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如烟 >

第87部分

三国如烟-第87部分

小说: 三国如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这还差不多。”

    美妇人抓着月英的小手,装模作样道。

    “那娘在这里就先替你舅舅谢谢你咯?”

    月英微微一愣,也有样学样道。

    “应该的,应该的,娘客气了。”

    黄承彦有些无语地回头瞪了眼这两母女,却拦不住两人一阵玩闹、嬉笑不止。

    叹了一口气,黄承彦抓起筷子对两人比了比。

    “吃饭!”

    吃完早饭后,月英称自己公务在身也要赶去当涂便出门了。但走出黄府门口,月英却脸色阴晴不定起来。

    娘在我的手心写了一个“五百”是什么意思?

    不能当着爹的面明说!

    月英能想到的只有黄家的五百铁卫,这是黄家的私兵。

    既然要用到私兵,那自然是要打仗了?

    月英变了变脸色,她想到了建业世家血案。

    等江东军占领了荆州,自然也要推行江东的新政。建业的世家不肯向孙策妥协,难道荆州世家就好说话了?

    可江夏大小世家也就4个,他们真敢对江东军出手?

    月英有些拿不准,她不知道会不会是她会错了母亲的意思。

    不管如何,她必须去当涂找季书回来坐镇江夏城,因为季书才是孙策任命的征讨江夏的主帅。但在那之前,她要去见太史慈一面。

    骑上马,月英飞奔向太守府。

    ······

    这天下午,2万5千汉军围住了江夏三面,只留下南门。

    太史慈站在城墙上眺望,背后冷汗直流。

    若不是他应了月英的请求派出大量斥候四处查探,恐怕还不知道北面的山林里竟然藏了这么大一支兵马!

    若是毫无防备之下被这支汉军趁夜袭城,以目前的兵力太史慈真的不敢保证一定能守住江夏城。

第二十五章 江夏阴云() 
“呵呵,子义,他们这是想让我们放弃江夏向南逃么?”

    徐盛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南面的城墙上,他走到太史慈身旁,脸上挂着笑意,言语中透出一股对“他们”的不屑。

    已经听出了徐盛的声音,但太史慈还是回头看了一眼,他笑着解释起汉军的意图。

    “南面可只有一个小码头,停靠些商船还可以,大军出航还是需要向西去夏口港,这三面之围也是没安好心,只是打算动摇一些意志不坚的士卒罢了。”

    徐盛点点头,在一些士卒看来这是汉军留下的生路,但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条死路。

    “仗着些兵力优势就想吓跑我们,这也未免太小看我们江东军的将士了。”

    也就荆州弱兵才会因此动摇,江东百战精兵岂惧一战?这正是徐盛不屑的缘由。

    战略上,他们不可能放弃江夏。且不说江东军千辛万苦、昼夜奔袭才打下了江夏城。若放弃了江夏,东面驻守当涂的羽林军和向西征讨夏口港的甘宁部又该如何自处呢?

    “嘿,等甘大哥打下夏口班师回来就轮到我们收拾他们了。”

    对于徐盛的乐观,太史慈没有附和,他隐隐感觉到局面似乎有些失控。

    这支2万5千人的兵马到底是还没赶去石亭战场的蔡瑁后军,还是专门等着他们的伏兵呢?

    太史慈拿不准主意,他更倾向于后者。但若是如此的话就太可怕了,他们恐怕坠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之中。

    甘宁那边想必也没有那么顺利,但不管他能不能打下夏口港,快则明天、迟则后天,甘宁一定会发现异常领兵回来。

    至于季书那边,月英小姐既然已经察觉江夏世家的隐患,定然会让季书领大部分羽林军尽快返回江夏城坐镇的。

    “汉军若要袭城就是今夜了!”

    太史慈双手按在城垛上断言道。

    “今夜?他们还想一战攻克我们?”

    徐盛听完太史慈的话顿时吃了一惊,感觉有些荒诞。

    孙策麾下的江东军一直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徐盛还是第一次遇到江东军被人看轻的情况。

    不过仔细一想,徐盛又觉得太史慈说的十分在理。以如今的战局,时间对于双方来说都至关重要,每一天都关系着好几分胜算。

    太史慈看着徐盛,他们两个都是认真的人,所以他也不拐弯抹角了。

    “文向,月英小姐去当涂前曾告诉我,江夏世家有异样。你马上安排人手去布控江夏世家的大宅和别院。”

    世家?

