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南皇 >

第681部分

大唐南皇-第681部分

小说: 大唐南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说起来也好办。”秦怀玉道:“属下这就下去搜集沿途的药材,并且保证营地卫生,保证做到有备无患。”

    “也只能这样了,可惜这种事情咱们无法做出来啊,否则只需要投放一些烈性病毒下去,保证长安城不战而下……”房遗爱很是遗憾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咱们终究是大唐人,自己人打自己人本就已经是逆天而行,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是有伤天和。更何况在很久以前本宫就发过毒誓,绝对不会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用在自己人身上的。”李贞叹气道,他又何尝不想用最快的速度结束这场战争?而且他还拥有这样的能力,不论是烈性传染病毒还是大规模的化学毒气,又或者说是各种各样可以在水源中释放的剧毒,他手中都是不缺的,如果他能狠下心来用这些东西的话,绝对可以在三天之内兵不血刃的结束这场战争。

    问题是他不能这样做,这其中的确有处于人道主义方面的考虑,但更多的还是善后的问题,如果使用这些武器的确可以快速结束战争,可是战争结束之后呢?此事注定是隐瞒不过去的,一旦这件事泄露出去,李贞未来要面对的将是全天下黎民百姓的离心离德——黎民百姓们的要求很简单,也很容易满足,哪怕皇帝昏庸,只要他们饿不死也是不会造反的。只不过虽然他们可以接受一个昏庸的皇帝,可这不代表他们愿意接受一个不拿他们性命当回事的暴君。

    历来的暴君都是没有好下场的,无论你多么的有能力,但终究会被百姓们推翻——纣王如此,秦始皇如此,隋炀帝同样也是如此,或许他们这么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但百姓们可不会管你有没有苦衷,他们只知道自己活不下去了,你不让我们活下去,那么我们也绝对不会让你好过的。

    可以说一旦李贞真的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他立刻就会失去民心,而一旦失去了民心之后,想要再弥补回来可就难了,更不要说李贞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将目光放在征服之路上,关注国内事务的时间将会很少——这一点和隋炀帝何其的相似啊?

    一旦李贞前线战事失利,那么国内很可能会出现动荡——斗争失败了的世家和别的势力是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而偏偏这时候李贞还失去了民心,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他有通天的本事恐怕也很稳住局面,更不要说坐稳皇位了,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会被愤怒的民众从皇位上拉下来,万劫不复。

    “可是为何晋王敢这么做呢?万一他最终胜利,那么他也将面临殿下所说的场面吧?”尉迟宝庆问道,真要照李贞所说,那么李治也不敢这么做吧?否则消息泄露出去的话,李贞刚才的推论很可能会成为未来李治的下场的吧?

    秦怀玉解释道:“这还不简单?当然是因为晋王手下有替罪羊喽。他手下那么多的世家,到时候只需要将黑锅甩到随便一个小世家头上,然后再哭一场,下一个罪己诏什么的,接下来不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成果了?百姓们有了交代,自然也就不会闹事了。”

    这一点算是李治的优点了,那就是他的手下主要是合作为主,因此可以随时抛弃一些小世家作为背黑锅的。而这一点李贞就不行了,他虽然也有联盟势力,但他的势力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他的心腹,比如说他麾下的世家,那是真的对李贞忠心耿耿的,还有道教,同样是和李贞合作的紧密无间,这些势力李贞固然可以抛弃,但一旦他做出抛弃盟友的事情出来,那么其余手下立刻就会离心离德甚至直接背叛他,这么做实在是得不偿失——更不要说以李贞的性格,还做不出这种事情。

    对于秦怀玉的推测,李贞也认同道:“估计他就是这么想的,我这个九弟啊,你们别看他平时里温良恭俭让,又孝顺又温和,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实际上他的可比所有人的都更要黑啊,只不过他很聪明,知道将自己的黑心掩盖在自己编织起来的外壳之中,要是不深入的了解他,是不可能看穿他的真面目的。”

    罗哲跟着说道:“的确如此,我们都被也的表面给骗了,亏我以前还以为他是个好人呢,谁知道他居然敢做出逼宫篡位的事情出来,这当真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哎,怪只怪他平时隐藏的太好了,以至于连陛下都被他骗了过去,这才让他的阴谋得逞……”

