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南皇 >

第272部分

大唐南皇-第272部分

小说: 大唐南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法瓦尔曼越想约觉得可疑,忙命令道:“立刻派人去找,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一员小校立刻率领一队人马开始搜寻洛天远的踪迹。

    而洛天远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就在点将台下一处厮杀过的山沟中,有一堆尸体,我们的洛先生就藏身在身尸体堆中闭目扮尸体装死呢,不,不是在装死,而是在装死的同时顺便和人交流联络,对象正是那个清冷声音的主人,此时同样趴在尸体堆中,和洛天远几乎面对面。

    “到底怎么回事?不是说这两天就运过来了吗?怎么就被人截下来了呢?”洛天远小声追问道,这也是他最纠结的地方。这事情闹的,自己刚刚才和巴法瓦尔曼拍了胸脯打包票呢下一刻东西失去了联络,他实在是也不知道如何说好了。

    没错,实际上那封信根本就不是什么报丧的信,而是清冷声音主人传过来的,意思就是情况有变,东西出问题了。

    下雨了,还刮风,空调又坏了,好冷……

    (本章完)

第507章 道家出手() 
    二百九十一章道家出手

    “我们中间出了叛徒。”清冷声音主人无奈道:“范阳卢氏已经叛变,彻底投靠了朝廷,是他泄露了我们的运输路线,如今卢家家主已经被皇帝封为工部侍郎,范阳县侯,在国内可可是显赫的很呢。”

    “竟然是卢氏?为什么?”卢氏可不简单,论地位就算放在七宗五姓中,也足以排的上前三名的豪强啊,这样的家族竟然投靠了朝廷?有点不可思议啊。

    “你应该也知道卢家的情况,虽然卢家依然位列七宗五姓之一,但卢家的影响力正在持续下降,尤其是在当今家主没有谋求到一官半职之后,卢氏的地位就更加不稳定了(这是事实,卢照邻的父亲爷爷都没有为官),作为一家之主,换你你能不急?”清冷声音无奈道:“我们都忽略了这一点,世家同气连枝固然是一个联盟,但作为各自的家主,他们更需要为自己的家族延续努力,在各自世家利益面前,所谓的联盟利益根本就不值一提。

    杀了李贞的确可以稳固我们世家的地位,但这个绝对不包括卢氏,因为就算杀了李贞,他们该衰落也终究会衰落下去。与其这样,那他们何必管我们的死活?背叛我们,顺便拿我们的机密换取自己家族的繁荣,也就说的过去了。”

    “那他们是怎么知道你们有那样的东西的?”

    “这就是我们忽略的另一点了。”清冷声音主人更是无语:“我们只想着那东西是世家的大杀器了,但却忘记了一点,那就是作为曾经的世家,李氏皇族本身也是曾经的七宗五姓之一啊,世家有什么底牌,他们会不清楚?那件大杀器是七大世家共同弄出来的,李氏内部肯定也有记载,你觉得李世民会不知道?”

    “于是李世民为了消除那东西的威胁,就联手与李贞布了一个局,让李贞在林邑死牢中随便找了一个炼丹师出来,借用他的名头,故意泄露了他们也掌握了提炼那东西的方法。这让世家大急,想要在李贞制造出那东西之前将他毁灭,于是不顾一切的取出了那东西,准备给李贞一个狠的,但没想到这边李世民已经买通了卢家,有卢家作为内线,他们想要得到运输路线还不容易吗?”

    “这事闹的?……那佛门呢,佛门又是怎么回事?”知道了世家的情况后,洛天远便开始询问佛门的情况,因为那封信上的内容记载的很清楚,不只是世家,就连佛门的支援都被拦截了下来。

    “这个就更简单了,佛门的确很恨李贞破坏了他们的布局,很想要弄死他,但大唐可不只有一个佛门啊。”清冷声音主人苦笑道:“我们只注意佛门了,谁知道道家竟然在这时候掺了一手,在半路上就将佛门的东西给偷走了。”

    没错,李贞的确没有注意到佛门,更不会想到佛门会胆大包天到敢与和世家儒家联手,参与到伏杀自己的计划中。

    但李贞不清楚佛门的秉性,作为斗争了几百年的老对手,道门还不清楚吗?

