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军工 >

第144部分

抗日之铁血军工-第144部分

小说: 抗日之铁血军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是晓以大义,马老爷他们是被我感动,良心发现……”张然大声纠正道。

    “爹,然哥人家出门打鬼子,九死一生的才回来,一回来又得为支队的大小事情操心,都累成啥样了?你咋就不能理解理解然哥呢?”

    邓英恼怒的道:“你老这么针对然哥,你到底干啥呀?”

    张然望着邓英一脸多谢理解的表情道:“还是邓小姐深明大义啊,要是咱们支队多几个如你这般理解我的,我这肩上的担子可就轻多了……”

    邓方听着这话,再看看自己闺女的表情,只觉得心窝子上又被多揍了几记窝心拳,疼的简直想要呕血三升。

    “臭小子,我跟你说啊,我闺女可是千金小姐,不是你配的上的——你少打她的主意!”

    等邓英收拾完碗筷一走,邓方就咬牙切齿的对张然发出警告,看到张然眨巴着眼睛的表情又是一阵子牙根子都在痒痒的道:“就算我闺女看上了你,你也不许打她的主意,否则这硫酸啊硝酸的事,你就自己来吧,别想我姓邓的帮你!”

    “邓叔,我就跟邓英开个玩笑,你想哪儿去了啊你……”

    张然吓了一跳忙讨饶赔笑,这才问起了硫酸提取的状况来,早点提取出硫酸,早点将烈性炸药试制出来,尽早开始量产,一直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

第201章 战后大盘点(第五章求订阅求月票)() 
虽然因为要生产化肥,炼铜厂的塔缸方面现在一直在生产,并没停工改造。

    不过硫磺箱倒是已经加设上去了。

    在增加了硫磺箱人为补充硫磺进行反应之后,制备硫酸的数量有了极大的提高,日制备硫酸的产量达到了单纯靠烟气提取的一倍以上!

    还原剂方面,邓方也更改了好几种。

    最初用焦炭作为还原剂时生产出来的硫酸跟墨汁一样,在经过还原剂的调整之后,硫酸的颜色已经大为改观,已经明显有了一定程度的清澈的感觉了。

    “虽然现在用的还原剂制备的硫酸比之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制备出来的硫酸已经要好了许多,但其中的杂质含量依旧太高,还原剂方面我还得进行调整……”邓方最后道。

    “嗯!”

    张然点头嘱咐道:“尽量在不耽搁硫酸制备的同时对还原剂进行调整,毕竟咱们现在的地盘扩大了太多,等过阵子将许松撵走,咱们支队生产的化肥不但要供应咱们东江,仓水,估计还多少得给阳泉灵江这边预留一部分,都需要大量的硫酸——虽然早点造出烈性炸药来至关重要,但粮食的安全却又是重中之重!”

    虽然决定这场战争成败的永远都是武器弹药,但在张然的心里,粮食却永远是第一位的。

    肚子都吃不饱,拿什么去打仗?

    更别说,在阳泉一战,当地的老百姓个个奋勇,伤亡惨重,损失了大量的劳动力,要是不支援一部分化肥过去,帮助老百姓们增产增收,张然是真怕当地因为劳动力的损失从而造成饥荒!

    想想那些勇猛的汉子不惜性命,战死之后留下的孤儿寡母却因为没吃的而饿死,张然可不希望看到这种让英雄们流血又流泪的惨事发生。

    跟邓方聊完硫酸方面的问题,又问了一下徐久年这阵子老不老实,张然这才有功夫拿起王长天在邓英的帮助下清理出来的账本,仔细了解一下这一趟出去的收获。

    支队这次出去,参加的主要战役有三场。

    歼灭段昌东的仓水自卫队,虎杀口阻击三浦,以及魏家坡联合地方老百姓和游击武装一举全歼池田中队。

    虎杀口和魏家坡两战,共计歼灭日军两个中队加上伪军合计超过一千五百余人。

    但在魏家坡的缴获,几乎都已经分配给了灵江和阳泉两支分别由孙红忠涂进军领衔的游击队,真正让支队收获颇丰的,还是段昌东的仓水自卫队以及虎杀口一战的部分装备。

    在仓水自卫队的手中,支队足足缴获了各类枪支四百余条,报废掷弹筒两具,在虎杀口缴获各类枪支六百余条,子弹手榴弹无数。

    支队这边现在绝大多数已经换成了三八大盖,在虎杀口缴获的不少被小鬼子毁坏的三八大盖现在已经在修复当中,估计要不了多少时间,至少支队这边的三个排加上独立连,全部用上三八大盖是没有问题了。

    剩余的各类枪支,不但武装了仓水分队的一个营,支队这边再扩招一个连的兵力,也完全没有问题!

