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南皇 >

第674部分

大唐南皇-第674部分

小说: 大唐南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祸了嗯,当然了,如果让李世民能提早知道洛克的存在的话,斩草除根或许才是他的第一反应。

    只是李贞的命令并没有得到他手下的认可,裴行俭见状连忙劝道:“殿下不可,似是这种叛乱者,理应斩草除根,斩尽杀绝才是,此时可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啊。”

    “不用了,毕竟他们的叛乱也并没有被我们造成什么损失,或者说他们名义上的叛乱,只是一次闹剧罢了,只是杀了他家人就已经够了,至于小孩子,他们还小巴拉巴拉总之,就不要杀了,反正也没有必要,随便找一个积善之家抚养就可以了,等他们长大了,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认识,自然也就没有报仇的事情了。”李贞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就是列举了不杀小孩的原因,最后才如此总结道。

    “是,属下明白了殿下您喉咙受伤,就不要说这么多话了。”裴行俭苦笑道,他本来是秉持着要斩草除根的,但李贞的话也的确有道理,小孩子连记忆都没有,直系亲属也都已经死完,没有人告诉他真相,自然他也就不会报仇。

    “对啊,本宫的咽喉还流着血呢。”李贞一摸咽喉,入手一片血红,张玉成虽然没有杀了他,但匕首的锋芒也伤到了他的皮肤,血流不止。

    “对啊,殿下还伤着呢,御医,御医,快传御医。”

    “我这里有金疮药,快给殿下敷上。”

    “还有房都护,他也受伤了,伤势比殿下还重,多叫几个御医。”

    “”

    李贞和裴行俭的对话也提醒到了大家,顿时所有人都连慌了起来

    而就在李贞和房遗爱接受御医救治的时候,叛乱之人的家属也都被处决完毕,值得一提的是在得知了自己家中还可以留下一丝血脉之后,这些叛乱者的家属居然开始对李贞感恩戴德起来,甚至在临死前还给李贞磕了几个响头,弄得李贞很不舒服,仿佛自己是坏人一般。

    “殿下,现在事情也解决了,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回长安去?”还是那个会议室中,不过这一次来的都是李贞的绝对心腹,除了房遗爱躺在床上养伤之外,剩下的人都在这里了,而提出问题的正是罗哲。

    “当然是现在就回去了,不过在回去之前咱们得做一件事情?我这九弟给了我这么大一份礼物,我要是不回礼一番,岂不是愧对了他的深情厚谊?”李贞脖子上包着厚厚的纱布,在大热天里闷热非常,要不是大夫千叮咛万嘱咐的,李贞绝对会在第二天就将纱布扯掉。

    而他能有现在这下场,一切都是拜李治所赐,以李贞的性格,要是不报复回去,那未免让人觉得他脾气太好了一点。

    “回礼?这该怎么回礼呢?”

    “这件事你们就别管了,本宫自有主张对了,仁贵怎么样了?有消息了吗?”李贞忽然提起了薛仁贵,因为薛仁贵此时并不在李贞的身边,也不在岭南和南洋,事实上早在五年前李世民回京的时候,薛仁贵就和席君买跟着李世民一起回到了长安,毕竟在薛仁贵的头上,可还挂着右骁卫大将军的名头呢,这样的身份李世民自然不会让他长时间留在岭南。

    另外回到长安之后,李世民因为他剿灭侯君集的功劳,便对他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册封,直接从县侯给他升级到了郡公,连升两级,甚至被册封的爵位名字都和历史上的一样,都是平阳郡公,并且将他从右骁卫大将军平调到了左卫大将军,不过十六卫的实力差不多,平调毫无意义,只是皇帝防止将军将军队培养成自己势力的方法之一。

    秦怀玉翻开一叶文件,道:“仁贵并没有什么事情,他既没有表态支持晋王,也没有旗帜鲜明的反对晋王,只是保持中态度。不过晋王一直都没有放弃拉拢他,据仁贵传来的情报来看,晋王该许诺的都已经许诺了,甚至都答应他将平阳册封给他做封地了据仁贵说,随着殿下您登陆登州,晋王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在他的军营周围已经发现了不少的探子,若是再不表态,估计他都要开战了。”

