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178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78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此之后,后秦上下皆知,没有秦魏联盟在,后秦也势必不能独存。

    然而出乎后秦上下预料,秦魏联盟竟只维持了一年有余,眼下早已到了破盟边缘。

    ……

    天空阴沉沉的,云层压得极低,皇宫内气氛犹如周遭天气一样压抑可怕。

    不管是全副武装之宫卫,还是普通宫女、内侍,全都走路不敢发出声响,各个一副战战兢兢样子。

    因为在刚刚,皇帝姚苌获知了北魏即将背盟的坏消息。

    忽然间,一辆装饰朴素的马车停在宫门外。

    从车上走下一人,正是后秦中流砥柱——左仆射尹纬。

    看着秋风里慢慢枯黄凋零的树叶,尹纬忽然想到已病入膏肓之姚苌,不禁面露悲伤神色。

    “陛下时日无多,也不知能不能撑过眼前这个多事之秋。”

    甭管外界怎么骂姚苌卑鄙无耻、忘恩负义,可在尹纬心中,姚苌始终对他有知遇之恩。

    当年因同族尹赤追随姚襄,导致尹姓被苻坚禁锢而不能出仕。

    有多少尹氏子弟为此荒废一生,而他本人也是直至四十多岁才做了令史小吏。

    淝水之战后天下动荡,他受姚苌重用,成为后秦开国元勋。

    十多年来,君臣二人携手合作历经艰辛才堪堪有了眼前这点成绩。

    然而眨眼间天下形势风云突变,后秦又将面临国破家亡之危。

    再加上皇帝姚苌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整个后秦似乎有一种风雨飘摇之感。

    在大多数人惶惶不可终日时,尹纬未见丝毫慌张,每日里依旧沉稳老练,似乎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而皇帝姚苌也常常借他来敲打同僚们,甚至还让太子跟他熟悉政务。

    虽然外部形势日益恶劣,然而太子姚兴年轻有为,多少让尹纬心中感到些许安慰。

    或许是年龄大了,在宫外站得久了,尹纬竟感到有些不得劲。

    正当他准备换个姿势时,却见内侍急匆匆走出宫门,宣召他入宫。

    姚苌现年已六十多岁,在古代算得上是长寿。

    不过,由于卧病多年之故,身体早不似以前健壮。

    当尹纬进来时,他正躺倚在床榻上。

    虽然身躯依旧高大,头发、胡须皆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睛黑得深沉,远远望去仍然气势不凡。

    只有到跟前,看到那一副苍白面孔,才明白姚苌真的已病入膏肓。

    姚苌目光深邃,凝神看着外面灰黑色天空,不知在想些什么。

    尹纬远远见到姚苌,急忙上前行礼。

    “微臣参见陛下。”

    “尹卿来了。”

    姚苌摆了摆手,让人赐座,等尹纬坐定,才问:“爱卿是否得了确切消息,北魏即将与后燕断盟?”

    尹纬小心地看了一眼姚苌,犹豫了一下,遂撒了三分慌。

    “请陛下责罚,臣尚未查到确切消息。”

    “据斥候回报,魏王拓跋珪已遣拓跋觚亲往中山赔罪,由此可见北魏应该没有与后燕交恶之意。”

    “哼!原来拓跋珪也是一怂包,既然捋了慕容垂虎须,如今为何又做出示弱之举?”

    姚苌先是嘲讽了一句拓跋珪,又接着感叹道:“不过,慕容垂用兵确实厉害。”

    “当年朕少时曾随父兄征战沙场,曾亲眼目睹慕容恪与慕容垂兄弟俩纵横河北、中原无人可敌人。”

    “而慕容垂更是连败各路名将,后来若非燕帝猜疑,前燕未必输给前秦。”

    “多年来慕容垂纵横沙场从无对手,没想到这一次被狠狠栽了个跟头。”

    “尹卿你说,若朕支持北魏对抗后燕,能让拓跋珪回心转意吗?”

    “啊?原来陛下早知道啦。”尹纬满脸惊讶。

    之前他与太子商议,为了不刺激到姚苌,一切军政大事皆有隐瞒地向对方汇报。

    哪成想姚苌更厉害,早将了解到了各种信息。

    “哼!尔等真以为朕病了就聋了、瞎了?”

