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南皇 >

第538部分

大唐南皇-第538部分

小说: 大唐南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起来吧。”李贞淡淡的挥挥手让所有人起来,直言不讳道:“本宫也不和你们扯废话了,你们以前做过什么事情,之前又都是什么想法,这些朝廷都不打算追究,这一切都算是过去了。但是如今既然你们选择了大唐,那就请收起你们的小心思,安安心心的给大唐效力,再敢有之前的事情出现,休怪本宫不客气——你们都精通汉语,想来是学过汉文化的,应该都知道‘勿谓言之不预也’这话是什么意思吧。”

    “是,多谢殿下开恩。”五大首领大喜,之前的事情总算是过去了,李贞已经表明不追究,他身为太子,想来在大唐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至于他后面半句话,就更不会发生了,大唐在南洋和天竺的战争概况已经落到了他们的手中,对于大唐的实力他们现在异常的惊惧,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起别的心思了。

    “多谢殿下开恩,从此以后六诏就是大唐在西南的钉子,但凡有对大唐不敬的,六诏就是大唐最好的打手。”蒙独逻更是如此表态道,六诏虽然称呼上是叫六诏,实际上这块地方上可不只有这六个部落啊。

    唐初的时候,在洱海范围附近一共有三十七个部落存在,其中六个比较强大的被称为六诏,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昆弥(不是龟兹的大小昆弥,而是洱海附近的一个民族名字)、金齿、和蛮部、濮子部、望部、茫部等等,只是这些部落没有六诏强大,因此一般附属与六诏羽翼之下。

    “呵呵,那就好啊。”李贞表面笑眯眯的,但是眼中却闪过一丝冷光,这蒙独逻是什么意思,他再清楚不过了,果然是一个野心之辈……

    有一点大家可能不知道,蒙舍诏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因为蒙舍诏在诸诏之南,因此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南诏,也就是后世统一了洱海区域的南诏国的前身。

    如果按照历史上的记载的话,大概在贞观二十三年左右,这蒙独逻才能当上蒙舍诏的首领,并且改国号为大蒙国,称奇嘉王,自立天南,一直到开元年间,蒙舍诏的第四位王皮逻阁完成了统一六诏的丰功伟绩,因“破河蛮“有功,皮逻阁被敕封为“云南王“,成为大唐所有附属国中最野心勃勃的一个(再补充一点,如果按照历史上来算,爨人其实就是被灭在这个人手里的),彻底开创了一个称雄天南两百六十年的霸业,而这一切的起始者,就我现在跪在自己跟前的蒙独逻(也叫细奴逻)。

    

第1025章 众人献礼(上)() 
第三百八十三章众人献礼(上)

    可以说李贞的出现间接的影响了六诏的进程,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蒙独逻的野心,刚才的那番话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他的意思——那就是他可以臣服于大唐,为大唐效力,但条件是必须要保持六诏,最少是蒙舍诏的独立性,让他在天南那一块继续称王称霸。

    但是这样的条件李贞怎么可能会答应——内附内附,难道蒙独逻连什么叫内附都不明白吗?

    果然是野心勃勃之辈,看样子这人不能留啊……

    李贞眼中一道非常隐晦的杀机一闪而逝,除了最熟悉他的小福子若有所觉之外,并没有人察觉到,蒙独逻更不可能察觉了,他现在还在为李贞赞许自己的提议而窃窃自喜呢。

    “殿下,六诏首领此次前来拜谒,可是给殿下带来了很多稀奇宝物的,不防让他们呈上来给您过过目?”察觉到了李贞的杀意,小福子立刻提醒道,他此举倒不是为了替蒙独逻打掩护,他只是在提醒李贞注意自己的态度,现在不比以往,就算是有杀机也最好不要表现的太明显了。

    至于阻止李贞对蒙独逻下杀手?

    那就扯淡了,小福子可没有阻止李贞的意思,蒙独逻虽然也算是他的救命恩人,但是小福子第一个忠诚的可是李贞,在以李贞为前提的条件下,无论让他做什么他都不会有丝毫犹豫的。在他眼里李贞就是天,李贞要做的事情肯定是对的,他要杀蒙独逻,不是因为他容不下人,而肯定是蒙独逻该死。

    而且小福子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可是记得在当时风声最紧的时候,蒙独逻可是差一点就将自己交出去了啊,这样的人又岂能配被自己救?

