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10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10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才加入河西不久,可李先、封则、屈遵等原西燕旧臣感受完全不一样。

    整个河西正处在上升期,从卫朔以下人人奋进向上,而不像西燕充满陈腐之气。

    更别说河西实力强横,隐隐有一统北地之势,大家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过活。

    安排好大政方针后,卫朔又想起了河东一隅之地。

    他略一沉吟,遂道:“伯渊,你帮我拟一道奏折送往建康。”

    “怎么?主公是要向天子报捷吗?”

    “不是报捷,是要告状。”卫朔冷笑道。

    “告状?告谁啊?”众人全茫然不解,不知大都护此举何意。

    “还能有谁?柳恭啊?看着他占着河东要地,朔着实不爽。”

    “如果不是柳恭,眼下河西军已收复河东郡,完成三面包围关中之战略。”

    “主公,告状恐怕解决不了问题吧?”崔浩皱着眉头道。

    “没关系,朔只是借机向外界表明态度,同时对柳恭施加压力,以便为日后南下河东寻找借口。”

    当卫朔与众人忙着安抚并州各地时,外界也相继获悉了河西全取并州之消息。

第340章 河西威胁() 
公元394年秋,河西军一战得长子、灭亡西燕消息传出后,震惊天下。

    其中近在咫尺的河东感触尤为明显,河东世家面对咄咄逼人之河西,颇感棘手。

    目前,河东有三大著姓,即薛氏、柳氏、裴氏,至于之前煊赫一时之卫氏,早随卫瓘被杀而烟消云散。

    在河东三大世家中,除了裴氏暂时蛰伏外,薛氏、柳氏实力强大,皆横行一时,曾分据平阳、河东二郡。

    石虎、苻坚、姚苌、慕容永等一干胡虏君主,都未曾动摇两家统治根基,只能以怀柔手段拉拢薛氏、柳氏。

    历史上后赵、前秦、后秦、西燕相继灭亡,薛氏、柳氏却始终屹立不倒,足见其手段不凡。

    然而,之前一系列辉煌胜绩,并没有给柳氏、薛氏对抗河西,带来更多信心。

    面对来自河西威胁,薛氏、柳氏选择了不同策略。

    其中薛辩听从其父薛强建议,在后秦兵败平阳后,即刻返回汾阴老家,整训部曲。

    与薛家大肆武装青壮不同,柳恭不希望与河西硬碰硬,遂主动向东晋称藩,试图借东晋制衡河西。

    当西燕灭亡消息传出后,薛、柳两家第一时间走在一起,并就如何应对河西达成共识。

    两家约定,将在共同对抗河西威胁,以保证家族利益不受侵犯。

    ……

    除了河东以外,对河西威胁感触最深者,自然非后秦莫属。

    平阳之败,不管是对姚兴还是对后秦都是一场巨大打击。

    后秦先后折损姚绍、姚平等数万精锐大军,国力因此被削弱。

    而姚兴受到的打击更大,仿佛像换了一个人,比当年上郡之败后更加颓废。

    且更让后秦文武难以接受的是,姚兴似乎已看破红尘,变得一心向佛。

    他尊鸠摩罗什为国师,举国上下,开始崇信佛教。

    以前他注重节俭、重视农业、文教,而今却只关心佛事,花费巨资广修寺院。

    看着姚兴整天沉溺于佛事,尹纬、狄伯支、姚硕德、姚旻等文武大臣心急如焚,不知该如何劝谏。

    毕竟,再怎么说姚兴也是君,而他们是臣,有些话不宜让臣下去说。

    “尹仆射,你一向足智多谋,快想想办法啊!再这么下去,大秦将完了。”

    尹纬看了他人一眼,缓缓地说:“陛下是心病,在下没有心药,不敢冒然开口。”

    “心病?有何心病?”姚旻不解地问。

    “河西!”