    “陛下,臣不敢……”

    “好了,朕没有责怪爱卿之意,也晓得你与太子所为皆为朕身体考虑。”

    “可眼下后秦危在旦夕,朕哪能静下心来养病?”

    “与其躺着无所事事,不如尽最后一点精力,为后秦谋一条出路。”

    “唉,想找条出路何其难也?!”既然姚苌已知道了来龙去脉,尹纬便放开了约束。

    “此次拓跋珪转而寻求与河西合作,是出于战略考虑,无论后秦做什么,对方都不可能回心转意。”

    “战略考虑?”姚苌若有所思。

    “正是!在北魏完成北征大业后,已彻底没了后顾之忧,拓跋珪开始寻求新扩张。”

    “而北魏向外扩张无非是南下或西进,敌人要么是后燕,要么是河西。”

    “既然秦魏早已结盟,拓跋珪为何不选择西征?”

    “因为选择西征获利太小!”

    “陛下,非臣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即便秦魏联合也顶多是逼卫朔退守凉州而已。”

    “这样一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北魏也不过是得朔方一隅之地,哪里比得上征讨后燕划算?”

    “只要能占据富庶河北,北魏一举成为北方第一强国,将来未必不能一统北地。”

    “而魏燕一旦开战,北魏势必以稳定大后方——河西为上,以避免两面受敌。”

    “这么说来,后秦是北魏拉拢河西的筹码?”姚苌面色难堪道。

    “然也,因此不管陛下再怎么做出承诺,也无法阻止秦魏破盟。”

    “尹卿之意是说,北魏是以支持河西出兵关中,换取河西支持北魏图谋后燕?”

    “可……可,可是拓跋珪不是已向后燕遣使赔罪?”

    “陛下,微臣并不认为拓跋珪遣使朝拜为示弱之举,反倒有可能是缓兵之计。”

    “如此一来我大秦岂不危哉?爱卿,不如我们直接突袭陇右?”

    见姚苌病急乱投医,尹卿急忙安慰起来。

    “陛下,河西鲸吞陇右后,已沿着陇山建了一条军事防线,十分牢固。”

    “且眼下寒冬将至,天寒地冻之下,大军如何出征?”

    “故在以臣看来,不如不伐!”

    “不伐?眼下还只是爱卿猜测,等将来北魏真抛弃了后秦,我等总不能坐困等死吧?”

    “当然不是坐困等死!”

    尹纬眼中闪着睿智光芒,一锤定音道:“我们可趁机东出潼关。”

    “东出潼关?”

    姚苌眉毛扬起:“尹卿且说说,你为何不赞同西征陇右,反倒力主东出潼关。”

    “西征胜算太小!”

    “没有北魏牵制,仅凭后秦根本突破不了陇山一线。”

    “再看看潼关、黄河以东,一个是只剩下半条命的西燕,另一个是外强中干之东晋,这俩哪个是大秦对手?”

    “河东、平阳、弘农、上洛、河南等郡,皆位于中原腹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拿下这几个郡,后秦实力将上一个台阶,即便将来事有不济时,还可退守中原。”

    “爱卿力主东出潼关,为何不担心河西趁机抄关中后路?”

    “陛下有所不知,不知为何,臣总觉得并州发生的一切不像表面那样简单。”

    “难不成其中还有内幕?”

    “具体如何,臣也不得而知。”

    “眼下先不要轻举妄动,等外界形势明朗后,再动手不迟。”

    “嗯,爱卿言之有理。”

第290章 暗中和解() 
ps

    公元393年,冬,在后燕对北魏逼迫越来越急迫时,张兖秘密来到姑臧。

    姑臧作为河西治所,历经数年不断修缮,今已成为西北一带规模最大之城池。

    当张兖站在这座雄伟壮观的城池下时,顿感自身格外渺小。

    以前总听人说河西富庶,他却以为是世人好夸言,不足以为信。

    今一踏入姑臧,张兖才明白原来那些人所言皆是真的。

    刚走过城门,一条笔直宽阔的水泥马路,赫然映入眼帘。

    他站在路这一头,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尽头。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街上人来人往。

    走在热闹而祥和的街市上,张兖心情沉重,窥一斑而知全貌,由此可知河西有多富庶。

    更别说河西还掌握着无数墨家秘技,比如琉璃、水泥、炼钢等制造工艺。

    不但给河西带来巨额财富,还给河西军提供了锋利的武器装备。

    “河西真乃劲敌也!”

