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如烟 >

第58部分

三国如烟-第58部分

小说: 三国如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策儿马上就二十了,你说,我能不急吗?”

    周瑜舔舔嘴唇,硬着头皮道:“老夫人说的极是。是该着急!可江东变法刚刚开始,各地的反应还没确认,这时候我离开建业去吴郡,我有些担心啊。”

    听罢,吴夫人不高兴地瞪着周瑜。

    “周公瑾啊周公瑾,没看出来你文质彬彬,倒是生性风流、无拘无束啊。你对人家小乔姑娘做了那样的事情,反倒一点也不急?要知道日子久了,人家小乔姑娘的名声就不好听了。”

    “再说了,这些世家就算真反了又能怎样?权儿虽然极力反对策儿和世家闹翻,但权儿有句话说得好,就算整个江东的世家都反了,又能怎样?咱们的江东军可不是摆设!”

    说到这个份上,周瑜虽然心中有些放不下,不过也无话可说:“是,小生遵命。”

    吴夫人见周瑜应诺便不再多说,随便聊了两句就打发周瑜出去了。

    ······

    离开了吴夫人住处,回到太守府书房前,周瑜长出一口气。

    想到自己就要成婚了,他不由又一阵恍惚。

    “公瑾?公瑾?”

    周瑜半饷才回过神来,见孙策、季书围在自己面前晃手指,不觉好笑:“大哥,三弟。”

    孙策奇怪地问道:“怎么了?你像失了魂一样,刚才不是我娘差人叫你去的吗?有什么事?”

    众人一边说,一边走进书房里坐下。

    周瑜难得忸怩起来:“太夫人叫我去乔家下聘。”

    孙策和季书闻言皆是一愣。

    周瑜又补充道:“是为了大哥你和大乔的亲事,还有我和小乔的亲事。”

    “恭喜!恭喜两位兄长!”季书率先反应过来,一边笑,一边挤眉弄眼。

    “我和大乔的亲事?”

    这句话不停地在孙策耳边回响,他嘿嘿的傻笑起来。

    “只是······”周瑜犹豫了下说道,“变法令才刚刚颁布”

    “有什么好担心的?”

    季书摸着下巴:“本来我们就和世家闹翻了,现在不过是更彻底些罢了。他们有什么新动作,还有我和张纮、张昭、鲁肃、诸葛瑾在看着呢。你就放心去吧。”

    季书只知道孙策在历史上是遇刺身亡的,所以他老早就数次提醒过孙策注意自身安危。

    一念到此,他又提起这茬:“怕只怕有些人狗急跳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大哥,从现在起,你出门要带上五十名护卫,还有打猎什么的就不要去了。”

    孙策笑道:“凭我的武艺,没有三四千人重重包围能留得下我?但是三弟这么说了,我就姑且同意吧,也让你们都放心下来。”

    周瑜听完季书的话,不知为何心中忽然有一股不安,即使听到孙策的承诺也没有消退。

    他皱着眉想了半天,却说不出所以然来:“话虽如此,我还是有些不放心。唉,我们是不是一下子玩太大了。”

    “我就不信他们真敢造反。”孙策自信满满道。

    “也不知道你瞎担心什么?退一万步说,建业一郡所有世家都造反了,这么大动静能瞒过我们?”

    “正面交锋的话,他们的家丁、佃农加起来也不过1万多些。我建业城内屯有8千精兵,岂是那些没上过战场的人能比的?真打起来,我也不说什么一个顶十个了,至少一个顶五还是妥妥的。”

    “更何况也未必所有世家都会和我作对。还有《一税法》《齐民律》颁布了,现在那些世家还能指挥动多少人?呵呵,这可就说不好了。”

    周瑜一想也是,终于点头了。

第三十七章 建业风暴(三)() 
喧嚣的锣鼓渐行渐远,浩浩荡荡的人马出了东门,往吴郡去了。

    “建业城好热闹啊!”

    一个刚到建业的行商向旁边的路人问道:“这位兄弟,这么大阵仗是哪家的喜事啊?”

