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370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70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不必如此悲观!”魏咏之安慰道。

    “我们不是没有机会,只要主公不放弃,一切还可挽回。”

    刘裕蓦地转身,满脸震惊道:“难得先生有妙计助我不成?”

    “主公,眼下我们毕竟还受制于桓玄。”

    “故当务之急应先设法摆脱桓玄钳制,如此才能随心所欲扩充实力。”

    “你是说促使桓玄篡位?”刘裕若有所思道。

    魏咏之缓缓点头道:“正是!”

    “唯有促使桓玄尽快篡位,才能拆散其与雍王联盟,您才有机会入主江东。”

    “而只有主公将江东收入囊中,才有资本北上与雍王争夺天下霸权。”

    刘裕心中顿时燃起一线渴望,可他沉思片刻后,又有点犹豫了。

    “桓玄这个人别的本事没有,偏偏把桓温做事瞻前顾后的毛病学了个全乎。”

    “裕就怕他行事犹豫,坏你我大事啊。”

    魏咏之微微一笑道:“主公莫急,臣有一计可‘助’桓玄一臂之力。”

    “先生快讲。”

    “如今桓玄不遗余力推动北伐,不正是贪伐虏灭国之功?”

    “主公只需顺势而为,助他灭亡南燕,再从旁加以蛊惑。”

    “而桓玄一向刚愎自用、骄傲自大,还怕他不上钩?”

    “只要桓玄一时昏了头,将军机会便来了。”

    “怕就怕雍王从中作梗啊!”

    “嘿嘿!安知这不是雍王所希望发生的?”

    “这,这……难得雍王也希望桓玄篡位?”刘裕有些不敢相信道。

    魏咏之笑道:“雍王乃深谋远虑之人,他真正在意的是统一天下、驱除胡虏。”

    “南阳冲突后,别看雍王高调支持桓玄北伐,但臣认为他根本没安好心。”

    “你是说雍王在有意捧杀桓玄?”

    “然也!”

    “与统一大业相比,桓玄算什么?!”

    “平定蜀地、拿下中原后,桓玄对雍王来说已没多大用处。”

    “相反,晋室大义将在未来束缚雍王更进一步。”

    “臣敢打赌,假若眼下桓玄篡位,雍王一定会打着匡扶晋室名义南下。”

    “而未来有两个因素,将迫使雍王不敢轻易南下。”

    “其一便是所谓晋室大义;其二则是拓跋人。”

    “而拓跋鲜卑无疑是雍王最大敌人,将来双方必有一战。”

    “只要雍王北上与拓跋鲜卑开战,则主公机会就来了。”

    “在没了雍王压制,江东上下势必会压力顿减,各种牛鬼蛇神都会跳出来。”

    “主公先暗中蛊惑桓玄篡位,再打着匡扶晋室名义起兵。”

    “即便他日雍王回师南下,主公却已稳稳据有江东。”

    “到那时,主公既可与雍王划江而治,对峙南北。”

    “又能率师北上,争夺中原,可谓进退自如也。”

    魏咏之一番话,顿使刘裕如拨云见日,眼前豁然开朗,对未来前途不再困惑。

    他心中忧闷之气也一扫而光,转身向船舱内厉声喝道:“加快速度,尽快赶往彭城。”