    不但如此,剩下的那些老旧枪支和单打一之类的,还足够给根据地以及仓水的民兵们装备上一部分分,让他们熟悉枪支性能的同时,也掌握一定的射击技巧。

    枪支虽然不少,但弹药方面却依旧是制约支队以及分队的重要瓶颈。

    这三仗,说起来歼灭的日伪军和地主武装足足一千七八百人,缴获的武器弹药无数,但几仗下来,各种弹药方面的消耗也极其巨大!

    子弹壳倒是带回来了几大堆,但实弹方面,支队和仓水分队加起来也不过三万来发。

    要是按照之前支队也就四个排一百多号人的水平,三万多发子弹那绝对是能让支队阔气好一阵子了!

    只可惜,支队这摊子一下扑的太大,太开!

    仅仅是仓水分队就一个营五百人,支队这边虽然只留下了三个排,但又增加了一个独立连,接下来还准备扩编一个连,也就是两个连加上三个排,到时候也将接近一个营的兵力!

    两个营,一千号人,还有支队仓水的民兵,既然给民兵们发了枪,那么多多少少也得给人配上几发子弹。

    这么一算下来,每个战士身上就又只有二十来发子弹了!

    张然又开始揪头发,现在他是一提起子弹就头疼的要命,心说这纯净的硫酸也不知道到底要啥时候才能制备出来。

    哪怕先搞出一部分来,让自己先把雷汞搞出来,将复装子弹的生产线先弄出来都好!

    毕竟仓库里前前后后搜刮回来的弹壳,张然估计没有十万,也早早的超过八万了!

    只要能复装子弹,那么一直勒着支队发展的脖子最紧的那根绳就会迎刃而解!

    虽说复装子弹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怎么着,都比没有好不是?

    除了枪支弹药,支队这趟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掷弹筒和奉天造歪把子了。

    两支歪把子,仓水分队留了一挺,还有一挺归了支队,在魏家坡一战中缴获的掷弹筒,也交给了分队那边,毕竟仓水自卫队仓库里那两具报废的掷弹筒,早就送回来了!

    支队一出去这一个多月,根据地里可一直都没闲着。

    毛钻那边实验了无数次在黑火药中添加多少分量的从废旧炮弹炸弹中拆出来的好药,才能在尽可能的少使用好药的同时,又将手榴弹地雷的威力最大化,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而二车间方面,除了将轴承实验成功并安装到了几辆鸡公车上之外,现在还在对已经生产出来了的轴承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同时也在研究任海方从仓水自卫队送回来的那两具报废的掷弹筒。

    报废的掷弹筒部件,牛大的铁匠铺内能够打造,甚至纯手工,掷弹筒也能够打造出来。

    但程东山崔三元牛大他们,明显都绝不会满足于此!

    毕竟纯手工打造是能打出来,但那个把月才打出一具掷弹筒,效率实在太差了!

    程东山他们二车间现在在做的,就是尽可能将铁匠铺的手工和二车间的机械进行结合,达到足以量产的程度。

    一旦掷弹筒能够做到量产,装备到支队,甚至是八路军的队伍当中,对这场战争的影响,那可就太大太大了!

    我军目前在炮火方面的缺乏,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别说支队,就拿浦沅中的独立团来说,他们一个团的所有重武器加起来,也就两挺重机枪加上七八挺轻机枪,掷弹筒也就四五门,其中至少还得有一半是从兄弟部队匀过来的,将来还得还回去!

    要知道,这可是一支八路军最精锐的独立团!

    而普通的八路军队伍的装备,估计比浦沅中部都要远远不如,由此可见我军的装备差到了什么程度!

    因此,我军在和日军阵地交锋之时,大多数都只有两种攻击手段,要么就是开枪,要么就是丢手榴弹!

    可反观日军,光吉野部这么一个大队一千多号人差不多一个团的兵力,所装备的重武器,重机枪十几挺,轻机枪几十挺,掷弹筒超过五十,还有山炮好几门!

