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之一统 >

第17部分

大秦帝国之一统-第17部分

小说: 大秦帝国之一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伴随着刘邦一道军令的传下,大军两旁矗立的百来战鼓,同时响彻云霄,震撼人心。

    “盾牌手在前,步卒居中,弓弩手在后,负责掩护,杀!”

    樊哙扬刀策马,暴喝一声,杀猪刀直指武功城头。

    杀杀杀。

    战鼓的渲染下,五万攻城大军士气大涨,纷纷挥舞着手中刀兵大喝起来。

    杀!

    五万大军顿时开动,盾牌手高举战盾,率先冲出,步卒紧随,众志成城,如一群下山之虎,携带着毁天灭地之势朝着武功城杀去。

    黄沙滚滚,弥漫半空,幽幽的杀机充斥四周。

    很快,五万汉军便冲至武功城三百步外。

    从城头望去,遍地都是人影,如潮水卷袭每一寸土地。

    震天的喊杀中,汉军已推进武功城二百八十步。

    “将军,敌军开始攻城了。”

    副将王翳脸上涌现出一抹兴奋之色,玩味的看着满脸狰狞冲杀过来的汉军。

    章邯始终一语不发,一双虎目死死的盯在二百五十步之处。

    “不对啊。”

    “刘”字战旗下,一身白袍,满脸的清秀的张良,见大军已冲至秦军眼前,即将抵达城下,秦军却是一点没有防备之色,心中不经升起了一丝不安。

    古来征战,敌我双方无不是你死我活,特别是攻城一类的战役,守城一方,都会竭尽全力阻拦攻城一方接近城池才对,可秦军不仅没有阻拦,反而放任敌军逼近,其中必然有诈。

    “不对,快传令,下令大军退回来。”

    望着秦将一直看向城下一处,目光中对敌军视若无睹,张良顿感不妙,事出反常必有妖,急忙大吼一声,示意大军后撤。

第33章 坑刘邦() 
撤军?

    张良的惊呼,瞬间引起了刘邦的注意,不解道:“我军士气正值大盛之际,此时突然下令撤军,军心必然受挫,对我军攻取武功不利,军师为何下令撤军。”

    刘邦一双浓眉紧皱,眉宇间洋溢着浓浓的不解之情,对于张良的提议,不以苟同。

    战场之势,瞬息万变,张良来不及向刘邦解释,直接拉过一旁目愣的士卒吼道:“愣着作甚,速速鸣号退军。”

    “张良,你太过放肆了,没有本王的命令,我看谁敢鸣号,影响我军之心。”

    刘邦雷霆大怒,一改平时柔弱的表面,对着张良吼道,连称呼亦是大变。

    一众鸣号手,顿时不知所措,持着手中号角举也不是放也不是。

    “汉王这是不信张良否。”

    张良回身看向一脸阴沉的刘邦,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古来今日最忌君臣不合,刘邦不经有些后悔,但作为一军统帅,一方诸侯,他必须要树立一个形象,告诉众人,王侯之威不若侵犯。

    两人斗嘴的功夫,五万大军又向前奔袭了二十余步,离雄伟的武功城头又进一步。

    就在这时,原本平坦的大道,忽然出现一个长达二百步的巨坑,宛如一只潜伏的巨兽张了血盆大口,一下把前方百名举着盾牌的汉军吞服。

    突然失去平衡,如下饺子一般的汉军,传出惊慌失措的吼叫,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停下,往后退。”

    亲眼看着跌入坑中,身子扎在坑中一柄柄兵器上的同伴,一群深坑边缘的士卒吓的面如白纸,失声对着身后吼道。

    他们很清楚,不将身后的同伴叫下来,他们的下场难逃一死,望着坑内散发着寒光的利剑,一群盾牌手顿时慌乱起来,齐齐转身举盾,准备拦下大军的冲锋。

    可惜,正在高速冲刺下的汉军士卒那来得及停下来,前方同伴的叫停,根本没能传入他们的耳中,便被满天的战鼓声覆盖。

    前军负责掩护他们进攻的盾牌手突然停下,出乎了身后士卒的预料,不足五步的距离,根本不足以他们停下。

    望着迎头撞上来的大军,一众知晓内幕的盾牌手瞳孔一缩,面对千人撞击之力,身子一下飞出,连人带盾跌落坑中。

    “不、不,不要。”

