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如烟 >

第95部分

三国如烟-第95部分

小说: 三国如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充分地休息了一夜,江东军做好了各种准备。

    第四天,联军开始了对汉军的猛攻,而虎啸营则凿穿了汉军的的防线,直奔江夏城。

    这一仗又足足打了四天,1万5千汉军终于在3万多联军的猛攻下从且战且退变成了溃逃。孙策和袁术各损失了3千多人,歼灭了9千汉军,俘虏了3千人。

    等孙策和周瑜说完,季书也向二人说了江夏这边的情况。

    从季书赶到当涂开启江夏战役开始,短短七八天时间里,当涂经历了得而复失的2场战斗,夏口1场战斗从白天打到晚上,江夏城3场大战从夺城到守城汉军数度杀入了城中。

    一边说着,季书一边忍不住微微握紧了拳头。

    有些不甘心啊!

    这一战并非是他季书赢了诸葛亮,而是江东胜了荆州。

    最关键的一仗是太史慈守住了江夏城,若非如此,4万江东军必死无葬身之地。

    不甘心啊!

    武将想要变强可以勤练武艺,那谋士想要变强又当如何呢?

    周瑜看在眼里,拍了拍季书的肩膀宽慰道。

    “想不到荆州也有这样的人才,倒是我们准备不足啊。”

    想起了孙策遇刺的事情,周瑜微皱眉头,这让他再次认识到了情报的重要性。

    看来建立一个完善的情报网是刻不容缓了。

    不过那也是明天的事了,周瑜一拳锤在季书肩膀上说道。

    “不过到底还是我们胜了!”

    不错,季书点点头笑了一声。

    “下次一定要赢得更痛快些!”

    “哈哈!”

    三人一阵大笑,竟有些期待接下来的大战。

    说笑着,众人已经来到了江夏城太守府。

    分别落了座,看着大厅中央刚布置好不久的巨大沙盘,江夏郡基本都已经插上了江东军的旗帜,只剩下一处。

    孙策开口道。

    “好了,现在咱们来讨论下攻打夏口港的事情吧。”

    甘宁精神一振,连忙请命道。

    “主公,给我一万精兵,这次我定拿下夏口港。”

    众人皆知甘宁上次出征夏口港未果,此番是想有始有终吧。见状,刚才还有些跃跃欲试的其他将军又坐了回去,打算把这次机会让给甘宁。

    不过华歆却有些异议。

    “主公,季军师的西路军剩下的一万人中伤员众多,久战疲惫,不宜出战。而我们东路军的2万将士赶了3天的路也同样疲惫不堪,其中虎啸营更是已经连续7天在赶路和作战了。不如休战数日让将士们都好好休息一番,以蔡瑁手上的兵马也翻不起什么浪了。”

    众将微微点头,士兵们有多苦多累没有人比他们这些将军更清楚,但军情如火,不能不急。

    不过华歆的话让他们忽然发现,这场战役似乎已经进入了尾声,不用那么着急了。

    就连甘宁也忍不住被华歆说服,点点头表示认同。

    见众人一副和谐景象都同意了让大军休整几天,季书笑了笑开口道。

    “其实也不用这么麻烦,不出几天,汉军必定自己撤退了。”

    放弃夏口港,就等于彻底放弃了江夏郡,荆州的门户将彻底打开。

    汉军虽然目前处于劣势,但真有这个可能么?

    众将疑惑地看了过来,华歆和诸葛瑾不禁看着沙盘陷入了沉思。

    “眼下我军3万驻扎于江夏城,就算蔡瑁再怎么收拢溃军最多也不过1万人。”

    “我军三倍于汉军,若想守住夏口港,汉军必然要增兵。”

    季书走上前,指着沙盘对众人说道。

    “增兵不难,江夏的重要性也同样值得刘表增兵夏口港。可是难就难在粮草补给上!”

    “北面的新野到夏口港的道路已经暴露在我军的眼前,我相信汉军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当着我们三万大军的面运送粮草吧?”