    张兖观察了许久,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此次他到河西,是专为结盟而来。

    眼下魏王已下定决心跟后燕绝交,故安抚河西,稳定大后方乃重中之重。

    ……

    “长史大人,里面请。”康龙领着张兖进了一座园林。

    此园林乃卫府名下房产,卫朔时常带家人来此闲居游玩,有时还会在此会见客人。

    张兖跟在康龙身后,对眼前这位彪形大汉并不陌生。

    当年朔方之战时,康龙及其麾下陌刀队给北魏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人穿梭在亭榭之间,沿着弯弯曲曲的回廊向园林深处走去。

    沿途不时有巡逻或站岗的侍卫,由此可见此地守卫森严。

    张兖发现越到里面,景致越是秀丽迷人。

    同时巡逻、站岗侍卫也愈加多了起来,想来距离大都护也越来越近。

    果不其然,再往前没走多远,便听到阵阵幽雅琴声,伴着哗哗地流水声传来。

    张宾远远望去,只见碧竹环绕若隐若现的亭台内,两个身材风姿绰雅的男子,正把酒言欢。

    “大都护,张长史到了。”

    “兖拜见大都护。”

    张兖不敢怠慢,急忙上前一步施礼。

    卫朔起身上前搀起张兖,上下打量了一下,啧啧赞道:“早听说长史大名,今日一见果真仪表不凡。”

    他倒不是在奉承对方,张兖的确很有本事。

    历史上张兖号称北魏立国二十一功臣之首,乃北魏初期政治家、战略家。

    因为才干出众、谋略过人而得到拓跋珪的信任和重用,把他当做心腹。

    寒暄过后,卫朔又转身指着对面男子介绍道:“这位是刘穆之,字道和,乃河西新任右司马。”

    “长史不要拘束,坐下来说话。”

    “谢大都护。”张兖一拱手,毫不客气地坐在下首位。

    在烟熏袅袅,阵阵芳香环绕之下,卫朔、刘穆之、张兖三人相对而坐。

    这时候卫朔不再客套,说话直点要提。

    “长史突然造访河西,不只所为何事?”

    张兖淡淡一笑道:“专为双方友好而来。”

    “友好?早在一年之前,是你们北魏主动与河西断了来往,怎么今儿又想到了和好?”

    “再说你家魏王娶了后秦皇帝女儿为妃,两家可是定下了铁盟。”

    “难不成你们要背弃秦魏盟约?”

    面对刘穆之无礼调侃,张兖没有感到一丝不舒服,反而理直气壮道:“大争之世,邦无定交!”

    “昔有秦魏联盟,今又与河西结盟,皆因形势变化不得不改变邦交之策罢了,何来背弃之说?”

    “哈哈哈,洪龙兄果然名不虚传,所言甚是。”

    刘穆之笑过后,忽然面色一整道:“敢问长史,河西为何一定要与北魏结盟?”

    “须知我主一向视魏王为劲敌,假若此次河西跟后燕结盟,就能从东西夹击北魏,如此一来岂不更好?”

    乍闻此言,张兖心神剧震,只能借喝酒暂时掩饰内心紧张之色。

    这是北魏上下最担心之处,真要发生这样事,北魏除了退往草原苟延残喘,恐再无其他出路。

    卫朔、刘穆之见状相视一笑,仿佛一切皆在他们掌握之中。

    关于此问题,其实河西内部也有诸多分歧。

    有相当一部分人支持联燕灭魏,理由也有不少。

    其一、无非是魏燕有嫌隙,假若派一舌辩之士前往中山,未必不能说服慕容垂联合出兵北魏。

    其二、北魏显然比后燕有威胁,此时联合后燕一举灭之,将大大减少将来河西统一天下的难度。

    其三、北魏与河西相邻,大军过了黄河、九原就是一马平川的前套平原,比起表里山河的三晋要平坦许多。

    然此建议却最终被卫朔否决,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更了解慕容垂,历史上慕容垂从来没想过覆灭北魏。

    即使是双方撕破脸皮,也是拓跋珪一不做二不休,不断派兵袭扰燕国边境,侵逼那些降附后燕的部落。

    最后气得慕容垂没办法,才不得不派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八万精兵自五原大率伐魏,也才有了后来的参合陂之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