    带着哭声的叫骂,犹如厉鬼嘶鸣。

    一道道人影落进凭空出现的坑中,迎面朝着倒竖的利剑撞去。

    噗嗤。

    几百人瞬间死于非命,凡是失去平衡,跌入坑内的士卒,无一例外,都难逃一死。

    鲜血顺着扎在士卒尸体内的剑身流淌而出,很快汇聚成一小池。

    敌军的变故,城头一众秦将看的清清楚楚,王翳脸上浮现出敬佩之色:“将军果真神机妙算,末将佩服。”

    “此举不过是暂时阻拦下敌军的进攻,切记疏忽不可大意。”

    章邯当头一喝,横扫众人一眼,发出警告。

    半月前,奉命领军十万镇守武功的章邯,在进入武功后,对麾下士卒下达了一条奇怪的命令。

    令他们延城门开始掘土,一直向北挖掘,与城前挖出一个大坑,经过十万秦军昼夜不分的努力,终于在第十日挖出了一个长达二百多步,深半丈多的大坑。

    还下令大军用了三日的时间,在坑中种满利刃,然后又命令士卒砍来手指粗细的嫩竹立在坑中,撑起一块块木板,洒上黄沙覆盖,隐人耳目,为的就是今日。

    只要有敌军攻城,敌卒踏上隐藏在黄沙下的木板上,嫩竹就会承受不住重力而断裂,从而阻拦敌军攻城,保证武功完好。

    敌军若是想要继续攻城,只能将深坑填上,否则唯有退军。

    “弓弩手准备,给本将狠狠的射,屠光这群乱臣贼子。”

    见敌军阵行大乱,章邯大手一挥下达军令。

    顿时,一排排弓弩手涌上城池,约五百名秦军弓弩手很快弯弓搭箭,二百步距离,根本不需瞄准。

    咻咻咻——

    弓如惊雷,箭如霹雳,刹那间,成千上万支箭矢依次从秦军士卒手中陆续射出。

    除少数相互碰撞,失去劲力的箭矢跌落在地,大多数皆都飞入半空,顿时将天穹染成墨色。

    密密麻麻的箭矢如过地蝗虫,闪耀着嗜血的寒光落入敌丛中,宛如瓢泼大雨,收割着一条条性命。

    惨叫声顿时响起,汉军士卒如金色麦浪一般一茬茬的倒下,失去盾牌手的保护,汉军士卒损失相当惨重。

    箭矢划破虚空,穿过他们的胸膛,或是四肢,个别着更是被洞穿头颅,脑浆溅洒长空,短短时间死伤尽五千余人。

    前方士卒想要后撤,后方士卒却想向前进攻,同为一军,行动却恰恰相反,五万汉军一时群龙无首。

    “刘”字战旗下,稳坐后方的刘邦,终于发现了异样,虽然不知大军为何进退不得,但直觉告诉他,一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电光火石间,不免想到了刚才张良反应出的异样,刘邦心中立马一寒,脸上惊恐万状,失声道:“快鸣号,让大军撤回来。”

    呜呜呜。

    负责掌控号角的士卒,听到刘邦的大喝,吓了一跳,不敢怠慢,重新吹响号角。

    “发生了什么,汉王为何会突然下令撤军。”

    一群行至最后,尚不知前方发生何事的士卒,不满的嚷嚷着,开始撤军。

    阵前一处,饱受折磨的汉军,听闻撤军号角,兴奋的嗷嗷直叫,仿佛他们不是撤退,而是打了一场胜仗。

    冒着漫天飞驰的箭雨,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汉军士卒恨不得多生两条腿。

    场面一度陷入混乱,一群亡命逃窜的士卒,见前方同伴走的缓慢,不经心起怨气,拼命的是他们,撤退倒霉殿后的还是他们,怒火一下涌上心头,纷纷开口大骂,推搡起来。

    而不满撤军命令的士卒,见打了败战还高兴的起来的同伴,同样气不打一处来,不知检讨攻城不利,反骂起他们,一时间也怒了。

    双方各持己见,辱骂声不绝于耳,个别者直接动手,瞬间成了一根导火索,开始大战一团。

第34章 天下遍地起秦风() 
“都他娘的给我住手。”

    樊哙纵马奔出,手握杀猪刀,望着自相残杀的汉军大吼。

    放在平时,樊哙出马或许还能压住一二,但今日不比往日,汉军已彻底爆发,根本不予理睬他的劝阻。

    几次劝诫,如石沉大海,樊哙怒了,暴喝一声杀出,双目迸射出森然杀机,一扬马缰,冲入军中。

    一路撞飞数十名士卒,纵马来到大战中央,手中杀猪刀毫不留情斩出,携带着一扇形之面,瞬间将几名带头作乱的士卒砍翻在地。

    “凡扰乱军心,不听号者,杀无赦!”

