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328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28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非天下大势已然明朗,不然他只会左右逢源,几头下注,绝不会公开表态。

    “对了,老夫差点儿忘了问殿下,您可愿亲去建康接亲?”

    “眼下关陇初定,孤暂时不方便离开。”

    “请稚远兄上告天子,替孤禀明详情,稍后孤将亲自上书向天子请罪。”

    “明白明白!”

    数日后,卫朔派崔宏作为迎亲使南下迎接公主北上。

    随后桓振、薛彤、朱龄石领一千铁骑,一路保护着王谧、崔宏前往建康。

第526章 尘埃落定() 
p

    听卫朔介绍完这套全新组织框架,在场众人登时陷入一片震惊。

    此次革新力度之大,大大超出众人预料,几乎可以说是推倒一切重来。

    而震惊之余,众人又对雍王在短时间内拿出一套合理架构心生敬佩。

    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深知任何一套政治框架的形成与确定,都要历经长时间摸索与积累。

    例如秦汉三公九卿制,便是在周法基础上演变而来,其历经数百年方成型。

    而未来在隋唐之际大行其道的三省六部制,则早在魏晋时便已方兴未艾。

    哪像这次河西改革,雍王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设计出一套完善的组织框架。

    虽然雍王一再宣称他吸取了魏晋经验,但众人早看得分明。

    雍王不过是借了魏晋两朝一些官职名称,其实质内核早被换成新东西。

    这一套全新的组织框架,基本上延续了雍王一直所推崇的分权、制衡思想。

    包括文武双方、行政权与监督权统统各属一方,谁也不能干涉对方、

    除此之外,刑主德辅、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被再次强调与强力推行。

    “咳咳,大体框架已介绍完,唯余一点小尾巴还没讲述,即内阁为何物?”

    “孤为何要成立内阁呢?其目的在于迅速有效地处理一切军国大事。”

    “我们不可能每次遇到大事,都召开军政联席会议来解决。”

    “那样太麻烦啦。”

    “内阁乃缩小版军政联席会议,只有少数文武有资格参加,今后一切军国都将由内阁全权负责与处理。

    “甚至连一些重大事务也不一定非得让孤拿主意,如此也可以避免因人为因素而无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另外,因为内阁制乃多人负责,更不虑担心有人专权。”

    卫朔之所以推出内阁制,重点在于内阁体现集权与分权思想。

    说是集权,是因为今后所有军国大事、无论大小,将一律由内阁处理。

    但又因内阁成员较多,避免了权臣诞生,这又是变相的分权。

    果然,卫朔此言一出,登时引起现场一阵骚动。

    显然大家都意识到内阁地位不同凡响,有可能会是今后河西最高权力机构。

    想到这儿,但凡认为自己有资格入阁者,内心一下子火热起来。

    “敢问殿下,不知内阁成员人数是否固定?将有几人组成?”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故入阁条件与人数也是有严格规定。”

    “但眼下内阁新设,一切还在摸索阶段,孤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员组成。”

    “接下来大家都议一议,说说对此次机构改革有什么看法?”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谁都没有主动开口。

    卫朔见众人沉默,又鼓励道:“孤希望今日确定一个良好制度,并一直延续下去。”

    “这是在为今后数百年谋划大局,希望大家认真考虑,并慎重提出自己意见。”

    “殿下深谋远虑,欲定百年制度,臣倍感钦佩,定会全力支持。”

    “多谢体业支持。”

    “臣与殿相得相知多年,能有今日也多赖殿下一力扶持,绝不会因私而废公。”

    “作为臣子,不得不提醒殿下,政事改革事关重大,其中利益纠葛太多。”

    “在这一点上,甚至河西还比不上南朝。”

    “南朝军政大权一向由世家贵族把持,利益分配相对简单。”

    “但河西不同,殿下能有今天成就,是得到了寒门、归化胡虏、世家等各阶层支持。”

    “各阶层之间利益互相纠葛,不管殿下对此有多不满,但它确实存在且影响甚大。”

    “政事改革势必引起各方激烈争夺,但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妥协、斗争的过程。”

    “希望殿下仔细考虑、谨慎推行。”

    “这一席话可谓金玉良言,但请体业放心,孤会慎重行事。”