    当尹纬嘴中吐出河西二字,现场众人无不脸色大变。

    近来大家也都听到一些传闻,河西全取三晋,已将后秦三面包围。

    面对河西泰山压顶之势,后秦上下没有不惧怕者。

    而且河西三次扩张、三次封锁关中之举,几乎都跟姚兴脱不了关系。

    第一次上郡之败,后秦丢了上郡,致使后秦东北向门户大开。

    而这一次平阳之败,更是丢了河东、平阳二郡,彻底让东出大计成为泡影。

    唯一一此姚兴取得大胜,不过是灭了前秦余孽,让后秦全取关中。

    可如今看来,那更像是河西故意丢给后秦的一根骨头,以掩饰其吞并陇右之野心。

    姚兴本不是一个信念坚定之人,上郡之败时便差点儿一蹶不振,最终还是被姚苌骂醒。

    而平阳之败,彻底让姚兴失去了战胜卫朔之信心,如此他才变得萎靡不振。

    其实不止是姚兴,很多人都看得分明,丢失平阳、河东,后秦已无前途可言。

    突然之间,众人忽然感到如山一样的压力扑面而来,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

    与后秦上下充满压抑且束手无策不同,后燕、北魏相对而言轻松一些。

    其中最能以平常心看待河西得并州一事者,为新占据幽州之北魏。

    在今年一连串大变局当中,北魏与河西是两大获利方。

    二者分别吞并了幽州、并州,使各自实力暴涨,逐渐拉开与后燕、后秦差距。

    “诸位爱卿,眼下并州已落入河西之手,北方形势也随之大变。”

    “原河北霸主后燕已沦落为第三大势力,实力远不如我大魏与河西。”

    “不过,慕容垂尚在,后燕依旧不可小觑!”

    “今后大魏是该继续维持三国联盟,还是联河西以灭后燕,还请大家畅所欲言。”

    “大王,联什么河西?您还没被那个卫朔坑苦吗?”

    “当初说好的三方联合讨燕,他可倒好暗地里盯上了并州,结果差点儿害得大魏兵败幽州。”

    “不错,此言甚是有理!以臣之见,不如继续维持秦魏燕联盟,以打压河西。”

    “对,打压河西!”

    “那卫朔若想结盟大魏,必先退出并州再说。”

    原本拓跋珪是想让大家讨论一下今后邦交大策,殊料,大部分人一上来便对河西展开口诛笔伐。

    看着犹如菜市场一样的朝堂,拓跋珪有心发火,可一想当初被河西狠狠坑了一把,他倒有点儿理解众人感受。

    不过,他毕竟是一国之主,考虑问题不能从个人感受出发,得从邦国利益考虑。

    在拓跋珪看来,目前北魏与河西相争并不明智。

    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作为北方两大强者,北魏与河西一旦发生冲突,最终除了便宜后燕、后秦外,谁也不会是赢家。

    “好了!都吵吵什么?!”

    拓跋珪先呵斥了众人一顿,等大殿上安静下来。

    他才语气一缓,耐心地解释道:“寡人知道大家对河西恨之入骨,可是尔等不要忘了邦国利益。”

    “与河西发生冲突,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最后还不是让后燕得利?”

    “与其吃力不讨地对付实力强大的河西,不如联手对方先灭掉后燕、后秦。”

    “到那时,北方将又是一个东西并立之局,只不过从前秦、前燕变成了河西、北魏。”

    “未来谁能一统北地,将看谁实力更胜一筹。”

    “大王之言如黄钟大吕,让臣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

    历经西征西燕失利、丢失幽州等一连串失败,后燕终于认清了事实。

    与北魏谋求强强联合不同,实力大大衰落的后燕已基本失去了主动权,唯择强者依附。

    为了应对河西、北魏威胁,六十八岁的慕容垂面对危局,也只能强打精神勉力维持。

    当西燕灭亡消息传到中山后,燕皇慕容垂暗中将慕容德召进皇宫商议对策。

    他阴沉着脸扫视了慕容德一眼问:“范阳王,今国事艰难,当为之奈何?”

    听了慕容垂感叹,慕容德亦心有戚戚。

    遥想前两年,后燕还是一副北方霸主模样,仗着实力雄厚,南征翟魏,北压拓跋。

    如今才不过一两年光景,天下形势竟已大变!

