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南皇 >

第424部分

大唐南皇-第424部分

小说: 大唐南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德威连忙道:“那倒不是,我们的船用的都是海参崴附近的百年老松,加工也都是严格按照殿下您给的尺寸制作的,质量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些船如果以目前的状态来运行的话,最多也就用十年就顶天了,但是如果刷上桐油和生漆的话,完全可以用一百年。”

    “桐油,这个我当然知道,怎么?你们没有给船刷桐油吗?”桐油的防腐性能相当优越,古代人就喜欢给帆船涂上桐油防腐,外面再刷一层漆,既漂亮又实用,这样的船就算是泡在水里几十年也不会腐烂。

    本章完

第816章 船的缺陷() 
第一百七十八章船的缺陷

    “殿下你也不想想,海参崴那地方全是冰天雪地,哪里会产桐树啊?”见李贞这么问,王德威却反问道:“再说,桐油也属于战略物资,本身产量就很稀少,民间非常不好弄。属下曾经向给我们运送补给的船队请求了好几次,结果每次都给我们运,但是每次数量都很少,最多的一次也就送了十几桶,连一艘帆船内部的防腐都不够用的,更何况外部还要涂抹好几次呢。所以别看咱们这些船一个比一个威武,但是实际上还没有做大面积的封护处理,真要是泡在水里,不出十年,肯定会出现问题。”

    “额……这倒是我的失误了。”桐油的确是好东西,但是古代的桐油产量并不高,而且还被列为军事物资,民间的产量极低。这也他的商队没有找到李贞寻求帮助的原因了,因为就算是李贞出面,想要弄到桐油都非常的麻烦。

    当然了,那是以前,现在随着大唐军事技术的改革,尤其是这两年,火炮技术越来越好,桐油在军事领域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了。

    因为战争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以前无论是攻城还是守城,都要用滚木礌石,金汁火油,云梯冲车等等,但是现在有了热武器,无论是攻城还是守城,只要拿火炮一架,一轮炮轰下去,任凭你再如何坚固的城墙,只要不是钢筋混凝土做的,也都要给你轰上天。

    不过尽管如此,想要大批量的弄到桐油,也不是很容易的,因为虽然在军事领域的作用降低,但是在工业领域,桐油却的作用却越来越大,在没有特种防腐剂的情况下,桐油就是很多机械的首选防腐剂。

    不过还好。

    李贞毕竟是开船厂的,这里面别的没有桐油和生漆却是不少,将几个船厂全都搜刮一遍,各个军队中也都还有一点,再在市面上购买一些,应该可以得到足够给这一千多艘船做防护处理的桐油和生漆出来。

    “这件事就交给本宫吧,不过你这么多船,想要全部刷上桐油,需要的时间可不短啊。”李贞道。

    桐油的涂抹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桐油是需要阴干的,而阴干需要的时间本身就慢,桐油的就更慢了,干燥一次需要7~10天时间,而这样的程序需要三到五遍,这就需要三四十天了。然后桐油刷完之后,还要刷生漆,这又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越船的规模并不足以一次性承担一千艘大型船的封护工作,所以一部分船还必须要运到泉州造船厂以及其他那些中小型造船厂去,这一来一回同样需要时间。

    所以别看王德威这一次运回来这么多船,但是想要彻底将这一千艘船全部处理好了再出海,那至少也是两个月之后了。

    “那就是殿下的问题了,属下就管不着了。”王德威笑道:“等这批船全部交接之后,属下们就还得回海参崴去,那边的事情还多着呢,至少在船坞上,还有十多艘船没有下来呢。”

    “不过殿下,属下听说您已经将船队都卖出去了,现在我们的船又需要做防护,天竺那边又马上要开战了,您这没船可不行啊。”

    “这是我的失误,我只想着你能送过来一千多艘船了,没想到它们竟然都还没有做封护处理,不过战事紧急,实在不行的话,也只能暂时将就了。”李贞叹气道,商船不进行封护处理不是不能出海,问题是这样会大大减少船的使用寿命,要不是没有办法,李贞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还好的是,天竺战事需要用的船并不多,只需要十几二十艘跑几个来回就可以了。

