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367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67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想到这些,郑温便寒而栗,浑身无力。

    见郑温吓得面色苍白,崔浩暗暗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事很难,也让郑家十分为难,甚至河西有‘卸磨杀驴’之嫌。

    但雍王既已下定决心,这事再无更改余地,无论如何也得把均田制推行下去。

    原本崔浩曾提议给中原世家清丈土地的时限是半年,但雍王却将其缩短为三个月。

    他知道雍王为何如此着急,无非怕耽误北伐南燕。

    在这篇以雍王名义下发的公文中,措辞相当严厉,称七月之前必须完成,若有阻挠清丈土地者,一律杀无赦。

    说实话,卫朔此举确实有点儿急于求成,然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而中原向来最为引人瞩目,若能成功,则效果最好,影响也将最大。

    毕竟中原不仅当地土地肥沃,也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华夏正朔所在。

    若能一举搞定中原,不仅凭空多出数百万亩土地,让官府增加大量税收。

    同时将对其余各地世家产生重大威慑作用,今后将再也没人能阻止均田制推行。

    好半天郑温才回过神来,他苦笑道:“崔大人,您这是把郑家往绝路上逼啊。”

    “这差事,真是两头不讨好呀!”

    “做好了,被各地世家嫉恨;若是做得不好,又要被雍王怪罪。”

    崔浩斜眼看着他,轻声道:“但是,这事若是不做,那后果……”

    郑温心下一凛,诺诺道:“臣下明白。”

    崔浩沉声道:“本官知道做这个肯定会得罪许多人,但均田授民是一件于国于民都大有益处的好事儿。”

    “哪怕因此得罪所有人,本官也会把均田制推行下去。”

    “郑大人,本官知道郑家在中原有巨大影响力,我希望你能带头支持均田授民。”

    郑温深深吸了口气,脸上阴晴不定,最后斩钉截铁道:“崔大人请放心,我晓得了。”

    “好!”

    崔浩哈哈大笑:“郑大人,雍王果真没有看错你。”

    ……

    第二日一大早,崔浩便将世家豪强家主召集起来,当众向众人宣布将在中原推行均田制。

    众家主听完这个消息之后,脸色不一,反正大部分人脸上神情都不那么好看。

    与他们而言,这个消息当真是晴天霹雳一般,来的如此突然。

    原本众人以为雍王会看在他们献出中原的面上,会网开一面。

    毕竟,在很多人看来,若是没有中原世家支持,雍王未必能兵不血刃拿下中原。

    可如今雍王刚来洛阳,便要翻脸不认人,这未免也太狠毒了。

    他们都是既得利益阶层,家中都有隐瞒的田产。

    而毫无疑问,此次清丈土地,他们定会受到波及。

    一旦家中的田产被清丈出来,他们的利益必然会受损。

    不过,雍王下了死令,又有河西重臣崔浩亲自督阵,谁敢说出一个不字来?

    众人默然良久,目光纷纷看向郑温,都盼着他能站出来带头反对。

    但郑温自家事自家知,他早已答应了崔浩,压根儿不会站出来唱反调。

    在众目睽睽之下,郑温感觉自己像被架在火上烤一样,非常难受、非常煎熬。

    他知道接下来自己说的话要得罪人,而且,得罪的都是世家大族。

    众人是个什么想法,郑温大体能够猜到,只不过他眼下已上了河西贼船下不来。

    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杂念驱除,郑温心中再无半丝迟疑。

    从他答应崔浩那一刻起,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以此使郑家彻底臣服河西。

    “清丈土地、均田授民乃利国利民之策,我郑家愿一力支持雍王决策。”

    此言一出口,郑温忽然想明白了。

    反正都要得罪人,既然如此,得罪了世家不比得罪雍王强?

    再说,日后我郑家有雍王支持,都将你们得罪透了又如何?

    人啊,有的时候终归要有一些选择,总不能事事瞻前顾后。

    “好!郑家主大义决断,真乃我辈楷模!”

    “待日后尘埃落定,崔某将亲自替你们郑家向雍王请功。”

    “哎呀,崔大人客气啦,此乃臣之本分也,何敢言功劳?!”

