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191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91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城内之后,若能伺机控制处城门最好,等大军一到,直接打开城门迎大军入城即可。”

    “假若城门不好控制,他们也可以在城内散播谣言,挑起内讧。”

    “总之,他们的任务便是躲在暗中配合大军拿下长子。”

    闻言卫朔稍稍有些失望,不过他也知道着应该是目前最稳妥、也是最可行的策略。

    在这场并州之争中,虽然一开始河西占了先手,可慕容永毕竟占据主场之利,河西想一口吞灭西燕并不容易。

    除此之外,鉴于并州位置十分重要,接下来不排除姚兴、慕容垂、拓跋珪联手出兵狙击河西,犹如当初狙击后燕。

    “末将愿先期前往长子。”

    “末将也愿意。”

    “大都护交给在下吧,末将定将慕容永脑袋割下来。”

    “大都护,末将愿往。”

    一个接一个的将领纷纷请战,说明这些人没有一个怕打仗的。

    在他们看来,带精锐秘密前往长子,虽然有难度,可一旦成功必将扬名立万。

    尤其对新加入的桓振、司马休之、蒯恩等将最有新引力,他们急需战功来站稳脚跟。

    卫朔仔细想了一下,认为去长子不简单,事关灭亡西燕之关键,且危险重重,对将领素质要求极高,必须文武双全。

    原本檀道济诡计多端,是此次执行秘密任务之最佳人选。

    可惜眼下人家在王镇恶麾下效力,正快马加鞭北上夺取雁门关呢。

    卫朔扫视了一遍屋中众将,最后把目光落到了桓振的身上。

    此人曾在历史上,两次偷袭江陵成功,而且每次都是在绝境之中完成。

    “道全!”

    “末将在。”桓振兴奋地向前一步,他没想到好事竟落到自己头上。

    “假若让你去长子,你觉得带多少人合适?”

    桓振此人看似鲁莽,实则心细如发。

    他略微一思索道:“既然搞偷袭,自然不能带太多人,末将以为二百名精锐足矣。”

    “眼下长子大概已被戒严,你该如何混进城内?”卫朔又问。

    “假扮商贾,分批潜入。”

    “潜入后又如何夺取城门?”

    “这……没有具体见过长子城防,末将也不敢妄言。”

    “不过,所谓偷袭,不过是攻其不备而已!相信只要末将瞅准机会,定能一击而中。”

    “好,这次就由你负责潜入长子!”

    “你出发后,大军将在十日后抵达长子,届时我会派人与你取得联系。”

    “朔希望在此之前,你务必做好一切准备,只要顺利拿下长子,此战你当为头功。”

    “请大都护放心,末将定不会让你失望。”

    会议结束之后,经过一番简单准备,桓振便率两百精锐策马出营,往长子而去。

    这一次是四百里长途奔袭,两百人皆是一人三骑,除了坐骑外,还有一匹马专门用来驮运货物。

    毕竟既然要假扮客商,自然得有相关货物,不然哪能骗过敌人盘查?

    不过,很快卫朔便会知道,他对形势估计的有些乐观了,也低估了并州重要性。

第310章 北上雁门() 
p

    在卫朔策划长途奔袭长子之际,王镇恶已盯上并州北边门户——雁门关。

    魏晋时雁门郡,不仅位置比秦汉时大幅度南移不少,连面积也少了足足一半以上。

    雁门关以北大片领土,今已系数归属北魏,原本属于境内城池之马邑,更是完全沦为境外之地。

    夺取雁门关,守住北边门户,防止北魏铁骑南下三晋,乃北路河西军头等大事。

    占据晋阳之后,王镇恶遂分出三千铁骑,交由檀道济、薛彤俩人统领,以长途奔袭雁门关。

    铁骑偏师由晋阳出发,进入后世忻定盆地,一路晓行夜宿,途经阳曲、狼孟、九原(非河套九原)、原平等县城,直奔雁门关而去。

    长途奔袭最基本要求便是快、准、狠,因此凡沿途所遇城池,大军一概不入,全绕城而过。

    雁门关号称天下九塞之首,乃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

    历代曾有无数名将,在这里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战国时,名将李牧奉命常驻雁门,曾“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

