中最激动者莫过于那些贫寒庶族之家,早就日日盼着官府分田。

    为了方便管理,卫朔将凉兴、晋昌两郡并入敦煌,建康并入酒泉,分别交由宋繇、段业两位新任太守负责。

    其又给两人配备数百名识字、懂算学的士卒,很快敦煌、酒泉两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

    无数庶民、奴隶摆脱了世家豪强控制,拥有了自己土地,成为官府名下自耕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正当卫朔为统计册上日益增多的人口、土地而兴奋不已时,突然从东西两个方向陆续传来两条不利消息。

    “禀大人,数日前,龟兹王白震亲率五万大军围攻高昌!”

    “什么?龟兹王怎敢犯我高昌?”

    得知龟兹进攻高昌,惊得卫朔噌的一声站起来,其余众人亦是脸色凝重。

    他曾在龟兹国见过白震,也晓得对方一直心怀不轨。

    可无论如何他也没想到,白震竟真敢突袭高昌。

    不得不说龟兹王选择的时机很微妙,眼下正值河西均田制推行之关键时刻,卫朔带来的一万骑兵,不是协助两位太守统计人口、丈量土地,就是巡视地方、威慑不法之徒,根本抽调不出兵力回援。

    “龟兹王早有图谋,看准了我大军深陷河西,无法有力回援,才敢举重兵进犯高昌。”

    说到这儿,卫朔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原本以为高昌做了渔翁,没想到却是螳螂捕蝉而黄雀在后。”

    “主公,高昌乃我根基之地,断不容有任何闪失,需尽快撤军回援。”

    “直元,大军固然该回援,可刚刚打下的敦煌、酒泉又当如何?”

    “而今两地正值推行新政之关键时刻,若大军此刻离开,难保不会出现反复啊。”

    “这一次直元侥幸才得了两郡之地,倘若就此放弃,日后再想拿回来可就不容易啦。”

    “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高昌被围,高昌乃根基之地,断然丢失不得。”

    “至于敦煌、酒泉不过是新得之地,即便今日有失,明日我高昌也有信心再夺回来。”

    眼看杜进与宋繇争执起来,卫朔忙摆摆手制止道:“两位莫急……莫急,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大家商量商量,说不得能找出两全其美之策。”

    不料,杜进、宋繇齐齐摇头道:“想要两全其美太难,只能两害相较取其轻。”

    卫朔眉头紧皱,嘴中喃喃自语:“两害相较取其轻……大军回援肯定是要回援的,但却不是眼下。”

    “至少要等敦煌、酒泉两郡初步稳定后才行。”

    “不然,正如杜刺史所言,我军冒然撤离,将有可能让眼前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可……可高昌呢?万一……”宋繇担心道。

    “体业莫急,高昌一时半会儿不会有危险,就凭龟兹国几万大军休想拿下高昌。”

    “高昌城内不但有足够全城百姓吃一年的口粮,还有近万精锐,再加上有李暠在,断然万无一失。”

    “那依主公之计当如何?”

    “先全力稳定敦煌、酒泉,体业从现在开始,务必加快推行均田制,争取下月底完成全部授田。”

    “另外,派人回去转告杨太守、李指挥使,让他们必须坚守城池三个月。”

    “在大军回援之前不得放一个龟兹人进入高昌,若有任何差池,让李暠提头见我。”

    “诺!”斥候得令后,立即飞马离去。

    随着高昌被围的消息传来,整个敦煌、酒泉两郡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原本还有些拖拖拉拉的授田工作,陡然加快了不少。

    一些世家大族在进献田地时,只要稍有迟疑,顿时被负责的军士一顿暴揍。

    谁知卫朔刚刚安排好高昌事宜,还不曾喘口气。

    酒泉太守段业又送来了吕光大举西进的不利消息,再次引发众人无限紧张。

    卫朔接到军报之后,顿时感到头都大了。

    原本高昌被围已够焦头烂额得了,没想到吕光又大举西进,他可还没做好与吕光翻脸的准备。

    “如今看来咱们都小觑了吕光,原本朔以为西秦进犯、康宁叛乱至少能将其托在东边两三月时间。”

    “谁知只用了一个多月,吕光就轻松击退彭奚念并斩杀了康宁。”

    杜进一边浏览军报,一边解释道:“吕光世之名将,麾下多骁勇之辈。”

    “康宁、彭奚念不过是世跳梁小丑,如何会是其对手?”

    “若非一开始吕光没有料到西秦会掺和进来,说不定眼下他的大军已进驻张掖。”

    “以师父之见,张掖彭晃、西郡卢水胡都挡不住吕光兵锋?”

    “肯定挡不住!”

    “沮渠罗仇不过才一万多部落骑兵,面对来势汹汹之吕军,其未必有胆子顽抗,很有可能举兵向吕光臣服。”

    “一旦沮渠罗仇投降,张掖孤掌难鸣,再加上彭晃麾下多为西征军旧部,一向畏吕光如虎,更有可能不战而降。”

    “也就是最快半个月左右,吕光大军将有可能拿下张掖、西郡,彻底平定叛乱?”

    “没错。”

    看到杜进一脸凝重的样子,卫朔、宋繇均脸色大变。

    说实话之前获知高昌被围时都没怎么让卫朔担心,因为他晓得以高昌守军实力,龟兹人很难攻破城池。

    可如今一听说吕光亲率数万大军即将逼近张掖,他登时有点儿担心起来。

    哪怕再给一个月时间,只要等敦煌、酒泉两地完成均田制,他就不会再惧怕吕光。

    “最好是跟吕光和谈,若能让吕光大军止步张掖,哪怕进献些粮草、钱财也行。”

    杜进不太看好和谈之策,他苦笑道“想要和谈何其艰难?如今吕光刚刚平灭康宁、击退西秦,兵峰正盛,万一再不战而得张掖、西郡,其更不可能容忍直元割据自立。”

    “以师父之见,如何才能让吕光接受和谈?”

