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37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7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今敦煌随着宋氏衰落,索氏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家族,不仅他们占有的土地、部曲最多,族中有名有号的子弟也比其他家族多得多。

    众人虽然都眼巴巴望着索仙,可谁也没有主动询问,但他们从家主一脸严肃的表情也能看出来此行估计不太顺利。

    “诸位,都进来,老夫有话说。”

    索仙领着众人回到大厅上,先环顾四周看了一下,确认族中精英子弟全都在场,这才朗声道:“诸位,老夫刚刚见过了刺史大人,杜刺史表示他不可能代替卫朔做决断,也就是说我们企图通过杜进通融、说和之计划已宣告失败。”

    “啊,那……那接下来该怎么办?我索氏部曲已损失殆尽,根本无力应付高昌铁骑。”

    “实在不行直接跟那个卫朔摊牌,看看他要怎样才能放过我索氏。”

    “哼!那卫朔不过一介寒门竖子,即便取得了暂时胜利,又如何敢拿我索氏如何?”

    “就是,就是,实在不行我们联合张、阴、马、郭等几大世家暗中抵制姓卫的,只要让卫朔晓得我等世家厉害,对方自然不敢再提什么过分条件。”

    “可是其他世家怎么可能会跟我们联合?”

    “嘿嘿,家主有所不知,那个卫朔以为远在高昌就没知道他搞得那些事吗?据说高昌正在推行什么均田制,其目的就是要夺我世家土地分给庶民。若我们在敦煌大肆散播卫朔要在本地推行均田制的消息,你说其他世家会不会担忧?”

    听到这儿,索仙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他语气冷冽道:“索承明、索训、索慈、索术你们分别去联系张家、阴家、马家、郭家,将卫朔在高昌推行的新政全都抖落出来,告诉他们若不能将这个卫朔撵走,我等世家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第62章 内忧外患() 
成功消灭王穆、索嘏两股叛军,又顺势夺得了酒泉、建康两郡。

    然而一连串胜利并未让卫朔在河西站稳脚跟,相反其面临的形势愈发艰难。

    首先,在内卫朔遇到了吕光初入河西时面临的难题——世家。

    说起来他进驻酒泉已有些时日,可主动上门来拜访的世家却一个没有,由此可见当地世家根本不欢迎他。

    世家很棘手,哪怕到了现在吕光也还没摆平。

    前任刺史梁熙对待世家采取网络之策,结果吕光一来,世家丝毫不念旧情,立时将梁熙卖了个干净。

    吕光入主河西之后,吸取了梁熙教训,对世家采取了高压强制政策,并大肆重用、招募胡族以抗衡世家。

    此举固然不用担心被世家出卖,但也因世家被隔离在外,使得世家对其离心离德,各地叛乱此起彼伏,统治根基十分薄弱。

    其次,在外,东边尚有彭晃盘踞张掖、卢水胡作乱西郡,外加吕光虎视在侧,外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大战之后卫朔十分繁忙,他一边忙着收编俘虏,另一边则抓紧时间接收酒泉、建康两郡大片土地,最后还要提防东边彭晃偷袭。

    这日,正在处理公务的卫朔,突然抬起头问宋繇:“体业,张、阴、马、贾、郭等世家家主可曾答应赴宴?”

    宋繇面色黯然道:“没有,他们全都拒绝了主公邀请,看来他们还没打算接受我们。”

    “世家将是咱们入主河西面临的第一个难题,而且还是难度极大的一个。”

    “一个处理不好,眼前大好局势将毁于一旦啊。”

    听宋繇感叹过后,卫朔眉头紧皱。

    他想了一会儿道:“世家问题必须解决,而且还必须争取在吕光回师西进前解决,不然内忧外患之下,说不得我等还得退回玉门关以西。”

    “大人,敦煌急报。”就在卫朔、宋繇两人为世家而烦恼时,却见许昭拿着急报匆匆而入。

    “眼下叛匪已被扫灭,再加上有杜师坐镇,敦煌能有什么危险?”

