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如烟 >

第77部分

三国如烟-第77部分

小说: 三国如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允老头本交代他和轻语好好相处,可没几日就把轻语送走了,说是去江夏躲避兵祸,这一走就是几年时间。

    或许王允以为他只是色心上头,但那却是吕布的初恋。

    无法忘记初见时的那一抹惊艳,少女将剑架在他脖子上。

    宛如百灵的声音凶巴巴地叫嚷,好像要杀人一样,脖子上的剑却纹丝不动,那份美在吕布的心头刻下了剑痕。

    匆匆的一面,转眼便是几年,吕布甚至已经记不得少女的美貌了,但那一抹惊艳却还留在心头。吕布只知道自己想娶她!这份心意从未动摇。

    吕布有时会拜访王允,送上礼物,和许多官员一样,他总能和王允相谈甚欢。

    他以为王允总有一天会让女儿回来。

    尤其是禅让大典之后,董卓皇位稳固,汉室一派也再没有了盼头,天下诸侯肯定纷纷自立、互相征伐。而偏安于西北一隅之地的董卓地盘肯定会有比较长时间的安宁吧,至少在中原地区局势明朗之前恐怕没人会向董卓动兵。

    王允应该会让女儿回来了吧?

    结果却是这个样子。吕布盯着好像有些变了的王允,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

    “司徒大人,人心更迭,朝代更替,自古有之,你何苦为汉室殉葬?”

    “还是带着小皇帝随我回去向义父请罪吧!有我为你求情,又正值用人之际,以你的才干,义父肯定会网开一面,让你戴罪立功的。”

    “哈哈哈哈哈哈”

    吕布话音一落,王允便是放纵地狂笑起来。

    他站起来,昂首挺胸地立于天地之间。这样的气质,吕布第一次在王允的身上看见。

    他目光如剑,直刺人心。让吕布回想起了在天子面前、在百官面前,唾骂董卓,含笑赴死的那些迂腐、顽固的大儒们。

    “戴罪立功?呵呵。”

    “十常侍身死,我原以为拨云见日,大汉中兴有望。”

    “没想到又遇到董卓这个乱臣贼子。”

    “胁迫天子,自封相国。”

    “荒淫无道,yin乱宫廷。”

    “残暴不仁,杀害忠良。”

    “为一己私欲陷天下于水火之中,而今还要篡谋皇位,窃取社稷重器!”

    “竟还有脸上演一出‘三辞禅让’,自比上古圣贤禅让帝位的典故!”

    “天下还有谁能比董卓更无耻?”

    “我王允一心为国,忠于汉室。何罪之有?”

    “吕布,你一个二臣贼子,弑父弑君,共谋造反,还敢在我军面前嘤嘤狂吠!”

    “掩耳盗铃、一叶障目,你们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吗?”

    “古往今来,史官铮铮铁笔饶过谁人?”

    王允指着吕布在两军阵前破口大骂。

    吕布的脸色青一阵红一阵,他现在才知道自己在王允心中的形象。

    但吕布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他为丁原效忠,丁原却对他百般防范,甚至听信谗言要杀他!

    后来他才知道,那天他和丁原可能中了李肃的离间之计。

    可他有什么错?

    难道站在那里含冤受死才是对的?

    这个世界太奇怪了!

    他仅仅只是想活下来。为何别人竟不许?

    董卓对他信任有加,他也为董卓贡献忠诚。可为什么别人非要将他骂死!

    人言可畏啊!

    原来,天下悠悠之口真的可以“杀人”。

    一股难言之苦卡住了吕布的喉咙,他明白了为什么过了几年的时间王允都没让轻语回来。

    他是二臣贼子,弑父弑君,龌龊小人。

    她是司徒之女,忠良之后,玉洁冰清。

    今天之后,他们更没有机会走在一起了。因为他将成为她的杀父仇人。

    “杀!”