    被问到那人笑了一下,和气的回答道:“这是咱们孙将军给吴郡的乔家下聘呢。”

    “听说孙将军要迎娶乔家大小姐,孙将军的义弟周瑜则迎娶乔家的二小姐。”

    “要知道大乔小乔可是咱们江东出了名的美人啊!乔公放出话来,让二乔自己选择夫婿。无数江东才子费尽了心思都没有得到两位美人儿的垂青,没想到被孙郎和周郎摘得了芳心。”

    “这般排场,应该的!应该的!”

    那行商闻言一惊,都说孙将军颁布《一税法》《齐民律》已经和江东世家势如水火了,没想到这一转眼又要迎娶乔家千金。

    或许是因为乔家和其他世家相比有些特殊吧?又或许是孙家和乔家马上就是一家了,没必要在意那些事情。

    总之商人还是有些高兴的,毕竟孙策的政令对于商业的发展极其有利,商人们自然希望孙策的统治越稳定越好。

    “嘿!听说孙将军已经下令各县衙开始丈量土地,核对地主了。”

    “等这《一税法》落实之后,估计就到《齐民律》了。这是要效仿秦国,变法图强,然后兵出江东,横扫诸侯啊!”

    “此时迎娶乔家小姐,这可真是,真是······霸气!”

    “哈哈”先前说话那路人赞同的点点头接话道,“可不是!孙将军着眼的是天下诸侯,是平定乱世的伟业。在咱们眼里是庞然大物的世家,孙将军就未必放在眼里了。”

    两人不约而同地望着下聘的队伍渐行渐远,一阵唏嘘。

    ······

    太守府里。

    孙策看了看迎面而来的孙权,不由停下了脚步,想开口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不就吵了一架吗?抬头不见,低头见,兄弟两哪来的隔夜仇?孙策的气早就消了。

    再说,孙权也是为了自己好才出言反对的。自己虽然无悔自己的选择,但也没必要和孙权吵架啊。

    越亲的人越是这样,总会为一些不明所以的理由吵起架来。事后就算后悔也无法开口道歉,反不如对陌生人道歉来的简单。

    亲人就是这样,许多话开不了口,他希望你自然而然能懂,以为你会明白。

    但其实,我们什么都不懂。

    孙权也同样楞在那里,两人沉默不语良久,气氛渐渐有些尴尬。

    最终孙权撇过头,先开口道:“大哥,听说你要成亲了。”

    孙策急忙点头道:“是。”

    孙权叹了一口气,认真又严肃地抬头说道:“恭喜大哥!”

    孙权到底是自己的弟弟,上次吵架过了几天孙策就后悔了。

    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比自己聪明的多,对政务和人心的把握远胜自己。但他就是直肠子,上次说话的语气似乎重了些,本来可以好好说的话,非弄成了吵架。

    听到孙权的道贺,孙策喜出望外道:“有仲谋你这句话,大哥比拿下十座城池还开心。”

    孙权严肃的脸一垮,有些无奈地笑了。

    “大哥不要说笑了。”

    “现在也不是说笑的时候,事已至此,我也不和大哥争论什么了。”

    “有句话我要提醒大哥:大部分世家绝不会任凭大哥揉捏,早晚要有所动作,大哥你切不要小看了他们,阴沟里翻了船。”

    孙策见孙权为自己担心,不由嘿嘿一笑。

    “我知道这些世家都训练有些私兵。而且这世道老百姓手中都藏有不少武器防身,何况他们?以他们手上藏有的武器,武装起那些家丁和佃农应该不成问题。”

    “不过那些家丁、佃农的胆子和本事都差上了许多,毕竟没有做过相应的训练。真到了战场上,形势一变他们就反而成了累赘,不足为惧。”

    “世家们主要能依靠的还是他们的私兵。且不说他们加起来都没建业守军多,就算真有这么多,那些人顶多也只能算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我麾下的虎狼之师可不是摆设。”

    孙策微微一惊,他知道自己这个大哥虽然看上去行事有些冲动,却是胆大心细,但没想他竟然已经考虑过世家叛乱的胜算了。

    “如果他们又要和我比政治手腕,说实话大哥我确实不行,但是我有张纮、张昭、鲁肃、诸葛瑾这几个大才。”

    “那些世家有他们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他们给我使了这么多绊子,我不也闯过来了吗?”

    “仲谋既然这么担心,不如来帮我吧?咱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区区几个江东世家,岂是我们兄弟的对手?”

