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107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07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乞伏乾归遣乞伏益州为将,乞伏轲殚、越质诘归为副,统骑兵三万,南下陇右。

    得知西秦来犯,仇池王杨定留下司马邵强镇守后方,其亲领步骑两万北上迎击。

    乞伏益州为西秦骁将,自持勇武不待与乞伏轲殚、越质诘归两部汇合,竟先驱急进。

    不料,恰好在平川与杨定主力迎头撞上。

    结果两军对阵时,乞伏益州不敌杨定兵多,以至于双拳不敌四手,被打得大败溃逃。

    获悉乞伏益州败讯,乞伏轲殚与越质诘归两部纷纷停下不前,惧怕杨定兵威而有意退兵。

    唯大军司马翟瑥拔出宝剑,慷慨陈词,力主继续南下。

    “我王神武雄杰,在陇右开创基业,东征西讨,所向无敌,威震秦、凉诸州。”

    “将军以宗室位居元帅重任,理当竭尽全力报效国家。”

    “今益州部虽败,但是其余两军尚毫发无损,为何不去救援而望风退却呢?”

    “若就此退去,将军有什么面目回去见大王?”

    “秦末天下大乱时,霸王项羽斩杀庆子以安定楚国,胡建诛杀监军以建立功名,这些典故不知将军可曾听说过?瑥确实才能无法与古人相比,但怎敢忘记项羽之义?”

    “假若将军一意孤行,难道说瑥就不能效仿古人而斩杀将军你吗?!”

    乞伏轲殚登时被翟瑥一番说辞给吓住了,看着对方手持利剑、须发皆张的样子,想退军的话怎么也不敢说出口。

    过了好久,乞伏轲殚才略显尴尬道:“本将之所以没一开始下令去救援乞伏益州,就是刚才不知道大家是否同心啊!今司马一席话,让在下茅塞顿开,再无疑虑。”

    “再说败不相救,回去后定被大王军法处置的,我怎会不晓得其中利害呢?”

    甭管乞伏轲殚这话有几分是真,但对方能表态继续进军,却也让翟瑥放下心来。

    当下乞伏轲殚亲率骑兵拦击杨定,又命人通知越质诘归、乞伏益州,邀两人一同进兵。

    接下来,乞伏轲殚率军进战,乞伏益州和越质诘归也随之挥军前进,三方合作果然把杨定的兵马打得大败。

    此战西秦众将斩杀杨定及其以下一万七千多人,并趁势占有陇西,天水诸郡县,领土足足扩大一倍有余。

    而杨定被杀,使仇池国力大损,再也无法给予苻登有力支持,之后前秦慢慢走向灭亡。

    在杨定死后,其堂弟杨盛继任仇池王,不过辖地仅仅剩下武都、阴平两郡。

    为稳定国内外形势,杨盛先后向西秦、后秦、东晋称藩。

    ……

    在代来城一座宅子里,卫朔正跟崔浩、沮渠蒙逊、王买德三人议事。

    西秦南征大胜消息传至朔方后,卫朔感到一阵惋惜,深悔没能插手其中,错过了夺取‘河南地’的良机。

    “唉呀,真是可惜,若非刚刚与后秦大战一场,也不会让西秦轻易得了陇西、天水。”

    “哈哈哈,要我说主公太贪心啦,夺了上郡竟还不知足。”

    被崔浩取笑贪婪,卫朔不以为耻,反倒振振有词道:“不一统天下,朔怎会知足呢?”

    “哈哈哈,主公胸怀大志,固然可喜可贺,但行事须步步为营,最忌轻敌冒进。”

    “西秦南取陇西、天水又能如何?只要主公经营好朔方、河西,西秦不足为虑。”

    “朔当然晓得乞伏乾归不足为虑,只是有些不甘心罢了。”

    “想当初为了收服没弈干,你我费了多少心血?谁知最后竟没派上用场,真是殊为可惜。”

    “哼,若非上郡战事牵制,说不定此刻我等已夺取了金城。”

    “话也不能这么说,没有上郡战事爆发,乞伏乾归未必有胆子举国南征。”

    “这倒也是,算啦,不说这些了,对于陇右局势诸位还有什么看法?”