    何况等这些船回来后,完全可以进行大检修,然后再进行封护处理也是可以的,并不会影响多少使用寿命。

    “船已经移交给殿下了,殿下想怎么处理都可以。”王德威有些闷闷不乐的说道,明显是对于李贞如此‘作践’自己的作品心里很不舒服,但是也理解李贞的苦衷,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那就多谢王大叔你的理解了。”李贞歉疚道:“等这一次你回去,多带一点人吧,我将我麾下的左右监门率府交给你带回去,从此以后每半年轮换一次,保证船厂的安全。”

    “就算是殿下不说,属下也会这样要求的。”王德威道:“这一次属下的动作太大了,又经过了新罗倭国等国的海域,他们肯定已经发现了我们的存在,海船厂再也隐藏不下去了,既然不能隐藏,面对未来的敌人,那就只能加强防御了。”

    “这就好,左右监门率府是我的亲军,按照最满编配备的,人数是一万人,应该足够你们的防御了。”身为古往今来最强势的一个太子,李贞的身边用的自然是最好的甚至是超规格的,他身边的东宫十率自然也是满编,每一率都是满编五个府,每府一千人,总共是五万人。

    不过这五万人中,有三万人(也就是六率)虽然也是李贞的麾下,但是并不算是李贞的亲兵,他们负责更多的其实是执掌兵仗仪卫,并不直接接受李贞的指挥,也基本上不参与战斗。真正能让他如臂指使的,就只有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和太子左右内率府这四个帅府,这才是他的亲兵,可以随便使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就算是直接上战场都可以,只要不是私自出击,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足够了足够了,多谢殿下。”王德威连连道,左右监门率府他可是知道的,虽然不如少年军那么精锐,但也是李贞以前当越王的时候,率领的亲军改编而成的,当年也是跟着李贞上过战场的部队,也算是精锐了。

    “王大叔你太客气了。”李贞倒是无所谓,虽然失去了一万人的护卫,但是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多大的威胁,这五万人就已经足够打一场战役了,这么多人保护自己的安全,这本身就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何况就算减去一万人,自己身边还有四万呢,再加上那些暗中的护卫,完全不用担心自身的安全——李贞还真不相信,这天底下会有人能杀穿四万人的围追堵截,来到自己面前的。

    本章完

第817章 人手不足问题() 
第一百七十九章人手不足问题

    一路无话。

    快到了越州最大的酒楼迎宾楼的时候,李贞忽然又道:“还有,你们海船厂的规模还得扩大。”

    王德威略带为难道:“船厂规模扩大没问题,海参崴别的不多,上了年份的松树却是不少,而且那里真的是一个非常优良的天然深水港,就算是再将船厂扩大十倍,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

    “我知道,人手对吧?”

    “对,就是人手。”王德威道:“现在海船厂什么都不缺,唯一缺的就是人手,只要殿下您能给属下足够的人手,您想要多大规模的船厂,属下都能给你建设出来。”

    “人手好办,大唐在南洋和天竺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奴隶有的是,等过段时间天竺的战事结束,我就给你派十万奴隶过去。”反正海船厂李贞已经不打算再隐藏了,既然如此,那就让他明目张胆的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吧,十万人而已,南洋别的不多,唯独不缺的就是奴隶。

    “南洋奴隶?我要他们干什么?”王德威一听,一脸的嫌弃:“殿下,我听说过南洋的奴隶,那叫一个懒惰啊,据说今年初的时候有两万人被送到营州,修建营州到高句丽平壤的公路,结果差点没把主管此事的人给气死——就算是监工的拿着鞭子抽他们,他们干活都是慢蹭蹭的,奴隶死了不少,但是半年下去了,从营州到平壤的路却还没有修到一百里呢……殿下您说,这样的懒蛋,我要来干什么啊?不但不能起作用,反而说不定还要拖累我们的工作进度,再说他们什么也不会,我们还要从头教,很慢的……”