    出乎意料又异常熟悉的名词让徐盛有些愕然,作为当初建业巨变的亲身经历者,数个月前的回忆至今还历历在目。但荆州是荆州,江东是江东,可以说众人先前进入一个盲点。

    徐盛咬牙切齿地唾骂道。

    “子义,你是说又有些混账东西要生事!哼,我说呢,原来这就是汉军的底气啊。”

    骂骂咧咧了几句,徐盛也严肃了起来,当初江东十一个世家掀起叛乱就纠结出了上万人的私兵,江夏一郡的世家手上估摸着也有两千多人的吧,里应外合之下还真有些棘手。他懊恼道。

    “有些不好办!直接进府控制那些世家家主倒能省事安心,怕只怕落人话柄,让主公日后统治荆州平添许多麻烦。只是若后发制人,我可知道这些世家都有好多处大宅、别院,布控起来倒不难,可真要将局面控制在我们手上,我们的兵力就太过紧张了。”

    太史慈似乎早有预料,拍拍徐盛的肩膀笑道。

    “有什么不好办的?既然是世家私兵,平日里大部分人肯定是安排在城外的庄园。不管他们是什么时候悄悄安排进了城中,又潜伏在哪里,肯定都是要吃饭的。你马上去询问下给世家供应食材的商户、农户,最近哪里的供应量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便是藏在哪里了。”

    徐盛恍然大悟地拍了拍大腿,又伸出一个指头在太史慈面前比了比,笑道。

    “哈哈,还真是这个理!我说主公和军师都比较倚重你呢。还真别说,子义,你就是比我聪明,脑子转的快!”

    “好,我马上去安排兵马监控世家。哼,我倒要看看汉军哪里来的自信觉得今夜就能攻破江夏城?”

    徐盛的话让太史慈心头又闪过了什么,他连忙拉住徐盛。在徐盛疑惑的目光中,太史慈一言不发,双眼像是有些失神地游离着。良久,他微微眯起了眼睛。

    ······

    晚上,黄承彦正要出门,却见门外已有两人守候。

    “黄老先生,今夜多事,还是回屋喝茶来得安稳些。”

    两个人影从夜色中走到了灯光下,走在前面那人高大威严、醇厚如山、俊朗异常,一对手戟背在背上,厚重的盔甲在灯光中反射着光。后面那人是叛向江东军的苏飞,他曾任黄祖麾下的大统领,黄承彦和他有过一面之缘。

    “黄某正应好友之邀过去喝茶,不过既然江夏主事的太史将军亲自登门拜访,那黄某只好改日再向他赔罪了。太史将军,里面请。”

    面对素未谋面、一身甲胃的太史慈,黄承彦微微侧身,从容地摆了摆手邀请太史慈进府,这样子就好像他是专程出来迎接太史慈的一样。

    太史慈暗道一声老狐狸,想到这是月英小姐的父亲又不禁失笑,他抱拳一礼道。

    “呵呵,黄老先生客气了。汉军今日围城,想必今晚要有一番纷乱,晚辈受月英小姐之托,前来照顾府上。请黄老先生不要怪罪!”

    黄承彦连忙说道。

    “唉,太史将军客气了,哪里会怪罪,高兴还来不及呢。”

    太史慈点点头,向身后挥了挥手,正色道。

    “如此自然是最好的。”

    话音一落,又响起一阵整齐的步伐。一队士兵出现在视野中,他们几步一人围着黄府依次排列过去,背靠着墙壁、警戒四周。

    饶是黄承彦也有些微微错愕,太史慈则笑着介绍起了身边的人。

    “黄老先生,这是苏飞将军。今夜纷乱,若我有事离开就由苏将军来负责老先生安全,想必老先生也认识吧。”

    回过神来,黄承彦坦然道。

    “苏将军和我有过一面之缘,没想到已经弃暗投明了。”

    苏飞略有些尴尬,只是抱拳一礼,没说什么。

    看着苏飞尴尬的样子,太史慈开口又道。

    “大汉已亡,天下有德者而居之。刘表自诩汉室正统,却不知民心所向,行事只为一己私利,破亡已在眼前。荆州想必还有许多和苏飞将军一样郁郁不得志的有识之士,黄老先生是荆州的文坛领袖之一,今夜倒要向老先生讨教一番了。”

    “哈哈,老头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黄承彦大笑着拉上太史慈的手走进府中。

    黄府的客厅点亮数盏明灯让黑夜亮如白昼,仆人们出出入入不消多久就摆好了酒宴。黄承彦坐正中的主位,太史慈和苏飞相邻坐于客席。

    应太史慈的请求,黄承彦向他一个一个地介绍起荆州的将军。太史慈听的很认真,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很久,城外响起了一片厮杀的喧哗,黄承彦放下手中的酒杯问道。

    “汉军趁夜攻城,子义不去外面坐镇指挥吗?”