    卫朔话虽是对三人讲,但眼睛却一直盯着王买德,这个新收的人才。

    别人或许不清楚王买德实力,他还能不清楚?绝对是被历史埋没的大才。

    历史上王买德出场次数有限,却足够惊艳。

    “禀主公,臣与崔刺史意见一致,暂时不宜出兵西秦,不如先作壁上观。”

    “反正有没弈干为内应,将来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大军可从河套直接穿过多兰部落辖地,一举杀到金城。”

    “好吧,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就暂时先放一放。”

    卫朔也意识到有些着急啦,正如崔浩所言,饭需一口一口吃,敌人哪能说灭就灭得了?

    “主公英明。”

    “眼下朔方已初步稳定,朔打算近日返回姑臧,以后朔方就全权托付给你啦。”

    “请主公放心,有属下在,定保朔方无忧。”

    数日后,卫朔带着两位夫人,与崔宏、崔逞、王买德等人一同踏上西返路途。

第178章 高僧东行() 
自卫朔入主河西后,河西发展日新月异,几乎一天一个样。

    他不过才离开数月而已,却再次为河西变化之大,而感到震惊。

    其余如崔宏、崔逞、王买德三人皆首次来河西,望着车水马龙的街道,暗自咋舌不已。

    “哈哈哈,诸位觉得怎样?河西还不错吧?不算很破败。”

    望着繁荣的街市,卫朔与有荣焉,不断向三位新人介绍河西特色。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早在中原时,臣总听人说河西荒凉,而今才晓得此言大谬。”

    崔宏感叹道:“其他地方不知具体如何,单就姑臧而言,并不比中原大城差多少。”

    旁边沮渠蒙逊插言道:“诸位有所不知,河西能有今天,皆赖大都护治理有功。”

    “不不,你们可别听蒙逊瞎说,朔哪有那么大本事?”

    “一切都是体业以及都护府上下努力结果,朔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哈哈哈,几位先生看到了吧?大都护最谦虚,总爱将功劳分与诸人。”

    在众人说说笑笑之间,车队在卫府门前停下,大家先后下车。

    见卫府管家满脸笑容迎上来,卫朔吩咐道:“去将东街三处宅子文书拿来,送给几位先生。”

    “几位先生初来乍到,朔作为主人,唯各送一处宅子,以供诸位落脚。”

    “臣等多谢主公厚爱。”崔宏、崔逞、王买德急忙施礼谢恩。

    “欸,几位客气啦,不过是几处闲置宅子罢了,何须诸位大礼相拜?”

    “管家,你领人去帮几位先生安置妥当。”

    “小的遵命。”卫管家急忙应承下来。

    “一路车马劳顿,诸位也乏了,且先去休息,过后再聚。”说完卫朔朝众人拱手作别。

    ……

    在卫朔离开的数月里,河西变化极大,而其中最引入瞩目者,非新天师道不可。

    这个背后由卫朔一力支持的宗教,在短短数月间,迅速成为河西第一大教,将原本佛教压得喘不过气来。

    佛门众高僧齐聚鸠摩罗什寺院内,商议应对之策。

    可众人商量半天也没拿出个章程,起因在于新天师道背后有官府撑腰。

    也正因此,新天师道才能短短数月间,在河西广为传播,信徒数量日益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佛门哪怕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

    到了最后,一名佛门高僧忽然提议道:“不如我等暂且离开河西吧。”

    “什么?诸位欲离开河西?你们准备去哪里?”闻言鸠摩罗什勃然色变。

    “实不相瞒,贫僧受后秦天王姚苌邀请,力邀我等前去关中布教。后秦天王姚苌与大都护不一样,其信奉佛教,也答应愿以举国之力,扶持佛教发展。”

    “贫僧此番前来,正是想劝说大师一同前往关中。”

    没想到佛门竟有人跟姚苌勾结,这不禁让鸠摩罗什暗吃一惊,眉宇之间流露几分忧虑。

    那名高僧似乎知道鸠摩罗什在担心什么,脸上笑容依旧,不紧不慢地解释起来。

    “请大师放心,贫僧与姚苌来往只涉及佛门传教一事,其余概不牵扯。”

    他这一说,不但让鸠摩罗什放下心来,其他人同样松了一口气。实在是佛门已接二连三被牵扯到‘谋逆’这等祸事中,极大地影响了佛门在河西的声誉,再经不起任何折腾。

    作为佛门领袖,面对东行提议,鸠摩罗什犹豫不决,不知该作何选择。

    拒绝吧,肯定会大大挫伤众人传教积极性,同时卫朔限佛举动,多少也让他感到不满。

    同意吧,又担心将来后秦覆灭,佛教一切努力又将付之东流。

    这时,那名高僧,继续劝道:“大师应该晓得,继续待在河西将毫无作为,为了弘扬佛法敢请大师放手一搏,难道您真愿意眼睁睁看着佛门传承彻底断绝?”

