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82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82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后秦躲在角落里舔舐伤口时,河西上下则在庆祝安定大捷。

    正月十五,左司马王镇恶令檀道济、桓振留守安定,其则亲率大军主力班师。

    这一天,风和日丽,姑臧内外,欢声笑语,人头攒动。

    无数百姓拥挤在城外直道两侧,热情高涨地迎接凯旋将士。

    午时,直道上走来一队人马,当先一人正是大将王镇恶,左右跟着薛彤、韦道福、杨佛嵩等人。

    刹那间,整个队伍就被两旁欢声笑语淹没了。

    大家全都争相目睹众将士风采,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响彻云霄。

    王镇恶面带微笑,骑在马上频频向人群招手致意,引起人们阵阵呼应。

    猛然间,远远地王镇恶看到了大都护身影。

    顿时,这位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立即跳下马背,大步流星地向卫朔走去。

    而卫朔见王镇恶走来,也笑着迎上前去。

    “末将参见大都护。”

    说着王镇恶就要大礼参拜,不料中途却被两只有力的手搀扶起来。

    卫朔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发自肺腑道:“此次顺利拿下安定,卿当为首功。”

    “主公过誉了,臣不敢当。”

    “安定之战之所以一战功成,一赖主公威名赫赫,宵小闻之纷纷束手就缚;二则仰仗众将士奋勇杀敌。”

    “至于某家……不过立下一点儿微末功劳,何足道哉?”

    居功自傲历来乃取祸之道,王镇恶如何能不清楚这些?

    面对大都护由衷夸赞,他只有谦虚谦虚再谦虚,以免惹来祸患。

    看到这一幕,卫朔微微颔首,满意地拍了拍对方肩膀。

    “卿不愧是国士大才,有古名臣之风,乃吾之大树将军也!”

    所谓大树将军,乃东汉光武帝麾下大将冯异。

    其位居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是古代将军中居功不自傲之典范。

    巧合的是,冯异也是光武帝刘秀平定关陇的重要功臣。

    卫朔将王镇恶比作名将冯异,既是夸奖,也是鞭策。

    他本人愿意做汉光武,也希望王镇恶向冯异学习,自此君臣相得,善始善终。

    而王镇恶显然明白大都护心意,也由衷地发出阵阵爽朗笑声,个中寓意不言自明。

    随后,卫朔挽起王镇恶,与一众文武,齐齐向城内走去。

    当天晚上,大都护卫朔在府上大排宴宴,专为前线将士庆功。

    华灯初上,凡有功将士、名人士子纷纷云集卫府。

    仆人将酒水佳肴一一摆上,跟往年相比,今年各色佳肴中多了些海鱼制品。

    得益于远洋捕捞业发展,为河西提供了丰富的海洋食物。

    如今罐头鱼早已横行河西,虽然味道不太好,却是不少普通百姓首选肉类。

    宴席一开始,照例由卫朔带头,先为战斗中阵亡将士敬酒。

    众人举起酒樽,遥敬一番后将酒沥洒在地,以慰藉九泉下之下的袍泽。

    这场宴席一直持续到很晚才结束,几乎人人都喝了个伶仃大醉。

    ……

    短暂庆祝过后,河西上下开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关中大战上。

    隆安元年,正月下旬,卫朔再次召开军政联席会议,密议出征关中事宜。

    虽然去年河西遭遇了天灾,但因赈灾及时,应对措施得当,大大减少了损失。

    如今经大半年休养,虽还未彻底恢复,但已不影响关中大战。

    会议一开始,联勤司姜纪向大都护汇报了物资筹备情况。

    “禀主公,刚过完年,联勤司就开始向秦、朔、并三州调集物资,预计二月中旬将完成物资调配。”

    “二月中旬?大战预计什么时候开打?不耽误正事吧?”

    “不耽误,要等到二月下旬,河西军才会在陇右、上郡、安定一带会发起佯攻。”

    “嗯,联勤司做得不错。”

    卫朔坐在上面,微微颔首,对联勤司工作十分满意。

    他环顾四周一眼,笑道:“眼下粮草不愁,兵力部署也将到位,接下来谁来讲讲排兵布阵?”

