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17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17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神爱低着脑袋,十分羞涩地告诉他,她在卫府过得很好,大家都很照顾她。

    “嗯,过得开心便好,不要把自己当外人。”

    “说起来你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有什么需要直接告诉夫人,她会帮你解决。”

    “请夫君放心,妾身会照顾好王小娘子的。”

    “嗯,内宅的事交给夫人,我很放心。”

    吃完饭,卫朔没有立即去休息,而是陪着几个孩子玩耍,同时给他们讲故事。

    这些故事都是一些与天师道有关的神话传说。

    自从天师道创出来以后,卫朔便命成公兴整编一些神话故事,以加强天师道影响力。

    如今随着天师道传播,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

第351章‘助纣为虐’() 
p

    在苻坚死后的十年里,天下形势有了天翻地覆般变化。

    北魏,兼并了高车各部,迅速崛起,今年又一举撼动了后燕霸权。

    河西,相继灭掉后凉、南凉、西秦、仇池、西燕,降服吐谷浑后,称雄西北。

    后秦,灭掉前秦,一统关中,但在接下来的平阳大战中,一败涂地,逐渐走上衰落。

    与此同时,在这十年当中,东晋朝廷也经历了残酷而又激烈的权力之争。

    最终,皇室得以重掌朝廷中枢大权,而世家大族退居地方。

    然而世家大族退居地方,却导致方镇雄起,一度威胁到朝廷安全。

    对此天子与朝廷只能合纵连横,联合亲近朝廷、皇室者,打击有野心者。

    而龙亢桓氏一向被朝廷视为不安分家族,更是受到重点打压与排挤。

    多年来,家主桓玄除了顶着南郡公头衔外,再无一官半职。

    为此桓玄忿忿不平,一心想重振家世。

    只因天子势大,桓玄不得不暂时选择蛰伏。

    而近来,桓玄从隐秘渠道获知天子身体日渐衰落,遂变得蠢蠢欲动。

    不过,桓玄十分清楚,他若想有所作为,首先必须取得荆州大权。

    眼下荆州三分,殷仲堪占大义——天子认可。

    杨佺期有人和——刺史支持;桓玄坐拥地利——荆州乃桓氏旧地。

    三方互相争斗,谁也不服谁,将荆州搞得乌烟瘴气。

    眼看着小兄弟——卫朔在北地混得风生水起,而自己却一事无成,不由让自付才华无双的南郡公汗颜。

    为了尽快实现野心、抱负,桓玄不得不遣桓谦、卞范之到河西寻求帮助。

    ……

    果然,温柔乡是英雄冢!

    远征归来,卫朔整日沉溺于妻妾柔情当中不可自拔。

    直到被文武重臣连连催促,他才恋恋不舍地暂别家人。

    他刚一走进都护府,便接众人汇报,称桓玄使者抵达了姑臧。

    “南郡公桓玄?他派谁来了?”

    “正是其心腹谋士卞范之,以及宜阳侯桓谦。”

    “原本二人早已抵达姑臧,只因恰逢远征大军班师,就没顾上招待他们。”

    “他俩干嘛来了?”

    “还能干嘛?!不过是求援罢了。”

    “一年多以来,桓玄借助河西之力,实力有了大幅提升。”

    “如今其野心勃勃,妄想驱逐殷、杨,图谋荆州大权。”

    “河西与荆州相隔重重,能给他什么帮助?”

    “主公有所不知,那桓玄知道河西床弩犀利,便想购买一批提升部曲实力。”

    “之前已被臣拒绝过好几次,如今看来他还没死心。”

    “床弩?”卫朔捏着下巴若有所思。

    床弩属于战略性武器,曾协助河西赢得过多次重大战役。

    因此,它在河西管制十分严格,没有卫朔亲手批示,谁也不敢将床弩外卖。

    “这事你们怎么看?”

    “嘶……不太好办,荆州乃河西商贾出入江东之重要途径。”

    “若不答应桓玄要求,一旦其恼羞成怒,切断长江航运,将大大影响对外贸易。”

    “可……可床弩毕竟是战略武器,一旦外泄,恐将给河西带来难以预估之损失。”

    “臣等左右为难,这才打扰大都护休息,请主公专断。”

    “其实说起来,床弩外泄几乎不可避免。”

    “毕竟床弩又不是什么稀罕物,早在先秦时已存在。”

    “从这点来说,将床弩卖给桓玄没有问题。”

    “但是,从政治角度来说,帮助桓玄提升实力对河西而言,是有利还是有弊?”