    何况和蒙独逻相处这么久了,小福子也算是对这个人有所了解,表面上蒙独逻看起来对大唐忠心耿耿,但是实际上他只是看的比较远,明白之前的危机对于大唐来说并不算什么,大唐能顺利通过此劫的可能性高于百分之八十,因此才有了之前的坚持——也就是说这其实是蒙独逻的一次赌博,赢了自然皆大欢喜,他就会成为大唐最重要的座上宾。就算输了也没什么,大唐最终崩溃掉了也无所谓,不就是丢一点面子吗?最多也就是将自己的命输掉罢了,难道幕后黑手还能灭了自己的蒙舍诏吗?

    这是不可能的,敌人做了这么多只是为了给大唐找麻烦,他们可看不上自己这三瓜俩枣。而且六诏虽然貌合神离,但毕竟也是一种同盟关系,暗地里固然你争我夺,可是在某种事情上还是同进共退的,就比如说在面对外敌上,一旦确定有外敌想要攻打他们,六诏立马就会变成最坚实的盟友,一致对外的六诏保证能让敌人吃尽苦头——当然大唐除外,大唐太强了,就算六诏合在一起也不可能挡得住大唐的兵锋,所以他们才在大唐的面前装起了孙子。

    所以说别以为蒙独逻是什么好东西,事实上能在六诏这中地方生存的就没有一个人是简单的角色,忍辱负重,投机取巧,赌性强大,墙头草随风倒等等,都是他们的标签,也是他们的生存法则。不同的是这一次蒙独逻赌对了,因此就成了大唐最忠诚的臣子,如果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或者说但凡大唐在之前的局势中表现出一点点的颓势,蒙独逻绝对是第一个背叛大唐的人。

    “哦?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东西?快呈上来看看。”李贞眉头一挑,接受了小福子的提议,蒙独逻如今在大唐的身份大涨,而且他的野心也并没有表露出来,他还依旧是大唐最炙手可热的贵宾,因此李贞就算是想要杀他,也绝对不能表现的太明显了。

    也就是说正常的杀人手段肯定是不行的,否则但凡让人看出一点端倪,李贞就没办法解释了,原本就刚刚归心的六诏绝对会第一时间再次叛乱,给西南的和平带来巨大的威胁。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合理的死去,而正好,目前李贞手中恰恰就掌握了这么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手段,保证没有人能看出来一丝的不对劲……

    “是。”六大首领大喜,这一次他们带来了无数的珍宝,每一件都堪称是绝世奇珍。奈何他们在岭南实在是根基薄弱,唯一熟悉的就只有小福子一个人,偏偏小福子在六诏已经见识过天南珍宝,手中的宝物一点都不少,对于他们的东西并不是如何看重,这也就造成了如今这般手中空有宝物,却投放无门的窘境。现在李贞愿意接受他们的宝物,这无疑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首先送上来的是蒙独逻的礼物,他送的很多,珠玉宝石数不胜数,但是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块上面生有天然花纹的大理石,此大理石足足有三张方圆,这倒也罢了,真正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大理石上面花纹独特,骤一看去极像一幅名家的山水画,只是寥寥简笔勾勒,山川河流分布工整,浑然天成,堪称巧夺天工。

    天南物产丰富,尤其是大理石,更是天南特产,甚至这种石头的名字就是因为出自大理而得名,在无数百方大理石中,只挑出了这样一块天然的杰作,那当然更是无价之宝了。

    “好宝贝啊。”李贞只是看了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块大理石,《鹿鼎记》中记载平西王吴三桂平生有三大珍宝,其中有一样就是是大理石屏。此屏风原为明黔国公沐氏的旧物,石屏高六尺,“山水木石浑然天成”,屏面所画,据悉乃出自元人名笔,这都显示出它的名贵,难怪三桂也把它视为一宝。

    《联剑风云录》中沐王府给皇帝的贺礼中也同样有这样的一样宝贝,原本李贞以为这东西只是查老和陈老凭空无中生有编出来的,谁知道这世上竟然真的有如此奇珍,甚至比小说中描述的还要精美无双,绝对堪称价值连城。

第1026章 众人献礼(中)() 
第三百八十四章众人献礼(中)

    “殿下喜欢就好。”蒙独逻大喜道:“殿下能看上这件宝物,也是它的荣幸,这只是一块大理石,也就是花纹独特了一点,殿下不防将其做成一块屏风,也好为殿下挡挡风水。”

