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南皇 >

第688部分

大唐南皇-第688部分

小说: 大唐南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李治的不爽,王平报之的只是平淡一笑:“臣此来自然是为了让陛下收回这道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命令的。”

    王平是太原王氏的远房,但也算有点能力,因此成为了世家安插在李治身边的助手首领,和佛门以及儒家两大势力安插在李治身边的人抗衡。

    “朕的命令如何令亲者痛,仇者快了?”李治一听,更不爽了,发脾气道:“你到底是我的助手啊,还是专门来反对我的反对者啊?这半个月来我一共发了十二道命令,结果全都被你们拦截了,一道都没有出皇宫……我这个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义?”

    这一次发脾气是他故意的,以李治的城府,他自然不会轻易的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之所以这么做,纯粹是为了迷惑人罢了,包括刚才差点将整座大殿都给砸了,也是有作戏的成分在内的——要知道在他没有篡位之前,谁也不知道他是谁,没有名声对于他继位虽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但相应的也导致了别人对他的了解也不是很多,事实上一直到现在,世家都并没有如何高看他,否则也不会明目张胆的将他当做傀儡看待了。若是让世家知道他真正的本事,只怕最开始就不会选择他当皇帝了……

    “陛下勿要生气,臣之所以反对,也是有原因的。”王平虽然心中看不起李治,但表面工作做的还算不错,依然是彬彬有礼道:“臣承认,臣等待在陛下身边的确是有一点点小小的私心,但这一次我可以保证,我是真的在为陛下您考虑啊。”

    然而李治压根就不信,冷笑道:“哟,居然这么诚恳?这可真是稀奇啊。”

    “不管陛下信不信,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私心。”王平依然在那副表情:“俗话说怒而不乱方为君子,陛下您刚才那般愤怒,您确定您下的命令就是最合理的?要知道叛变的将领可是足足有上百人啊,他们的九族加起来至少有数万人,您一次性杀数万人……陛下您原本就不好的名声,只怕这一次就真的要彻底臭了啊。”

    “……”李治无言以对,在王平说他名声不好的时候,他其实是很想反驳的说自己的名声很好,但这话面对旁人说还可以,可面对的人是世家,他真的说不出口——当然,面对旁人的时候,人家也不敢明目张胆对他说他的名声不好的。

第1248章 外援?汉奸?() 
第二百一十四章外援?汉奸?

    对于王平的话,李治无话可说,因为他自己都知道,自己现在的名声真的很不好,原本他在民间百姓眼中就是一个小透明,既没有好印象也没有坏印象,毕竟百姓们根本就不认识他,所以印象自然也就是零。但等到他逼宫篡位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原本处于零点的声望顿时朝着负方向一泻千里,虽然不至于到臭不可闻的程度,但民间对他的印象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天李治有一件事一直都在努力的去做,那就是不停的发放一些福利,比如免税,比如降下一些好政策等等,希望这样施加一些小恩小惠给百姓,打算通过这样的方法,以扭转百姓对自己的印象,而根据目前回馈来的消息来看,这样的做法已经颇有成效,如此细水长流之下,只要持之以恒的做下去,早晚会彻底改观百姓们对自己的印象的。

    可这个方法也是有缺点的,除了持之以恒之外,另一个就是在这期间不能做出什么太大的恶事出来,而毫无疑问,这一次诛九族就是恶的不能再恶的恶事了。可以说一旦他做出一次性屠杀数万人的事情出来,那么他之前的努力不但要全部白费,而且他本就不好的名声就真的要臭到极点了,不但民间对他印象坏到极致,就连军中也会人心不稳,说不定不等李贞到来,驻守在长安城的几十万大军就要发动兵变,将他从皇位上拉下来,然后捆了去见李贞了呢。

    “看是难道朕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逍遥法外?如果这件事朕不处理的话,那天下人又该如何看待朕?以后岂不是谁想叛变就叛变了吗?此风绝不可涨……”虽然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但李治依然咽不下这口气,何况他说的有道理,如果这件事他不去处理的话,那天下人会怎么看他?更不要说一旦他不能完美的处理这件事,那么就会给手下一个错觉,那就是叛变也不会受到惩罚,如此一来,叛变的成本降低,只怕他的手下就要人心浮动了。