    “好了,不说这个了,都按照各自的计划下去吧,我九弟随时都会发难,我们要造作准备。”说起来李治的事情也终究是皇家内部的丑闻,李贞也不愿意在这种事情上多说,因此立刻转移了话题。

    “是,属下告退。”秦怀玉等人也都是聪明人,立刻终止了这个话题,开始下去搜集药材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轻松多了,虽然李治也给李贞找了不少的麻烦,甚至真的如同他预料的那样,在大军必经之处投放病毒。但因为李贞早有准备,搜集了大量的药材,又有陈天禄这个神医在身旁,因此这些瘟疫并没有给李贞带来太大的麻烦,反倒是周边的百姓遭了秧,被感染了不少,好在李贞手中的药材众多,再加上他的商会提前搜集,因此倒也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反倒是李贞赢得了不少的民心,顺便周遭的世家都倒了大霉——因为李贞暗中宣扬出去的消息,就是这瘟疫是世家放的,为的就是阻挡李贞前进的脚步……于是和白马县相同的情况发生了,得知自己纯粹是躺枪的百姓们不乐意了,在李贞安排的内应的挑拨下,愤怒的当地百姓直接将当地的世家给拆了……

    除了瘟疫之外,李治还用了别的手段阻挡李贞,但因为内应的缘故,李治那边刚刚将计谋制定下来,李贞这边就已经收到了消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因此李治的手段并没有给李贞带来太大的麻烦,而到了后来,或许他也已经意识到光靠阴谋诡计已经无法对付李贞,便难得的安静了下来,只是积蓄力量,准备在长安和李贞决一死战。

    此时的大唐,整个天下都已经将目光放在了长安,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这一战将会是主宰大唐国运的这一战,在这一战中只能有一个胜利者——而到底是晋王能够守护住自己的果实呢?还是太子更胜一筹,成功夺取江山呢?这一点谁都说不准,除了早已经战队的之外,其余人都开启了作壁上观模式,他们既不加入晋王,同样也不向太子效忠,只是坐在旁边吃瓜看戏,等待决出真正的胜利者之后,那时候才是他们献上自己忠心的时候……

    这就是官场的生存智慧,虽然中立原则无法让他们获得太大的好处,但是同样的他们也不会冒什么太大的危险,而且无论最终是谁胜利,他们都可以安然无恙,保住自己如今的位置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无论胜利者是谁,他都需要自己这些中低层官员的辅助,否则光靠皇帝自己,哪里能够治理江山?

    不过虽然后来李治没有再给李贞添麻烦,但因为李贞的人数太多,速度还是非常的缓慢,一天最多只能走不到一百里,可以说是非常的慢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李贞来到洛阳的时候……

    因为洛阳有一个大唐最大的牛马市场,而且不要忘了,如今的突厥大草原早已经成了大唐的牧场,因此光是洛阳每天的牛马交易量都至少在几千头(匹)以上,因此这里的牛马储备是非常丰富的。这也就导致当大军当到了洛阳之后,财大气粗的李贞立刻购买了大量的马匹供战士骑乘,这些买来的马虽然不是战马,只能算是普通的驮马,但即便是驮马,对于军队的速度还是有非常强大的提升的,毕竟四条腿终究是比两条腿要走的快的——至于骑术的问题更不用担心,大唐早在二十年前征服了突厥之后就不再也缺马了,因此无论任何军队,都有骑术训练的,虽然算不得如何精通,但平稳的坐在马上快速奔跑还是没问题的。

    原本按照李贞麾下参谋部的计算,按照现在的行军速度,想要顺利到达长安至少还得十几日时间,但有了这批马,这个时间将会降低到五日之内。

    当然,全军都装备了马,也不是没有别的坏处,那就是粮食消耗方面直接增加了三倍,要知道马的食量可比人要大的多了,而且马非常难以伺候,想要养好马就必须得喂精料,好马那纯粹就是拿粮食喂出来的,甚至有时候马吃的可能都比人还要好,这更增加了李贞的负担。

