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304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04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87章 大胜阴影() 
p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

    数万叛军在北府兵追击下,没命地向南逃窜,场面极其壮观。

    这时,北府兵完全露出狰狞一面,他们肆意砍杀着叛军。

    即便是献上武器、跪地投降者,也被北府兵斩杀掉。

    北府兵根本不在乎对面是天师道骨干,还是被胁迫的普通百姓,眼中只有杀戮。

    面对北府兵疯狂杀戮,天师道叛军只有一个劲儿向南逃。

    可南边不远是浙江,除了孙恩等寥寥数人坐船逃走外,数万叛军已是无路可逃。

    在乱军中,除了男子青壮外,还有大量女子,密密麻麻,差不多有数千之多。

    她们啊啊尖叫,带着满脸的惊惶失措四散而逃。

    除了女子外,还有叛军遗留的大量粮草与金银珠宝,全是叛军从世家抄掠来的。

    看到满眼女子与金银珠宝,原本像凶神恶煞一般的北府兵,忽然收了戾气。

    再没人理会溃逃的叛军,步卒们有的把弓箭背回背后,还有地索性扔掉手中长矛。

    他们直接一把抱住从身边跑过的女人,带着哈哈淫笑撒腿向满地财货奔去。

    骑兵们更是仗着马快,专捡漂亮女人往马鞍上放。

    一时之间,原本井然有序的北府兵,顿时乱作了一团。

    这就是当年纵横天下的北府兵,已在不知不觉中堕落腐化。

    得亏这次遇到的是一群乌合之众,不然,刘牢之恐怕还得遭遇一次惨败。

    朝廷大军南下平叛以来,连战连捷,先后收复了义兴、吴兴两郡,让谢琰与刘牢之两位主将风光无限。

    各将领更是气焰嚣张,纷纷认为叛军已不足为虑,荡平叛乱指日可待。

    殊不知,前几战,天师道折损的都是外围力量,其根基仍在。

    且经短暂整顿,孙泰以五千精锐为骨干,配以狂热信徒,最终整编出五万教军。

    ……

    “叔父,侄儿无能,打了败仗回来。”

    看着跪在地上,一身狼狈的侄儿孙恩,孙泰暗中叹了口气。

    他这个侄儿从小自视甚高,从起事以来,一直鼓动他北上攻打建康、灭亡晋室,全然不把朝廷放眼里。

    当初,接到朝廷援军南下消息,孙恩就力主与之正面决战。

    孙泰想着,总是压制孙恩也不是办法,遂借机命其带人北上支援许允之等部。

    一来让孙恩见识一下北府兵厉害,打掉对方心中傲气;二来也为整顿会稽争取时间。

    结果不出预料,北上援军大败而回,他侄儿孙恩垂头丧气地回了山阴城。

    “灵秀,这下你总该清醒一些了吧?”

    “侄儿惭愧,已明了叔父苦心。”孙恩心悦诚服道。

    “嗯,这就好!”孙泰欣慰地点点头。

    见叔父没有责备之意,孙恩愈发不安道:“叔父,这一败会不会影响我教大业?”

    “影响肯定有一些,但还不至于动摇我教根基。”

    “且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打了败仗,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孙泰目中精光闪闪。

    “叔父此言何意?”孙恩不解道。

    “大胜之后,北府众将必已起了轻视之心。”

    “接下来我们只要略施小计,还怕对付不中计?!”

    “哦?难得叔父已有了破敌妙计?”

    “哈哈哈,刘牢之自取死路,贫道不过顺势而为罢了。”

    ……

    在孙泰叔侄欲重整旗鼓时,吴郡地方官正跟北府众将紧张对峙。

    大战之后,北府兵迫切需要一个地方休整。

    而由于义兴、吴兴两郡连遭官匪肆虐,早已残破不堪。

    刘牢之遂带着部下向东前往吴郡,殊料竟被吴郡太守袁山松所阻。

    起因还是刘牢之纵兵劫掠地方,消息传来后,引起吴郡豪强极大警惕。

    顾陆朱张等吴郡世家担心殃及自身,纷纷力挺袁山松,禁止北府兵进入吴郡。

    袁山松领着众人站在城头上,目光阴沉地盯着城下犹如土匪一样的北府兵。

    但见人人腰腹鼓起,马背上竟还横着一些抢来的年轻女子。

    吴郡上下看到这一幕,无不暗暗摇头。

    这就是朝廷依为柱石的北府精锐?哪里还有半点军队样子!