    说到最后,秦怀玉非常担心,毕竟长安城内薛仁贵独木难支,李治随时都会翻脸,这危险性太大了。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发长安+意外来客() 
第一百九十九章出发长安+意外来客

    “无妨,以仁贵的实力,那些阿猫阿狗还不能给他造成什么麻烦,对此本宫相当有自信。”李贞笑道,倒不是他看不起其他十五卫,事实上十六卫的战斗力都差不多,如果彼此之间领军将领的实力差不多的话,薛仁贵想要打赢十五倍的敌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问题就是将领方面,李治扶持上去的将领,质量哪里比得过薛仁贵?甚至可以说根本毫无可比性好吧?

    随着老臣们被李治纷纷幽禁起来,这一行动的确是帮助李治彻底的掌握了长安城的权柄,至少在明面上是没有人敢反对他了,但这个决策也不是没有副作用的,那就是没有了老臣们辅佐,也导致他手中根本无人可用,现在无论朝中还是军营内,其实都是世家安插的人在支撑着,也就是说李治此时已经被世家架空了。

    虽然说世家中人也不全都是只会读书的书生,也有一些习武治军之人,但这样的角色哪里会是薛仁贵的对手?要知道那可是薛仁贵啊,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虽然不入华夏历史十大名将,但那主要是因为他有一场大非川之败,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失败,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失败,在他的战绩上留下了污点,导致他不像其余那些名将们那般战无不胜。

    而除了这一次失败之外,薛仁贵同样也是百战百胜,是继李靖和李绩之外的新一代大唐铁壁,打得异族丢盔弃甲,只要听到他的名字就瑟瑟发抖——‘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的赫赫威名,可不是说说而已。

    而这样一个绝世名将,他的指挥艺术又岂是一群只会纸上谈兵之辈所能比较的?因此哪怕敌人的数量足足是他的十几倍,但李贞也依然对薛仁贵抱有绝对的信心,认为他不可能失败。

    就算说句丧气的话,哪怕薛仁贵真的双拳难敌四手,打不过十数倍的敌人,以他的能力也是完全可以守住营盘,至少支撑到李贞回到长安还是没问题的——再退后一步说,就算薛仁贵真的失败了,以李贞在长安城内留下的力量,也足以能保证薛仁贵的安全。

    “通知仁贵,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也不要想着里应外合了,关于长安的事本宫自有主张,应该用不着他。现在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量保全自己,若是敌人不可力敌,就立刻放弃军权,以保全自身为要。”了解了薛仁贵的处境之后,李贞下达了如此命令——没错,他的确没有打算和李治正面硬钢,但是不要忘了,战争是会产生破坏的。虽然以他现如今地的力量,想要击败李治不要太简单,问题是如果两军开战的话,必然会对长安城造成大面积的破坏,这不是李贞想要看到的,所以除非是不得已,否则李贞是不会选择在战场上和李治对垒的。

    当然,就算不直接开战,李贞安插在长安成的力量也足以灭掉李治,可是暗杀的手段造成的破坏虽然比直接开战要好一点,可未免也太不光明,不符合李贞君临天下的身份。更不要说只是杀一个李治也未必有什么用,毕竟如今的李治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事实上却是世家扶持起来的傀儡,在大多数老臣被罢免的情况下,世家掌控了整个大唐朝廷,因此与其说如今的皇帝是李治,倒不如说是世家在当皇帝。

    因此光是除掉一个李治是肯定不行的,甚至如果李贞手下的人只是杀了或者活捉了李治的话,没有了名义,世家都将沦为反贼,那么他们定然会立刻发疯,而世家一旦疯起来,破坏力可能都要比直接开战还要恐怖,所以能不刺激世家,还是暂时不要刺激他们的好,以后慢慢算账就是了。

    只是到底究竟如何结束这一次叛乱,李贞其实还在思量当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其不意,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平灭晋王之乱。但是无论如何,直接开战都不是李贞最好的选择,而暗杀又有失磊落,必须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出来。

    因此对于李贞来说,薛仁贵的坚持其实并没有必要,只要他能保住自身的性命就好,对李贞和大唐来说,两三万左卫将士不算什么,至少比起薛仁贵来说还要差一点。毕竟从某方面讲,薛仁贵对于大唐也是相当重要的,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将易得,一帅难求啊,而薛仁贵就是大唐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绝代帅才,以后李贞征伐天下,可都要靠薛仁贵这样的帅才呢。