    好在李贞别的没有,但手里的小钱钱还是很够的,再加上如今大唐的粮食不值钱,因此虽然李贞的商会负担增加,但也不至于真的被拖垮,而且就算累那也就只是这几天了,一旦等到四五天后,李贞就到了长安,就再也不用商会劳累了。

第二百零七章 进入关中+汇合少年军() 
第二百零七章进入关中+汇合少年军

    参谋部给出的计算一点都没有错误,既不多也不少,正好是五天后,李贞来到了距离长安城不远的华洲。

    说起来长安的路上,有一道关卡是李贞必须要面对的,那就是潼关,这是关东进入关内的第一道屏障。虽然如今已经有了热武器,关卡的重要性已经大大的降低,但类似潼关这样的重要关隘,大唐却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在水泥被李贞研究出来的第一年,大唐帝国就利用水泥对这些重要的关隘进行了加固翻新,其应用水泥的时间比长安和洛阳两大城市都更要早。

    所以说长安和洛阳是第一批用水泥的城市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第一批应用水泥的其实是潼关和武关这等重要关隘才是,只不过关隘这些地方太小,面积还不如一个县城大,并不引人注意,因此世人才会以为长安和洛阳才的大唐第一批使用水泥的城市。

    而且还不止如此,在后来的二十年时间里,大唐对这些重要关口屡次进行加固,如今的潼关早已经和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关墙高足足有十丈(长安城经过重修之后,高度已经达到了十二丈,因此潼关这个高度不算逾越),宽度也达到了三丈有余,上面甚至可以并排骑四匹马而不显得拥挤,墙体全部用水泥浇筑完成,里面甚至还夹有钢筋,可以说是真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坚不可摧。除此之外城墙上也都装备了大口径的城防炮,最大的口径甚至达到了二百毫米,威力巨大。可谓是攻守兼备,论防御程度丝毫不下于长安城,乃是天下第一等的雄关要隘,别说是还骑马挎刀玩箭的异族人了,就算是大唐帝国自己的军队,面对这等雄关想要拿下来也需要一番力气,如果是选择强攻的话,没有个几千上万发炮弹肯定是轰不塌城墙的。

    原本李贞认为自己在这里会有一场苦战,毕竟这潼关的重要性实在是太大了,李贞没道理不会将这里的守将拉到自己的阵营中的,然而事实却和他预料的截然相反,当李贞的大军到来之后,潼关守将直接不占而降,打开了城门,迎接李贞进了潼关。

    进城后李贞很是奇怪,问他为什么,才从中得到了原因——原来这个守将在早年间得到过李贞的恩惠,并且将这份恩情一直记在心上,当李治篡位,李贞起兵讨伐的消息传来之后,守将立刻就想到了偿还恩情的办法。当初李治的确派人来拉拢他了,他为了保住守将的位置,作为李贞的接应,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李治的拉拢,但实际上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的一切作为都是在和对方虚与委蛇,真正的目的则是等待着李贞的到来。

    如今李贞一到,守将立马就绑了李治派来的监军,然后打开了城门,迎接李贞入城,至此,这个原本在李贞计划中需要一番苦战,甚至可能要使用特种作战的关口,就这么被他轻易的接收了。

    得知了真相之后,李贞也是感叹,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好人终究是有好报的,自己无意中施的一次,连他自己都已经忘记了的恩惠,居然让人记到了现在,并且在这关键的时候帮了自己大忙,果然以后自己还是要多做好事啊。

    而对于如此重情重义的守将,李贞自然是不吝赏赐的,不但赏了金银无数,更是许诺只要他打赢这场战争,升官加爵不在话下,将守将感动的纳头便拜,拍着胸脯保证誓死效命云云……

    李贞并没有在潼关呆多久,只是略微修整了一番就继续上路了——事实上不只是李治已经等不及了,随着距离长安越来越近,李贞其实比李治还更加要迫不及待了。

    ……

    “殿下,你就对这个常宁那么信服吗?万一他和晋王玩的是欲擒故纵的把戏呢?你就不担心他抄了咱们的后路吗?”继续上路,离开了潼关之后,房遗爱不由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