    西燕立国后,雁门关成为其与北魏交界之地,由于两国曾一度交好,使得近来雁门关甚少发生战火。

    ……

    “道济,不愧是北地边郡,雁门郡果然荒凉。”

    “还不都是胡虏造的孽?每每胡虏入侵,雁门便是胡汉冲突最激烈所在。”

    “从早期林胡、楼烦,到后来匈奴,再到今日之鲜卑,都曾破雁门关入三晋劫掠。”

    “边地之民不堪胡虏侵扰,除了逃亡之外,大多皆已躲进深山老林当中。”

    “连安全都无法保证,繁荣自然无从谈起。”

    “此次若有幸收复雁门关,必让这座古老关隘,成为保护边民不受胡虏侵害之坚固屏障。”

    与雄心万丈的檀道济不同,薛彤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道济,你觉得此次行动能成功吗?作为边境重镇,关内足足有三千兵马。”

    “而你我手中皆是骑兵,不可能从正面攻下雁门关,看来得动一番脑子才行。”

    “眼下雁门守军尚未获知晋阳之变,定不会想到有人偷袭。只要策略得当,必能出奇制胜。”

    对于如何拿下雁门关,檀道济十分有信心。

    他一向喜欢用奇兵,以前只能纸上谈兵,今日难得有机会实战,自然是跃跃欲试。

    “薛兄弟,你去通知大家,让大家再辛苦一下,争取早日赶到雁门关,”

    “诺,我这就去下令让大家加快行军速度!”

    河西骑兵多是归化而来的各族胡人,在骑射方面,比一般汉人有先天性优势。

    而这也是河西骑兵在面对胡族骑兵时,不落下风之重要因素。

    高素质兵源,配合上严格、合理的军事训练,让河西骑兵迅速成为一支铁军。

    当命令一下达,行军速度陡然加快。

    ……

    经过没日没夜赶路,这日下午时分,大军悄然抵达雁门关外不足二十里处。

    果如檀道济所料,由于关内守军还不知道晋阳已落入河西之手,故防备十分松懈。

    大军一路走来,竟然没有发现一个斥候。

    “前面便是雁门关,唯顺利拿下雁门关,才能确保袭取并州计划顺利实施。”

    “大家来合计合计,看看怎样才能拿下此关。”

    檀道济可不是危言耸听,雁门以北乃强大的北魏。

    一旦拓跋珪发现河西军没有按计划出击河北,而是抢占并州,很有可能会派大军前来阻止。

    “校尉大人,不如直接强攻吧。”

    “趁胡人还没反应过来,大军突袭雁门关。”

    “混乱之下,敌军必然毫无防备,说不定便能一鼓而下。”

    “不行,如此太冒险。”

    “此关险峻,万一突袭不成,反被敌军拖住就麻烦啦。”

    “大家别忘了,除了雁门关外,当地还有不少驻兵。”

    “大军久攻不下,必然引来敌重兵围攻。”

    檀道济打仗喜欢用计谋,却不会轻易冒险。

    且越是到了最后关头,他越是冷静,越要将一切不利因素考虑到。

    身为主将他十分清楚,有时他一个决定很有可能葬送掉数千人性命,由不得不谨慎。

    “不知道济有何高见?”

    “此事先不急,大家一路辛苦啦,先下去休息片刻再说。”

    “等下我会让斥候出去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当地人,准备向对方询问一下当地情形。”

    ……

    士卒们纷纷坐了下来休息,喝水吃干粮。

    不一会儿功夫,只见斥候引着几名衣衫褴褛的当地汉民归来。

    原本见士卒拿人,众人全吓得远远躲开。

    后来见河西斥候并无伤害众人之意,才在半强迫半自愿下,被斥候‘请’来。

    几名汉民见一群人簇拥着两名将军走来,吓得他们纷纷跪在地上,全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檀道济、薛彤见状,赶忙上前安抚众人。

    “各位莫怕,在下只想和大家聊一聊,没有恶意。”

    一名老者鼓足勇气,战战兢兢地问:“敢问两位将军是何方神圣?”