    ……

    隆安元年,九月,卫朔进位雍王,由此拉开了政事改革序幕。

    即王位之后,卫朔对外发布了第一条雍王敕令,即宣布撤销都护府、将军府。

    紧接着,他又通过官方邸报公布了内阁、三省与枢密院等机构人员组成。

    其中三省、枢密院主官,加在一起共八人悉数入阁,而具体人员有宋繇、崔浩、刘穆之、王镇恶、张湛、史暠、宗畅、杨翰。

    最后加上内卫部尚书姜纪,首届内阁一共有九人。

    这九人几乎代表了河西各个势力,比如宋繇、张湛、姜纪乃陇右世家出身;刘穆之、宗畅受到了寒门势力极大拥护;王镇恶既是军方代表,又和关陇世家有姻亲关系;史暠、杨翰则是元老功勋阶层代表。

    目前内阁成员当中,只有崔浩地位相对超然,但他却代表着中原、河北世家。

    当所有一切公之于众后,外界对卫朔搞出来的这一套感受不已。

    既有人欢喜,又有人失落,但不管怎么说,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

    郑温对此次关中之行一无所获的原因心知肚明,雍王没有在劝进风波后,将他们斩首示众已是网开一面,他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最后,郑温只得长长叹息一声,黯然收拾行装,带着无尽失落,准备离开长安。

    除了郑温外,关陇世家代表韦罴同样有些黯然失落。

    他原以为卫朔会顺势接纳世家,却没想到卫朔如此决绝,依然将大部分世家排除在政治权力中心之外。

    当一切尘埃落定后,韦罴心中难掩失落。

    他借口身体不适,将自己关在书房内,谁也不见。

    韦罴坐在书房里看书,但很显然心神不宁,半天也没有看进一个字。

    忽然,门外传来了儿子韦道福的声音。

    “父亲,儿子有要事求见!”

    韦道福是韦罴最看重的后代,也是他的嫡长子,才二十岁出头便出任秘书郎,深得雍王殿下赞誉。

    虽然韦罴心情不太好,但儿子有重要事情,他还是要见。

    “进来吧!”

    门被推开,韦道福从外面走了进来。

    “孩儿给父亲请安。”

    “坐下说话。”

    “谢父亲。”

    韦罴见儿子穿着正服,便问道:“你刚刚下朝吗?”

    “回禀父亲,孩儿刚从雍王府过来。”

    韦罴一怔道:“你去雍王府作甚?”

    韦道福恭恭敬敬道:“这便是孩儿要向父亲禀报的大事。”

    “今日殿下召见了孩儿……”

    “殿……殿下找你做什么?”

    不知为何,韦罴忽然脸色大变,说话都不利索了。

    韦罴以为卫朔不打算就此罢休,准备拿他儿子韦道福开刀。

    想到这儿,他不由诚惶诚恐起来,同时也后悔冒然煽动世家搞劝进。

    “禀父亲,殿下和儿子谈了半个多时辰。”

    “他说郭逸郭主事将离任秘书监,前往地方历练,并担任县丞之职。”

    “如此一来,秘书监主事将空缺,殿下准备让孩儿接任。”

    韦罴闻言愣了,他没想到自己儿子会出任秘书监主事。

    秘书监主事别看品轶不高,却是最能接近雍王殿下的官职。

    在河西,暗中不知被多少青年才俊觊觎。

    而韦罴没想到,这好处今天竟落到自家儿子头上。

    过了良久,韦罴才愕然醒悟,嘴角慢慢露出一丝极为苦涩的笑意。

    雍王不愧为当世豪杰,这帝王手段用得炉火纯青,把所有世家玩弄于股掌之上。

    但韦家敢拒绝吗?不敢!

    韦罴很清楚,只要他拒绝,便等于跟雍王撕破脸皮,等待韦家的必是灭族之祸。

    同时,韦罴也渐渐明白了雍王对待世家的态度,无非是既用且防。

    但韦罴又能怎样?现如今早已不是魏晋时期,多年战乱早让北地世家实力大降,根本不足以与雍王抗衡。

    “既然雍王把如此重要职务交给你,你便好好做事,莫辜负了雍王一番美意。”

    “儿子省得!”

