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南皇 >

第373部分

大唐南皇-第373部分

小说: 大唐南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春节和清明之外,这一天算是一年中难得的放松的时间了。

    但是贞观十七年的中秋节注定要与往常不一样,因为今年的中秋节,就是李世民选定的献俘大典的日子——之所以李世民会选择这个时间,不光是因为这一天的确是个好日子,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一天长安城的人是最多的,李世民觉得这样能更好的宣扬大唐的威仪。

    至于百姓们会不会只顾着团圆,而不给他面子——想想都不可能的,中秋节年年都过,但是这么规模宏大的献俘大典,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上可能也就这一次了,这样的盛事如果错过,可是会后悔一辈子的。

    民间保持期待,而朝中却是忙昏了头,作为献俘大典筹备小组小组长,房玄龄更是累的连一口水都喝不上,每一件事他都要亲自过问,堪称事必躬亲。

    所谓权利越大,责任越大,这可是献俘大典,到时候不光是有全天下的人关注,而且各国的使臣也差不多都到齐了,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不但要在全天下人面前丢脸,而且丢人还要丢到国外去了,李世民就算是杀了他,也挽不回来丢掉的脸面了。

    就在所有人紧张而又期待的过程中,中秋节终于到了……

    (本章完)

第714章 献俘大典(1)() 
    第八十章献俘大典(1)

    献俘大典说是献俘大典,但是更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次夸功大典,真实目的其实是炫耀大唐的武功的一次典礼——不但是向大唐百姓展示自己的收获,同时也是向异族炫耀大唐的强大,狠狠的震慑他们。

    在去年一年加上今年前半年,大唐干的实在是太漂亮了,连战连捷已经不足以书写大唐军队的强大,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形容的话,那应该是——天下无敌。

    不要以为这个形容词很夸张,如今的大唐绝对当得起这个称呼。

    不信可以去大唐之外的国家问一问,问问他们敢不敢与这时候的大唐起冲突?

    恐怕得到的答案应该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不敢。

    大唐如今的气势太充足了,民族自信心空前膨胀,就算这时候与整个世界为敌,恐怕他们也不会怕的。

    就算是被宗教洗了脑子的大食帝国,也没有胆子在这个时候挑衅大唐的威严——要知道大唐的战事基本上已经停下了,唯一的战场就是天竺,但是也已经占据了上风,就算遮娄其国王能一统南天竺,也绝对不会是大唐火器的对手。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大唐至少可以五十万的大军富余,而且还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精锐大军出来。

    如果这时候大食帝国挑衅大唐。

    毫无疑问,大唐绝对会将所有兵力砸到大食国内去,那面临大食帝国的就只有一个下场了——灭国。

    好吧,以上纯属扯淡,现在言归正传。

    既然是一场炫耀武力的盛事,那自然要将一切都展示给别人看了,第一批进去的自然不是俘虏——作为主角,自然是要压轴出场了。

    首先出发的是战利品的展示,这些天一直驻扎在城外,没有进城的少年军,分出了一千人押送着几百大车,缓缓朝着城中走来。

    这些载重的大车都是四轮的大马车,每一辆上面都摆满了八个朱漆大箱子。

    这些箱子可能十分沉重,上等木头制作的轮子竟然被压的微微变形,也幸亏是长安城外的水泥路已经修好了,否则这些轮子怕是都要陷入土地中了。但是尽管如此,车子在路上也走的十分缓慢,拉车的驮马背上都被勒出了一道道血痕,汗水更是不要钱一般的往下流淌。

    沿途已经围满了百姓,看到这一幕,如何还不明白车上拉的都是什么东西——如果没有猜错,这肯定就是此次大唐的南洋的收获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可能是货物太沉重了,一辆马车的一根车轴不堪重负,竟然被直接压断了。车身当时就是一歪,两个箱子就掉了下来。

    “咚咚~”

    “哗啦。”

    沉闷的响声过后,两个箱子被摔的稀碎,箱子中的金珠失去了禁锢,顺着水泥路流淌开来,拇指大的金珠几乎铺满了路面。

    “呼~”

