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36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36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旭阳越升越高,所有河西人沐浴着朝阳,显得神圣而又庄严。

    当象征着荣誉与信念的日月战旗升到顶端,歌声戛然而止。

    卫朔身穿明光铠甲,腰悬宝剑,挺直身躯,肃穆而立,显得威风凛凛。

    左司马王镇恶打马来到卫朔前方,横起右臂放在胸前,向卫朔庄严地行了个军礼。

    “禀大都护,受阅将士准备完毕,请示下。”

    “开始。”

    “诺,十年阅兵庆典正式开始。”

    伴随着一阵节奏宣明的鼓声,首先亮相者,是一百五十名武备学堂学员组成的方阵。

    学员方阵迎着朝阳,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走来。

    刹那间,广场上空只剩下夸夸的脚步声,以及甲片碰撞发出的哗哗声。

    卫朔手持利剑,斜斜指向天空,目光紧紧盯着学员方阵。

    学员方阵行礼走过高台,在广场上绕一圈,又回到左侧站定列队。

    接下来上场的是轻装步兵,五百刀盾手身着制式纸甲,左手圆盾紧紧靠在身前,右手持横刀立于身体右侧。

    刀盾兵乃河西军步兵重要组成部分,战场上专门用以攻城拔寨。

    刀盾兵过后,则是赫赫有名之弓弩兵。

    近年来,伴随着河西军威震天下,其弩兵之强,被各方忌惮,而弓弩犀利是外界对河西军最深刻之印象。

    曾经,鲜卑、匈奴、氐、羌等诸胡骑兵纵横天下无敌手,却纷纷在弩兵面前栽了跟头。

    由各式各样床弩组成的方阵,吸引了各方关注。

    不少人眼神炙热地盯着床弩,恨不得全抢回去给自己用。

    康居、大月氏等国使节眼珠子乱转,想着要不要向河西要些床弩回去。

    有了这等利器在手,还怕什么嚈哒?!

    只可惜这些想法注定是一场空,河西根本不可能将床弩转卖给他们。

    倒不是担心诸国仿制,而是担心落到波斯人手上。

    作为潜在敌人,波斯一直被河西重点关注。

    弩兵过后,长矛兵、长弓手、轻骑兵一一走过观礼台,诸兵种皆受到百姓热烈欢呼。

    很快阅兵式进行到了最后一刻,这时从广场左侧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一股凝重的杀气从远处袭来。

    “陌刀之下,人马俱碎!”

    陌刀虽然出场次数不多,在外界知名度也不高,当在河西军内部,却一直备受推崇。

    甚至军中一向有非骁勇不可入陌刀之说,因此入选陌刀队是许多河西士卒毕生之追求。

    陌刀手各个身着重甲,手持陌刀,迎面走来犹如如山岳一般走。

    柔然可汗面色凝重,作为胡虏出身,一向认为胡族轻骑天下无敌。

    可如今面对陌刀手组成的重装步兵方阵,他竟有种不寒而栗之感。

    郁久闾社仑第六感十分准确,一般情况下,轻骑兵很难正面突破重装步兵方阵。

    相反重装步兵却能依靠手中陌刀,让失去速度优势的轻骑兵,沦为被屠杀的对象。

    当年朔方之争,鲜卑骑兵正是被陌刀队正面击溃,进而导致魏军全面溃败。

    不等柔然可汗从陌刀方阵带来的震撼中解脱,迎面走来的重骑兵,顿时让他感到窒息。

    每个骑手手持钢制长矛,连同坐骑在内全身上下披着铁甲,远远望去犹如钢铁堡垒。

    当所有方阵走过观礼台,又重新在广场上集结成方阵。

    原本一直站在高台上的卫朔,将利剑收回,骑着战马,从左侧一直巡视到右侧。

    他将右手横于胸前,在一个个方阵面前掠过,每次都引起热烈欢呼声。

    “万胜!万胜!”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霎时间整个广场立即陷入一片如虹的欢呼中。