第586章 魏王决心() 
p

    去年底,拓跋珪率军东征辽东,不仅成功灭掉北燕,还挫败了高句丽染指辽东图谋。

    虽然解除了后顾之忧,但因南下时机不成熟,拓跋珪只好将注意力又转向国内。

    班师归来,趁此闲暇,拓跋珪对魏国前期政治进行了认真总结。

    最后他认为,魏国政局之所以不如河西稳定,总是动荡不安,在于他自身权威不够。

    这与魏国始终保留着游牧部落习俗有关,在游牧部落中,君主没有绝对权威。

    在整个部落联盟当中,各个部落首领在决策中都拥有一定发言权。

    同时,他还认为因魏国脱胎于游牧民族,贵族缺乏礼教,对上位者缺乏敬畏心。

    汉化虽然给拓跋部落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但在加强君主权威方面却深得拓跋珪赞同。

    在这种情况下,燕郡儒生公孙表给拓跋珪奉上了《韩非子》一书。

    拓跋珪看后,连连称善,知道了该怎样在不通礼教的部落臣民面前树立权威。

    于是,趁着目下暂无大战之忧,拓跋珪开始逐步尝试在国中实施严刑峻法。

    此举目的在于提高君主权威,改变拓跋部落中的民主传统。

    在春节前后日子里,魏王忽然变得脾气暴躁,动辄废黜、诛杀大臣。

    经过一番血腥杀戮后,拓跋珪终于在国内树立了无上权威。

    更为重要的是,他用残忍和杀戮强行在拓跋部落内建立起封建伦理秩序。

    拓跋珪这一行为虽然客观上促进了魏国进步,但却致使魏国内人人自危。

    加上他长期服用寒食散,性格喜怒无常,更让平城内外笼罩在一片恐怖气氛中。

    正当北魏国内外一片肃杀时,南燕求援急报到了平城。

    此时,拓跋珪正和一群嫔妃在皇宫内饮酒作乐,并兴致勃勃地欣赏舞姬们起舞。

    自从登上魏王后,拓跋珪好色的一面被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

    当初,为了强娶自己姨母,他还派人暗杀了自家姨丈。

    等到大权在握,终于感受到权力乐趣,拓跋珪更加放肆地饮酒作乐。

    忽然,一名内侍匆匆来到拓跋珪身边,小声低语了几句。

    拓跋珪笑道:“急报在哪里?拿来给寡人看看!”

    他一边举着酒杯往嘴里倒酒,一边单手接过急报,顺手将其抖开。

    谁知他只扫了几行,顿如晴天霹雳一般,手中酒杯也‘当啷’一声落地。

    拓跋珪被南方惊天变局震惊了,不仅南阳、中原相继落被河西占领,连南燕也危在旦夕。

    不得不说人可以没本事,但不能没有眼色。

    此刻有一妃嫔或许自持平日受魏王宠爱,压根儿没看到拓跋珪脸色已然铁青,仍凑上前劝他喝酒。

    结果,被心烦意乱的拓跋珪一巴掌打翻在地,怒喝道:“来人,拖下去,狠狠地打!”

    此言一出,吓得众妃嫔花容失色,鼓乐声骤然停下,所有人不知所措地怔立当场。

    拓跋珪重重冷哼一声,起身向殿外走去。

    他固然喜欢酒色,但绝非昏庸无能之辈,绝不会因享乐而耽误国事。

    ……

    不多时,张兖、许谦、安同、拓跋烈、奚斤等人皆匆匆来到宫中。

    此刻偏殿内,魏王拓跋珪眉头紧皱,正烦躁地来回踱步。

    众人见魏王情绪失态,又想起近来杀戮,不由心下一凛,纷纷悄无声息地侍立一旁。

    这时,忽然有一股浓烈的酒气传入各人鼻孔中。

    张兖鼻头轻轻耸动,眉头微微一皱。

    不用多问,他便知道刚才魏王肯定又在饮酒作乐。

    不过,如若不是喝了点儿酒,或许拓跋珪也不会如此失态。

    但也正因魏王失态,让张兖等人意识到肯定又发生了重大变故。

    想到这儿,张兖心下一沉,面色不由凝重几分。

    如今魏国看似歌舞升平,实则内里暗潮涌动。

    近来,魏王为巩固个人权威,大肆杀戮朝臣,遂使国内矛盾进一步加剧。

    在国内政局不稳下,张兖绝不希望外部发生大变故,不然魏国将步前秦后尘。

    想当年,丞相王猛为何力阻苻坚南伐东晋?难得仅仅因为王猛出身汉族?