    刘穆之悄悄瞄了一眼左右,暗道一声好,假装怒道:“北府兵怎会如此目无法纪?竟敢私下劫掠地方。”

    “刘都督好大的胆子,莫非仗着麾下兵多将勇,已不把朝廷放眼里?”

    “哼!自打谢幼度去世后,再没人能管得了北府兵。”

    “原本王恭活着时,刘牢之还忌惮一二,如今恐怕已嚣张狂妄到没边了。”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等下老夫必向朝庭参他一本,告他个纵兵劫掠之罪。”

    刘穆之这一开腔,犹如捅了马蜂窝,其他人纷纷对刘牢之指手画脚。

    “哼!”袁山松也怒哼一声,重重一甩袍袖。

    虽然他没有接腔,可阴沉的脸面已显示出,他正处在爆走边缘。

    刘穆之强忍内心喜意,拱手劝道:“诸位息怒,眼下朝廷正需仰仗刘将军平定叛乱,肯定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拿下对方。”

    “大家还需稍安勿躁,等日后大势底定再告状也不迟。”

    “也罢,老夫且容他刘牢之畅快几日,日后再跟他一起算总账。”

    袁山松寒着脸道:“不过,鉴于北府兵军纪败坏,老夫绝不允许其进驻吴郡一兵一卒。”

    ……

    当城头上吴郡众人议论纷纷时,城下北府众将见城门始终紧闭,不由感到一阵恼火。

    刘牢之略一沉吟,向后招了招手:“传令,诸军暂时原地待命,无忌你去上前叫门。”

    “遵命!”何无忌匆匆一拱手,迫不及待的向城门驰去。

    “城上人听着,快去通报袁太守,就说刘都督奉命剿灭叛乱,路过贵地,”

    “请快些打开城门,放我大军入城,暂驻几日。”

    袁山松压下心中不快,朗声道:“诸位千里迢迢,率众来援,老夫铭感五内。”

    “然沪渎城小缺粮,恐无法容纳数万大军所需,还请诸位移驾他处。”

    “什么?!”

    这下何无忌傻眼了,过好了好久他才反应过来,急忙叫道:“袁太守此言何意?”

    “没什么意思,眼下叛乱四起,城内民心不稳,为免带来恐慌,外军不得入城!”

    此言一出,顿时激起了千层浪,北府众将均是一楞,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刘牢之。

    而刘牢之也不傻,他从袁山松淡漠的语气中,听出对方似乎对北府兵十分不满。

    不过,他并不了解其中缘由,还以为对方看不起他们这帮出身粗鄙的武夫。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让刘牢之与北府众将感到十分不满,随即一股恼怒涌上心头。

    大将刘轨不住怒喝道:“老子千里迢迢而来,难道连城门都进不得吗?”

    袁山松不甘示弱道:“谁知尔等是不是包藏祸心,老夫可不想不清不楚地掉了脑袋。”

    “袁太守,你这话是何意?莫非我等做了什么错事,得罪了阁下?”刘牢之皱眉道。

    “哼!刘将军做了什么龌龊事,难道自己不清楚么?”

    “若非看在尔等平定叛乱有功,老夫非等上书朝廷,参尔等一本。”

    刘牢之冷冷一笑,眼中杀机凛冽,恨不得立时下令攻下城池,杀光吴郡上下。

    袁山松同样不甘示弱,为了震慑北府兵,他让数百河西护代替羸弱的郡兵。

    在北府众将眼皮底下,数百军士忽然扛着数架大型床弩出现在城头上。

    他们面容森冷,架着床弩对准了城外北府众将。

    刘牢之登时陷入为难当中,退出吴郡,意味着低头,这对刚刚登上北府大帅的他而言十分不利。

    但若强行进城,先不说此举将带来多大麻烦,光是城头那些床弩都足以让他却步。

    “退兵!”沉默良久,刘牢之咬着牙下令道。

第488章 将有大变() 
p

    北府兵在吴郡吃了闭门羹,心中怨气无处发泄,竟将怒火撒在了百姓身上。

    如此一来,三吴百姓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先后遭豪强、叛军、官军三重肆虐。

    百姓不堪受辱,除了一部分躲入深山老林外,大部分被河西趁机收留,迁往夷洲岛。

    不到半个月,刘穆之等人从吴郡迁走了数万百姓,大大充实了夷洲岛人口。

    正当河西上下对此乐此不疲,一件突发事件让众人不得不被迫中止迁徙人口。

    “你说什么?!近期有暴风雨袭击?你确定?”