    至此,整个阅兵庆典顺利结束,留给河西百姓无数值得回味的记忆。

第381章 新年议事() 
p

    过完春节,在一片欢送声中,中亚诸国使节踏上了返程。

    虽未能请得河西出兵,却顺利获得大晋天子册封,让众使节不至于空手而回。

    而在中亚诸国使节离开后,柔然可汗也终于被恩准返回漠北。

    另外,卫朔还下令释放一万柔然俘虏,与柔然可汗一道北返。

    有了这一万名焕然一新的柔然铁骑,足以让郁久闾社仑控制住局势。

    而历经一个多月洗脑、训练,河西已暗中策反了不少柔然人,他们将是河西制衡柔然、操控漠北之关键。

    并非卫朔不想拿下漠北,而是眼下时机未至,只能采取眼前办法——遥控柔然。

    就这样,整个正月上旬,河西上下全忙着迎来送往。

    直到正月十五,众人才清闲下来,而卫朔又立即将众人召集起来,商议以后发展大计。

    “诸位,十年了!从高昌起事算起,距今已过去十年。”

    “十年来,在大家倾心辅佐下,朔斩吕光、入河西,又东入朔州,南下陇右。”

    “去年更是一举拿下并州与西域,此皆诸位之功也!”

    “主公言重了,臣等不敢居功。”

    “哈哈哈,今日将大家召集起来,一来与诸位缅怀过去,二来则是展望未来。”

    “过去终究是过去,无论多么辉煌的过去,如今已是过眼云烟。”

    “我们可以为过去而骄傲,却不能因此故步自封,而停下脚步。”

    “朔希望在下一个十年当中,你我再创造出新辉煌。”

    “臣(末将)等愿誓死追随大都护左右!”

    “好!朔有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接下来请大家就今后事宜畅所欲言,谈谈眼下当务之急以及长远规划。”

    卫朔话音一落,现场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众人纷纷发表见解。

    其中刘穆之淡然一笑,气定神闲道:“目前,当务之急应是稳定西域与并州。”

    “并州重要性且不必说,西域同样是个好地方。”

    “其东北与漠北接壤,东与凉州为邻,南与吐谷浑相连。”

    “只要握有西域,进可以出河中,退可以屏蔽凉州。”

    “如此重要之地,必须尽快纳入掌控之中。”

    “嗯,道和言之有理,不过西域终究有自己文化与历史,短时间内恐怕还要乱上一阵子。”

    “呵呵,混乱并不可怕,反正当地有驻军,大不了把那些死硬分子杀光。”

    “我河西既然在西域设州立郡,显然是要长期占据下去。”

    “一些不服王化之辈,就该送他们去见大天尊,省得留下来碍手碍脚。”

    “胡虏之辈向来畏威不畏德,等把他们杀怕,自然会老实下来。”

    “不错,正该如此!”

    听着刘穆之最后杀气腾腾的宣言,在场众人竟没人提出异议,反而频频颔首。

    “杀肯定是要杀一批,不然不好管理。”

    卫朔先点点头,附和了一下众人之意,而后话音又一转道:“不过,该怀柔还是要怀柔,争取早日稳定西域。”

    “今后河西战略重心不在西方,至少在平定关中之前,战略重心不可能西移。”

    “眼下魏燕两国蠢蠢欲动,不知何时双方将会爆发冲突。”

    “年前,朔曾通过高、苻向后燕转达了河西条件,原以为慕容垂迫于局势紧张,会向河西妥协。”

    “可过了这么长时间还没动静,看来慕容垂有信心一战覆灭北魏,只可惜不能为并州挣点人口。”

    “哼!大都护一番好心全白费啦,人家后燕或许还以为自己是北伐第一大势力呢。”

    “据最新情报显示,目下燕国正暗中集结兵马,辽东各族也被动员起来,正磨刀霍霍准备讨伐北魏。”

    “燕王慕容垂也将亲自出马,看来不擒杀拓跋珪他决不罢休。”

    “燕国如此大动作,也不知北魏挡不挡得住。”崔宏抚着胡子道。

    “不好说,慕容家人才辈出。不提慕容垂本人,单说慕容德、慕容楷、慕容农皆一时之俊彦。”

    “只要慕容垂不傻到重用慕容宝这个废物,后燕倾力一击,北魏不一定挡得住。”

    崔浩父子所言得到众人一致认同,其中王镇恶接着道:“确实如此,慕容垂用兵如神,他若亲自出马,北魏很难在正面对决中占到便宜。”

    “当年台壁之战时,臣集合了河西、北魏、西燕三方之力,才堪堪与慕容垂战成平手。”

    “不过,最近后燕内部暗潮涌动,慕容宝、慕容麟夺嫡之争恐为此次魏燕大战蒙上一层阴影。”

    “祸起萧墙啊,想那慕容垂一世枭雄,却生了慕容宝、慕容麟两个蠢货儿子。”

