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南皇 >

第87部分

大唐南皇-第87部分

小说: 大唐南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不急,贞儿你且等一等,我和几位大人商量一番。”说完李世民道:“王亭初,宣房相、杜相、魏相、王相、温相速速来见我,就说十万火急,对了,你亲自去请,不得让任何人知道这个消息。”

    “是,奴婢明白,奴婢这就去。”王亭初不敢怠慢,连忙退去。

    他刚才一直都伺候在李世民身边,自然是听到了父子二人的交谈,在心中震惊李贞的头脑的同时,王亭初也将李贞划为了倾尽全力也要讨好的人之一,他算是看明白了,以李贞的天资,就算当不了皇帝,一个实权王爷也是跑不了的,这样的人是万万不能得罪的,不但不能得罪,还得倾尽心力讨好才对。

    “那你们商量吧,儿臣睡一会儿。”李贞是真的困了,迷迷瞪瞪的就要睡下。

    李世民见李贞有点睡着的样子,连忙揉了揉李贞的头:“贞儿先别睡,等一会儿房相他们来后,还得你帮着讲解呢,你要是睡了,父皇我可不懂这么多,万一没说过他们,你的小心思可就白费了。”

    “嗯嗯,先让我睡一会儿嘛。”李贞还是觉得困,他实在是高估自己的精神劲了,说起来毕竟是个小孩子,尽管灵魂是大人的灵魂,前世熬夜通宵也都锻炼出来了,但身体上的困顿可不是精神能抵消的。

    “那好吧,你先睡一会儿吧,父皇等下再叫你。”看着李贞证都睁不开的眼睛,李世民心中闪过一丝心疼。

    李贞很聪明,这也没什么,事实上他所有的儿子就没有一个不聪明的,但在所有聪明的儿子中,唯一懂事的却只有李贞一个,李贞太懂事了,懂事的让人心疼,不管这懂事是真的还是装的,都让他欣慰。

    “嗯嗯。。。。。。”李贞嘴里含含糊糊咕哝了一声,便沉沉的睡了过去。

    房玄龄很生气,这也正常,任是谁在忙完一天公务后,刚刚睡着就又被人叫醒,想来他的脾气都不会太好。

    不过房玄龄的这股气却注定要不得发泄,因为叫醒他的不是别人,正是皇上身边的心腹太监王亭初——倒不是王亭初有多么受李世民宠幸,以至于连自己这个左相都不敢得罪他。而是因为在现在这个点,叫醒自己的人还是皇上的腹心,还特意告诉自己要保密。。。。。。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有大事儿了,而且还是十分紧急的大事儿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了。

    而王亭初也证明了这一点:“皇上特地交代,此事十万火急,玄武门那边奴婢们已经安排好了,房相且自去宫中,奴婢还要去杜相他们家。”

    “到底怎么回事?”房玄龄穿着衣服,安抚好家人之后,边走便问:“我也没得到什么特别的消息啊?难道前方战事有变?”

    王亭初小声道:“具体的奴婢不敢多说,只能告诉相爷,此次事情与八殿下有关。”

    “越王?”房玄龄更惊讶了,李贞的聪慧他是知道的,而且福缘深厚他也很清楚,但李贞太小了,又能掀起多大的事情来?

    “相爷进了宫自然就知道了。”王亭初不敢多说,这也是他的生存之道,多听多做少说话,也因此他才被李世民相中,成为了身边的贴身太监。

    “也好,我且自去,公公(好像的确是这么叫的,比如高力士就被叫做高公公)一路小心。”

    “相爷也请小心。”

    (本章完)

第150章 定国五策(6)() 
第九十一章定国五策(6)

    在门口和王亭初分开,房玄龄一路上都在思索李贞究竟又闹出了什么幺蛾子。不过一直到了宫中,也没有猜出究竟是什么事情,只能大致推算到,应该和突厥有关,因为李贞后日就要去军中前线,在这个时候能让他搞事情的也只有和突厥有关了。

    “皇上吗,房相来了。”一路畅通无阻,甚至都没有经过搜身通报,小太监就领着房玄龄进了书房,显然是提前得到过吩咐的。

    “见过皇上。”

    “噓!”李世民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稍微指了指旁边的小床:“爱卿且稍等一会儿,等杜爱卿他们到了再说。”

