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军工 >

第95部分

抗日之铁血军工-第95部分

小说: 抗日之铁血军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搞这些有的没的!”张然怒道。

    “练兵也不能耽搁了找媳妇啊——我可都三十了!”康挺道。

    “特么昨天你才说你三十一的,今天还活回去了,小一岁了?”张然叫道。

    康挺顿时没音了。

    翌日一早,二十名经过陆燕精挑细选的卫生队员们就到了。

    现在但凡过来支队报道的人,都绝对会赶在支队早上开饭之前赶到,先蹭顿饭吃再说别的,都已经形成一定的规律了。

    好在厨房那边也习惯了,随时都会多准备一些吃的,反正只要是吃的,再多都吃的光,绝对一颗粮食都浪费不了。

    卫生队员们的训练,是张然亲自进行的。

    虽然他不是学医的,但从那个资讯大爆炸的年代回到这个时代的他,估计在很多方面比时下的一些专业的医生们都要更有经验。

    更别说战场上产生的伤员,基本上都是外伤,而外伤紧急处理的要点,也就那么几点,第一时间止血是重中之重,接着才是伤口的清创,缝合处理。

    接下来的用药方面,张然就懂得不多了。

    当然了,即便是他从省城花了一千多大洋从黑市上购买了不少的药品回来,也都没什么卵用。

    连个青霉素都没有的时代,只要控制不住炎症,那就是死路一条。

    而一旦不产生炎症,只要护理得当,那么就算不用太多的药品,一般伤员都能靠着命硬直接扛过来。

    所以卫生队的作用就会因此而被无限放大!

    一边教这些姑娘们如何进行紧急救治,一边告诉她们在伤员的日常护理中该注意的一些情况,张然也一边在思考,是不是该从什么地方找个专业点的医生回来。

    根据地里倒是有些中医,但张然明显更倾向于西医,哪怕医术次一点都没关系。

    在外伤处理上,西医明显比中医要靠谱那么一点点……

    除了这些之外,张然绝得自己还应该想办法蒸馏一些酒精,伤口消毒的时候用的上,只要伤口消毒彻底,就能大大的降低感染的几率……

第137章 鸡公车() 
为了方便干活,支队的木匠老郑这阵子做了不少的鸡公车。

    鸡公车其实就是独轮车,将木质坚硬的大树接近根部最坚硬的部分锯下一刨圆开孔当车轮,框架之上加上一个大柳条框就行了。

    因为推起来摇摇摆摆就像公鸡走路,所以就叫鸡公车。

    这玩意儿别看不好看,但用起来还算比较方便,加上原材料易得,在农村很常见。

    下午时分,炼焦炉场开始热闹了起来。

    背铜矿过来的老百姓们不少聚集在巨大的煤山下对煤矿再次进行挑选,精选过的煤矿被装进鸡公车上,然后便有汉子们推着嘎吱嘎吱叫的鸡公车将煤矿运进炼焦炉内,在徐久年的指挥下整整齐齐的码放在炼焦炉内,为炼焦做着最后的准备。

    教了卫生队一天紧急护理,头昏脑涨的张然过来,便看到了推煤的鸡公车,顿时玩心大起,兴高采烈的也要试一把。

    他的个头在这时候算是较为高大的,平时支队在生活方面对他也算是多有照顾,力气自然小不了。

    木头轮子很硬,加上轮轴之间就是硬碰硬,根本没有别的,推起来极为吃力,加上从没完过这东西,一时之间没掌握好平衡,到了半道是连人带车摔了个人仰马翻。

    “张队长,我就说你不行嘛……”

    “张队长你干别的咱们都服气,不过这下苦力啊,张队长你还差的远捏!”

    老百姓们善意的哄笑着将张然拉了起来,老郑更是嫌弃的瞅着张然,表示自己做的这鸡公车,十里八乡都说好,要是你连我老郑做的鸡公车都推不了,估计你以后跟鸡公车这种高科技的玩意儿是没啥缘分了……

    我特么四个轮子的小汽车都开的嗷嗷叫好么……

    张然讪笑着悻悻的想道,同时在一边帮着将散落了一地的煤再次装上车,一边瞅着这鸡公车木头轮子和车轴之间的连接处,心里有了点想法。

    鸡公车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在移动起来的时候浑身上下就一个着力点,只要不是爬坡上坎,平地上巴掌宽的路一个人就能推着百多两百斤的东西跑的飞快!

