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南皇 >

第475部分

大唐南皇-第475部分

小说: 大唐南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时候传来后路被切断的消息,唐军定然会士气大降,战斗力大大丧失,甚至为了稳定军心而不得不放弃现有的地盘,暂时往被天竺撤退。

    而这时候只要承剑溪在南天竺的代言人将这个消息传递到补罗稽舍二世的手中,这位一代天竺霸主绝对不会轻易放任让唐军离去,肯定会乘胜追击……

    然后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说了,被压着打了这么久的南天竺联军早就憋了一口气,此时有了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绝对会士气飙升,相反唐军则变成了丧家之犬,战斗力大幅下降,进一步拉大双方的差距,如果补罗稽舍二世的布局够合适的话,最后这二十万唐军精锐可能就要全军覆没在这天竺战场上了。

    如此一来,大唐不但会丢失在天竺的所有地盘,更会失去二十五万精锐(二十万大家都死了,敌人又岂会放过那五万护路队?),迎来一场久违的惨败……

    大唐在天竺战败,又丢失了南洋,那些一直满怀期望等待着分配土地的百姓绝对会爆发,如果朝廷处理不得当,稍有不慎就可能要引发大规模的暴乱。

    而且事后朝廷就算是能扑灭这次暴乱,也会靡费严重,给原本就已经元气大伤的大唐经济狠狠的捅上一刀,大唐的经济绝对会崩溃掉,到时候社会动荡,物价飞增,百姓苦不堪言,活不下去的百姓将会再次掀起比上一次更加规模宏大的暴乱,王朝倾覆也只在顷刻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大唐貌似只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用百姓最需要的东西安抚他们,百姓们最需要的是土地,但是此时的朝廷已经失去了南洋和天竺,光靠一个婆罗洲,根本没有足够的土地分配给百姓,所以这个方法并不可取。

    另一个方法就是推出一个重量级的替罪羊以平民愤。朝廷攻略南洋,征战天竺,甚至开发整个东南亚,这一切的牵头人都是太子李贞,无论是从身份还是从原因上来讲,这都无疑是一个最合适的背锅侠。

    而且虽然李贞是太子,虽然他的才能冠绝所有兄弟,虽然他对大唐有大功,然而……和大唐的江山社稷稳定比起来,李贞所做的一切都是渺小的。

    何况,这时候就算是朝廷想要保护李贞,也不会有人答应的,不光是民间百姓不答应,那些被李贞侵占了利益的势力的代言人也都不会放过李贞的,李贞的仇人更不会放过他。届时他们如果集体向李世民施加压力的话,就算是李世民也不得遵从民意,否则他这个皇帝都别想做稳当了。

    而这,就是承剑溪的目标了——将李贞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

    只是这个目的未免有点太奇怪了,承剑溪前前后后做了这么多,甚至不惜牺牲大唐江山,居然只是为了干掉李贞,这的确有点匪夷所思。

    “这在你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我们看来,却非常的合算。”李思前眼中闪过一丝恨意:“你仔细想想,自从李贞出现以来,他究竟破坏了我们多少计划?

    就因为李贞到来,我们在南洋经营了十几年的家底被迫放弃,这可是我们十几年的心血啊。为了围杀李贞,我们挑拨世家儒家和佛门对李贞出手,结果被李贞反杀,我们从此与三家交恶,失去了无数的人脉……在长安,我们的少主差一点就落入李贞的手中了,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最后放了我们一马,但是我们也失去了一个捷信成员……这样的仇,你说我们能不抱吗?”