    河西原本不过一偏远势力,而今却威压北方群雄,除了北魏之外,谁也不敢掠其锋芒。

    而原先跟在后燕后面混的小弟——北魏,实力业已超过老大哥。

    这些猝不及防的变化,让后燕上下既感到难堪,也有些不知所措,甚至力不从心。

    看看慕容垂、慕容宝父子俩,哪还有当初不可一世,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

    甚至慕容德都能从慕容垂语气中,感受到对方有多么无助与焦虑。

    “皇兄,眼下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

    “哪两条?”慕容垂急声道。

    “要么依附河西,要么依附北魏,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出路。”

    “以你之见,依附谁对大燕最有利?”

    “河西!”慕容德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大案。

    “为何?”

    “因为攻打北魏相对容易一些,与其翻越太行天险,不如整军北上,与辽东残余势力联手收复幽州。”

    “如此一来,即便依旧无法翻身,起码不像现在这么被动。”

第341章 改变策略() 
p

    西燕覆灭、河西全取三晋消息传至建邺,震惊了整个江东。

    细数大都护卫朔起兵以来所灭诸国,这已是其灭掉的第五个胡虏政权。

    正当江东上下在讨论西燕灭亡后,河西兵锋将指向何方时,卫朔状告奏章到了朝堂上。

    一时之间,引起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卫朔敢明目张胆干涉朝政。

    毕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河西并非由东晋直辖,卫朔也只是个听调不听宣的诸侯。

    一般情况下,双方很少干涉彼此内政,而卫朔此举引得大部分人不满。

    总觉得河西太强势,不将朝廷决策放在眼里。

    一部分朝臣纷纷上书天子,要求重惩河西。

    当初接纳河东献地,一来,这是给朝廷、天子面上增光之事;二来,也跟柳家是世家大族有很大关系。

    柳恭为了扯住东晋这杆大旗,他广泛发动家族人脉优势,大肆活动,最终如愿以偿。

    朝廷不可能为了河西一纸奏章出尔反尔,也不会因为卫朔反对而抛弃世家柳氏。

    不过天子一方面不太关心北方局势;另一方面也不舍得处罚自己女婿,最终只是下旨斥责一番了事。

    很快天子便下旨严厉斥责卫朔,让他不要节外生枝,更不可私自攻打河东。

    圣旨到了河西后,顿时群情激愤,不少人叫嚣着与东晋断绝关系,立即挥兵南下。

    而卫朔虽然也颇感不快,却没有冒然与东晋断交。

    不然,先不说政治上影响,光是造成的经济损失足以让他心疼。

    如今江东已成为河西最重要的物资输入地与商品倾销市场。

    每年河西用大量琉璃、棉布、炒茶等商品,从江东换回来一车车粮食、一根根木材等物资。

    崔浩看了一眼脸色阴沉的卫朔,犹豫了一下劝道:“主公,眼下并州初定,诸事繁杂,河西根本抽不出精力却对付河东柳恭。”

    “不如且听从天子旨意,暂不取河东,而以安抚并州为先。”

    “等日后并州稳定,河西根基深厚,再设法图谋河东也不迟。”

    “另外,从河东变故中也可看出,河西对各地世家缺乏足够吸引力。”

    “以前我们蜗居西北,当地世家力量薄弱,主公依靠强悍武力自可横行无忌。”

    “而今主公已统一了大西北,今后将慢慢介入到关中、河北、中原等地,这些州郡境内无不是豪强遍野。”

    “若每次都靠武力碾压,固然痛快且不留后患,却也会因此遭到世家强烈抵制,最终恐将影响主公统一大业。”

    “好比今日之柳氏、薛氏,明明河西已取得巨大优势,却依然选择投靠江东,也不肯归附主公。”

    卫朔脸色难看地反问:“伯渊此言何意?难不成让朔改弦易辙?从此之后转为扶持世家?”

    “不不不,主公误会臣啦!均田制、释奴令乃河西根本,臣岂敢让主公自毁根基?”

    “臣觉得主公应该扶持一两个世家充当河西门面,以此作为今后招抚世家之招牌。”

    不得不说,崔浩提议让卫朔眼前一亮。

    同时也让他意识到以前定下的策略,到了今天已有些不合时宜。

    他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西北一带的确没什么顶级世家。

    仅仅一个陇西李氏拿得出手,却偏偏还是个将门世家。

    其他诸如敦煌郭氏,虽然是以经学为主,却又对山东世家没什么号召力。

    河西内部没有拿得出的世家,再加上所推行政策又以压制世家为主,自然不会得到世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