    剩下的一百羽林军没能坚持多久,最后是高顺一剑刺死了王允。

    吕布终究没有亲自出手。

    “乱臣已除,陛下请随我回去吧,相国还在禅让台等您呢。”

    马车周围满地都是羽林军的尸体,许多生命逝去。

    一个旧的时代也逝去了。

    今后将是天下诸侯的时代。

    吕布没有了一丝敬畏之心,他淡淡地对着马车喊了一句,见小皇帝良久没有出来,他用方天画戟挑开了车帘。

    但,车里没有一个人。

第九章 大汉葬歌(终)() 
汉朝时,除了封王拜侯的皇室宗族和大功臣外,朝廷官员中以三公九卿最为尊崇,其中三公则是百官之首。

    司马,掌管天下兵马。

    司空,掌管天下的水利、建筑。

    司徒,掌管天下的土地、百姓户口。

    禅让大典这一天。

    文武百官早早便到了禅让台守候,而三公则会亲自去寝宫中迎接皇帝,一路随行到禅让台。

    董卓掌控洛阳后,自封相国,地位尤在三公之上。司空常年空置,大权被董卓把持,他只留下司徒给王允,让他辅佐政务。至于司马,董卓封给了刘虞。

    公孙瓒死后,董卓听从李儒的建议,封袁绍为大将军,封刘虞为大司马。据消息回报,司马大人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了。

    所以,虽说是三公迎奉皇帝,其实也只来了王允一人。

    数十个死士擦干刀口上的鲜血,守在了献帝寝宫外面,王允独自走了进去。

    “司徒公,你们还是出手了······”

    见到献帝刘协拉着皇后伏寿的手坐在正位上,有些愁然地看向他,王允跪拜道。

    “让陛下和皇后娘娘受惊了。”

    “陛下身边董贼的耳目众多,这等机密大事,我等实在不敢事先禀告陛下。”

    “逆贼董卓现在正前往禅让台,请陛下和皇后娘娘快些换了便服,从宫中密道离开吧。”

    刘协一怔,诧异道。

    “没想到司徒公还知道长安密道?”

    王允微微一笑,迎向献帝的目光解释道。

    “皇宫在兴建之初就设有密道,此事除了皇室,朝中三公之中也是口口相传,只为应对如今这样的情况。若非十常侍之乱中洛阳密道已经暴露,或许当初就能带陛下逃出董贼魔掌了。”

    刘协倒不是真责怪王允知晓了这个秘密,他还真没把这个密道看得太重。听到王允的解释,他轻轻叹息,有些茫然。

    “可如今这天下,我逃出长安后又该如何自处?”

    没错,堂堂皇室竟然到了要靠密道逃出皇宫的境地,那天下间到哪里才能算是安全呢?

    “司徒公,我逃出去后,投曹操如何?”

    王允有些语塞,但他还是开口道。

    “曹操,我原本以为他是忠臣。可惜大错特错。”

    “这些年我细细想来,总算是想明白了,曹操当初向我借刀,要杀的不是董卓,而是我。陛下,曹操乃是乱世奸贼,绝不可信。”

    刘协点点头,朝中忠于皇室的早已所剩无几,王允、伏完可以说是他最亲近的人。这两人对他而言,如师如父。王允的话,他十分相信,他又问道。

    “那刘备呢?”

    刘备是汉室宗亲,和刘虞、刘焉、刘表的那种冷漠不同,刘备曾参与了诸侯伐董。而今刘备坐拥徐州,在诸侯中也有了一定实力。

    谁知王允依然摇头。

    “刘备,贤名远传,常打着汉室宗亲的旗号标榜自己,看似拥汉,实则是借助汉室余威罢了。他若真有心,早该联合曹操,兵向长安了。可他却闷声发展徐州,直到现在袁绍南下了才出兵帮助曹操抵御袁绍。可见此人心中真正的想法是积蓄实力,争夺天下。这些个汉室宗亲不但容不下陛下,恐怕还巴不得陛下死在董卓手中吧。”

    “孙策和公孙瓒原本倒是个好的选择,只可惜孙坚偏偏是死在了刘表手中,公孙瓒又被刘虞出卖给了袁绍。”

    刘协有些沉默。天下之大,哪还有他这个皇帝的去处?

    所以,王允知道伏完是想让陛下逃出去,日后能复兴汉室。

    王允没对伏完说实话。

    他看得更透些,普天之下,陛下能依赖的只有身边的他们罢了。

    他们若死,大汉就亡了。

    “陛下,喜欢学医吗?”

