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7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7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暠满色冷酷下令道:“向后都尉报捷,说前锋军已扫平沿途乌孙部落,请大军即刻通过天山山脉。”

    说完他亲率滚滚的铁骑洪流,在轰鸣和烟尘中继续汹涌北去。

    ……

    清晨太阳升起,让春寒料峭的绿洲腾起了一阵阵白色雾气。初春的天山,白天和夜里温差极大。晚上可以把一个人冻成冰棍,而白天却会暖洋洋的让人觉得很舒适,好象这里,在太阳的照射下,马上就会变得温暖起来。

    绿洲营地的中央有一座帐篷,比其他帐篷都高出一截,这就是卫朔的主帐,也是现在大军的临时指挥所。

    此刻卫朔除去了铠甲,身着一身黑色棉布军服,正横踞帐中,一面处理斥候汇报上来的军情,另一面则暗暗筹划下一步的部署。

    大军出征以来,为了让敌军摸不清大军虚实,他特地命李暠带一千精骑为前锋,负责扫荡沿途乌孙人部落。

    截止到目前为止,计划进行的很顺利,直到现在乌孙人似乎还未得到警讯。不过,他也清楚这事也瞒不了多久,但终归是为大军争取了时间,等敌人反应过来时,说不定他已亲率主力兵临淤赖城。

    届时后世整个准格尔盆地都将在大军威慑之下,此战他的目标之一就是夺得整个准格尔盆地,将其作为未来高昌的牧场,为大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

    这时候帐篷外面传来了脚步声,只见康龙掀开门帘进来,随后许昭等将校也走了进来。

    卫朔抬起头,开口道:“诸位,都坐下,刚刚接到前锋李军候回报,他已将生活在天山南麓的乌孙人扫荡干净,只待大军越过天山。”

    “哈哈哈,没想到李军候打起仗来这么猛,短短几日竟扫灭了不下数十股乌孙部落,前后加在一起消灭的乌孙人竟已有七千多人,缴获的战马也有近千匹。”

    卫朔起身在大帐内,来回踱了几步,轻声道:“越过天山便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整个乌孙国在东部共有近二十万部众生活在那里。此战之首要目标,就是将这片广袤的草原连同二十万乌孙人一口吞下,让他们成为高昌的牧场与牧民。”

    “传我将令:大军立即拔营出发,争取早日穿越天山与前锋汇合!”

第45章 一鼓而下() 
初春的天山,笼罩在深蓝的天空下。

    旭日初升不久,穿过山峰间隙,洒下一缕缕阳光铺满了褐黄色的山谷。

    金黄色的阳光照耀在隐蔽山谷中士卒的铠甲、兵器上,折射出无数凛冽肃穆的寒光。

    而这寒光正如卫朔投向淤赖城(今乌鲁木齐)方向的目光一样,充满了冷峻、残酷。

    整个峡谷周围悄无声息,只有大小不一的各色旗幡在飘动。横亘在他身侧的是绵延数百里的天山余脉,以及不断延伸而隆起的褶皱。

    狭窄起伏的地形,正好造就了山谷中,这块极适合藏兵的腹地。

    在峡谷中间,有一片自下而上开阔的草甸斜坡,一座帐篷依斜坡地势而建,那正是中军大帐,以卫朔为首的高昌军各级将领,正在召开战前会议。

    忽然,远处有一骑正飞快疾驰而来,来者赫然正是大军斥候。只见那斥候绕过列阵的士卒方阵,直往中军大帐奔来,一直奔到离大帐十步远处方勒马停住。

    那名斥候勒住缰绳,不等马身完全站稳,便扬起手中军报,高声叫道:“紧急军情!”

    忽然门帘一动,却见护卫头领康龙出来接过斥候手中军报,转身疾步进了大帐,不一会儿又出来将刚刚缓过气来的斥候领进大帐。

    “禀报都尉大人,淤赖城内,乌孙军旌旗猎猎,人马攒动而来,人数当有两万左右。”

    “可曾瞧见乌孙王的大纛王旗?”