    原本卫朔对许昭小题大做不以为然,然而当他打开急报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只见上面写到敦煌一带流言四起,说他欲在河西推行均田制、官绅一体纳粮制,使得部分世家大族蠢蠢欲动,欲联合起来共同抵制他。

    “主公,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事?”宋繇见卫朔脸色突变,立马晓得有大事发生。

    “体业,看来咱们都小觑了敌人,原本想着高昌与河西隔着数百里流沙,有些事不会那么快传到世家耳中,现在看来人家已将我等底细全摸清了。”

    宋繇接过急报浏览之后,顿时愁容满面道:“是呀,这下原计划全泡汤了,只能与世家硬碰硬,来场正面对决。”

    “不过,真要说起来当下流言四起对我们而言也未必全是坏事!”卫朔神色莫名道。

    “呵呵,主公心态真好,属下可没那么乐观。”

    一想到将直面势力庞大的河西世家,宋繇就觉得底气不足。

    作为敦煌宋氏子弟,他比卫朔对世家了解的更深。

    正是因为其深知世家厉害,故而从一开始他就建议卫朔在解决河西世家时亦缓不宜急。

    可谁知还不等众人采取什么动作,那边世家已闹腾起来。

    而且看情形,众世家大族对高昌推行的各种政策毫无好感,几乎不存在妥协的可能。

    难不成真要在河西杀个血流成河?一想到血腥场面,宋繇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哈哈哈,朔可没瞎说,也不是故意安慰大家。”

    “体业请细想,按照原先计划,固然可以做到不动声色,但中间肯定得耗费大量精力、物力,而且过程中说不得还得与世家进行交易、妥协,难免会给日后留下隐患。”

    “相反今日世家这么一闹,虽说将我等逼到了绝路上,但也给了一个解决世家的机会,而且还是彻底地、不留后患的解决世家。”

    “主公不会是要对世家举起屠刀吧?”宋繇脸色发白地问。

    “诶,体业多虑了,杀人多不好。虽说免不了有人会流血,但我可以向你保证,绝不滥杀无辜,也不会大开杀戒。”

    “只是少不了一些用来骇猴的鸡……”

    “如此最好,那臣也就放心啦。”

    得到卫朔保证,宋繇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就怕卫朔震怒之下,不分青红皂白举起屠刀将全部世家杀个干净,如此固然痛快了,但河西之地也会因此而糜烂,想要恢复元气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见宋繇仍是一副忧心的样子,卫朔忍不住安慰道:“体业,莫担心,朔心里有分寸。”

    “其实说起来经过百十年战乱影响,当今世家影响力已大大不如魏晋时期,只要措施得当,找一只好鸡杀掉,其余猴子自然会老实下来。只要能保证各项政策平稳推行,几年之后世家将不足为虑。”

    “体业,你可知世家何以会在地方上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那是因为世家手中掌握着大量田地、佃农、部曲。”

    “不错,正是如此。”

    “众所周知,自永嘉之乱爆发,造成中原动荡,大量地方豪族聚集乡间、结坞屯堡,以为自存之计。”

    “一时之间,河北、中原、关中、河西等地到处坞壁林立,多如牛毛。”

    “这些世家豪强、坞主当惯了土霸王,向来不服王化教导。”

    “而我高昌一上来就要铲除坞堡、推行均田制,这相当于挖各地豪强之立身之本,他们自然要激烈反抗。”

    闻言宋繇唏嘘道:“是啊,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那些世家坞主不闹腾才怪呢。”

    “体业所言甚是,然而拆除坞堡、推行均田制乃大势所趋,任何人或势力都不能阻挠,否则便是与高昌为敌。”

    “体业,地方坞堡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解决此问题也该从源头下手。”

    “像一些野心不大的坞主,其结堡目的只为求存而已。”

    “对付这样的人,不妨以利诱之,咱们拿出合适的条件来招抚他们。”

    “特别是对那些依附各地坞堡的流民,官府更应该加大招抚力度。”

    “与此同时,官府还向底层百姓大力宣传均田制的好处,引导流民回归农田。”

    “没了流民支持,只剩下宗族部曲支撑,部分野心勃勃的豪强就如鱼儿离开了大海,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只要他们敢举兵叛乱,我高昌铁骑可不是吃素的,定要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是红的。”

    “因此,解决地方豪强的关键在于不能让他们蛊惑百姓,只要没有百姓响应,那些豪强算个屁啊!”