    “蒙首领有心了,此物本宫很是喜欢。”摸着光滑的石头,李贞爱不释手:“你放心,只要六诏不作乱,本宫保证六诏百姓会过上比之前幸福百倍的生活。”

    西南虽然穷困,但主要是穷困在道路难行,百姓民智未开,但是西南这块地方可一点都不穷,不但不穷,而且资源之丰富,即便是放在整个大唐都是数一数二的。如果能将这里开发出来,甚至只需要修建一条进入西南的路,让里面的特产能够送出来,那么六诏的百姓的生活绝对会大大改观——至于他们与外界沟通之后,会不会还愿意回到六诏那片穷苦之地继续当他们的顺民,那就不是李贞能管的了的了。

    “多谢殿下,多谢殿下。”蒙独逻要的就是李贞的这个表态,可以说有了李贞的保证,这一次他的诉求至少已经有了一半的保证,接下来只需要多拜访几个位高权重的人,再得到他们的承诺,相信大唐朝廷绝对可以答应自己的要求。

    “殿下,这是下臣献给您的礼物。”蒙独逻的成功让其余人也都急了眼,最年轻的丰裕铺连忙也拿出了自己的贡礼,满满的一大箱子,放在所有礼物最上面的却是一把宝剑——一把除了看起来比较古朴,其他的貌似并没有什么特点的宝剑。

    抽开宝剑,李贞更不满意了,因为这把剑居然还是青铜的,虽然看起来传承久远,应该有千年左右的历史,但是李贞作为大唐太子,手中别的没有,但是古董却是一大堆。这里面除了李世民赏赐的,还有他从民间搜集起来的,足足装满了好几个大仓库,类似这样的青铜古剑李贞足足有数百把。而且这把剑虽然看起来古老,但是明显保养不当,血槽中都有锈迹了,即便是放在李贞的收藏中也只能算是下品,当不得什么宝物。

    然而其余无五位首领看到这把剑的时候,却是齐齐一怔,继而面露热切的表情来。

    他们的表情自然瞒不过李贞,这让他很好奇:“怎么?难道这把剑还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吗?”

    丰裕铺面露得意之色:“殿下有所不知,这把剑并不是普通的青铜剑,这把剑的名字叫做传水,剑身上有它的名字的,此剑据说是当年滇国创建者,楚国名将庄硚的佩剑,是当时的楚王亲自赐给他的,他也正是用此剑征服了天南,并且在这里创立了滇国。”

    “滇国?那又如何?”李贞一愣,他当然知道滇国,战国时期,楚国楚顷襄王时遣楚将庄硚率领一支队伍到达滇池地区,征服当地人后,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建立了滇国,都城就在如今的昆明一代,不过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滇国就投降了大汉,然后到了东汉初元年间就彻底消失。

    这剑如果是庄硚的佩剑的话,倒也算是一件不错的藏品,但也不至于让他们露出羡慕的表情来吧?

    “启禀殿下,是这样的,当年庄硚征服天南之后,曾经搜刮了一大批宝藏,藏在了一个秘密之地,而宝藏的信息就藏在着把传水剑上。”丰裕铺继续解释道,生怕李贞看不上这份宝藏,又道:“那份宝藏非常的庞大,号称可以买下整个滇国,是他为了以防秦国入侵或者楚国和他秋后算账而储备的,毕竟他说起来也是一个背叛者,当然要为未来做准备。

    只可惜一直到滇国灭亡这份宝藏也没有用上,后来滇国灭亡,王族遭到屠戮,传水剑的秘密也随之断绝。传水剑经过千年的传承,经历了无数个主人的手,却没有一个人参悟透上面的秘密。再到后来这把剑也消失了,一直到三十年前,被我爷爷无意中得到,就一直都落在了我们这一脉的手中。”

    “原来如此,有意思,真是有意思。”李贞仔细端量手中的宝剑,真是没有想到这把剑还有这样的故事,而且看其余几大首领的表情,这把剑的传说应该不是丰裕铺编纂的,当然了,传说到底是真是假,那就不好说了。当然,李贞也不需要知道传说的真实性,反正他也没有打算去破解剑中的秘密,不过这把剑如果加持了宝藏传说的话,倒也算是一件不错的收藏品。

    “不错,这东西本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