    “众所周知,目前桓玄蠢蠢欲动,急于将荆州纳入掌控当中,进而摆脱朝廷压制。”

    “那么可以预见,只要桓玄实力暴涨,将来荆州必然会陷入动乱。”

    “而荆州一向又是江左重镇,一旦出了问题,势必会影响南朝稳定,甚至不排除出现烽烟四起之局面。”

    “假若没有拿下三晋,河西产粮重地依然没有着落,那朔定然不会让江东陷入动乱。”

    “如今却不一样,有了三晋在手,江东对河西的重要性将下降许多。”

    “换句话说,河西可以承受江东内乱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还能趁机捞取好处。”

    “如此说来,主公赞同将床弩卖给桓玄?”

    “不错,不止是床弩,凡南郡公所需,皆可酌情满足对方。”

    “至于说床弩技术会泄密……其实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不是朔瞧不起他人,尔等且说满天下除了河西拿工匠当人看,还有谁?”

    “凭各地视工匠为奴隶的态度,给他们一百年也造不出媲美河西的床弩。”

    “既如此那臣这就去派人通知桓谦、卞范之,让他们赶紧交钱买东西。”

    “诶,道和着什么急?先凉凉他们,朔好拿此事做人情。”

    卫朔要送人情,是因为他知道桓谦、卞范之在屡屡碰壁之下,定会找桓振帮忙。

    桓振是他看重的年轻将领之一,当初只因受家主桓玄压制,才不得不远赴河西建功立业。

    若想让人家心甘情愿替他卖命,自然得从各种方面入手,其中感情投资也是其一。

    果然不出他所料,在屡屡碰壁之后,桓谦、卞范之真的登门向桓振寻求帮助。

    而桓振虽然对桓玄不忿,却不能不给桓谦面子。

    说来也怪,桓振与桓玄不对付,却皆与桓谦交好。

    ……

    “大都护,桓振求见。”

    “桓振?让他进来。”

    卫朔先是一愣,随即恍然,肯定是来帮桓谦说好话来了。

    通过之前商议,河西上下对是否出售床弩给桓玄有了定论。

    原本早该通知桓谦,只因他一心想送人情,这才给耽误了。

    今天桓振主动登门,正好遂了他心愿。

    不一会儿,桓振雄赳赳走了进来。

    “末将参见大都护。”

    “起来吧,道全此来所为何事啊?”

    “末,末将……”

    事到临头,桓振突然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开口。

    作为军方将领,他十分清楚床弩价值所在。

    话一旦说出口,很有可能受到大都护猜疑,怀疑他别有用心。

    可叔父桓谦亲自求到面前,让他不好回绝。

    罢了,罢了,这次就当是还桓家多年恩情,从今以后我一心一意追随大都护。

    想到这儿,桓振正要直言,殊料大都护却先他一步开口。

    “是不是为了南郡公购买床弩一事啊?”卫朔脸上故意露出为难之色。

    “这件事,朔也很为难啊。”

    “床弩乃管禁之物,众人皆不同意将床弩出售给南郡公。”

    “不过,朔以为道全在此次并州之战中,表现优异,孤身潜入长子,为最终消灭西燕立下汗马功劳。”

    “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道全面上,本都护愿意酌情卖给南郡公一些。”

    “真的?!”

    桓振不由大喜过望,本以为要大费口舌,事实上顺利地出乎他预料。

    桓振哪里知道,卫朔早从联勤司、军器监打听清楚啦。

    床弩上一些关键部件,除了河西可以制造外,其他任何地方工匠都造不出来。

    也正是因此,卫朔才不虞担心将来被外人仿制。

    即使他们仿制出来,威力也远远不及河西床弩。

    这些细节桓振根本不知道,真以为是大都护看重他,才得以通融一二,心中对河西的归属感一下子强烈起来。

    卫朔一直在暗中关注桓振表情,见对方露出感激之色,这才悠悠叹道:“望道全莫要忘河西之恩情。”

    “请大都护放心,末将非忘恩负义之辈,今后将为大都护效犬马之劳。”

    “嗯,道全如此表态,朔便安心啦。”

    “其实家族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毕竟没有家哪有你我?”