    “推行均田制是高昌强大之根本,绝不容有丝毫妥协!”

    “没了田地、部曲、佃农,世家豪强就如同没了牙的老虎,不足为虑。”

    “主公英明!”

    “过几日体业随我去敦煌走一趟,咱们一起去会会那些世家大族!”

    “至于许昭,你领六千铁骑镇守酒泉,谨防张掖彭晃偷袭。”

    “属下领命!”

第63章 初入敦煌() 
为了迎接卫朔,刺史杜进、太守孟敏、护军郭谦、治中索仙等众文武,纷纷云集城外十里处恭候。

    “朔何德何能,竟劳烦诸位大人相迎,实在是让某受之有愧。”

    “哈哈哈,直元过谦啦,此次叛乱多亏高昌出兵及时,才救万民于水火当中。”

    “都是众将士功劳,另外少不了老师精心教导。”

    “哈哈哈,收直元做徒弟,是老夫一生中最英明的决定。”说完杜进挽着卫朔胳膊当先向城内走去。

    其余众人紧随其后,至于被绑在旁边的索嘏,他们连看没看一眼,仿佛不认识此人一般,而治中索仙同样如此。

    进城后,卫朔朝众人先拱手道:“今日天色已晚,朔不便叨扰诸位。且容在下歇息一二,过后再设宴款待诸位。”

    “三日后,老夫在刺史府设宴,以庆贺直元平定叛乱,到时请诸位务必赏光驾临。”

    “请刺史大人放心,到时我等一定到场。”众人应承后,纷纷拱手作别。

    等到只剩下自己人时,刚刚还笑容满面的杜进,突然面色突变,目光严厉地盯着卫朔。

    “你呀,你呀,你呀,你让为师说你什么好?不但胆大包天将都督公子囚禁,还大摇大摆地将索嘏游街示众,你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跟世家有矛盾吗?你可知,光是这一举动不但让索家恨你入骨,其他世家难免也会兔死狐悲。”

    “原本一些流言已经让世家对你疑虑重重,而今恐怕众人早已将你视作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

    看到杜进把卫朔训得跟孙子一样,众人无不瞠目结舌。

    其中康龙差点儿要举起狼牙棒敲杜进一棒子,幸好被卫朔用眼神制止。

    卫朔知道杜进都是为他好,担心他年轻不懂事,做事瞻前不顾后,这才出言训斥。

    过了好一会儿,杜进情绪才平复下来,最后感叹道:“算啦,老夫不如直元有本事,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师父,您说的这是什么话?作为您徒弟,我这一身本事都是师父教的,师父教训徒弟不应该的吗?”

    “哼!老夫可教不出你这样的徒弟!”

    说完杜进挽着卫朔胳膊进了刺史府,边走还边说:“这一次你真是把为师吓了一跳,当初段参军回来说,你把吕覆给绑了,吓得师父几夜没睡过安稳觉。”

    “嘻嘻,那是不得已而为之,若非吕覆坚持不让徒儿大军入关,我何至于出此下策?”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是就此割据自立与吕光分道扬镳,还是继续蛰伏休养生息?”

    “师父以为当如何?”卫朔不答反问道。

    “唔……”

    杜进沉吟片刻,语气郑重道:“依为师之见,自然是见好就收,与吕光平分河西。”

    “徒儿当然晓得轻重,也愿意跟吕光和平相处,就是不知人家愿意不愿意?”

    “若老夫没猜错,你没杀吕覆,不就是为了日后与吕光和谈吗?”杜进没好气道。

    “哈哈哈,知我者杜师也!”

    杜进猜得没错,入关之前卫朔就没想着此次能独霸河西,眼下他还没那个实力。

    战后只要能据有敦煌、酒泉两地,他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此事恐怕不太容易。”

    “为师见你驻军酒泉却不再向东前进一步,便想着你是想占据酒泉以西。”

    “虽说这些地方地广人稀,经济也不如姑臧、张掖繁华,但从面积上来看,几乎占了河西一半土地。”

    “眼下吕光只是被南部叛乱与西秦所牵制,待其平定康宁、击退彭奚念,大军主力回师,断不会再容你割据。”

    “大不了与吕光打一仗就是。”

    杜进登时气得吹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