    “尤其那个慕容麟虽然很有本事,却是个自私自利之徒,据闻还跟北魏有千丝万缕联系。”

    听着众人议论,卫朔忽然心中一动,不由想起了历史上参合陂之战中,慕容麟的奇怪举动。

    不考虑品性如何,慕容麟应该是慕容垂一众儿子当中军事才能较为出众者。

    在慕容垂起兵反秦之初,是慕容麟智杀苻飞龙和他的氐族骑兵。

    其后,慕容麟在平定河北的战役中屡立战功,又多次深入草原,帮助拓跋珪消灭了独孤部、贺兰部。

    按说有了这些经历,他对拓跋珪、草原气候、魏国骑兵威力,不能说了如指掌,也该有一定认识。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虑事深远、奸诈无比的将才,历史上在参合陂之战中,除了不断附和太子慕容宝之外,竟没有提出过任何有见地的提议。

    甚至当时已有了轻视慕容宝之心的慕容麟,竟然从嘴中说出“殿下神武”,这等明显是拍马屁的假话。

    慕容麟一反常态地对根本不了解魏军的太子慕容宝拍马屁,又大肆吹嘘太子殿下英勇神武,燕军如何强大,索虏怎么敢来送死等等,显然是不怀好意。

    恐怕野心勃勃的慕容麟,在参合陂大战时已在处心积虑地想做皇帝。

    他深知一旦大军获胜,慕容宝将会凭借巨大声望顺利登上帝位,这是慕容麟不愿看到的。

    相反,假若伐魏大军失败,慕容宝将声望大跌,到时候慕容麟就会有机会。

    故而这才有了历史上他不断怂恿慕容宝深入草原追击魏军,最终致使伐燕大军主力陷入魏军圈套。

    而慕容宝虽然懦弱无能,却也不傻,对慕容麟有一定提防之心。

    参合陂之战后期,当时有关慕容垂病逝的谣言满天飞,由于慕容宝挂念父亲安危,便下令撤军。

    因为担心慕容垂已死,为了不让慕容麟先期回中山闹幺蛾子,慕容宝不顾大局竟让慕容麟代替慕容德担任后军。

    结果慕容麟故意放松警戒,史书称:“慕容麟以支昙猛为妄,纵骑游猎,不肯设备”。

    于是乎,在慕容麟、慕容宝不断作死下,终于将后燕主力全葬送在了参合陂。

    想到这儿,卫朔不由吩咐道:“派人盯紧魏燕两国,特别是慕容麟、慕容宝两人,一有发现立即禀报。”

    众人说了一会儿,话题渐渐转移到关中上,同时目光也全集中在了王镇恶身上。

    当年王猛为相,治理关中十余年,不仅关中百姓承其恩惠,还留下了不少人脉关系。

    早等着这一刻,王镇恶也不推辞,从怀中抽出一封书信,双手呈给卫朔。

    “主公,这是京兆韦氏给臣送来的书信,臣不敢擅专,请大都护亲览。”

    卫朔接过书信,没有急着打开,看向王镇恶不解地问:“京兆韦氏与镇恶有何关系?”

    “大都护有所不知,前秦东海太守韦罴乃臣下姑父,前秦崩溃后,他弃官归家。”

    “如今后秦即将覆亡,韦氏显然不想与后秦陪葬,便通过臣向大都护示好,省得将来连累家族。”

    听到这里,众人也都明白什么意思了,不由相视一笑。

    京兆韦氏乃关中望族,以世家之尿性,此此关键时刻投机也不意外。

    卫朔嗤笑道:“日后韦罴能助河西攻取关中,朔自然不会亏待韦家。”

    “当然了,河西不会把夺取关中希望寄托于外人,一切还得靠自身实力。”

    “至于向河西伸出橄榄枝的各关中世家,不妨先与之虚与委蛇。”

    “能帮上忙最好,帮不上也无所谓,反正朔也不指望他们能使多大劲。”

    “不过,请镇恶替朔转告韦氏一句,将来论功行赏可是按出力多少而定。”

    说起来还是卫朔对世家偏见太深,总认为世家习惯当墙头草。

    其实当河西灭亡西燕,后秦上下已是人心惶惶,明眼人都清楚大祸即将临头。

    近来,关中又不断出现士卒逃亡、官员挂冠现象,俨然一副王朝末世景象。

    而姚兴又一心向佛,将朝中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