    这些装备,不但让日军在战场上可以充分的利用装备优势对我军进行碾压,更是极大的丰富了日军的攻击手段!

    虽然掷弹筒无论是攻击距离还是攻击威力,都远远无法和小鬼子的山炮等炮火相比,但和比手榴弹使出吃奶的劲头也就丢个五六十米相比,无论是攻击距离还是攻击精度,那都要强出太多太多了!

    程东山等人明显清楚的意识到了这点。

    所以在任海方将两具从仓水仓库缴获的废旧掷弹筒送回来的第一时间,便已经开始着手修复,同时试试能不能够仿制量产。

    但目前来看,修复并不存在问题,但量产,绝对是任重而道远。

    想着这些,张然虽然不满足,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次出去的这一趟,直接让支队的实力有了本质上的提升!

    不说仓水新成立的分队,也不提支队扩招之后的人数变化!

    支队现在有机枪了,哪怕是难使到了姥姥家的奉天造歪把子——但终归是机枪不是?

    掷弹筒也有了,虽然根据了解,这掷弹筒现在没修好,但那也是迟早的事情!

    掷弹筒的炮弹,用的是小鬼子的手雷,这个支队目前估计短时间内还造不出来。

    但在知道仓水有两具坏的掷弹筒之后,张然就已经留了心眼,不但在虎杀口日军身上缴获的手雷全部不得动用,就连在魏家坡一战中的那些手雷,他都只是给涂进军孙红忠们两位游击队长各自留下了供应他们的掷弹筒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的数量,剩下的都以支队提供手榴弹地雷的方式交换回来了。

    现在作为掷弹筒炮弹的手雷有三百多枚,足够用上老一阵子了!

    也就是说,现在支队,万一遇到了鬼子,不但有好枪的精确射杀,迎接小鬼子著名的板载冲锋,也有奉天造歪把子进行压制,还有掷弹筒进行稍远距离的曲线打击。

    应对手段比以前可丰富了一倍不止!

    “而且老子还拉回来了那么多的汽油桶呢!”

    张然想到汽油桶,便想到了吉野过来特么的压根就不发动进攻,用山炮对着严阵以待的自己等人一顿狂轰滥炸的情形,就是一顿的磨牙根子,悻悻的道:“吉野你给老子等着,等老子将没良心炮实验完毕,大名鼎鼎的飞雷炮横空出世,老子非得也让你尝尝被人大炮洗地是个啥滋味——轰不死你丫的,老子张然跟你姓……”

第202章 粮食,鸡蛋,丰收在望!() 
在鸡鸣声中,有乡亲们打着呵欠走出了家门。

    根据地便也在这鸡鸣中慢慢的醒了过来,那升腾的炊烟,跟清晨的薄雾一起将那些山村田野都笼罩在了其中,美的如同仙境……

    俗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在根据地这边有着极好的体现。

    这片土地上的绝大多数老百姓们,都是闲时喝粥忙时吃干,一天两顿,千百年来都没曾变过。

    但现在,根据地这边已经明显的抛弃了老祖宗们留下来的习俗,不再空着肚子就出门干活,而是先弄点早餐什么的吃饱了再出门,而那些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不但有粥喝,往往还能得到一个煮鸡蛋给他们补充营养。

    这些变化,别说在张然来到这边之前,就连在支队这趟出征仓水之前,那都是没有的!

    在这么短短的一个多月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那自然是有原因的!

    一眼望去,那满山遍野即将丰收的粮食正在晨风里摇曳,饱满的颗粒早已将枝头压弯!

    每一个乡亲们看到这些庄稼,那深重的幸福便会情不自禁的在心中荡漾,然后从脸上,从眉梢周门中流淌开来……

    在他们的记忆里,从未记的在这之前有比这更丰收的年月,他们相信,他们的祖祖辈辈们,也绝对没有看到过比这更丰收的年月!

    哪怕再怎么风调雨顺都是如此!

    “这化肥,可真真的是好东西啊,施了化肥的地,比没施化肥的第,一亩地起码能多收八十斤粮食……”

    一名佝偻着腰的老农感慨着,这样的感慨,他每天怕是得说几十回,可怎么也说不够,这感慨里既带着增产增收的兴奋和喜悦,又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