    李贞嗤笑到:“放心,我会专门挑选一部分优秀的奴隶给你的,你就知足吧,至于勤劳熟练的工匠,你还是算了吧,这样的人我们还缺呢。”

    “对了殿下,不是说大食和萨珊波斯开战了吗?那里不是应该有很多奴隶的吗?”王德威建议道:“我们可以从大食人手中购买啊,那里面应该有很多工匠,那才是我们需要的。”

    “你想都别想,根本是不可能的。”李贞却直接拒绝:“首先,因为大唐这些年大肆购买奴隶,导致外国奴隶的价格大涨,尤其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价钱更是成倍飞涨,我就算是再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其次,因为大唐这些年在外面挑拨敌国之间互相征战,早已经引得某些有识之士对我大唐心存警惕,如果外面再次大批量购买奴隶,他们卖不卖不说,就算是卖也肯定会趁机漫天要价。

    最后,外面就算是能买来那么多奴隶,也不能全都给你,你今天是没看到郑寅涛的眼珠子都红了吗?他肯定也想要一批工匠奴隶。”

    今天随着李贞来的可不只是刘仁轨那么一些人,整个越州只要是能得到空闲的官员都到了,这其中自然也有越船的厂长郑寅涛以及他那一群下属们。

    不过在王德威将船开过来后,看到皇帝号五千吨那么庞大身躯的那一刻,郑寅涛就被深深的打击到了,还不等皇帝号停稳,他就跑到了皇帝号上拉着设计师死活不撒手,问东问西,想要彻底调查皇帝号的设计理念。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李贞并不清楚,但是从他那通红的眼珠子就看得出来,他受到的打击绝对不小——不过也难怪,从越船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背负着大唐第一造船厂的名头,越船的人也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就连比他们更早建立的登州造船厂,都没有被他们放在心上。

    而越船也不负它那天下第一的名头,无论是从设计还是到最后的船舶制造,他们都可以一手包办,而且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都是第一流的。

    然而今天,却出现了一个不知所谓的海参崴造船厂,让越船的人都被深深的打击到了,无论是那一千艘大型商船的震撼,还是那艘皇帝号所蕴含的技术底蕴,都不是他们一个越船可以比较的。

    郑寅涛的失态别人可能没有看到,但是李贞却是注意到了,因为这本身就是他的目的。

    因为随着这一次回到岭南,李贞发现越船上下居然产生了淡淡的傲气,虽然只有一点苗头,但这也是他所不能容许的,所以干脆就借着海船厂来狠狠的打击了一下越船上下。

    如今看来,效果显然非常好。

    “殿下,这和郑寅涛有什么关系?”王德威反问道:“论生产力论质量论速度论设计能力,我们海参崴造船厂都是天下第一,我们才是最好的,最好的船厂当然要用最好的船匠。再说我们海参崴那里鸟不拉屎,除了奴隶,别人他也不愿意去啊,反倒是越船这边,你们完全可以使用正常的工匠嘛。”

    “也对哦,那你让本宫考虑考虑。”李贞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李贞之所以大量购买外国奴隶,不是因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也不是因为崇洋媚外,更不是外国的船工技术更好——那些奴隶很多都是来自内陆国家,连大船都没有见过几次,怎么可能比大唐的工匠还要好。

    实际上论造船工匠,大唐才是最多的。

    然而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唐明文法律规定,大唐子民不许为奴——你大户人家可以招收仆人,但是必须要做到随时可以走人,更不能伤害人命,否则可是要重惩的。

    而海参崴那是什么地方?

    冰天雪地啊。

    说是鸟不拉屎都已经算是抬举那里了,那里根本就没有人烟。

    作为一个自由人,谁会愿意去那种地方?

    给再多钱都不去。

    也只有那些失去自由人奴隶,才能被李贞强行安排过去。。

    而越船却不同,这里是明面上大唐最大的造船厂,还是当朝太子麾下的产业,不但薪水和福利高,走出去也倍有面子,是个人都喜欢来这里,所以这里根本不缺人,只要想扩大规模,想要招多少人都可以。

    “不说这个了,地方到了,我们下去吧。”李贞当先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