    顺着李世民的手指,房玄龄的目光也自然而然的跟着移到了那张小床上。在看到小床的瞬间,房玄龄的瞳孔顿时就是一缩,那张床他太熟悉了,那是李世民平时在处理公务累了的时候,用来小憩的床。

    而以李世民的勤恳,在这张床上睡过的时间恐怕比在御榻上睡过的时间还要多。从某方面来讲,这张小床的地位甚至是不下于御榻的。可如今他看到了什么,此刻在这张不下于御榻的小床上,居然睡着一个孩子,不用看这孩子的面容,房玄龄就知道睡在上面的肯定就是引起这次宫中聚会的罪魁祸首——当今越王李贞。

    李世民自然注意到了房玄龄的表情,面色自然道:“这次在叫你们来之前,贞儿可是给朕大开了一次眼界,也为朕解决了诸多难题,等讲完的时候已经十分困顿,所以朕就先让他睡一会儿,房卿也先休息一下,等杜卿他们都来了,再跟你们详说。”

    “不过这孩子可一点都不轻啊,明明只有四岁,朕居然都抱不动了,也不知道怎么吃的。”说到这个,李世民一脸幸福的样子。

    “这个。。。。。。殿下天生神力,平日里吃的多,自然身体就重。就好比臣那不争气的次子,他一人吃的比我们全家吃的都多,身量也是极重。”房玄龄连忙附和道,他也是个识趣的,这小床虽然在某方面来说地位堪比御榻,但毕竟不是御榻,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小床而已,只要李世民不追究,谁都没法说什么。

    房玄龄并没有等多久,很快李世民要找的几个人都被叫了来。

    “皇上,不知深夜叫臣等来,究竟是何事?”能说这话的也只有魏征了,也只有他一个人敢不给李世民一点面子。

    “魏卿不问,朕也是会说的。”李世民没有一点不快,只有满心的无奈,他对魏征这老家伙是真的没有一丝办法了。实际上今天晚上是没有魏征什么事情的,因为魏征现在并不是三省的宰相,但正是因为怕了魏征,李世民怕他日后找自己麻烦,所以才将他给叫了来,直接堵住他的嘴。

    “不过该怎么开始呢。。。。。。这么说吧,与其是我将你们叫来的,不然说是贞儿把你们叫来的。”李世民总结了一下语言,缓缓道:“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今天晚上我批改完奏折,正要休息一会儿,贞儿却突然求见,然后。。。。。。事情经过就是这样了,你们怎么了?”

    却是李世民在讲完之后,发现在座众人都是表情各异,有惊讶的,有惊喜的,有惊骇的,也有惊异的。。。。。。虽然众人表情各异,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都是一副被惊到的样子,显然对于李世民的话对他们冲击不小。

    良久,房玄龄才缓过神来:“所以皇上将臣等叫来,就是为了商讨这件事?”

    李世民颔首道:“不错,贞儿虽然狂妄无知,但他所献的这定国五策也确实很有道理,尤其以羊吃人这一策,更是闻所未闻,然而仔细想来,却有相当大的操作性。”

    “不过此举是建立在我们此次能够击灭突厥的基础上,朕无法在人前提出,只能辛苦诸位爱卿今晚好好论证一番了。”说着李世民将目光投向了杜如晦,房谋杜断可不是说说的,杜如晦性情果决,谋猷经远,绸缪帷帐,和多谋的房玄龄正好形成一对亲密搭档,房玄龄多谋划,堪称一步百计,但他也只能出办法,究竟用哪一个办法,却还需要杜如晦来拿主意。

    “克明,你怎么看?”

    “咳咳咳。。。。。。咳咳咳。。。。。。臣觉得。。。。。。觉得可以一。。。。。。一试。”杜如晦的身体已经极差,历史上他也正是在今年年中去世的,为此李世民罢朝三日,率领百官拜祭,追封杜如晦为司空,并追封为蔡国公。

    不过这是在历史上,如今有了李贞的参与,杜如晦的结局如何就不一定了。

    “克明,你的身体。。。。。。”李世民十分担心,实际上杜如晦从染病就已经不怎么参与政事了,只是这一次的事情非同小可,往小了说是一次战后决策会议,往大了说则可以说是影响大唐未来国策的一次会议,因此即便担心杜如晦,但这一次李世民却必须得到这位善谋断的老友的分析。

    “陛下放心。。。。。。臣并无大碍。”杜如晦粗喘了几口气,仿佛缓过来了,缓缓道:“越王殿下的谋划可以说对大唐百利而无一害,说句难听的话,就算这一切都失败了,对我大唐又有什么损失呢?但如果成功了,那大唐收获的可就不只是一个突厥了啊。”

    说来说去,还是失败成本太低了。就好比后世的彩票,只需要两块钱,就能参与五百万的大奖的博弈,赢了就能得到五百万,失败了也不过就是失去两块钱而已,在一顿饭都要好几十的后世,谁还在乎两块钱的损失不成?