    这一幕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看到这一幕,所有人的呼吸都是一紧,眼中不自觉的流露出了一丝贪婪,不过看到护卫在旁边的精锐战士之后,却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立刻便打消了心中的念头——金子是好东西,但也要有命花啊。

    少年军不是好惹的,早在奇袭林邑的时候,经过几次大战,少年军就被称为天下第一强军,而接下来的战事也证明了这个称号的名副其实。

    再到后来,大唐就有了一个传言,每一个少年军下放到普通军队中,都是可以成为校尉的存在,这足以证明了少年军的强大。

    没有人相信在如此强大的少年军看护下,会从他们手中抢到东西。

    仿佛早已经预料到了有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个队长的指挥下,一辆备用的车迅速被牵了过来,然后在短短一刻钟时间里就收拾好了一切,队伍再次缓缓移动起来。

    几百辆大车,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方才彻底的走进了长安城中,而在长安城沿街两岸,则围满了更多的人。

    然后……

    “咔嚓~”

    “哗啦……”

    又有一辆车的车轴不堪重负,倾斜在街道上,车上的金砖洒落,然后赚足了百姓们的眼球……

    事情发生到这里,估计大家也应该看出来了,没错,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车轴同样也是动过手脚的,为的就是向百姓们展示大唐的收获,同样也是在宣扬南洋的富足,吸引更多的移民过去开发——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军民联合疯狂抓捕,南洋的奴隶抓捕工作已经开始好久了,虽然还有很多人没有被抓捕,但是南洋土著的数量也已经锐减到了一定的程度,对于大唐百姓来说,已经勉强可以移民过去而保证不被稀释了,移民工作已经可以展开了,这就需要一个足够的噱头,而通过展示南洋富足的方式,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当然,车轴断裂这种事情,可一可二而不可再,这样的把戏用一两次就够了,次数太多,会被人看出来的。不过也不用担心宣传力度不够,因为李贞和李世民已经商量好了,在大典过后,朝廷会将这一次的收获,在太庙前的广场上展示三天。然后取用其中额金银,铸造成一座十五丈高的金树,立在皇宫之中,保证只要站在皇宫附近,就能看到这棵树,不但可以宣传南洋,而且还可以收拢民心,一举两得。

    进了城之后,车队行走的更加缓慢了,又用了一个时辰,才来到了朱雀门外的广场上。

    此时李世民携带着诸位皇子以及文武百官,早已经等待在皇城楼上。

    车队抵达了广场上,少年军按照队形排列整齐,李贞一身戎装,甲胄齐全,弯弓佩剑,骑着一匹快马从角落中冲出,来到了队伍的最前列。

    下马单膝跪下:“贞观十六年,林邑犯我边疆,大唐帝国少年军出战迎击……今共缴获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一千万两,香料无数……特献于大唐帝国皇帝陛下,大唐万岁,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大唐万岁,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大唐万岁,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大唐万岁,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

    刚刚吃完晚饭,第二更奉上,第三更应该要到十二点之后了,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本章完)

第715章 献俘大典(2)() 
    第八十一章献俘大典(2)

    “万岁!”

    “万岁!”

    “万岁!”

    “……”

    广场上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起先只是少年军跟着李贞喊,但很快周围围观的百姓们也都被感染,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跟着呼喊起来。

    贞观年检整个长安城有多少人?

    虽然可能达不到一百万,但是六七十万人也是有的,这还只是定居人口,如果算上流动人口的话……

    就算有一部分人因为什么原因没有赶到,但是此时朱雀门前也至少汇聚了四五十万人,甚至朱雀门前大广场都站不下了,一些人干脆都站到了光禄坊和宾道坊里了,最远的已经排到了安化坊。

    三四十万人一起呼喊,有多大的威势?