    孙权看着孙策吊儿郎当的样子,心中莫名烦躁。

    “大哥想我帮忙,我自然从命。”

    “而且就如我刚才提醒你的,各世家在江东根基深厚,未必没有扭转局面的底牌。”

    “大哥你太过轻率傲慢了,须知‘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孙策张张嘴没有再反驳,苦笑道:“是,大哥听你的。一定端正态度。”

    孙权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转身离去:“大哥,我明日就去你的议事厅报道。”

    ······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血浓于水,即使是义兄弟也很难明白亲兄弟间的感情。

    孙策虽然最后被孙权说了一顿,但是一提到和好的事情孙策还是马上高兴了起来。

    看着出席会议的孙权,季书还是很高兴的。他们兄弟能和好,甘大哥也不必愧疚了。

    “主公,建业郡普查已经结束了,这是地方提交上来的公文。其他郡的路途远些,想来还要几日才能到。”

    张纮轻咳了一声,递上一份公文。张纮严肃认真,说实话孙策虽为主君,但不知为何还真有怕他。

    接过张纮递来的公文,孙策老老实实的认真看了起来。只是越往下看,他的脸色越是难看。

    《齐民律》的施行毫无进展,各个世家都在观望,丝毫没有放还府中仆役自由之身的意思。当然这也没有太出乎众人的意料,这本就是众人打算最后攻坚的。

    可《一税法》的施行也受到了极大的阻挠。

    有些数据明显是伪造的,比如沈家。沈家是江东最大的地主,可这份报告上显示的是沈家名下的田地只有300亩。

    300亩?!你信?骗鬼吧!

    可见当地县衙中必有人偏袒世家。

    竟敢如此明显的瞒报假报!孙策咬牙切齿,但是让他最气愤的还在后面。

    县衙的差役去丈量芜湖港附近的李家名下的田产时,竟然被李家的管事带了一帮子人打伤了。县令手上没有人,就去找芜湖港的守军求助。

    守军的统领叫吴英,听说县令执行主公的政令遇到了这样的事情,那还得了?吴英当即派了2百军士前去李家抓拿殴打官差的人。

    可没想李家大宅修得跟堡垒一样,又紧闭大门抗拒执法,甚至敢对孙策军放箭!将士们卒不及防伤了几十个兄弟,领头的军官大怒之下下令攻击。

    只是一来李家人多势众,二来没有人想到李家如此胆大妄为,因此没有带上攻城器械,所以也拿李家的堡垒没有办法。死了十几个兄弟,领头军官惊觉只靠他们这些人和武器怕是攻不破这个李家堡,只好下令暂时撤退,回去向吴英禀报。

    吴英大惊,又不敢擅自调动大量芜湖守军攻打世家,只好立刻呈报建业。

    “反了天了他们!好大的胆子!”

    孙策狠狠地一拍桌子,把笔都震到了地上。

    “我看,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是要和我对抗到底了。你们怎么说?”

    众人先是一阵沉默,细细思量了起来。

    张纮先开口道:“刚柔并济。比手段,我们已经胜过一局,主公是时候该在世家面前树立下自己的威信了。属下建议就从这个李家开始动刀。”

    孙权也站出来道:“不错,这次的影响太恶劣了!这简直是在造反,绝不能容忍!不然以后各个世家就会纷纷效仿,圈地自封,划地自治,江东刹那间就会多出十几个小王国出来。此事事关重大,我建议让子渊领兵,立刻征讨李家。”

    “附议!”

    “附议!”

    ······

    季书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道:“大哥,我有个不情之请。子龙与我相交莫逆,我深知其勇武、谋略,若是大哥不重用实在可惜。”

    “只是他初来投效,寸功未建,若是直接委以高位又怕难以服众。我想趁此机会,请大哥让子龙领军出征。”

    孙权摇摇头反对道:“此事极为敏感,万一处理不当可能又会引起其他世家反弹,让一个新来将领负责此事有些不妥。”

    孙策看向季书,郑重问道:“你确信子龙能够胜任吗?”

    季书点点头:“万无一失。”

    孙策摸摸下巴,沉吟半饷,说道:“好,升赵云为护法将军,点2千虎啸营将士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