    闻言,参军司王买德当仁不让地站了起来。

    他拿起竹竿,走到一巨幅地图前,向众人详细介绍了一下具体进兵方略。

    “关中除了四塞之险外,还有一处渡口,亦为出入关中之重要通道,即蒲津渡。”

    “而扼守蒲津渡口的重镇是蒲坂,而今蒲坂尚归河东柳恭所属。”

    “此地西临黄河,既是自河东进入关中的跳板,也是由关中进入河东的桥头堡。”

    “如果说潼关是关中东边正门,那么,蒲津渡可说是关中侧门。”

    “历史上,凡东西方对峙,一旦双方胶着于潼关,必设法从蒲坂——这个侧门寻找机会,以打开局面。”

    “而河西攻略关中之重点,当在于如何从蒲坂偷袭关中。”

    “参军司有什么具体方略么?”

    “回主公,参军司只提供大的战略方向,具体如何谋划由下面各将领负责。”

    “另外,为以防万一,出征关中期间,臣提议再调六厢步骑进驻九原城、雁门关。”

    “好,就依买德之议。”

    会议最后,卫朔又殷殷叮嘱道:“关中与西北不同,局势相对复杂一些。”

    “除了胡汉之间恩怨纠葛外,其间牵扯不少关陇世家。”

    “关陇世家比陇右、河西世家力量强大些许,为避免将其逼到胡虏一边,须暂对世家予以招抚。”

    在座诸人都是聪明伶俐之辈,自然明白话中深意。

    虽然大都护讨厌世家态度反复,可为了拿下关中,也不得不捏着鼻子与世家合作。

    从这也能看出,大都护卫朔十分重视此次关中大战。

    虽然关中历经多次战乱,眼下还不及河西富庶,也就比塞外蛮荒之地好上一些罢了。

    不过,关中虽然疲敝,可其底子在那儿放着。

    卫朔相信,只要稍加休养,必能重现秦汉辉煌。

    更别说,拿下关中后,河西不仅可窥伺司州、豫州等富饶中原一带。

    甚至还可经陈仓道南下,经略汉中、蜀地。

    一旦拿下汉中、蜀地,必成强秦之势,距离一统天下也不远矣。

    ……

    长安,后秦王宫内,太子姚泓正和姚显、姚旻等商议军情。

    由于事情紧急,连久病在身的尹纬也出席在列。

    如果不是姚硕德重任在肩,不方便离开雍城,恐怕也会被召回长安议事。

    随着姚硕德率军西归,总算挡住了河西军南下兵锋,也暂时稳住了安定一线局势。

    同时,在姚硕德威压下,原本人心惶惶的各部胡人,又重新宣誓向长安效忠。

    不过,眼下关陇面临的军事压力依然很大。

    上郡、安定郡、陇右三地河西驻军,犹如巨石一样压在后秦人心头,压得众人喘不过气来。

    “孤刚刚得到消息。”姚泓看了众人一眼道。

    “数日前,大都护卫朔在姑臧召开了军事会议,商讨灭秦方略。”

    “不过,由于河西防范甚严,暂时无法探得其中细节。”

    “毫不客气地说,接下来我大秦将面临灭国之危。”

    “孤请教诸位,谁有应对之策,还请不吝赐教。”

    姚泓话音一落,现场顿时陷入死寂。

    列位后秦大臣无不面面相觑,谁也不知怎样答复太子。

    最后还是尹纬拖着病体回道:“若无意外,开春后,河西将会大举入侵关中。”

    “而今河西全面占据上风,我秦国实无力与之正面相抗。”

    “原本魏国应是我大秦强援,可如今拓跋珪正全力筹谋南下,怕是不会介入关中纷争。”

    “唉,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殊死抵抗,还有什么策略可讲?!”

第453章 三路围攻() 
p

    泾水自六盘山东麓而下,一路吸纳了茹河、马莲河、黑河等上千条大小支流,由安定城南向东南流入新平郡。

    而安定郡与新平郡分界线,是泾水与黑河之间的塬面,称为鹑觚塬,又称浅水塬。

    浅水塬并不是一个小的塬面,而是泾黑之间的广阔塬面。

    此地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古至今共展开过八百多次战役。

    浅水塬北接河西走廊,南临长安,此处若有闪失,长安西北向将门户洞开。

    骑兵可沿泾水谷地快速推进,几日内便可兵临长安城下,可见其重要性。

    秦汉以来,为了防御这片战略重地,各朝皆在浅水塬西北设有鹑觚县,属安定郡。

    同时,还在浅水塬东南筑新平城,扼守骑兵南下之路。

    今河西与后秦,分据鹑觚、新平城,形成鼎峙之势。

    时间过得飞快,原本河西是一片冰雪世界,很快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场蓄谋已久的灭国战争,徐徐拉开了帷幕。