    两者毕竟斗了几百年了,道门对于佛门的套路可是门清的很呐。

    李贞是没有注意到佛门,但道门可是时刻都盯着佛门呢。

    佛门的确将李贞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但在道门心里,李贞可是宝贝的不能再宝贝的宝贝疙瘩啊,属于那种就算掌门死了,李贞也绝不能伤一根汗毛的那种人——人家可是真的见过神仙,并且从神仙那里得到了传承的人啊,这绝对是道家老祖宗级的人物。

    何况李贞的平日里的作为,也无时不刻在向人昭示着自己对道教的推崇。

    在道门看来,如果李贞将来能继承皇位,道门大兴将指日可待。如果在李贞继承皇位的过程中,道门能对李贞有所帮助,那未来的收获将更是难以想象的惊人。

    别看在历史上佛道之争一般都是由佛门占据优势,就以为道门干不过佛门,这么认为的人就大错特错了——佛道双方能斗争几百年而不分胜负,势力自然是不相上下的,只是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并不喜欢争斗,这才给人一种干不过佛门的假象。实际上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历史比佛教更悠久,又岂能没有点底蕴?真要惹恼了人家,逼得道教硬气起来和佛教血拼,究竟谁胜谁负还未可知呢。

    因此道家在注意到佛门的小动作之后并没有声张,而是时刻盯着佛门的动作同样暗中着手布局做应对策略了。

    等佛门拿出自己的杀手锏,还没有运出大唐境内呢。就被早有准备久候在侧的道门给拦截了一个正着,不但东西被道门全部查获,就连押送东西的和尚们一个没跑全都被抓。道家的举动不但救了李贞的命,得到了李贞是感激,更可以借此狠狠的打击一下佛门的嚣张气焰,一举两得。

    “大意了,这一次是真的大意了。”洛天远顿时苦笑不已:“原以为以我们的力量,再加上佛门的加入,此次我们是稳赢不败的,没想到先是卢氏背叛,接着是道家出手,不但没有干掉李贞,反而连我们的底牌都被他们夺走,还暴露了佛门这个隐藏的盟友……这一次可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确实如此,没有了大杀器的帮助,巴法瓦尔曼根本就不是李贞的对手,南洋落入大唐手中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清冷声音主人同样有些不甘心道:“不过我们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通过这件事我们知道了,在暗中,李贞可不只有血龙卫和天网两股势力。

    在这次运送行动中,第一个突袭我们的正是血龙卫,幸好我们有防备,并没有被血龙卫给得手,但就在我们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另一股势力突然杀出,我们刚与血龙卫血拼了一场,根本就没有防备,就被他们突袭得手……也算是聊胜于无吧。”

    “这算什么收获?和收获比起来,我们失去的将会更多。不只是隐藏的大杀器这么简单。”洛天远苦笑道:“我现在担心的是,有了南洋这块土地,大唐一定会重演十年前的旧事,而且这一次的规模一定会比十年前更大,这对天下百姓和大唐朝廷来说是难得的好事,但对于世家来说却是天大的灾难,十年前那一场灾难已经让不少世家衰落甚至差点就饿死了,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好不容易才勉强恢复一点元气,可现在大唐又来这一招……也不知道这一次之后,会有多少世家破产了。”

    就这样吧,今天只能两更了,好冷,手都冻麻了……睡觉去了。

    (本章完)

第508章 土地问题(1)() 
    第二百九十二章土地问题(1)

    洛天远说的自然是土地问题,要知道大唐如今的移民策不但是针对边患,更是对付世家的一大杀器啊。十年前突厥就吸引了不少百姓去北边当牧民了,让世家损失惨重,现在的话……

    南洋可不比突厥,虽然论地盘大小,突厥要比南洋大不少,但论肥沃程度……就算十个突厥也比不上一个南洋。

    突厥是什么地方?