    樊哙横马持刀,指着身下七八名死的不能在死的士卒厉色道。

    刘邦一脸铁青,满怀壮志凌云,伐秦救世,首战却大败而归,中下秦军奸计,麾下大军又大乱,雪上加霜,一度让他差点失去信心。

    好在随着樊哙一番铁血手腕的震慑下,汉军慢慢沉寂下来,乱象消失,刘邦方才冷静。

    鲜血的浇灌,也令一众汉军恢复理智,神色沮丧的回到阵中。

    刘邦与其一众将领才清楚的看到,远处深达半丈多的大坑。

    “秦军卑鄙!”

    望着麾下大军堆积如山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眼前,刘邦心如刀绞,几千大军可是他用了无数钱财养出来的,居然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最可恨的,他一会儿还要去为他们收尸。

    众将脸色亦是凝重,虽然嘴上没说,但心中对于刘邦之言不以为然,沙场之争,本就是尔虞我诈,不是你死便是亡,何来卑鄙一说。

    “先前是本王误会军师了,请军师大人不记小人过,愿谅本王莽撞之举。”

    刘邦突然翻身下马,向着稳坐在战马之上的张良抱拳一拜,姿态甚是诚恳,看他那熟悉的模样,肯定没少做过这种事。

    一众将领已是见怪不怪,但还是一个翻身下马,不敢继续安坐。

    “汉王尊躯,岂可因张良折腰,先前之事错在张良考虑不周,汉王仁义,没下命怪罪与我已是我之福气,万万不可再折煞张良。”

    张良大惊失色,他投靠刘邦不已,对于其为人,只是鉴于听闻,刘邦一拜,着实吓他一跳。急忙一个翻身下马,扶起刘邦。

    张良所说不假,刚才确实是他过于冲动,没有请示刘邦,威严受到挑衅,为王者自然愤怒。

    “本王立誓,日后军师之言某如数听之,如有怀疑,天打五雷轰。”

    刘邦隐晦一笑,张良的反应他很是满意,随即三指向天发下誓言。

    “张良何德何能,能受汉王如此厚爱。”

    张良再次震动,又是对着刘邦一番感激涕零。

    “军师之才该当如此,该当如此。”

    见张良折服,刘邦大喜,脸上为几千士卒的悲痛之情,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顿不温不火的赞赏,刘邦话锋一转道:“今日一战我军大败,不知军师可有妙计,助本王拿下武功。”

    张良倒是没有发觉有何不妥,见刘邦询问,微微思考片刻,道:“我军今日一败,实属秦军早有准备,占据地利取得先机而已,汉王若想攻下武功,第一件事,必须将眼前的深坑填上,不然我军寸步难行。”

    “那好,就依军师之言,本王即刻派遣人马掘土填坑。”

    刘邦相当果断,作势便要吩咐手下按照张良所说行事。

    其实心中狠不得立马传令撤军,早些脱离这泥潭陷阱,奈何民意不可违,先是项羽那关他就过不去。

    “汉王莫急。”

    刘邦如此心切,想要拿下武功,攻入咸阳,张良大感欣慰,但却不像他那般急躁,沉稳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既要续路,也不能断我军后路。”

    “汉王你看,武功外的平原,已尽数为我军安营扎寨之地,远处是群山,三里之外才是秦北道,若大军来回奔袭六里取土,无疑是下下之策,延误我军攻击,与其舍近求远,不如命士卒入群山伐木,已木克土。”

    还有一点张良没说,那就是木比土实用,一根成年木干,最少可抵十石泥土,并且距离更近,速度更快。

    “先生果真大才,樊哙听命,即刻按照军师所言传令大军,进山伐木,破秦军之险。”

    刘邦对着张良夸奖一句,随后看向身旁的樊哙吩咐道。

    “汉王放心,末将亲自带领一队大军出发。”

    函谷一败,对樊哙的影响甚大,在刘邦眼中的重要性,也下降了少许。

    樊哙不得不抓住每个机会,来重获刘邦的重视,虽然刘邦没说,但樊哙还是感受到了。

    “将军切记,入山前,先派一人士卒入林查看,以防秦军埋伏,点燃干柴火烧我军。”

    张良拦下樊哙再三叮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任何细节他都不能放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