    隆安元年,二月,卫朔带着康龙、蒯恩、姜纪、崔宏等人悄悄进入安定。

    这天,在泾水北岸,卫朔在檀道济、崔宏等人陪同下,正凝神南望。

    在众人身后,是数万严阵以待的河西将士。

    远处泾水劈开崇山峻岭,从六盘山深处澎湃而来,在郁郁葱葱的广袤高原上,一泻千里向东南流去。

    “大都护,沿泾水往东南便是新平郡,而过了新平郡再继续往南,将直抵渭水北岸。”

    说着檀道济跺跺脚下,意气风发道:“安定就是悬在秦人头上的一把利剑。”

    “而我军占领安定,等于将利剑加在了秦国脖子上!”

    “只要大都护一声令下,安定大军即可南下直趋长安。”

    卫朔没有说话,默默的将目光转向了远方,心中不禁赞叹檀道济目光敏锐。

    不过,眼前时机尚不成熟,他不可能同意对方想法。

    开战之前,参军司下达的军令十分明确,安定方向乃佯攻。

    其实不止安定是佯攻,大战一开始,包括陇关、上郡在内,三路大军都在佯攻。

    二月初,大都护卫朔亲率步骑六万沿泾水南下浅水塬。

    浅水塬,数百年后,在这片塬面上,将发生一场事关历史进程的旷古大战。

    唐高祖武德元年,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父子决战于浅水原,一番恶战,唐军大获全胜。

    从此长安西部危机解除,陇东为唐所辖治,拉开了大唐崛起的步伐。

    数日后,河西军沿泾水南下的消息传到了长安,让风雨飘摇中的后秦政权陷入恐慌。

    新平城距离长安只有两百多里,沿途地势又无险可守。

    一旦失守,河西骑兵只需二三日就可到达长安,后秦政权将面临灭顶之灾。

    不管怎样,对后秦而言都必须迅速击退安定方向来敌,如此才能保住后秦政权。

    太子姚泓一边严令新城驻军死守,又派平北将军姚冲北上支援。

    在姚冲临危受命,率军出征前,丞相、太尉等朝中大臣千叮咛万嘱咐。

    认为河西军士气正旺,秦军不宜冒然出战,应坚守新平城为要。

    姚冲一到新平城,便深挖壕沟,高筑城墙,摆出了一心防御、避免野战的战略。

    战前,檀道济、蒯恩、桓振等将齐聚中军大帐,参加军事会议。

    在大帐中央,有一座巨大沙盘,上面插满了各色小旗,代表着当前敌我兵力部署。

    正中屏风上,还挂着大幅关中地图,周围是忙个不停的参军、文书。

    站在沙盘面前,卫朔踌躇满志,眼下已有十五万大军部署到位,就等着大战开启。

    “主公,我部共五万人已准备妥当,随时可对新平发起进攻。”檀道济禀报道。

    “诸位,此战关键不在于破城杀敌,而是要调动敌人。”

    卫朔虎目扫视了众人一眼,继续道:“敌人虽已是穷途末路,然羌人毕竟横行一时,尚有姚硕德、尹纬等大才在,不可小觑其临死反扑。”

    “为了以最小代价拿下关中,参军司制定了避实击虚策略,”

    “大战一开始,我十数万大军将分别在陇关、上郡、安定形成攻势,吸引敌军注意。”

    “一旦敌人上当,在平阳隐蔽待命的王仲德部,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渡黄河。”

    “所以,请大家务必谨记,千万不要打疯了,坏了大局。”

    “诺,末将等遵命。”

    “好,大家下去准备吧,半个时辰后将对新平展开攻击。”

    “握紧你们的盾牌,跟着老子,杀啊。”

    新平城下,在激昂的战鼓声中,河西士卒在什长、屯长带领下,嚎叫着杀向新平城。

    城内后秦人显然被河西人冲天气势吓破了胆,他们在慌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