    “你在撒谎……”然而侯君集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你们和李贞有仇这点我相信,你们想弄死李贞,我也相信,但是我绝对不相信你们可以为了弄死李贞,就会布下这么大的阴谋……”

    “这点你要是不信,我也没有办法,侯将军您就别问了,这的确是我们的理由,你就算是再问一百遍,我也会是这个回答的。”李思前却不愿意多解释:“何况,我们双方虽然是合作,但是各取所需,你只需要当上南洋王就够了,你何必管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呢?反正我们和大唐有仇,这一点是没有错的,至少在没有推翻大唐之前,我们是不可能成为敌人的。”

    “这点也是,那就算了吧,我们说说接下来的安排吧。”侯君集故作大度的摆摆手,眼底却是闪过一道寒光——果然是好算计啊,真把别人都当傻子了吗?

    本章完

第913章 《侯君集讨李逆檄》() 
第两百七十三章《侯君集讨李逆檄》

    别看承剑溪布下了这么大的阴谋,牵连了好几个国家,手笔之大可谓震古烁今。

    然而我们仔细算算就能看出来,别看他们布下了这么的大的局,实际上承剑溪并没有付出多大的代价。

    唯一出钱的地方也就是为了引诱侯君集上钩,从而从他这里高价购买了一大批军火罢了。

    问题是军火这东西,尤其是热武器,在如今这个时代全部把持在朝廷手中,是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承剑溪能拉拢侯君集的同时顺便还得到了一批军火可以武装自身……

    这还真说不出来究竟是吃亏还是占了便宜。

    除了购买军火花了一大笔钱之外,其余的他们什么代价可都没有付出啊,充其量也就是使用了一点人力和人脉而已——扶持六诏反对派上位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用刺客将挡路者都杀掉就是了,只要反对者上位,那么他们绝对不会放弃到了嘴边的肥肉,肯定会吞掉爨人故地以及大唐西南六州。

    而后院失火,为了保证内部安稳,少年军是必须要回去的,承剑溪帮自己拖延少年军的目的就达到了。

    而自己这边也只是派了一个李思前过来当说客而已,只是将自己走私军火的情报来回倒手了几次,就成功的将自己逼得不得不走上造反的路子,彻底的将自己拉上了他们的贼船。

    接着是南天竺联盟就更不用说了,只需要派遣一些说客,将大唐后院不稳,大军退路断绝的消息泄露给他们,不说那些已经被打成狗的南天竺贵族们是如何向大唐报复,光是遮娄其的补罗稽舍二世就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一旦让他们确认了情报的真实性,那么大唐在南天竺的二十万大军的下场也就可知了。

    这就是承剑溪目前的所有布置,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除了购买军火外,他们都还付出了什么?

    什么都没有,只是派了几个人手稍稍撩拨一下,就有无数的人按照他们安排的路线走下去,帮助他们替自己去送死,他们只需要最后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多好的计划啊……

    比昔年佛儒世家三方出手一起暗害李贞相比可要高明多了,当男三家为了刺杀李贞不但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和资源,而且因为动静太大,反倒是让李贞提前得到了消息,然后再一番布置下成功反杀,三家的阴谋不但没有成功,而且还赔了夫人又折兵,简直就是一群白痴。

    承剑溪就不同了,就算最后失败也没什么,反正他们最多也就是耗费了一点人力而已,别的根本什么都没有出。

    何况,这是一个堂堂正正的阳谋,阳谋可不是那么好破的啊。

    何谓阳谋,就是随势而动,因势利导,无迹可寻,虽然布置起来很难,但是一旦布置成功,敌人就很难挣脱,比起阴谋的有迹可循,隐藏的再好也能找到破绽相比,阳谋可要高明的太多太多了。

    眼下,承剑溪的阳谋已经布置成功,已经开始起作用了,只要侯君集这里能够搞定,那么剩下的只需要稍稍推动就可以将一切都完成,到时候大唐至少也要面临一场大败,除非大唐朝廷有什么回天的方法,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承剑溪的计划得逞了。