    何况这一次大唐的成功率可不是区区彩票能比的,就算再怎么挑刺贬低,至少五成的成功率还是有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搏一把?反正失败了也不过就是损失一些钱粮而已,这么点损失站在国家层面来说,甚至还比不上两块钱。

    温彦博也赞成试一下,不过补充道:“克明说的有理,不过臣有几处不明白的地方,还请皇上准许臣询问越王殿下一番。”

    “大临(温彦博字)此乃老成持重之言,朕又岂无不从之理?”李世民答应的痛快,李贞受到的却是痛苦。

    不好意思,更新晚了。

    (本章完)

第151章 定国五策(7)() 
第九十二章定国五策(7)

    “啊呜!早知道就不向父皇你进策了,好困呜。”这种从深睡中被叫醒的感觉真的很不爽,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也幸亏他的心性不是孩子,不然这会儿早就哭惨了。

    “贞儿莫要胡说。”李世民这个尴尬啊,但也只能温声和气的哄道:“只是几位大人问你几个问题,等问完你再睡就是,父皇保证不再叫醒你。”

    “好吧好吧,快问吧,真是的。”李贞一脸嫌弃,嘟嘟囔囔道:“一点小问题还要劳烦我这个孩子,你们到底是怎么混上宰相的?”

    “额。。。。。。”几位宰相顿时苦笑不已,为官半生,到头来居然被个小屁孩鄙视了,自己还不能反驳,这感觉真的很不爽。

    “贞儿莫要胡说,几位大人都是有大本事的,不是你那些小聪明能比的。”李世民很想笑,心头暗爽不已,平日里被你们这些老家伙们挤兑的不轻,现在终于轮到你们了,而且还是被朕的儿子挤兑的,我看你们有没有脸反驳,这真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啊。

    “是,大家快问吧。”李贞这会儿也清醒一些了,不由催促道:“天都快亮了,你们再不问我可就睡着了。”

    “是,那就由臣问第一个问题吧。”魏征首先开口道:“敢问殿下,这羊毛织成布,成本如何?

    “呐,这个我得算一下,按照十斤羊毛价格一文钱,运费加损耗差不多也有一文钱,脱脂需要也差不多一文钱,纺线要五文钱,织布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染色又要三文钱大概。。。。。。这么算起来的话,十斤羊毛大致需要一加一加二加五加五加三等于。。。。。。一两银子左右,没错,是这个价。”李贞的心黑起来李世民都挡不住。

    “。。。。。。”沉默,无比的沉默,所有人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李贞,李世民则捂着脸蹲在角落里,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许久之后,房玄龄才涩着嗓子道:“那个。。。。。。殿下,虽然臣的数术不是太好,但简单的加减法还是没问题的,根据殿下您给出的消耗,臣算出的价格大概在十五文左右,和殿下您说的一两差的有点多啊。”

    李贞理所当然道:“有差价是肯定的啊,我辛辛苦苦把羊毛从草原上运过来,然后又要脱脂又要纺线又要织布,最后还要染色,总不能按成本价卖给你吧?我总要多多少少赚一点吧?这不过分吧?”

    “赚一点当然没问题,谁也没有意见,但殿下您赚的是不是有点太多了?”王珪一直没有开口,此时也忍不住了:“成本只要十几文,你居然要卖一两,这差不多已经是一百倍的利润了吧?”

    “十斤羊毛大概能织两匹布,也就是一匹布才半两银子而已,而一匹布就算作十套衣服,十斤布就是二十套衣服啊,二十套衣服能卖多少钱?”李贞给他们算了一笔账,然后摆出了我是为你们好的无耻表情,道:“再说你们不要忘了,现在市面上最便宜的麻布,一匹也不止半两银子吧?我倒是想卖的便宜一点,但如果再便宜的话,就凭我这羊毛布的成色,你觉得这市面上还有别的布的生存空间吗?到时候你让那些靠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