    “另外准备一下吧,我们两天后就启程。”李贞确定了离开的时间,因为就在刚才,张琅传来消息,十万少年军已经在商会的掩护下,已经达到了关内道隐藏了起来,随时都可以集合。既然时机已经成熟,那李贞自然也不会再客气,虽然不打算开战,但开战不开战的选择权可只李贞有啊,如果自己人数太少,李治未必就不会仗着人多势众出城和自己决战——如果战场放在城外的话,李贞倒是不介意告诉李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是。”

    ……

    两日后,太子仪仗走出了登州城,而且这一次出来的可不只是一个空壳子了,这一次李贞可是切切实实的在里面的。除了护送太子仪仗的一万少年军之外,这一次随着李贞归来的海军陆战队,也都被李贞带了来,除了留守的军队外,李贞一共带了足足二十万人。

    这海军陆战队同样也算是大唐精锐,虽然比不得少年军和外籍军团,但和拱卫长安的十六卫也不差多少了,有了这二十万陆战队精锐壮声势,再加上十一万少年军,打下区区一个长安城丝毫不在话下——哪怕长安城内有三十多万禁军,李治这段时间又召集了关内道附近所有府兵,此时长安城内共计一百万大军,但面对李贞这三十万人,也未必能守得住。

    不过就在大军出发的当天下午,李贞都还没有走出登州辖区呢,一个意外来客……或者说是不速之客的到来阻停了大军的脚步,让原本还可以走走上十多里的大军不得不停下来。

    当时李贞正端坐在车驾上闭目养神,因为是水泥路,所以车驾行走的非常那平稳,几乎感受不到一点颠簸——话说自从水泥被自己弄出来之后,大唐这二十年里可一直都在进行疯狂的基建,尤其是道路方面,更是修成了五纵五横一共十条交通主干线,其余支线余线更是不计其数。

    而自己所走的这一条由登州通往洛阳的水泥路,就是昔年长安到洛阳的公路扩张出来的,如今这条路也已经改名为玉登路,因为这条路从登州开始,一直延伸到了西域的玉门关,这其中也包含了洛阳和长安两大超级城市。也就是说只要沿着这条路走,李贞可以直接以最快的速度从登州抵达长安。

    想到这里,李贞不由的感叹,看来基建狂魔的属性并不是后世华夏人的专利,而是从华夏人的祖先开始,这个属性就一直隐藏在骨子里,只是平常时候因为年景不好,古人连肚子都吃不饱,自然也就不会关注基建了,可一旦迎来盛世,生活好了,立马就开始搞基础建设——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长城和大运河了,尤其是长城,修建长城的秦朝是变态,而两千多年维护长城一直没有废弃的各大朝代,同样也都变态到了骨子里。

    然而就在李贞感叹华夏人的基建狂魔属性的时候,忽然感觉身下的车驾一停,让他身体一个趔趄,差一点就趴倒,李贞稳住身形正要询问的时候,就见前面负责引路的武士急匆匆跑来禀报:“报殿下,长安有特使奉圣旨来见!”

    李贞猛然吃了一惊,忽然有了不好的预感,沉声道:“有多少人来?”

    “特使一人,护卫十余人!”

    拱卫在旁边的程处亮闻言道:“殿下,长安这时候派来特使,怕是来者不善啊,多半就是晋王的阴谋,咱们要不要直接给他宰了?。”

    “无妨,不过就是小孩子的把戏,先看看再说。”李贞起身下车,然后沉声道:“请特使来这里宣读圣旨!”

    “是!”

    不一会儿,一名三旬左右的宦宫率十余名护卫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李贞认得来人,正是李治身边的贴身太监王福来,远远地,王福来便扯着嗓子大叫道:“越王李贞接旨!”

    “大胆。”李贞还没有说话,尉迟宝庆就站出来厉声呵斥道:“殿下乃是大唐太子,越王这个封号早已不用,谁给你的胆子,胆敢擅自更改殿下封号,你找死不成?”

    “哼。”王福来丝毫不怯场,面对呵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