    太史慈津津有味地吃着菜,浑然不担心菜中有毒,却还衣不解甲、正襟危坐。闻言,太史慈放下筷子回道。

    “一人之力终有尽时,战场之上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汉军攻城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晚辈能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事情诸位同僚会帮晚辈做完的。”

    哦?

    太史慈这样的放手施为让黄承彦不由来了兴致,这在荆州军中有些不可想象。

    “子义知人善用、稳坐如山,足显大将风范。只是不知江东可与子义比肩者又有几人?”

    太史慈大笑,连连摇头道。

    “晚辈之才在江东又算的了什么?”

    “江东文有周瑜、季书、诸葛瑾、鲁肃、张纮、张昭、华歆和月英小姐等数之不尽的奇才,武有甘宁、赵云、周泰、程普、朱治、黄盖、徐盛、蒋钦等难以计数的豪杰。晚辈之才,不过是以稳重而得主公和军师信任,当不得黄老盛赞。”

    “如军师周瑜,用计如天马行空、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敌军每每到了败时,还不知道因何而败。”

    “又比如黄老的女婿季书,用计缜密、观察入微,好像能直透人心,俯视战场。每到关键处,季书都能在一片未知中捕抓到一丝破绽,看穿敌人的弱点。”

    ······

    太史慈侃侃而谈,让黄承彦对江东军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席间自然是宾主尽欢了。

    两人一直畅谈到了深夜,这才有人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禀报将军,汉军已经杀退。徐盛将军让我回禀,一切如太史将军所料。”

    传令士兵的话让客厅内的三人顿时一静,黄承彦一脸错愕,苏飞一脸不敢相信,太史慈则有些微微遗憾。

    蹡!

    烛光中一道闪光,太史慈的手戟架在了苏飞的脖子上,他轻叹一声说道。

    “苏将军,你是兴霸的好友,可以的话我也不想怀疑你。但身为主将,肩负上万将士的性命,我不得不防。现在看来,你得去大牢里呆上几天了。”

第二十六章 风云变幻() 
“贤侄,你说的在当涂和夏口设下埋伏这些我都同意了,可是江夏城这里会不会有些欠考虑?”

    在征讨袁术的会议上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向大将军蔡瑁断言孙策必定借此机会开始攻略荆州。然后,诸葛亮向蔡瑁献上了以江夏为诱饵将江东大军引出,分割到当涂、江夏、夏口三个战场,再设下伏兵削弱江东军,乃至最后全歼江东军,开始反攻江东的大计。

    蔡瑁瞥了一眼身边的黄祖,神色有些欣赏又有些复杂地看向诸葛亮。

    “孙策残暴,蔑视世家,各世家也都同仇敌忾,让他们出些力想必各世家都不会拒绝。只是江夏几个世家的私兵加起来最多也就2千人吧,我担心他们担不起这个重任啊。”

    蔡瑁很清楚世家私兵是个什么德行,那简直比杂牌军都还不如,也就看家护院、护送商队、打打山贼还行。把整个计划中如此重要的一环放在世家私兵身上,蔡瑁心里没底。

    诸葛亮似乎对蔡瑁的顾虑早有预料,只见蔡瑁刚说完他便张口答道。

    “这是自然。作为江东攻略荆州的关键一战,孙策必定会派出季书或周瑜统帅大军。有此二人之一坐镇江夏定然不会忽视世家私兵的威胁,所以世家私兵不过是障眼法,重夺江夏的重任还是要交给苏飞将军。”

    随着诸葛亮一句话,众人的目光不禁都投到了苏飞身上,这让苏飞有些愕然。

    大将军蔡瑁、太守黄祖、谋士蒯良先生、大将文聘等等,满眼都是荆州的达官显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