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南皇 >

第432部分

大唐南皇-第432部分

小说: 大唐南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殿下您是镇元大仙的传人,按说您是最接近仙的人才对,您怎么不相信长生之术呢?”尉迟宝庆憨憨的问了一句,直接让其余人面色大变——尉迟宝庆的话说的时机太不对了,万一李贞要因此被勾起了长生的欲望,那事情可就糟了。

    “都想什么呢?本宫是那种因为别人一句话就能轻易改变想法的人吗?”感受着周围紧张兮兮的目光,李贞失笑不已,这未免也太小瞧自己了吧?

    “正是本宫最接近仙人,所以本宫才明白成仙究竟有多么的困难。真以为神仙是那么好当的吗?且不说沟通天地的天维之门已经关闭,世上再也没有成仙的契机,就说在所有最有可能成仙的人中,本宫是最不可能成仙的那种人。”既然话偶读说到了这里,那李贞也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将话题直接挑开算了。

    “哦?这是为何?”大家没有追问天维之门的问题,而是注意到了李贞最后一句话——为什么李贞说他是最不可能成仙的那种人。

    “那本宫问你们个问题。”李贞指着自己问道:“本宫是什么人?”

    “殿下。”尉迟宝庆。

    “太子。”罗哲。

    “皇帝的儿子。”程处亮。

    “我们的主公。”裴行俭。

    “这和成仙有什么关系?”张柬之。

    李贞横了张柬之一眼,破坏队形的人真是太讨厌了。

    又赞许的看了看罗哲:“罗哲说的没错,本宫是太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的大唐皇帝就是本宫了,这点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这是肯定的啊。”尉迟宝庆继续抢答。

    “没错,除非陛下能长生不老。”罗哲紧随其后。

    “板上钉钉。”程处亮也说道。

    “只要殿下您不自己作死,基本上是定下了。”裴行俭跟上。

    “殿下您能直接一点吗?”张柬之继续破坏队形。

    罗哲再一次横了他一眼,还是没有搭理他。

    “正因为本宫未来是皇帝,所以不能成仙。”李贞继续忽悠:“你们想啊,皇帝乃是人间极贵,那已经是不知道修了多少世的功德与善缘才能得到了,已经将累计的功德耗费干净了,哪里还有功德可能成仙?

    再说皇帝贵不可言,本身已经是人间至尊,显贵天下,还想长生不老?坐拥天下千秋万世?甚至成就仙身?哪有这么美的事情?你们说是不是?”

    “殿下说是就是。”第一个应和李贞的又是尉迟宝庆。

    “好像有点道理啊。”罗哲立马跟上。

    “搜得死乃。”程处亮。

    “原来如此,难怪殿下您不热衷于这个。”裴行俭幡然醒悟,再次看向李贞的目光就已经带着欣慰了。

    “可是殿下……啊……”

    “闭嘴。”张柬之又想说什么,李贞直接一拳将其撂倒——忍你已经好久了啊混蛋,破坏队形可是要被浸猪笼的。

    没有管抱着下巴痛呼的张柬之,罗哲感叹道:“难怪这么几千年了,成仙的传说也听了不少,却没有听说过哪一位皇帝成仙或者长生不老的,原来是因为命中没有啊。”

    众人连连点头。

    拉肚子……上吐下泻,也不知道吃了什么东西,好难受……

    我尽量再更新一章吧,不过在十二点之前应该就这一章了,大家别等了。

    本章完

第831章 香料() 
第一百九十三章香料

    李贞也总结道:“上天是公平的,他给你一样东西,就会拿走你一样东西,同样的道理,上天拿走了你一样东西,他就会拿另一样东西补偿你——这就是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但是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可是殿下,您昨日不是还说,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吗?”张柬之好像和李贞作对上瘾了,直接拆穿了他的话。

    李贞:“……”

    尉迟宝庆:“……”

    罗哲:“……”

    程处亮:“……”

    裴行俭:“……”

    李贞恶狠狠的看着张柬之:你走开,有你在的地方,总是莫名冷场。

    “……额……当然不是绝对公平的。”

    李贞擦着额头上的冷汗,强自辩解道:“你想啊,门和窗户能一样吗?有门,谁会选择窗户啊是不是?”