    在刘穆之目光逼视下,孙处十分肯定地点点头,道:“以卑职多年经验来看,这场暴风雨恐怕小不了。”

    “为了安全考虑,卑职建议水师暂时不要再出海了,以免出意外。”

    “嗯,也罢!反正大家也忙活了大半月,正好趁机休息一下。”

    暴风雨突然降临,固然让刘穆之不爽,但对天师道而言,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细数孙泰麾下三大得力干将,不得不提一下徐道覆,他是天师道中最有军事才干的人。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巡视城防,猛然间一抬头,却发现天空气象大变。

    徐道覆心中一动,将巡逻之事交给部下,他自己忙转身向城内跑去。

    近来,孙泰一边安抚教众,一边派人打探北府兵动向,欲寻找破敌机会。

    而刘牢之虽没什么政治远谋,但行军打仗十分在行,几乎没有露出任何破绽。

    正当他束手无策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大呼小叫。

    “天师,天师您快出来,天有异相!”

    孙泰闻言疾步来到外面,却见徐道覆手指向天空,正满脸惊喜地看着他。

    孙泰不解其意,忙抬头向天空望去。

    只见正上空碧蓝如洗,而在东北方向上,却有大片羽毛状以及马尾状卷云出现。

    一团团雪白色云团,以极快速度向这边飘来,逐渐在天空尽头堆积成黑灰色阴云。

    看到这神奇一幕,孙泰面露狂喜,嘴中喃喃自语道:“天助我也啊”

    闻讯赶过来的孙恩好像也猜到了什么,脸上隐隐有兴奋之色。

    独卢循一人,因其出身北方,始终不明所以。

    徐道覆向孙泰深深一躬道:“天师,北府兵劫掠三吴,使得上天震怒!”

    “今特遣三官大帝以无上神通,助我破敌啊!”

    “若在下没猜错,天显异相分明预示着将有暴风雨降临。”

    “只要能将北府兵引诱南下,定可借上天之力一举消灭我教心腹之患。”

    孙泰、孙恩、徐道覆自幼生长在南方,又盘踞海岛多年,皆知每年六七月,沿海一带总有飓风暴雨袭击。

    当地百姓总是深受其害,而天师道有时也会借机发展信徒。

    飓风暴雨威力有大有小,带来的危害也不一样。

    但只看眼前异象,孙泰相信这一次风暴威力绝对小不了。

    “原来是暴风雨要来”

    刚刚还一头雾水的卢循,这下也全明白了。

    于是乎,他也像徐道覆那样,立即向孙泰躬身请命。

    “天师,刘牢之虽说身经百战,但从未在江南待过,定然不会想到有风暴来临。”

    “而暴风雨来势凶猛,绝非人力可抗拒。”

    “只要布置得当,趁风雨来临时,突袭北府兵,定可一战定乾坤。”

    “哈哈哈!”孙恩亦是喜若狂。

    “定是三官大帝怜恤我教起事不易,特以无上神通助我等一臂之力。”

    “可可是怎样才能引诱刘牢之尽快南下呢?毕竟这雨期很快会过去。”

    “这”闻言孙恩、卢循沉吟不语,将目光转向了孙泰。

    “此事易耳!”孙泰胸有成竹道。

    “愿闻天师高见。”孙恩、卢循、徐道覆等躬身道。

    “北府上下贪财好色,只需以此为突破点,不难使其上当。”

    “我们可派出人手北上散播谣言,称吴兴惨败使我教元气大伤。”

    “贫道迫于北府兵强,不得不携财宝退回海岛。”

    “尔等且说,以刘牢之等人之贪婪,若听说此事后会作何感想?”

    众人眼前一亮道:“刘牢之绝不会任我等带着财宝逃走,定会举重兵南下。”

    “没错!吴兴之战,已让北府上下尝到了甜头。”

    “如今面对更大诱惑,他们绝不会无动于衷。”

    “更何况,那一战让北府众将对我教实力产生误判,以为我教不堪一击。”

    “他们只会认为贫道是真的要逃亡海岛,却不会想到其中有诈。”

    孙泰目中精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