    ……

    或许刘裕还不知道,他回归徐州这当口,正值河西整顿中原之关键时刻。

    他船入泗水时,崔浩刚平定洛阳白马寺骚乱。

    迫于河西兵威正盛,一些中原世家不得不向雍王缴献了土地、部曲。

    但仍有少数世家自持底蕴深厚,又远离洛阳,仍暗暗抵制均田制。

    尤以齐鲁世家孔家、谯沛豪强夏侯氏为最,暗中不知咒骂了卫朔多少次。

    齐鲁世家孔氏传自至圣先师孔子,乃齐鲁第一豪门,家中土地、奴仆多不胜数。

    谯沛豪强夏侯氏门第虽然比不上孔家,但实力亦不可小觑。

    汉魏之际,作为谯沛集团的谯郡夏侯氏因缘附会,随着曹兴起,获得了空前发展。

    夏侯惇、夏侯渊等人皆成为曹操元从勋旧,并因两个家族的特殊关系得到信任。

    其人才之众、地位之高,令世人为之瞩目。

    到了魏晋之交,曹氏没落,夏侯家族并未因之堕落。

    反而在世族门第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家族顺势由尚武转为崇文。

    其家族门第也由寒门庶族而跃居为世家大族之列,遂渐渐成为谯沛豪强代表。

    永嘉之乱爆发后,夏侯氏跟其他中原世家一样损失惨重,被迫南渡。

    直到淝水大战结束,夏侯氏才重新回归故里。

    两家皆对均田制、释奴令深恶痛绝,因担心惹来河西报复,才不敢公开反对。

    一直以来,两家都是装聋作哑,根本不理会洛阳政令。

    但不管夏侯翎还是孔嶷,他们深知不可能一直这么拖下去。

    等雍王稳住中原周边,其势必要向东、向南扩张,届时两家将首当其冲。

    但刘裕回徐搅动了中原风云,让夏侯氏、孔家看到了新希望。

    正在这时,孔家派往洛阳的子弟回来了,也带来了雍王要求孔家支持均田制的旨意。

    孔嶷满脸怒气地儿子道:“老夫就知道那个雍王不会把孔家放眼里,此人野心极大,压服其他世家还不罢手,竟还想图谋我孔家,简直岂有此理!”

    “父亲也不必紧张,雍王只是暂时表个态罢了,他现在还没功夫理会我孔家。”

    “为什么这样说?”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饭需要一口一口吃,如果吃的太快太多就会噎着、撑着。”

    “雍王整顿中原也是一样,在短短一个月内,他压服了中原一大半世家,更有超过一半郡县表示臣服。”

    “眼下雍王最需要什么?不是继续扩张,而是停下来慢慢消化那些地盘。”

    “如果他不这样做,急于向外扩张,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将会让其之前全部心血付之东流。”

    “所以接下来这段时间,将是我孔家最后一次机会,否等洛阳周边大局已定,孔家将万劫不复。”

    孔嶷沉吟半晌道:“孔家虽然家大业大却也无法跟河西相提并论,更何况我家也没有擅武通谋之辈,想要阻止雍王入主中原何其难也!”

    “诶,父亲此言差矣!我孔家确实无人,但眼下却有一人足以跟雍王抗衡。”

    “谁呀?”

    “徐州牧、车骑将军刘裕!”

    孔嶷想了想,无奈地叹息一声道:“那就派人去彭城试一试吧!”

    ……

    正当卫朔踌躇满志想要大干一场时,却不知因刘裕回徐中原局势有了变数。

    在通往太极殿的御道上,崔浩步履匆匆,快步向大殿走来。

    大殿内,卫朔正跟郑温等几位世家家主闲聊,以作安抚。

    众人见崔浩进来,顿知接下来雍王有要事处理,忙起身告辞。

    卫朔笑了笑,起身将众位家主送出殿外。

    等他回来,却见崔浩躬身道:“参加殿下。”

    “伯渊请坐!”

    “殿下,臣刚得到消息,刘裕回徐州了,眼下其正坐船沿干沟、泗水北上彭城。”

    “卑职觉得刘裕归来,会给河西整顿中原平添几分变数。”

    闻言,卫朔腾地起身,不由自主地在殿内走了几步。

    “伯渊担心有世家勾结刘裕?”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若非南燕灭亡已成定局,估计早有世家豪强去投靠慕容德了。”

    “而刘裕乃江东名将,其盛名在外。”

    “此人回归徐州,必然会让一部分人生出别样心思。”

    “先静观其变,暗中加强监视。”

    “属下明白。”

第591章 虚与委蛇() 
p

    阔别彭城一年多,刘裕又回来了,望着城内熟悉的一草一木,不禁感慨万千。

    如果说京口是刘裕家乡,那么彭城则是他崛起之地。

    他不仅在彭城驻守近三年,还曾于此地大破鲜卑铁骑,从此踏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刺史府内,刘裕负手站在窗前,目光忧虑地注视天空。

    自北上以来,他一直在严密关注北方局势变化。

    如今北方大地已渐渐趋于一统,除了河西外,只剩下南燕与北魏两个胡虏政权。

    但刘裕深知,面对他与桓玄、卫朔三方联手,南燕灭亡已成定局。

    如此说来,整个北方其实只有北魏与河西两大势力。

    除了燕赵、齐地外,雍王基本上已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

    若无意外,等整顿完中原,那么雍王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拓跋魏了。

    尽管魏咏之曾安慰他,说雍王暂时不会南下江东,他也相信魏咏之判断。

    可关键是,雍王早晚会南下。

    一旦雍王灭了魏国,尽取燕赵、代地,那自己以江东一隅之地能挡住河西兵锋吗?