    “除此之外,就只能走水路了。大家都知道水运速度缓慢,又与陆地有很大不同,货船一旦倾覆必定全部葬送在江底。”

    “若要守住夏口港,甚至反攻江夏,刘表在此必须集结4万人以上的军队。4万大军的粮草啊!靠水运得多大一支舰队不停往返?既费时费力,也容易被我军水师袭击。只要中了一支船弩就足以葬送一船粮食,荆州虽富,只怕也同样吃不消。”

    见众人没有异议,季书总结道。

    “我军大可休整数日,等汉军撤退后直接接管夏口港。”

    听完季书的分析,众将不由一阵嬉笑。

    “看来这座夏口港,我们还要白拿了!哈哈~~”

    周瑜犹豫了一下,提出了一个他刚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那我们即刻出击,围住夏口港,消灭蔡瑁剩下的这一万兵马又如何?”

    众人不禁陷入了一阵沉默、纠结之中。

    没错,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对于之后的战争自然是有益的。

    季书刚打退蔡瑁时倒也想过彻底歼灭蔡瑁,不过当时他手上只剩下1万残兵,士兵们的状态也是糟糕至极,去攻打夏口港怕是要铩羽而归,于是便收起了这个心思。

    孙策大军的到来其实也让季书又升起了这个心思,不过华歆的话提醒了季书。

    不要光顾着注视胜利,己方的情况也同样好不到哪去,再让孙策的2万大军去强攻夏口港只是拼个两败俱伤罢了。

    众人就此商讨了半天,终于还是决定暂时罢兵,休整一段时间,治疗伤兵、收编俘虏、巩固江夏城防、制定一个对世家的新方案来处理以后的世家问题。

    蔡瑁也不出所料地在第三天收编完溃军之后就撤离了,甘宁只带一千人就拿下了夏口港。

    江夏战役到了这里算是终于结束了。

    两军交战的详细情报也纷纷传进了诸侯耳中。

    孙策和刘表之间的战争发生得出人意料,又理所当然。

    刘表出动了6万大军,算上江夏的1。7千守军,总共投入了7万7千的兵力。

    而孙策实际上也动用了江东大部分的兵力,组建了6万5千人的大军投入战场。

    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双方超过十万大军绞杀在江夏郡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其惨烈程度也让诸侯瞩目。

    在江夏战役中,刘表总共损失了6万6千名将士,而孙策则损失了3万人。最关键的是,作为荆州东面屏障的江夏郡完全落入了孙策的手中,襄阳的门户新野、荆州的腹地江陵和荆南数郡都暴露在了孙策的兵力威胁之下。

    至此,战争也走到了一个转折点。

    江夏战役之前,荆州至少在兵力上比江东要强上一些。

    江夏战役之后,荆州只剩下5万4千的兵力,而孙策还有5万大军。荆州不但失去了兵力优势,也失去了战略要地江夏,从此走向了被动的守势。

第三十八章 短暂的安宁() 
“建立医学院?”

    看着眼前的季书,孙策有些失笑。

    孙策只知道私塾。私塾自然是教书育人的,不过教的也都是诸子百家的学说,从汉武帝后更是只教儒学。

    虽然也有医书传世,但医术在读书人的眼中不过是一门杂学,很少有读书人会去钻研。

    医术与其说是一个学问,倒不如说是一门手艺更贴切些。

    自古医者都是一个师傅带三两个弟子传承下去,而季书居然想将医术作为一个学派发展起来。

    这不是季书第一次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主意,孙策也是见怪不怪了。

    “子渊,可若按你说的免费招收学生,这医学院的开支可不小啊。”

    “所以我这不是来找大哥你商量吗?”

    季书坐到了孙策相邻的座位上,顺手给孙策倒上了一杯茶。

    孙策接过茶一饮而尽,盯着季书的眼睛问道。

    “江东的财政虽然还充裕,不过现在正是战争时期,大手大脚的话我怕张纮要气得从建业跑来过找我算账!你怎么忽然提起要建立医学院?”

    “我刚刚去看了伤兵的营地。”

    季书轻轻叹了口气,犒赏将士、抚恤伤者这些季书都不是第一次做,但刚才见到的一幕幕还是让他心情悲痛。

    “太惨了!”

    孙策也沉默了,这一仗虽然赢了,但也同样是他继任主公以来军队伤亡最大的一次。伤兵营他也去看过,不难想象季书的心情,他倒了一杯茶给季书。

    季书抬起头迎上孙策的眼睛沉声道。

    “当时我就忍不住想,要是我们再多一些大夫就好了!”