    老郑所造的这鸡公车的确不错,平时推起来也还算轻巧,但车轮和车轴的连接处就一根铁棍穿过来,要是装上重物的话,那就不行了!

    “虽然现在没有橡胶,就算有工业水平不够,可能也制造不出轮胎来,但要是能造个轴承安在这车轮上,推起来起码要轻松一倍不止!”

    张然心说,要是真搞出了轴承,多造上一批这样的鸡公车,对支队的帮助那可就太大了!

    不说以后支队在外打仗,民夫们用这样的独轮车为队伍运输战斗物资伤员等等都要轻松很多,就说现在的铜矿运输过来都得靠老百姓们肩挑背扛,每天累的吐血也就运个一两趟。

    这还是尖子山铜矿离这边近,万一以后拿下了仓水县,龙王沟的煤矿往这边运输,中间可隔着一百多里地呢!

    真全靠人肩挑背扛的,那一个老百姓来回不得七八天十来天才运一趟,一趟也最多才百十斤煤?

    虽说从仓水进入东江之后,根据地周围的大山还得靠背的才行,但那百来里的平路用上鸡公车的话,不也得省下大量的劳力,而且还增加了一次运输的煤炭数量么?

    “回头我就去二车间找程东国崔三元和牛大,得给他们下死命令,无论如何都得将这轴承给我搞出来!”

    想到这些好处,张然暗暗兴奋的同时,这才进了正在进煤的炼焦炉内。

    “都装瓷实点,不要留下一丁点空隙!”

    徐久年背着双手在炉内大声嚷嚷,指挥着几名学徒装煤,看到张然笑着打了声招呼道:“张队长,你这也幸好找到了我老徐,要是换个别人啊,又是要炼铜又是要炼焦的,这些手艺,那可不是每个人都会的……”

    “徐师傅你劳心了!”

    张然尬笑一声,心说虽然老子的确没见过炼焦什么的是咋回事,但架不住老子见识多啊……

    这土法炼焦,不就跟堆烧法烧炭一个道理么?

    将煤炭放在炼焦炉内隔绝空气干馏出煤炭中的各种对于冶炼有害无益的成分,最后剩下热值最高的部分就是焦炭了……

    这玩意儿,难的住谁啊?

    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啊?

    心中这般想着,不过张然也没跟十分不喜,早早的都决定要炒掉的徐久年多说什么,在炼焦炉内转了一圈,便去找邓方。

    邓方还在对提取煤焦油的装置进行最后检查,加上已经彻底看穿了张然看起来无所不知,没什么不会,但样样都只是知道个模棱两可的真面目,压根就懒得搭理他。

    天黑时分,炼焦炉内的煤炭总算装填完毕,在最后的进料口封闭之后,徐久年一声令下,就开始点火。

    炼焦所用的燃料,自然是被挑选出来的次等一级的煤矿了。

    炉体的温度在点火之后,飞快的升高。

    炉内的煤炭在高温之下,因为得不到充分燃烧所必要的空气,各种杂质在不断渗出,最后化为浓烟从出烟口升腾而出,然后进入了邓方收集煤焦油的几个陶缸装置之中,在冷凝的作用下将绝大部分的煤焦油都保留下来。

    炼焦的过程不是一撮而就的,这么大一炉的焦煤,至少要燃烧两天才能炼制完毕。

    徐久年在炉体上到处检查一番,确认没有什么裂缝漏烟之后,便表示没什么大问题了,接下来就等炼焦完毕,封炉等里面的焦煤熄火冷却之后,就可以将炼制好的焦煤出出来,然后再装填进下一批煤炭,再次点火炼制就行。

    张然点头。

    虽然他知道这种土法炼焦,每次都得等一炉炼制完之后闭炉,出完焦炭之后再炼制下一炉,不但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对炼焦炉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而且炼制焦煤的效率也极其低下。

    要是能有方法改进工艺,能够和那边的炼铜炉一样,随时进料炼制,随时都能出成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炼制,那就最好了……

    但一看徐久年这样子,估计靠他是没有可能了!