    想了许久,刘裕暗暗叹了口气,前景不容乐观。

    那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除非尽快掀翻桓玄、夺得江东。

    如此等将来雍王与拓跋人争锋时,自己率军向西收复西蜀故地,或可还有机会与雍王划江而治。

    可怕就怕不等他拿下蜀地,雍王已率大军回师江南,到时除了束手外怕已别无出路。

    唉!真是头疼啊。

    正当刘裕愁肠百结时,却见侍卫丁旿进来禀报道:“禀主公,齐鲁世家、谯沛豪强使者求见。”

    闻言,刘裕不由愣住了,以为他听岔了,遂又问了一遍。

    “是谁?谁求见?”

    “鲁郡孔家、谯郡夏侯氏均派来使者求见主公。”

    嗯?!鲁郡孔家乃齐鲁世家,门第高贵,怎会突然派人来见他?

    当年他在彭城驻守三年,与之相邻的孔家可是连正眼瞧都没瞧过他一眼。

    至于谯郡夏侯氏,那也是谯沛豪强代表,同样未将他放眼里过。

    但刘裕毕竟是刘裕,他只是略微吃惊一下,很快便想明白了其中缘由。

    他从丁旿手上接过拜帖看了看,居然是当代孔家家主孔嶷儿子、夏侯家主同时来访。

    他低头沉吟了一下,便起身亲自迎了出去。

    大门外,夏侯翎正站在台阶前等候、。

    说来也巧,他没想到竟跟孔家赶到了一块儿。

    不过这样也好,两家有共同的利益需求,很快便结成了同盟。

    不多时,府内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却见一雄武大汉走了出来。

    夏侯翎打眼一瞧,不由暗暗赞许,不愧是当前名震江东的第一猛将,果然仪表不凡。

    夏侯家门第不如孔家,面对刘裕也不敢过于拿大。

    夏侯翎见刘裕迎了出来,遂主动上前抱拳道:“刘州牧,幸会幸会。”

    “夏侯太守远道而来,裕有失远迎。”

    丁旿跟在刘裕身后,见其满面笑容,不由暗暗诧异,他已很久没见到刘裕如此热情。

    旁边孔嶷儿子孔抚见刘裕将他撇下,不由心中着急,急忙上前见礼。

    三人寒暄过后,在刘裕陪同下,一同进了走进了大门,来到府内大堂上。

    刘裕请孔抚、夏侯翎两人坐下,又让丁旿奉上茶水,这才开口问两人来意。

    夏侯翎不着痕迹地与孔抚对视了一眼,没有直接回答刘裕,反而岔开了话题。

    “听闻将军平定东南叛乱,因功升任侍中,真是可喜可贺!”

    “呵呵,多谢,多谢。”

    “将军一路北上,可曾听到什么传言没有?”

    “传言?具体指哪方面?”见两人不明言,刘裕也只好陪着打哈哈。

    “那个……将军一路北上,难得就没听说中原局势大变?”

    “中原?朝廷不是已让雍王都督中原,还能有什么大变?”

    “正是雍王入主中原,导致各地蠢蠢欲动。”

    “此言何意?”

    “如今雍王在中原大力推行均田制,不分青红皂白强掠世家土地,早已激起天怒人怨。”

    “若非迫于河西兵锋正盛,说不定中原早已烽烟四起。”

    “将军身为朝廷柱石,难得眼睁睁看着公卿世族罹难而袖手旁观么?”

    虽然夏侯翎、孔抚两人说得有些含蓄,但刘裕已将两人来意摸清。

    基本上与他猜测的一样,无非是想让他挑头反对雍王,帮他们两家保住家中田产。

    但说实话,刘裕对此并不感兴趣,甚至他隐隐也站在雍王一边。

    不过,有些话心中想想是一回事,说和做又是另一回事。

    眼下刘裕只关心,他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刘裕略略沉吟了一下问:“土地对两家真的那么重要吗?”

    “那是自然!没了土地,世家等于离开水的鱼儿,早晚会衰落下去。”

    “而天下根基乃世家大族,若世家衰落,则华夏必然也衰败。”

    说到这儿,夏侯翎从怀中取出一叠纸,呈给了刘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