    “我等乃河西校尉,奉大都护之名,前来收复并州,解救落难汉民。”

    一众汉民这才知道,眼前这帮人竟是威名赫赫的河西军,一时间惊得他们目瞪口呆。

    过了好半天,他们才纷纷跪倒,拱手行礼道:“草民不知王师驾到,多有冒犯,还请将军恕罪!”

    檀道济连忙扶起众人,笑道:“大家快快起来,尔等也听说过大都护名号?”

    众人见檀道济和蔼可亲,没有一丝架子,更不像胡人那般凶神恶煞,逐渐放开束缚,人也变得健谈起来。

    有人笑道:“前些年,曾有一道长到此间传教,我等从道长那里听了不少河西传言。”

    “道长说大都护专爱替庶民打抱不平,还给普通庶民分田地,减免税赋。”

    “从那之后,我等便一直盼着大都护能早些收复并州,不成想今日竟真遇见了王师。”

    听了老农之言,檀道济、薛彤互相对视了一眼,全然没想到天师道竟已悄悄将影响力扩展到并州。

    檀道济欣然笑了笑,盘腿席地坐下后,又对众人摆摆手道:“大家也坐下吧!”

    众汉民依言围着檀道济、薛彤坐了一圈。

    待众人坐定,檀道济又向众人请教起来。

    “确如天师道道长所言,大都护的确非常关心庶民疾苦。”

    “此次本将奉大都护之命北上,专为收复雁门而来。”

    “这些年大家沦落胡人手中,肯定受了不少苦。”

    “不过,等河西拿下雁门关,大家将不用再遭劫难,好曰子很快也将来临。”

    老农叹息一声道:“唉,这些年赋税越来越重,以前勉强还能接受,现在基本不给人活路啊。”

    “以田租而论,无论夏秋,每亩七成以上,雷打不动。”

    “遇到灾难会略略减少,但最少也要比照丰年的五成交,交不起就得向豪强大族借粮。”

    “可一旦举债,只会是连本带利,利上加利,你就是想还也还不上。”

    “最后不是举家逃亡,就是全家卖身为奴,比如他.....”

    老农一指那名年轻汉子道:“他原本也有几亩薄田,只因遭了灾,不得不卖身为奴。”

    “一年到头没死没活地干,娘子还得去给人家洗衣做饭,一天到晚非打即骂,惨啊!”

    那名年轻汉子闻言头深深低下,几乎要触到地面了。

    檀道济默默点了点头,除了河西外,天下间几乎都是这种情况。

    各地百姓除了受胡虏掳掠之苦外,还要受各地豪强欺诈压迫。

    在这一刻,檀道济愈发觉得河西真好,大都护提出的均田地、减税赋之策,实乃天下万民之福音。

    忽然之间,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烧灼着他内心。

第311章 袭杀守将() 
p

    “大家受苦啦!”檀道济向众人拱手拜道。

    “今大都护已决心收复并州,故特命本将北上。”

    “请大家放心,今后并州将由大都护说了算,谁也不敢再欺负大家。”

    众汉民闻言惊喜不已,激动地纷纷跪倒在地,许多人都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大都护万岁,真是我等庶民之再生父母啊!”

    那名年轻汉子,更是按耐不住不住内心的激动,沿着田埂狂奔而去。

    他挥舞双臂,扬天大喊大叫起来。

    “老天爷啊,大都护来了,我们有救啦!”

    “我们要自由啦……”

    年轻汉子喊到声嘶力竭后,竟跪在地上,捂着脸嚎啕痛哭起来。

    作为豪强家奴,他和他的妻女一辈子都是他人财物,任人买卖,任人凌辱。

    今看见河西大军到来,他终于有望恢复自由之身。

    听罢汉民百姓诉苦,檀道济恨不得立即动手清理胡虏豪强,可一想到大战在即,也只能暂时忍耐下来。

    “敢问诸位,尔等皆住在此间日久,可晓得关内情况?”

    “回将军,由于此关重要,一般人根本无法进入关内,小的也不清楚。”

    “这样啊……”

    闻之,檀道济大失所望,原本还想从众人口中打探一些有用信息,如今看来有些行不通。

    正当他要起身时,刚刚那个年轻汉子忽然道:“将军,小的知道关内胡将喜欢游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