    “敌军布防严密,属下未能靠近确认。”

    “嗯,传令下去:大军休得鼓噪,未得将令不可擅自出动!斥候继续打探消息,一旦有确切消息立即回报。”

    虽说战前卫朔已得到消息,说乌孙王亲率主力北上迎战悦般人,但事到临头他仍让斥候再三确定了乌孙王动向,以免出现情报失误,导致此战功败垂成。

    “遵令!”斥候立刻起身离帐,纵马而去。

    这时,满脸风尘之色的李暠起身道:“都督,末将有一计可破淤赖城。”

    “哦?玄盛有何妙计,但请讲来。”卫朔兴致勃勃地问。

    李暠略一沉思,说:“回都督,末将担任前锋期间,扫灭了不少乌孙边缘部落,还抓了些许俘虏,其中有不少是部落头领。在下以为,一旦斥候确认乌孙主力不在此间,末将愿亲率精锐与俘虏一道假扮乌孙溃军,骗开城池,以迎大军入城。”

    “嗯,闻听玄盛之计,朔便知足下已得用兵之精妙。尔等也需谨记,日后用兵当以因地制宜,灵活善变为上策。”

    提点过众将后,卫朔又看向李暠问:“倘若不幸被敌军察觉,当为之奈何?”

    “倘若偷袭不成,大军唯有强攻一途!然属下以为敌军未必会发觉,一路行来大军所过之处人畜皆灭,少有漏网之鱼。城内敌军根本不知我军虚实,趁其捉摸不定之际,我军突然奔袭必将大获全胜。”

    “好!此战若成功,玄盛当记首功。”

    ……

    数日后,经过斥候艰难探查,卫朔终于摸清了淤赖城守军虚实。乌孙王果真的不在城内而是领着精锐主力北上,城内除了东部部落士卒外,尚有乌孙王派出的数千精锐。

    得知战机来临,卫朔立即将众将找来分配任务,他先看向李暠问:“承担偷袭重任的精锐与俘虏是否准备妥当?”

    李暠抱拳道:“禀大人,我和三百骑先锋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候命。”

    “好!玄盛领三百先锋伪装成乌孙人,负责叫开淤赖城大门。”卫朔果断下令道。

    “诺!末将领命!”

    “康龙,你率一千精骑紧随其后,只要城门打开,尔立即率军杀入城中,支援李暠;其余众将随我一同行动,只待城中大乱,立即分别攻打其余城门,争取以最小代价拿下淤赖城。”

    “诺!末将领命!”康龙高兴地应道,满脸兴奋中却透出腾腾地杀气。

    安排好众将,卫朔抬起头,仰望天空,看着渐渐晦暗下来的夜幕,眼神中一片炙热,冰冷冷的声音,随着寒风飘到众人耳朵中。

    “传令:开战之后,弃械降者免死!但有不听号令而持兵刃者以顽抗者,诛杀!

    “遵令!”众人齐声应道。

    ……

    随着夜幕降临,李暠领着三百精锐,拥着数名反正的乌孙部落头领,一马当先冲向了淤赖城。为了不使敌军怀疑,临行之前,众人已将高昌军制式铠甲、军服全都脱去,换上了血迹斑斑的乌孙服饰。

    李暠咬着牙沉住气,策动坐骑在夜幕下狂奔。若不近身仔细观察,谁也认不出这个满脸血污、披头散发的大汉竟是高昌军大将。

    在呼啸的寒风声中,坐骑发出的急促马蹄声,迅速地被风声卷得七零八落,很快就淹没在无边无尽地黑慕之中。

    很快李暠一行顺利来到淤赖城下,城楼上挂着的灯火,在黑夜中透出桔黄色光芒,显得昏暗而温暖。

    “打开城门,我有紧急军情禀报首领。”一名乌孙俘虏,在李暠的示意下,大声喊道。

    正在城墙上巡逻的守兵听到城下有动静,连忙探出头来看了一下,只见城门前隐隐约约晃动着人影。也许有数十人,也许是数百人,由于距离太远,天色太暗,一时半会儿分辨不清楚。

    看到城楼上隐约探出了几个脑袋,下面的声音更大了。

    “你们倒是快点开门呀,老子被高昌人追杀了上百里,才堪堪逃到这里,我还有重要情报向首领汇报呢。”

    这时,其他几个俘虏也开始用乌孙语鼓噪起来,纷纷吼道:“他娘的,老子们在外面被高昌人追杀,你们居然还不让老子进城?!信不信等会儿,老子把你的头拧下来当夜壶?”

    守军在城下地乱骂声中连忙跑下城楼,十几个人七手八脚地把门栓放下来,然后吱呀一声把门打开。

    或许是夜色太深,守军又太过疲惫从而不想继续纠缠;又或者是守军早已得知南边部落遭到袭击,压根儿就没怀疑众人身份真假。

    总之,一切顺利地让此战谋划者李暠都不敢相信!