    不,绝不是!在张兖看来,王猛肯定也想一统天下。

    但王猛显然十分清楚前秦内部矛盾重重,根本不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

    张兖绝不希望魏国步前秦后尘。

    一直以来,他都希望魏国能暂停对外扩张,将精力放在整顿内政上。

    等把国内矛盾解决,再大举南下与河西争夺天下霸权。

    但如今看来,他这个设想很难实现。

    良久,只见拓跋珪长叹一声,面色凝重地看向众人。

    “刚刚斥候来报,桓玄欲联合河西北伐南燕,慕容德特遣使向大魏求援。”

    “什么?!桓玄北伐?河西出兵相助?”

    “如此说来,南燕岂不危在旦夕?”

    众人听到河西名头,无不流露出畏惧神色。

    自从在邺城战败之后,魏国上下似乎开始打心眼儿里畏惧河西。

    但拓跋珪并不甘心,那个卫朔比他还年轻,甚至出身比起他来更是要差得远了。

    只要一想到自己始终被卫朔压了一头,他这心中便觉得有些憋闷。

    只是这些年来河西军确实战绩辉煌:灭吕光取河西、伐秦凉收陇右、攻西燕得三晋、平后秦复关中,今年更是以偏师灭西蜀。

    不想不知道,一想真是吓了拓跋珪一跳,不知不觉中,卫朔竟开拓了这么多疆土!

    再一看众人闻河西纷纷色变,让拓跋珪不由一阵气馁。

    “或许果如谶语所言,上天不欲我拓跋一族成就大业!”

    “罢了罢了,既如此,寡人这就遣使向河西称臣。”

    “大王万万不可自暴自弃。

    许谦忙出言安慰道:“大王无需焦虑,局势还可挽回。”

    原本拓跋珪便不是真心要屈服,不过是为了刺激众人罢了。

    于是,他便顺势道:“寡人何尝愿意放弃祖宗基业?更不愿落后于人。”

    “但如今河西步步进逼,魏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再退缩,不然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

    “若是此次大家畏惧河西势大,任由南燕灭亡,那日后我大魏也不能独存。”

    此言一出,偏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众人顿时明了,魏王不愿南燕灭亡。

    但一想到又要跟河西军对垒,魏国上下不禁感到几分头疼。

    从当年争夺朔方,再到邺城之争,魏国就没在河西身上讨到任何便宜。

    接二连三的失败,已让魏国上下对河西有了一丝阴影。

    实话实说,若仅仅是桓玄北伐南燕,魏国压根儿不会放在心上。

    偏偏河西也将参与其中,如此一来不得不让他们寝食难安。

    “大家都说说吧!针对眼下局面,大魏该怎么办?”

    见众人沉默不语,拓跋珪也不催促,自顾自道:“去年寡人平了辽东,自以为实力大增。”

    “谁料那个卫朔不声不响取了蜀地,又将南阳、中原收入囊中。”

    “如此双方实力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被进一步拉开。”

    “而此次南燕之争,与其说是救慕容德,还不如说是救我们自己。”

    “因为,南燕一旦灭亡,对国内士气将是一次沉重打击。

    “从此魏国将独自承担外来压力,不要说一统天下,能不能保住国祚还得两说。”

    “主辱臣死!大王,末将愿领兵与河西人决一死战。”

    “臣与河西势不两立,愿追随大王向河西复仇。”

    “臣也愿助大王一雪前耻。”

    “臣……”

    在拓跋珪不断刺激下,魏国上下变得群情激昂,恨不得现在出去跟河西大战一场。

    魏王趁热打铁,抽出佩剑,利落地砍下案几一角,发下毒誓。

    “好!即日起,大魏与河西、寡人与卫朔皆不死不休!”

    “日后再有怯战畏敌者,杀无赦!”

第587章 清丈土地() 
p

    “近些年,土地与人口矛盾日益严重。”

    “以洛阳周边而言,土地兼并之严重超乎想象,一大半百姓失去土地,沦为佃户。”

    “这些佃农隶属世家大族,而世家并不需要向朝廷缴纳税赋。”

    “佃农每天辛勤劳作,创造出来的财富都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