    “另外,今日大都护又征召了不少年轻才俊担任秘书郎,其中也有郑烨。”

第527章 崔宏进京() 
p

    这一次政事改革对河西影响深远,几乎涉及方方面面。

    其中失意者有,得意者更多。

    原本已被闲置的沮渠蒙逊再次受到重用,被卫朔派到司州河内担任太守之职。

    另外,虽然郑温、韦罴等老一辈世家都遭到了训斥与惩戒。

    但韦道福、杜坦、郑温等世家年轻一辈子弟皆被雍王征用。

    如此一来,原本因劝进一事而人心惶惶的世家,渐渐恢复平静。

    “殿下,想来经过这一番风波,世家恐怕会老实下来。”

    说完崔浩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雍王卫朔,不由暗自忖道:“雍王虽然年轻,但手段真是厉害!这一打一拉将世家收拾的服服帖帖。”

    卫朔嘴角一撇,冷哼道:“这是他们咎由自取。”

    “世家向来只对家族忠心,压根儿不在意朝代更迭,所以世家往往都会几头下注。”

    “他们看到河西崛起,便一心想着靠劝进从中分一杯羹。”

    “说实话,如今大环境如此,孤对此也不是特别在意。”

    “但这一次他们冒然劝进,差点儿坏了大事。”

    “孤若不给予严惩,日后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麻烦来。”

    “另外,伯渊是自己人,孤有些话也不瞒着你。”

    “日后孤肯定是要用世家,但关键得有一个度,世家与寒门间必须保持平衡。”

    “世家毕竟底蕴深厚,绝非骤然显贵的寒门可比。”

    “因此,孤不能贸然放开限制,得一步一步来,不然会让刚刚抬头的寒门势力遭到重创。”

    卫朔对崔浩敞开心扉,是因为崔浩出身世家,肯定也不满意他打压世家。

    他必须给出合理解释,不然君臣之间会产生芥蒂。

    但他并不担心崔浩借机生事,毕竟河北世家在河西势力太小,尚不足以影响大局。

    ……

    隆安元年九月,宣旨特使王谧顺利返回建康,并带回来了河西接亲使崔宏。

    崔玄伯名满天下,朝廷虽然不满卫朔没有亲来,但崔宏的到来多少化解了一些不快。

    这一次为了表示诚意,河西可是给朝廷下了很重的聘礼。

    除了早已风行天下的各色琉璃外,还包括珠宝、丝绸、金银首饰等各种奢侈品。

    看着那一溜儿长长的礼单,加上王谧斡旋,朝野上下总算不再追究雍王不恭之罪。

    建康成,皇宫御花园内,有一片面积达数百亩的湖泊,在湖中央有一座占地约三十亩的小岛。

    岛上林木葱郁茂盛,掩映着数十座大大小小的亭台楼阁。

    每当天气炎热时,宫中天子、贵人、公主们总是坐船到岛上纳凉。

    此时在小旁停泊着一艘华贵画舫,琅琊王与晋陵公主两人携手下了小船,走在一条长长的走廊内。

    姐弟二人并肩缓缓而行,后面则远远跟着几名护卫。

    晋陵公主穿一身鹅黄色长裙,上身穿翠绿色半袖短衫,裙带系在腋下,显得她格外的修长飘逸,出落得亭亭玉立。

    她今年已经十六岁,长得身材高挑而苗条,肌肤雪白细腻,容貌秀美俏丽。

    尽管她只是个公主,但作为大都护未婚妻,宫中内外任谁也无法忽视她的存在。

    “姐姐,日后你去了长安,小弟再想见你一面就不容易了。”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虽然也不舍得跟弟弟分开,但姐姐我总要嫁人啊。”

    “你这一次嫁给雍王算是嫁对了,父皇糊涂了一辈子,唯这件事做得最英明。”

    “呀?你说什么呢?”晋陵公主面带羞涩道。

    司马德文无奈地苦笑一声道:“你以为小弟在胡说吗?”

    “唉,实话告诉姐姐吧,未来晋室江山能不能保住还得看雍王面子。”

    “怎么啦?你怎么说这话?”

    “唉,据小弟所知,如今荆州桓玄起兵在即。”

    “将来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