    刘协微微一窘,连伏寿都偷笑了一声。

    “没想到司徒公也知道了。天下杀戮太多,朕原本只是太闲了,就找些医术来看看。没想到后来就迷上了。”

    王允也笑了,但他不是取笑,他感到很欣慰。

    武略不行,天下必有万人敌的豪杰可以辅佐天子。

    谋略不行,天下必有神谋鬼算的策士可以辅佐天子。

    政略不行,天下也会有像他这样的奸猾之徒可以辅佐天子。

    但心怀天下的君王并不是每个臣子都能遇到。

    若非两任昏君留下了这个绝境,陛下定能成为一代明君,流芳百世。

    王允暗暗断言。他从怀里拿出了一本书呈到了刘协面前。

    “呵呵,陛下能有医者仁心,何须羞愧?老臣这有本医书,是收集来的孤本,送给陛下,希望陛下以后能悬壶济世,一生平安!”

    刘协接过医书,愣了愣,见王允目光炽炽地看着他,他恍然道。

    “······司徒公的意思,朕懂了。”

    王允点点头,又从怀里拿出一块绸布,翻开后是一支精美的凤钗。他递给伏寿。

    “这是你父亲让我交给你的。他去给我们争取时间了。”

    短短一句话,刘协和伏寿不难明白这其中包含着怎样悲壮的决意。伏寿接过凤钗忍不住流下泪来,刘协轻轻抱住了她。

    王允慈祥地看着两人,轻轻说道。

    “陛下、娘娘,去换衣服吧。再迟些恐怕董贼生疑,计划出现其他变故。”

    刘协蓦然抬头,他的眼中满是动摇,像是一个少年恳求着长者。

    “司徒公,你和我们一起走吧!”

    王允的嘴唇有些微微颤抖,他低下头,又猛然抬起头大笑了一声。

    “陛下安心,老臣这把老骨头也没打算这么去死。不过老臣还要安排些事情,还要和陛下小别数日。”

    在王允的催促下,刘协和伏寿进内室去换衣服了,王允叫来他的老管家让他陪献帝出逃。

    “老爷,无心愿意陪你赴死。”

    见老管家低声反驳,王允大急,连忙拉着他走到殿外。

    这天下如此多人贪生怕死,这长安如此多人弃汉助董,他身边怎么偏有人不怕死。

    “怕死的人谁还敢跟着您?”

    刹那间,王允哑口无言,他咬牙道。

    “陛下和娘娘还是两个孩子。除了你,我能放心让谁陪他们。”

    他从怀里取出一封折得很小的信。

    “你陪我死了,谁去给轻语送这封信?”

    这简直是赤裸裸地威胁,老管家无言地瞪着王允,王允也不甘示弱地瞪着老管家。

    最终老管家接过了信。

    ······

    王允驾着马车奔向西门。

    身边的将士越来越少,围上来的敌军越来越多。

    “停!”

    一声大吼,董卓军缓缓退了几步,残存的羽林军也围在马车周围喘上了一口气。

    是吕布,看来伏完老弟已经去了。

    王允微微叹息,环视了下身边的将士,只剩下100多人。

    泱泱大汉,4千万人口,只剩下这100人的军队了。

    王允回过神来,却听见吕布在对他劝降!

    这几年时间里,王允倒是已经清楚吕布的心意了,可惜他和轻语注定是有缘无分。

    王允大笑,这小子还真是个愣头青。

    他走到这一步,岂会畏死?他放走了献帝,董卓岂会放过他?

    于是,他站到阵前对这愣小子破口大骂。

    终于,这个愣小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羽林军的勇士们很快就都倒下了,三千羽林军无一人投降,王允很满足。

    这并不精彩的、并不传奇的、并不出人意料的结局,却没有坠大汉的威名,正适合汉室的末路。

    他狂笑着拔剑刺向吕布,被高顺一剑刺死。

    ······

    相国府。

    “报,宫中没有找到小皇帝。”

    董卓怒不可遏地把桌上的杯子砸了下去,报信的令兵被砸得头破血流却不敢吱一声。

    “找!全城搜捕!”

    “城门早已封闭,小皇帝肯定逃不出城去!给我搜!挨家挨户地搜!”

    原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中,李儒也做好了以防万一的准备。

    但董卓没想到还会变成这个样子,他被一个人骗了。

    “骗子!”

    “王允这个欺世盗名的骗子!”

    “他骗了我们所有人!”

    禅让大典果然震惊了天下。

    伏完、王子服、吴子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