    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气冲云霄,山河变色,风云激荡,威震九天。

    一些观礼的国外使臣甚至因此被吓得面色狂变,两股战战,几欲跌倒。

    皇城城楼上的李世民更是激动的难以自已,他是一个好皇帝,这点他自己也这么认为,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接受过这么多人的欢呼,今次咂然碰到,手指头狠狠的抠进墙砖缝隙中,浑身颤抖几乎不能站立,要不是旁身后有小太监扶着,只怕他早就不顾形象,倒在地上了。

    即便是他身后的小太监,也被这股气势给吓到了,面色刷白,摇摇欲坠,要不是还有一点理智,怕是他早就被吓得瘫软在地上了。

    声音响了很久才逐渐落下,李世民这才能传出自己的声音:“好,好啊,将士们辛苦了,少年军保家卫国,开疆拓土,天举世无双,当世无敌,当真是天下第一强军,朕为你们而自豪……”

    “万胜~”

    “万胜~”

    “万胜~”

    “……”

    又是一段激动的呼和声之后,场面逐渐平息下来,李世民也带着后宫嫔妃和文武百官从城楼上走了下来,检阅少年军,检查他们的收获。

    “很好,贞儿,你做的很好,父皇很满意。”来到李贞面前,李世民用力的拍着李贞的肩膀夸赞道,感受着他那强大的力道,李贞知道李世民此时内心的激动。

    “父皇,这是清单,请父皇验收。”因为看的多了,李贞倒是很淡定,取出一个卷轴,上面记录着这一次自己带回来的战利品数目,递给了李世民。

    “不用,父皇相信你。”李世民却摇头拒绝了清单:“何况,这本就是你们的战利品,父皇拿走就已经很过分了,就算你们自己留下一点又算什么?”

    “父皇放心,所有箱子都是封存着的,没有一个人打开过。”

    “不说这个了,陪父皇检阅检阅你的少年军吧。”

    “是。”李贞也不说这些,和诸位大臣嫔妃兄弟姐妹打过招呼之后,便跟随着李世民的身边,检阅少年军。

    “父皇,还是看看我们的收获吧。”这第一批少年军只有一千人,所以很快就检阅完了,看李世民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李贞便提议道。

    李世民自无不可:“也好,那就这样吧。”

    “开箱。”

    “咔哒。”

    “哐。”

    “咚。”

    “哗啦。”

    “……”

    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箱子开启的声音,一箱又一箱的珍宝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嘶!好多的宝贝啊。”

    “天啊,这里面的每一个都是价值连城啊。”

    “稀世珍宝啊,随便一个就足以让一家人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这要是我的该多好啊,哪怕只有一个也是好的啊。”

    “你们倒是让条路啊,让我看看。”

    “后面的挤什么?蛋都挤碎了。”

    “……”

    随着一箱箱的宝物被展示出来,围观的百姓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震惊,要不是有士兵拉了一条隔离线,只怕他们早就冲进去了。

    百姓们吃惊,而以李世民为首的大唐权贵阶级,同样是震撼莫名。

    “这是上等的沉香木佛像啊,这么大的沉香木,也太少见了。”

    “还有这个,你们看这是紫檀吧?竟然将紫檀做成这种东西,南洋人真是不识货。”

    “好大的帝王绿翡翠佛像啊,就算是太子殿下也没有这么大的帝王绿吧?”

    “……”

    “贞儿,这东西你都是哪里来的?”李世民看着这些箱子中,竟然有三成都是佛教用品,顿时就起了好奇之心:“这么多的佛门用品,你不会是打劫了南洋的寺庙了吧?”

    “父皇这可说错了。”李贞笑着否认道:“这是房遗爱干的,儿臣可没有插手啊。”

    “也就是说,这真的是从寺庙中拆出来的?”李世民自然听出了李贞话中的意思,不由白了他一眼。

    “这也不怪他。”李贞不由为房遗爱开解:“父皇您是不知道那里的佛教有么的富裕,有些寺庙的房顶,都是鎏金的,供奉的佛像更是纯金打造,那里的和尚不事生产却一个比一个富裕,再加上当时佛门对儿臣出手,房遗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