    “这些道理我当然知道,事实上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已经商量好了应对政策,只可惜岸上,我们晚了一步……就算现在去处理,也处理不了了。”说到这里王平苦笑摇头,他当然知道李治说的也很有道理,并且做出了应对策略,问题是这件事另有隐情:“事实上早在三天前他们叛变的时候,李贞手下隐藏在长安城中的密探,就已经将所有叛将的直系亲族给转移了,如今即便我我们的血龙卫,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更别提惩罚他们了。”

    “该死,李贞你欺人太甚……”李治听到这话,更是怒发冲冠,心中怒火无法发泄,对着旁边的雕龙柱子就是一顿劈砍,直到宝剑被折断,他的虎口也崩裂流血方才停了下来。

    王平见状连忙宽慰道:“陛下还请稍安勿躁,臣除了过来规劝您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什么好消息?事到如今哪里还有什么好消息?”李治喘着粗气,也不顾流血的右手,用狼一般的目光死死的盯着王平,要是他说出来的消息不够让自己惊喜的话,哪怕王平背后有世家支持,他也说不得要杀了他泄愤了。

    王平直接无视了李治的目光,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这一次臣带来的真的是好消息,我们已经联系上了西突厥的乙毗射匮可汗和大食帝国的奥斯曼哈里发,他们都愿意出兵支持殿下您和李贞作战,其中西突厥愿意出三十万精骑兵,奥斯曼哈里发更是派出了高达七十万的兵力……只要我们能够在战后将突厥草原和天竺划分一部分给他们就可以了。”

    “什么?”没有王平预想中的兴奋,恰恰相反的是,李治在听到他的话之后,却是勃然变色:“你们居然勾结外敌?而且还敢割土资敌?你们好大的胆子,这可是叛国啊,是要诛九族的重罪,你就不怕我将你们全部当汉奸给处决了吗?”

    对于李治的吓唬,王平却不以为意,因为他知道李治也只是说说而已,他根本不敢,也没有这个力量灭了世家的九族。

    因此只是淡淡的反问道:“不然呢?面对步步紧逼的李贞,这时候除了引进外援之外,你觉得我们还有多少胜算?你可不要忘了,李贞现在的人手一点都不比你少,而且这其中还有十万少年军,少年军究竟是什么样的战斗力,这些年相信你也了解过了……更不要说李贞还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岭南在,那里还有百万雄兵和至少二十万的少年军,这的些军队可都是效忠于李贞的,可以说要不是李贞不愿意将事情闹大,让外国捡了便宜的话,估计他早就命令这一百多万大军北上了,到时候天下谁人敢当其锋芒?

    可是你有什么呢?目前你也只是掌控了一个关中而已,并且武将整个关中所有能抽调的大军都已经抽调完,也就是说你只有这百万大军而已,一旦消耗完毕你就只能束手待擒,更不要说这一百万里还被李贞拐走了三十万,你现在只有七十万了……

    至于我们的力量,实话告诉你吧,我们的确拥有着足以颠覆大唐的力量,可是这些力量都是分散在大唐各地的,想要将他们整合起来是需要时间的,而我们目前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但如果我们引进了外人,那就不一样了,以李贞攘内必先安外的性格,他肯定要抽出一部分精力去对付大食和西突厥的大军,这无形之中就可以给我们争取不短的时间。有了浙些时间,我们就能抽调更多的力量,最终击败李贞了。

    你也不用担心敌人会打进来,虽然不想承认,但李贞的实力确实不一般,别看大食和西突厥派了百万大军,但这些大军都是普通的冷兵器军团,面对我大唐的热武器,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好的防御方法。所以李贞不会输的,他最多也就是损失一点兵力而已,而我们却趁着这段难得的时间,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可以一举将他灭掉……、

    何况,就算李贞最终失败了那又如何?对于我们来说那种结果简直是再好不过,李贞固然败了,但这不是还有陛下您呢吗?敌人就算是勉强击败了李贞,也必然会实力大损,这时候陛下您正好趁机出手,举全国之兵而战的话,完全可以将他们驱逐出去,到时候您内平李贞,外扫强寇,稳固社稷,在民间的威望必然直上云霄,就算是有人质疑您得位不正,恐怕也没有胆子敢反叛您了……此一举两得,岂不两全其美?”