    大草原啊,而大草原上的土地是相当贫瘠的——平均土壤厚度只有二十公分不到,这样的土地根本就种不了庄稼,只有一些生命力顽强的牧草才能生存,这样的地方也只能用来放牧了。

    可南洋不同,这里的土地可是无比肥沃的,夸张一点的说法就是——随便抓一把土都能挤出油来,可见其肥沃程度。

    尤其是南洋的气候湿润温暖,更加适合农产品种植,其中尤其以水稻为代表,这里的水稻甚至能做到一年三熟。

    再没有人比大唐百姓更加清楚这里面的意义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只要将南洋收入囊中,只要将南洋开发出来,大唐就会多出一个超巨大的粮仓,这个粮仓的产出甚至可以供养整个大唐。

    有了南洋,甚至大唐百姓都不需要种地,光是国家的救济粮就能养活所有人。

    这对百姓和大唐朝廷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对掌握着大量土地和黑户(没有土地也没有入籍的百姓)的世家来说,就是天大的灾难了。

    有了南洋这块地,朝廷自然不可能亲自去耕种,势必需要大量的百姓,甚至为了刺激百姓去南洋,大唐肯定还会效仿十年前的政策,免费发放土地,这会吸引多少百姓来南洋?

    十年前朝廷的一纸移民策,将整个大唐上下都给震成了傻子,不但百姓们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的头晕目眩,世家更是被砸得吐血。

    世家为什么会成为历朝历代的祸害?除了他们能通过学问掌控朝廷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世家豪强们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佃户,让朝廷不敢轻举妄动。

    遥想当年,大汉王朝是何等的强悍,即便在末期,对于异族来说也依旧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这句话可不只是一个口号。

    但大汉最终还是灭亡了,原因是什么?归根结底还是土地兼并,大量的土地被世家豪族吞并,百姓们没有土地可种,也就没有粮食可吃,没有食物就只能被活活饿死,既然横竖都是死,那他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当然就是揭竿而起造反了。

    实际上自秦末以来,土地兼并也一直都是王朝更迭的最主要原因,包括唐朝在内,末期固然军阀混战导致王朝覆灭,但土地兼并依旧是大唐衰落的最主要原因——黄巢起义为什么能掀起那么大场面,说到底还是百姓们活不下去,在只有造反才能争得一条活路的情况下,自然有大量百姓支持黄巢,黄巢起义得以迅速席卷天下。

    在李贞之前,并不是没有有识之士看出土地兼并这个问题,最疑似穿越者王莽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不但看出了这个隐患,更想要通过自己的办法改变这个问题。在王莽新政中,其中有一条就是关于土地的——实行土地国有:国家禁止私人买卖土地,并对拥有土地的数量严格控制,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的一律没收。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度。

    按说这一政策是好的,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土地收归国有,百姓们没有了土地的买卖权,自然就不能进行土地买卖,遇见困难就算再苦再累,也不会再打土地贩卖的主意。百姓不能贩卖土地,世家自然也就不可能将大量土地都集中在自己手中,也就不可能再出现土地兼并这个问题,百姓们有了土地,都有了活路,谁还有事没事的去造反啊?

    但是王莽却忘了,这一招的确可以稳固国家政权,但却触犯了士大夫阶级的利益——没有了土地,我们怎么收税?没有税,我们怎么发财?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既然你要杀我们的父母,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咱摆开阵势开干吧……

    王莽毕竟得位不正,再加上他性子太急,在得位之后又没有对刘氏皇族进行大清洗,而是连屁股底下的那个位置都没有稳固的时候,就开始实施新政……

    世家岂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于是迅速扶持起了位面之子刘秀和穿越者王莽对阵——而事实证明,穿越者虽然有先知先觉的条件,但面对被位面都垂青的位面之子还是差了一点,尤其是在没有金手指的情况下。

    结果不用多说,新朝被推翻,王莽失去踪迹(说是死于乱军之中,但却没有一个人见到他的尸体,真正原因恐怕是没有完成穿越任务,被穿越大神召回或者人道毁灭了),刘秀得了天下,并且优待世家,但他这一举动也等于是给东汉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而同为穿越者,李贞就不同了。

    他来到大唐后,是有一段时间专门仔细研究过这段历史的,对于这一段历史十分熟悉。同样也看出了王莽土地政策的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