    “不过,朔希望道全明白,家也分大家、小家,河西相对桓家而言便是大家。”

    “只有河西变强大啦,你我才会有好前程,所以你我每一个人都必须以维护河西利益为己任。”

第352章 极度震惊() 
p

    从桓振那里得到准信后,桓谦、卞范之不敢怠慢,急忙去联勤司交钱拿文书。

    若无意外,等过几日,他们便可凭相关文书,去军器监拿货。

    直到将那一沓轻薄薄的文书纸张揣到怀中,桓谦、卞范之才算松了口气。

    眼看天色将晚,两人也忙活大半天,正值饥肠辘辘,遂拐弯儿进了路边一家酒楼。

    这家酒楼占地极广,上下足有五层楼高。

    俩人刚一进去,便有一名伙计主动上前招呼。

    信步上楼,桓谦、卞范之找了个靠窗位置坐下,又随口点了酒菜,便甩开膀子胡吃海塞起来。

    等肚子有了七八分饱,桓谦、卞范之这才主动放下碗筷,开始闲聊起来。

    不料,两人正说着,忽然旁边传来一阵叫卖声。

    “卖报纸啦,卖报纸啦,新鲜出炉的《河西旬报》”

    “名人轶事、时政要闻、百姓日常,尽在《河西旬报》”

    报纸虽然诞生才一年多时间,却已深深影响了河西人生活,无论大事小情都能在报纸上找到相关报道。

    一年来,有起码十几名官员因被报纸揭露罪行而被督察司、大理寺拿下、定罪。

    在河西,上到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几乎人人关注报纸。

    有人从中了解隐藏的商机,也有人通过报纸关心时事,还有人将报纸当成一种消遣。

    桓谦、卞范之虽然是初来乍到,却也听过报纸名头,更知道《河西旬报》主编正是长沙郡公后人陶潜。

    此人以笔锋犀利、嫉恶如仇、刚正不阿闻名河西,深受普通百姓喜欢。

    当年轰动一时的张掖贪腐案,据说也是陶潜隐姓埋名暗中调查出来的。

    也正因此,他主笔的《河西旬报》迅速成为河西第一大报,影响力日益扩大。

    “卖报的,给我两份儿。”

    “好咧,一共六文钱!”

    付完钱,桓谦将其中一份丢给对面卞范之,他自己也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手上报纸。

    只见上面抬头便印着《河西旬报》,下面是一行稍小的字:太元十九年十月第二刊。

    桓谦怀着别样的心仔细看了起来,只见首版开头是一篇文章,标题赫然是《庆贺大都护率军收复并州》。

    这篇文章洋洋洒洒数千字,足足占了一个版面。

    详细介绍了河西军攻取并州、灭亡西燕的全过程。

    除了对大都护卫朔本人给予歌功颂德外,连一些表现出众的将领也得到表扬。

    令桓谦意外的是,他侄儿桓振也赫然在列,并且还是属于重点介绍对象。

    文章中对桓振斩首行动给予很高评价,将其与檀道济、蒯恩等被誉为河西军后起之秀。

    桓谦看到这里,除了为侄儿感到骄傲外,心中始终为桓振不能为桓家所用感到些许遗憾。

    浏览过头版头条,接下来内容多是经济民生方面。

    比如莫某地又开垦荒田数千亩,秋收新粮若干万斤,出产棉布若干万匹,钢铁、煤炭数十万斤等等

    看着让人咋舌的数字,桓谦、卞范之两人不由暗暗吃惊,这些还只是河西庞大实力的冰山一角而已。

    以前他俩对河西只是有个朦胧印象,如今却能深深感受到,在表面浮华下,孕育着巨大能量。

    “宜阳侯,河……河西真……真是太出乎预料了。”

    桓谦闻言苦笑几声道:“嚇嚇~其实说起来也不算意外,大都护若没有三分实力,如何能纵横北地?”

    “更别说,大都护还将嚣张了近百年的胡虏压在身下。”

    两人感叹几声后,又埋头看了下去,报纸接下来重点介绍了正在修建的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