    “不管怎么说,看来还得先打一仗,让吕光意识到高昌实力强盛,绝非一时可敌。”

    “然后再进献粮草十万石,应该能让吕光暂时退兵。”

    听了杜进之言,卫朔微微颔首,遂吩咐道:“老师与体业留守敦煌,朔亲率铁骑一千支援酒泉,若有机会我当亲自会会吕光。”

    “另外,将吕覆从玉门关押解到酒泉,我要用他跟吕光谈谈。”

    ……

    在卫朔紧锣密鼓等候吕光到来时,此时吕光正亲率大军逼近西郡。

    正如杜进所料,迫于吕光兵威,沮渠罗仇不敢反抗,立即自缚出城请降。

    虽说吕光恨不得杀了沮渠罗仇,可其又担心卢水胡人铤而走险,遂装出一副大度的样子,重新接纳了沮渠罗仇,但也因此为日后诛杀沮渠罗仇埋下了伏笔。

    西郡不战而得,让吕光志得意满,其亲率三万步骑兼程急行,进围张掖。

    仅仅攻了数日,彭晃部将寇颇打开城门投降,而后吕光进城,遂诛彭晃。

    至此,河西叛乱全被平定,诸吕纷纷鼓噪起来,请求吕光趁势西进,消灭高昌军。

第68章 卫吕相会() 
翌日,踌躇满志的吕光亲率数万大军缓缓逼向酒泉。

    接下来几天,有关吕军逼近之消息陆陆续续传至酒泉。

    众人面对从东边渐渐逼近的数万大军,无不紧张起来。

    吕光骑在马上,环视四周,但见麾下军马雄壮若斯,不禁雄心万丈。

    这时他想起了勾结在一起的杜进、卫朔师徒,眼下他非常想亲率大军从两人面前耀武扬威过一次兵。

    如果对方态度不恭敬,招之不来,来了不恭敬,他就找借口打下酒泉、敦煌。

    攻占酒泉、敦煌,逼迫杜进、卫朔师徒俯首称臣,河西叛乱将一下得到彻底解决。

    余下的零星一点儿,也无需再担心,甚至都不用他再亲自出马,光是儿子吕纂、吕弘都能平定。

    当初吕光亲征就带了三万精锐,加上投诚的卢水胡精骑以及收编的张掖守军,如今其总兵力已超过五万人,可谓是兵强马壮。

    离开张掖前往酒泉途中,吕光就着人前往酒泉警告卫朔,要求他立即投诚来见。

    倘若卫朔敢抗命不遵,其将率十万大军踏平高昌。

    此时卫朔已亲率铁骑抵达建康郡,麾下只有四千铁骑外加三百陌刀手,除此之外其余兵马皆分散在各处,敌我双方实力相差极为悬殊。

    听完使者讲诉完吕光要求,卫朔沉默不语,却将侍立两旁的段业、康龙气炸了。

    只见康龙怒气不打一处,嘴里吐着不太流利的汉语,嚷嚷道:“大人,吕光欺人太甚。他不就是仗着人多势众,有什么了不起?竟连踏平高昌这等话都敢说,这不是明显没有将我们放在眼里吗?”

    其余将领、文人幕僚纷纷气氛难平,众人全都盯着卫朔,等着他说些什么。

    这时,卫朔却站起来,走到被康龙吓得有些发抖的使者面前,笑着安抚道:“特使受惊了,朔这些手下多是行伍、蛮夷出身,没规矩惯了,希望特使不要怪罪。”

    “来人,先带使者下去,再给他备些酒水,要好生照顾,不可懈怠。”

    待使者下去之后,卫朔这才转身对众将道:“眼下吕光势大,自然不会将我等放在眼中,没什么好气愤。”

    随着卫朔开口,大厅内气氛渐渐舒缓下来,整个讨论也渐渐趋于理性。

    段业起身说:“主公,这一次吕光请您过去显然没安好心,您可不能答应啊?”

    不料,卫朔摇摇头拒绝说:“不,明天我当亲率铁骑前往,与吕光阵前搭话。”

    他淡淡地解释道:“吕光以为其坐拥大军,又派使者随便谴责几句,老子就得乖乖束手就缚。”

    “殊不知从一开始,我就没想着为他卖命。”

    “以前实力不济,老子只好在他面前伏低做小,如今我坐拥数万大军,又有高昌、敦煌、酒泉三地,何惧一战?”

    康龙闻言猛地站了起来,大声道:“大人英明,末将愿出战迎敌。”

    卫朔回头一指康龙,大笑说:“壮哉!你既有此雄心,明日当随朔与吕光在阵前一会。”

    段业听得心里一颤,大声劝道:“主公何须亲身涉险,万一出事可如何是好?”

    “尔等须记住,此战没有万一!”

    “明天是一场事关生死之关键考验,如果不能逼迫吕光签订城下之盟,等待高昌的将是万劫不复。”

    “段太守,明日你组织城内青壮于城头列阵,再将城内器械、旌旗全都发给大家,佯装城内有数万守军,以逼迫吕光不敢轻易进攻。”

    “而朔将亲率四千铁骑于阵前与吕光相会。”

    “诺。”众将躬身应是。

    ……

    翌日,当太阳刚刚升起之时,数万吕军已渐渐逼近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