    淤赖城虽说是乌孙国最东边的一座城池,但由于靠近高昌,是往来商贾必经之路,故而城池规模并不小,城墙足足有一丈多高,有点儿中等城池的样子。

    守军刚一打开城门,就看到数百‘残兵败旅’涌了进来,各个衣衫褴褛,血迹斑斑,一看就知道刚刚经过一番惨烈厮杀。

    不少守军士卒见状忍不住问:“你们见过高昌人啦?他们厉害吗?现在到哪儿了?”

    正说着,刚刚进来的数百人突然鼓噪起来,人人拔出兵器朝周围守军砍杀起来。守门将领先是一愣,随即醒悟过来,这一定是高昌人的阴谋。他刚要叫喊出来,不知李暠手中的横刀已无声无息地砍了过来,轻易划破了他的喉咙。

    李暠扬起见了血的横刀,大吼一声:“跟我杀!”

    然后策动坐骑,就像一把尖刀一样向前冲去。身后地三百余骑也挥舞着马刀,跟着向前冲去,三百余骑象旋风一样吞没了惊慌失措的十几名守军,然后继续杀散了闻声而来的数十名守军。

    李暠一刀劈倒一名守军,四下一瞧,发现城门附近已无守军,于是一扬横刀,吼道:“留下一百人接应后军,其余人等跟我往里面冲!”

    说完李暠一踢马腹,坐骑长嘶一声,四蹄腾空而去,两百余骑也跟在后面,两百余把马刀地寒光,在火把的照耀下不停地跳动着。

第46章 未雨绸缪() 
当卫朔亲率步卒主力抵达淤赖城时,战事已接近尾声,只剩下城内东部首领大人与部分心腹在负隅顽抗。

    见此情景,卫朔也不废话,一扬手中铁棍,大吼一声:“杀,杀进去,杀光敌人!”

    顿时以卫朔为首,九千精锐步卒,勇往直前地向城中冲去,他们挥舞着长矛、横刀带着无比凌厉的寒风,呼啸而去。

    一路上卫朔的铁棍不知砸翻多少人,飞溅而来的血水几乎快迷糊了他的眼睛。

    这是他第一次亲历战火,若非不想让外人瞧不起他,才强压下胃中不适,恐怕早已吐成一团。

    此时城内牧民听着满城喊杀声,心中惊慌不安,隔着门缝惶恐而又无助地看着一队队呼啸而过的高昌士卒。

    在一声声如霹雳雷鸣般的怒吼声中,无数身穿纸甲、手持横刀的高昌士卒,象一群从地狱中释放出来的厉鬼,带着骇人的杀气,将一切试图顽抗的乌孙人砍翻在地。

    当卫朔等援军势不可挡地杀入城内后,整个淤赖城顿时陷入一片喊杀声中。

    无数的怒吼和惨叫在寂静的黑夜中显得无比的清晰,到处都是“弃械、降者不杀!”的喊声。

    坚持抵抗的守军越来越少,高昌士卒越杀越勇。

    终于夜空下响起一声惊天动地的惨叫,让所有的人都心中一颤。

    只见一个血人行走在大街上,一手拎着根尚滴着血的狼牙棒,一手举着颗血肉模糊的头颅,口中不断怒吼着。

    “东部大人已死,器械降者免死!”

    这一声怒吼就像是黑夜中的闪电一样,穿过夜幕向淤赖城城四周传去。

    随即无数欢呼声骤然响起,无数横刀在火光下舞动着,而成千上百的守军终于垂头丧气地丢下兵器,萎然跪倒在地。

    天色将明时,淤赖城全部落入高昌人手中,两万守军或死或降,只有少数人趁乱逃走。

    至此,高昌新军成立以来第一次军事行动,终于取得初步胜利,付出的伤亡还不到千人。

    ……

    “敢问都尉,而今大军已顺利夺下淤赖城,让我军在天山北麓有了立足之地,接下来大军当何去何从?”

    “拿下淤赖城,等于打开通向乌孙国东部草原的大门,这是一片面积广袤、水草丰美的草原。”

    说到这儿,卫朔起身指着地图上后世准格尔盆地,满脸兴奋道:“接下来重点是将这片草原彻底据为己有,将生活在这里的乌孙人全都归化为华夏人,让他们变成高昌的牧民,为高昌提供战马、牲畜、羊毛等。”

    “都尉大人,难道我军不插手北面悦般与乌孙王的决战吗?”

    看了一眼还有些稚嫩的许昭,卫朔笑道:“盟友?呵呵呵,不过是暂时盟友罢了,待解决乌孙之后,高昌与悦般之间再无可能和平相处。”

    “怎么?大人有意战后出兵悦般,独霸乌孙?”

    许昭一声惊呼,引得众将频频瞩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