    “天下战乱不止,每天都有人死!我们不仅缺能够平定天下的军队,也同样缺能治病救人的大夫。”

    “而且这绝不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我们的大夫多,能救活的将士就多。你看,比如我们每场战斗能多救回几百人,那一场战役下来就是几千人,说不定这几千的兵力就······”

    孙策摆摆手让季书停住了,他没想到季书要建立医学院的初衷竟是这个,同样去看望伤兵,季书比自己想的更远。

    嘴角上挂上了笑意,孙策开口道。

    “好了,不用说了,将士们为我舍命奋战,我能为他们做什么绝不会推诿。你就放手做,该花钱的地方就花,张纮过来了,我顶着。”

    季书忍不住一拳锤到孙策肩膀上,笑道。

    “这才是我的好大哥嘛!”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前期的话我打算在江夏做试点,把医学院培养出的大夫拉到军中做军医,或者放到地方建立个隶属官府的医馆为百姓诊病,由此看看成效和收益。”

    “所以前期的话花销不会很大。等做出了成绩再向整个江东推广普及,届时想必张纮也不会反对。若是民间的医馆能有所收益的话,说不定医学院后期还能自给自足。”

    孙策点点头稍微放心了一些,整个江东运转起来各方面都需要花钱,孙策知道主管财政的张纮压力是很大的。

    毕竟别的诸侯统治之后都是苛捐杂税,而孙策一上台后却是发布了《一税法》简明了税务,降低了税收。若不是抄没了叛逆世家的家产,还有得到了老丈人乔家的支持,江东军这样大刀阔斧的新政和大规模的整顿军备早就榨干国库了。

    “对了,俘虏的事怎么样了?这加起来可有一万俘虏啊,我眼馋着呢。”

    季书笑了笑,打仗靠的就是人。诸侯谁不眼馋,毕竟不是谁都能像袁绍那样拉出几十万的大军来。

    “这件事我交给苏飞去办了。他是黄祖的旧部,在江夏待的时间长,身份上也没有比他更有说服力的了。就这两三天时间,已经有3千人愿意归降江东为我军效力了。”

    听到这个名字,孙策有些调皮地调侃道。

    “就是那个诈降的‘苏飞’吧,他可差点把你给害死了!也就是你,还敢重用他!要是我当时在江夏早把他给剁了。”

    说到这里,季书就有些无奈了。

    “他也不过是忠君之事,再说连家人都被挟持了还能怎么办。这点我倒不怪他,是我太大意了,没有识破诸葛亮的计谋。甘大哥如此信任他,我只是相信甘大哥罢了。”

    “兴霸么?呵呵,你还是一样耳根子软。”

    “你不软?”

    季书白了孙策一眼。

    孙策大怒。

    “我哪里软了?!”

    “该强硬的时候,我从来都是杀伐果断的。”

    “要不是你,我身上的杀气不知道要比现在高多少去了,公瑾他都拦不住我的。”

    不知咋的就争吵到这个话题,两人对视一眼呵呵直笑起来。

    季书又给孙策倒了一杯茶问道。

    “说起来这几天怎么不见二哥呢?”

    孙策喝完茶也疑惑了。

    “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这几天神神秘秘地召见了很多人。我派人叫他只说,忙着呢,有什么事让我们两个商量着解决就行。”

    季书耸耸肩。

    “管他呢,大概是想给我们个惊喜吧!等他办好了,肯定第一个跟你汇报。”

    孙策也释然道。

    “好!”

    “说着说着就扯远了,你告诉苏飞让他好好干,若能把这一万俘虏都招降了,我就升他做大统领,过去的事也既往不咎了。”

    “毕竟你们都有这个肚量,我这个做主公的也不能太小肚鸡肠了。”

    季书大笑。

    “如此,我就先替苏飞谢谢主公了!”

    笑过之后,季书又严肃道。

    “这次江夏战役虽然打得艰苦,但苏飞和世家造反的事也给我提了个醒,在这里我要和你细细说一说,让你心里有个数。”

    见孙策点点头,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季书继续说道。

    “咱们江东早就以你为中心建立了一个核心,我们的梦想、追求早已和你连接在了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