    “……”李治沉默不语,说实话他很心动,但在心底深处他又有些不愿意接受,毕竟他是大唐皇帝,不镇守国门不失也就罢了,反而打开国门,迎接外敌入侵……这种事情无论谁沾上,一个汉奸的名头都是避免不了的,更不要说他还是一个皇帝,一旦这件事情被传出去,他就会成为古往今来第一个汉奸皇帝了。

    思忖了良久,李治才迟疑道:“……可朕是大唐的皇帝,是炎黄子孙,是华夏民族的君主,如今迎接外敌进入中原,这种事情我又怎么做得出来?再说兄弟阋墙而外御其侮,我和李贞再怎么打,那也是我们自己内部的事情,这接引外人来帮助自己打自己的兄弟,最后更是趁火打劫,这未免有点不合适吧?”

    这话无论如何听起来也不能算是严词拒绝,反而有些欲拒还迎的意思,就差没有直接对王平说,你继续说啊,再多说一点说服我自己的理由了,多给我几个理由,我就可以顺着台阶答应你了……

    然而,不知道是没有听懂李治话里隐藏意思,还是已经不耐烦了,又或者是有别的有什么原因,王平偏偏没有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而是冷讽道:“陛下您就别自欺欺人了,什么炎黄子孙啊?你以为你这么说,你身上的突厥血统就可以洗去了吗?

    至于所谓的兄弟阋墙,那就更扯淡了,你连篡位的事情都做出来了,你还希望你能有什么好名声吗?现在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灭了李贞,至于别的问题还是等你坐稳了皇位之后再说吧,现在考虑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你大胆……”李治彻底扎刺儿,王平这话可以说彻底戳中了李治,或者说整个李氏家族的痛点了,为什么大唐皇族被其余六大世家所看不起?甚至有所谓的名门不纳李氏的话传出来,意思就是世家不会迎娶大唐的公主,除了因为李氏公主比较放荡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六大世家都是纯种的汉人,而李氏却不是纯种的汉人,而是拥有部分突厥血脉的混血家族,因而一直被其余世家所看不起。

    也正是这种看不起,李世民才编著了《氏族志》,并且将李姓列为了第一等,外戚列为第二等,山东氏族则被,列为第三等,然而《氏族志》并不被人所认可,最终也只能沦为李世民自己的yy工具,在被世家欺负的时候翻翻看看,聊以***——纯粹的就是阿Q精神。

    倒是李贞,对这个反而无所谓,毕竟后世他是经历过民族大融合,而且说实话,经过五胡乱华之后,北方基本上已经没有纯种的汉人了,到了二十一世纪,纯种的汉人甚至已经稀少到堪比大熊猫的地步,作为后世来人,对于血统之类的已经无所谓了,这也是他能那么宽宏大量容纳异族人为大唐百姓并且平等相待的原因。

    只是李贞能接受,可在别人可接受不了,尤其是李氏皇族自己,为了证明自己血统的纯正性,甚至将自己的祖宗安在了老子的头上,只是这毕竟是自欺欺人之说,连李氏自己都心虚的慌,更别提关东氏族了,根本就不会承认,反而对这种行为冷嘲热讽。

    也因此,突厥血统成了李氏的最大禁忌,别说是在皇帝面前说了,哪怕你是私底下说后被皇帝知道了,那你这辈子估计就都完了,虽然不至于宰了你,但你这辈子也别想有什么前途了。

    而到了李治这里,这个话题更是成了禁忌中的禁忌,要知道原本李治就是篡位当的皇帝,正是想方设法给自己正名呢,也是心理最敏感的时候,王平在这时候提起血统问题,也难怪李治会炸毛。

    “呵呵,这应该就叫做色厉内荏吧?”王平这一次也是彻底撕破脸皮了,不再打算劫色扮演的游戏了:“看你的表情,是打算杀了我了不成?呵呵,就算是你杀了我又有什么用?更何况,你敢杀我吗?你以为你是个什么东西?要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