    “……”尉迟宝庆:就算我傻,也觉得殿下您在忽悠人啊。

    “……”罗哲:这就是传说中的强行解释吗?果然,这个解释的确够强行。

    “……”程处亮:我是程处亮,不是尉迟宝庆,殿下你别拿我当傻子忽悠好吧?

    “……”裴行俭:鄙视ind……

    “……啊……”张柬之张张嘴,罗哲不待李贞动手,就一脚将他踹到了一边:没看到殿下的脸已经黑了吗?自己作死别带上我们啊混蛋,一点眼色都没有吗?

    当然,几人打闹归打闹,实际上并不影响几人的关系,甚至张柬之故意和李贞作对,都有玩闹的成分在里面。

    时间就在众人的打闹之中渡过,五十里的航程很快就走完。

    “殿下,我们已经要到了。”船长过来禀报道。

    “这么快就到了吗?”罗哲问道,看着眼前这座周长只有十几里的岛屿,非常好奇:“殿下,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只是这上面到底有什么啊?”

    “呵呵,有什么?当然是有宝贝了。”李贞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岛屿,轻笑道:“这上面可是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啊。”

    “什么宝藏能有比银岛更多?”张柬之又站出来挑事情了:“银岛一年足可以挖出几百万两白银,这座岛屿可以吗?除非这上面是纯金矿。”

    “金矿?银矿?终究有挖完的一天,又哪里比得上这个?只要不是掠夺性开采,足可以保证我们吃一万年。”

    说起银岛,李贞却相当不屑,银岛的面积就那么大,而且纯银的岛屿根本就无法让人生存,一切物资都要从大陆上运,生活条件极度不便利,何况银岛面积狭小,根本站不住人,一年产银量最多也就只有一千万两罢了,这对于别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大宝藏,但是对于李贞来说,却还真算不上什么——当然,这并不是说李贞就看不上银岛的宝藏了,但是银岛这类重地的归属注定的国家的,李贞即便是太子,也不好插手。

    而且在未来,李贞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南海有什么产银的岛屿,这也就说明这座银岛在海上的日子也不会太长远了,至少在未来欧洲人登入南海之前,这座岛屿就已经彻底沉入大海之中了。

    何况银岛就那么大,就算再怎么节省开采,终究也有开采完毕的一天,到时候就算银岛没有自己沉入大海,也注定要被大唐挖空的。

    但是眼前这座岛屿就不同了,虽然一年的利润可能比不上银岛,但是重在细水长流,如果维护得当,是真的可以吃一万年的。

    裴行俭追问道:“这上面到底是什么啊?”

    “是什么?香料,知道吗?”李贞终于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这是一座香料岛——确切的说,这一整个群岛上的植物,都是香料组成的。”

    “什么?香料?”罗哲震惊莫名。

    “香料组成的岛屿?”裴行俭几乎说不出话来。

    “天啊,那得是多少香料啊?”程处亮癫狂若厮。

    “我们要发财了,我们要发财了。”尉迟宝庆更是直接爆发。

    “……”张柬之沉默以对。

    “……”

    一听到香料,所有人都兴奋起来了,没有到过古代,大家永远不知道香料在古代有多么贵重——可以这么说吧,在饮食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吃肉全靠香料除腥除膻。尤其唐人爱吃羊肉,但是吃草长大的羊如果不用香料的话,那烤出来羊肉根本就没有办法下嘴。

    只是大唐本土的香料种类实在是太少,基本上就那么几种,好在有西方的商人涌入,将西域香料传入了中国。

    尤其是在盛世大唐,香料贸易大盛。阿拉伯波斯地区的***商人,以他们非凡的经商才能,通过海路、丝绸之路,将东非、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各种奇异香料贩运进中国。

    大唐帝国也以其兼容并包的恢宏气魄,来者不拒。广州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香料市场。除了用于国家的重大祭祀活动和宗教活动之外,香料还被富足、奢华的唐人,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也入食保健、入药治病或作炼丹的辅料。

    谁曾想,横刀立马,横行无忌,天老大我老二,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唐人,竞会被这些枯枝败叶所征服?