    可是之前也说过,阳谋是非常难破解的,虽然在布置阳谋的途中,承剑溪随时可能被大唐发现,但是以他们隐秘的手段,等大唐真正察觉的时候,承剑溪估计已经完成了设计,到时候就算大唐真的发现了又有什么用呢?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收网?”侯君集问出了最重要也是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朝廷的平叛大军应该已经出发了,以少年军的速度,如果中途没有拦截的话,最多半个月他们就能到达这里——南洋的丛林根本就阻碍不住他们的脚步,到时候如果你们还没有做出什么决定,我可就要死在少年军的手中了。”

    “我们的安排已经全部就位,但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说了不算,侯将军您作为我们计划上的第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个必须由您来决定。”李思前从怀中取出一张纸递过来:“侯将军您什么时候将这张纸上的内容散布出去,我们的计划就什么时候开始。”

    “这是何物?”看到这张纸,侯君集心中就是一跳,有种不好的感觉。

    “将军可以自己打开看看。”

    侯君集冷哼一声,摊开稿纸:“哼,我倒要看看你们到底在搞什……你们这是要逼死我吗?你知道一旦我将这张纸公布出去,我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吗?”

    到了最后,侯君集的声音都变了,冷汗更是刷刷的往下掉,内心惶恐到了极点。

    因为稿纸上第一句话是一个标题——《侯君集讨李逆檄》,然后是内容:窃国之辈,伪朝李氏者,非我族众,实乃鲜卑孽族充我大汉子民也,区区贱民,也敢窃我中华神器,瞒天过海,企图鱼目混珠,当真可恨可恶至极。

    区区鲜卑蛮族,本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兄屠弟,逼父废子,杀兄霸嫂,有悖人伦,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李氏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弄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身处高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细致惨苛,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李氏为甚……”

    本章完

    

第914章 这里是南洋() 
第两百七十四章这里是南洋

    “……”

    其实不用看内容,光是看第一行的标题,侯君集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檄文,是古代一种文体的名称,也是一种古代官方文书,主要用于征召、晓喻、声讨的文告,如传檄文而定千里。而通常所说的檄文,就是声讨书,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战争动员令。因为古代战争讲究师出有名,无论谁要发动战争就必须有个名目,有了名目以后开战的这个军队才叫做正义之师。

    当年侯君集跟着李世民父子造反的时候,李渊为了师出有名,就曾经发过类似的东西。

    檄文的内容是给天下人看的,所以内容比较长,从自己为什么要造反、数落君王罪过、表明自己的立场,希望天下百姓能支持自己云云都要写上……

    除了这些之外檄文还有一处作用,那就是骂人,骂的越狠越好,最好将对方的家中祖宗十八辈都骂了才好。

    而且这篇檄文上可以说将李世民骂惨了,首先说李氏的江山是窃取来的,是靠造反起的家,然后又说李氏不是汉族后裔,其实是鲜卑余孽冒充汉人夺取的江山,本身还是虎狼性子云云,又将李世民这些年做的缺德事,比如玄武门之变等事情都列举了出来,从他玄武门事变开始弑兄杀弟,逼父退位,霸占大嫂,睡了弟妹……有悖人伦,实在是不为而子,简直天理难容……

    至于接下来就比较扯淡了,因为接下来的事情都是强加给李世民的,有的可能是别人做的,只是被承剑溪安在了李世民的身上。比如设置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干着盗墓的行当为自己谋取暴利,甚至亲自出手挖别人家的祖坟……实际上这件事的确出现过,但是这是曹操干的,和李世民没什么关系,只是承剑溪将这个锅扣在了李世民的头上。

    至于其他的更是完全杜撰,在历史上都没有找到相应的例子,更是不可能是李世民干的。

    然而,百姓们才不管这些呢,一般百姓没有文化,更不会知道皇帝都做了什么事情,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他们拿着最恶意的眼光看待人,尤其是皇帝。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八卦之心,多少都有点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再加上他们那简单的是非观,恐怕这檄文只要发布出去,根本不用引导,就会有大量的百姓相信上面的内容的,说不定还可能受到檄文的刺激,真的跟着侯君集造反也不是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