    此言一出,鸠摩罗什身形一震,脸上涌起了极大痛楚。

    大都护卫朔,他是见过的,也曾打过交道,知道其与其他汉人截然不同。

    哪怕卫朔再三表示不讨厌佛教,但鸠摩罗什还是敏锐地感受到,对方对佛门毫无好感。

    原本佛教在西域、河西为第一大教,结果不过数年时间,佛教势力被严重削弱,眼下连第一大教的地位也拱手让给了新天师道。

    “除非佛门也像道教那般做出改革,不然恐永远无法获得官府支持。”

    “可若真做出改革,佛教还是原来的佛教吗?”

    说到这里,那名高僧忽然压低声音,凑到鸠摩罗什耳边,轻声道:“大师,那卫朔与历代中原皇帝不同,此人极端排外,视我佛门为域外之物,这才不辞余力予以压制。”

    “这些年来,他一步步从西域打到河西,沿途所过之处,捣毁佛像,拆除庙宇。”

    “原本佛门净地变成一片废墟,众沙弥不得不强迫改信新天师道。”

    “眼下此人又平定了朔方,却独独不许佛门前去传教,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放眼四海,除了卫朔,又有哪一国在限制佛教?我等为何非得在一颗树上吊死?”

    “再者天王姚苌也算一代雄主,有了他支持,我佛门即便比不上新天师道,起码再不用担心道统失传。”

    此人字字如冰,而鸠摩罗什听得是心惊胆战,背上掠过丝丝寒意,满脸惊恐茫然。

    “你是说,卫朔最终会灭我佛教?不会的,不会的,大都护曾亲口答应过贫僧。”

    “哼,大师太天真啦,你翻开中原史册看看,又有哪个皇帝会信守诺言?他们翻脸只会比翻书快。”

    闻言鸠摩罗什心跳加速,神色已变得苍白如纸,惶恐之意如潮涌起,竟是乱了分寸。

    “后秦国主姚苌久慕大师之名,又深知大都护无护教之心,这才命贫僧前来说动大师东行关中传教。”

    面对长安邀请,对鸠摩罗什来说是个巨大诱惑。

    原本他就是要前往长安,只因前秦骤然崩溃,这才滞留河西。

    到底是接受姚苌邀请,东行关中?还是继续蜗居河西,静待时机?

    鸠摩罗什左右为难,他沉吟半晌,终究是弘扬佛法占了上风。

    最终他一咬牙道:“好吧,来日贫僧即向大都护辞行。”

    “大师,咱走就走了,干嘛还向大都护辞行?万一其不允呢?岂不横生事端?”

    “你懂什么?!我们是光明正大去传播佛教,又不是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大都护有什么理由阻拦?”

    鸠摩罗什力主公开离去,众人也不好反对什么,只好任由对方去做。

    众人哪明白鸠摩罗什心思,他也想通过此举试探一下卫朔,到底有没有灭佛之心。

    ……

    都护府内,卫朔端坐在椅子上,听着沮渠蒙逊汇报。

    “主公,近日佛门众高僧纷纷向都护府辞行,提出要往关中传教,其中不乏一些声望极隆之佛门高僧,其中包括鸠摩罗什大师,你看此事当如何处置?”

    鸠摩罗什!听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卫朔眼睛微微一缩,想起些历史上的事。

    他依稀记得,历史上是姚兴征讨河西胜利后,将鸠摩罗什弄到长安。

    从此之后,佛教开始在关中大兴,将好好的一个后秦弄得亡了国。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佛门既然要东去传教,就让他们走,不要阻拦。”

    “主公难道不担心佛门与姚苌勾结吗?”

    “哈哈哈,朔正要他们勾结在一起,最好整个后秦高层全都信了佛教。”

    笑毕,卫朔神色微微一动,甚至嘴角还掠起了一丝莫名笑意。

    “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

    数日后,佛门众高僧踏上东去旅程。相较于兴奋不已的他人,鸠摩罗什则心事重重。

    通过试探他发现,卫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