    唐人酷爱香料,社会生活、尤其是上层社会生活,不但富裕而且馥郁。

    翻开唐代典籍,常觉香气扑鼻,有关于香料的记载不胜枚举。

    《开元天宝遗亊》说:宁王(宁王李宪,睿宗长子,将皇位让给了李隆基,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娇贵,很重视个人形象。他每在会客前,先嚼上两片沉香或麝香。甫一开口,便香溢四座。

    《潭宾录》说,唐玄宗在华清宫凿开一池,池旁有一舟楫,乃用檀香雕镂而成(好大的檀香,放在现在得值大几个亿吧)。驾着香浓的舟楫驶向何方?驶向池心用檀香堆砌而成的巨型假山。这假山据说是模仿传说中瀛洲仙山的模样堆砌的,但就算是真正传说中的瀛洲仙山,也要逊它几许甘芳。

    至于那些大量焚烧、铺陈香料的故事,诸如“唐代皇帝要行幸某宫时,太监们先要用龙脑香和郁金香铺满去路”,或是“巨富王元宝睡觉时,总要安排两个童子,捧着博山香炉,站在床前。焚香通宵达旦”之类,更是在各类史籍小说中举不胜举。

    本章完

第832章 香料岛() 
第一百九十四章香料岛

    唐人爱香,最夸张的例子,非薛瑶英的毌亲莫属。

    《杜阳杂编》说,元载的宠姬薛瑶英:“善歌舞,仙姿玉质,肌香体轻,虽旋波(春秋时越国美女)、遥光(萧遥光)、飞燕(赵飞燕)、绿珠(西晋石崇的宠妾,有名的美女),不能过也。”

    由此可知但她的丽质不全赖天生,还赖她毌亲的用心良苦。薛毌从小不是涂抹,而是用各种香料喂养薛瑶英。天长日久,香料浸入瑶英的五脏六腑和血液肌理,她想不香都难——与其说是熏香的,倒不如说是腌出来的味道。

    唐人,在异香萦绕的奢华中,穷奢极欲。

    “明月白露夜已寒,香衣锦带空珊珊”,衣是香的,牵动襟袂,暗香浮动月黄昏;

    “五花马踏白云衢,七香车碾瑶墀月”,车是香的,轱辘声向前延伸,香气向后漫溢,它们分别诉说赶车人,对前方的渴望和对过往的流连;

    “霞侵绿渚香衾暖,楼倚青云殿瓦飞”,衾被是香的,覆在身上,梦都是蜂蜜味的;

    “歌蹙远山珠滴滴,漏催香烛泪涟涟”,连烛都是香的,火光跃动,照亮心事和房间,也芬芳了夜晚。

    更有甚者,《开元天宝遗事》卷四记载:“……国忠(杨国忠)又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栏,以麝香、乳香筛土和为泥饰壁。每于春时,木芍药盛开之际,聚宾客于此阁上赏花焉。禁中沉香之亭,远不侔此壮丽也。”

    可见,杨国忠生活是多么奢侈、糜烂。

    相传,唐明皇对杨贵妃喜爱有加,可谓是三千宠爱集于一身,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于是安禄山为了邀宠于玄宗,甚至还以异香入春药,呈现给唐玄宗。

    《开元天宝遗事》卷一记载:“明皇正宠妃子,不视朝政。安禄山初承圣眷,因进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红。每当寝处之际,则含香一粒。助情发兴,筋力不倦。”

    玄宗沉迷因此酒色,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导致了后来的安史之乱,内部又引起兵变,一切把矛头都指向了杨贵妃身上,好象引起这场叛乱的罪魁祸首就是她一人一般——这就是华夏古代男人的秉性,也是最为令人不齿的一点,总是会将过错退给一介妇人,殊不知一个女人而已,又能对君王产生多大的影响?要不是君王自己沉溺酒色,自甘堕落,一个女人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口中不断的叫嚷着各种对女人的歧视,可一旦女子有了利用价值,立马就对其各种美化(比如和亲的时候,比如王昭君,比如文成公主……)。

    唐玄宗本是一代雄主,自己把持不住,在异香萦绕的奢华中,把盛唐拖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安史之乱一场兵马,将如梦似幻的盛世大唐,一把扯入了绝境之中。

    可以说大唐和香料之间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有一个道理是古今都相通的——那就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从来都不会太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