    这就是一个只会站在老祖宗们积攒的那点手段上故步自封吃老本,还听不进去任何意见的家伙!

    反正现在买回来的煤炭也不多,最多也就几炉的事情就炼完了。

    想要大量炼焦,就得等拿下了仓水,龙王沟的煤矿远远不断的运输过来之后才有可能,所以改进炼焦工艺的事情,他特根本不急。

    所以张然也压根就没跟徐久年商讨改进炼焦工艺的事情,等王长天安排的那几个学徒出师了,大量的煤炭进来了,将这徐久年炒掉之后再跟那几个学徒商量。

    在炼焦厂帮了忙的老百姓们,理所应当的不走了——这给支队帮了忙,人家当然是要吃完晚饭才走的。

    对这些事,不光是张然,就连王长天都看的很开。

    想让老百姓打心底的支持根据地,光靠思想宣传,光靠觉悟,那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东西只能是手段,最重要的还是让老百姓们看到切切实实的好处,比如人家帮了忙,那就该让人吃饱了再回去!

    只有这样,一点一滴的去积累,让老百姓们知道只要他们支持了支队,支队就不会让他们吃了亏,那么他们才会真正的拥护支队,在危难来临之时,坚决的跟支队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风雨同舟。

    邓英搬出了黑板,写上了拼音字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教大家念。

    a,o,e……

    不得不说,几百号人一起念拼音的时候,看起来还是蛮震撼的。

    特别是张然,那种自己又为这个时代,为了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崛起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成就感……

    嗯,美滋滋的。

    拼音的推广,在邓英的教授下,在王长天和邓英以政治任务的推广下,飞快的在根据地内推广了开来。

    不光是支队这边,各村中都是如此。

    早上出发干活之前集合来段a,o,e,晚上天黑了吃饭大家端着饭碗在院坝里排排坐来段b,p,m……

    就连背着铜矿挣工分几个人走在一起,都得来段j,q,x……

    其中,有推广的作用,更有老百姓们对识字,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自发的想要去掌握文字。

    以前是没有机会,而现在有机会了,他们便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虽然结果可能不会那么如意,但多认识一个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满足,那是来自灵魂的满足,精神的充实!

    对卫生队的培训工作,还在继续进行。

    王长天没能找到张然想要的西医,就连根据地内那位老中医,他也没能带回来。

    不过倒是带回来了一个会点治跌打,平时自己在山上采集点草药帮着村里人治个摔伤头疼脑热的,帮补点家用的赤脚医生。

    “张队长,我叫韩金山……”

    憨厚的小伙子腼腆的自我介绍。

    对于张然这样一个已经彻底被西医征服了的家伙来说,看到韩金山这么一个赤脚医生,说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嘴上却还是连连表示欢迎,让对方留下跟自己先学习救护知识,其他的慢慢来。

    但张然不会想到的是,就是这个赤脚医生韩金山,在接下来的表现,却着实让他大吃了一惊!

第138章 没有西医?那就培养一个!() 
“队长,队长不好了……”

    就在张然跟韩金山说话的当口,王老拐和康挺带着两名战士,架着一名战士满头大汗的进来了。

    那战士的脚踝已经明显变形,看起来应该是骨折了!

    “怎么搞的你们这是?”

    张然一看就急了,这还只是在训练就出现了伤员,那真打起仗来还得了?

    更别说这可是骨折啊,一个搞不好这战士以后就得跟王老拐一样得瘸一辈子了。

    “刚刚在障碍训练的时候他没注意,一脚踩空摔着了!”康挺王老拐解释道。

    “张队,现在可不是问这些的时候!”

    韩金山在这一刻,充分的体现出了一个医生该有的素质,远远比张然这个卫生队的教官都来的冷静,立即让两名战士扶着那受伤的战士躺下,一边安慰对方,一边小心翼翼的捏着那骨骼变形的位置,细心的询问着战士的痛感等等情况!

    “问题不大!”

    片刻之后,韩金山起身道:“我现在就跟他接骨,然后打上甲板,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安心静养几个月就可以走路了,而且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真的?”

    张然有点怀疑。

    这民间接骨之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