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楚氏春秋 >

第66部分

楚氏春秋-第66部分

小说: 楚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名棠觉得高其平所言未必是虚,若他真与此事有关,这帮刺客就在他门口动手也太愚蠢了些,于是说道:“相国大人,此事是否与高大人有关还尚未定论,就此把他送往刑部也太武断了些,何况如此一来也会惹得朝中百官人心惶惶。如今这上京城山雨欲来,还需朝中上下同心协力才是。”

    方令信想了想,高其平毕竟是他门下的人,就这么把他关起来恐怕必起流言蜚语,道:“那依名棠之意,应当如何去做?”

    楚名棠答道:“名棠想让刑部派一侍郎率人到高大人府中严加详查,如果名棠没记错的话,那些刺客从高大人府内翻墙而出,若想要跑到另一街上,其间还要穿过数位官员的府邸,刑部可在这高大人府上办公,会同禁卫军将这一带所有官员都严查一遍。至于高大人,在罪名未洗清之前不得离府半步。相国大人以为如何?”

    方令信知楚名棠是顾及他面子,说道:“名棠所言极是,就按你的意思去办吧。”说完看了赵无忌一眼,道:“就不知赵统领以为如何?”

    赵无忌深知其中利害关系,照理来说高其平是绝对应被关押起来的,可他已是自身难保,哪有空管高其平如何,只要面前这两位一句话,他赵无忌就得乖乖滚出京城,如今他恨不得多参与些楚方两家之事,好让两位大人能念在他鞍前马后效力的份上,能保住这个禁军统领之位。听方令信出言相问,忙道:“太尉大人此举顾全大局,方方面面考虑极为周全,的确是眼下最佳之策,下官属下禁卫军自当密切配合刑部,力争早日破了此案。”

    楚名棠和方令信相视一笑,赵无忌的心思又怎能瞒过他二人,日后他也只能乖乖听话行事。

    地上的高其平大松了一口气,连声向楚方二人道谢。

    楚名棠不理他,对赵无忌说道:“那好,这边就有劳赵统领了。相国大人,咱们先去皇上那里吧,出了这么大的事,皇上恐怕已经等急了。”

    楚铮在一旁有些担心,上前一步说道:“父亲,这帮刺客尚未抓到,您也要小心些,不如再从府里调派一些人手过来?”

    楚名棠笑道:“不必了,有龙老先生和他的几位弟子在,铮儿你不用担心,何况为父与相国大人一同前往,随从都已有了数百人,那些刺客即使来了也无惧。”

    楚名棠和方令信走后,赵无忌对楚铮说道:“楚公子,要不要下官陪你再到高府内察看一番?”

    楚铮笑道:“统领大人不必客气,今日我原本要到禁卫军报到,以后统领大人就是我的顶头上司了,还请多多关照小子。”

    赵无忌这才想起确有其事,不免有些尴尬,抱拳道:“公子不是尚未到任吗,你我先平辈论交吧。”

    楚铮啼笑皆非,眼前这统领大人满脸络腮胡子,恐怕也已有四十来岁,较父亲也差不了多少,却要自己平辈论交,这叫什么事。

    楚铮不敢怠慢,执意要施晚辈之礼,长一辈又不长几斤肉,逢年过节的还得多派发几个红包。这赵统领目前是有难在身,看在父亲的面上才对自己卑息谦恭,自己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可得罪此类小人,还是谦虚些为好。

    赵无忌几番推辞未果,见楚铮执意如此,也只好作罢,但言语举止中仍十分恭敬,全然不把楚铮当下属看待,说道:“楚公子既然要到禁卫军来,只任校尉之职实在是太委屈了。以公子方才所现之才,就是当个偏将也是绰绰有余。不过这是兵部所管之事,本官没有办法,不如公子到本官帐前来,本官敢担保年内必保举公子为副将。”

    楚铮淡淡笑道:“多谢统领大人好意,不过家父有命,让我到堂兄帐下。家父之命小子可是不敢违背。”

    赵无忌见楚铮神色漠然,暗骂自己糊涂,人家是什么人,当朝太尉的公子,想当什么职位的官还用得着他来操心,急忙连声称是。

    楚铮知赵无忌为了他自己,必会尽责尽力查找线索,自己留下也并无太大用处,便与他道别返回楚府。

    楚铮一行今日急匆匆出府,连马车都没有坐,赵无忌心忙意乱下竟也没注意。楚铮暗笑这人能力如何尚不知晓,起码在溜须拍马这一项上就不甚合格,要是换做自己早把一切安排妥当了。

    离开了赵无忌的视线,楚铮脸色突然变得阴沉无比,对楚芳华四人厉声道:“今日这么大一件事情,鹰堂负责京城内消息的蓝、紫两堂是干什么吃的?一点讯息也没得到,而且此事甚有可能是京城外来人氏所为,若是如此,此罪更不可恕。你们马上去通知各堂执事,立刻来鹰堂议事厅,另传令下去,命鹰堂所有人手全都给我在京城中暗中打探,发现可疑人物立即报总堂。”

    楚芳华迟疑道:“可如今京城之中颇不安宁,小婢四人还是以护卫宗主为重,等回到府中再派人通知吧。”

    楚铮摇摇头道:“不必,我现在就去鹰堂,你们四人分别去告知各执事。这边有师父在我身边,不会有事的。”

    楚芳华等人跟随楚铮也已数月,对这小堂主的敬畏与日俱增,不再似当日初见时心存小觑,见楚铮为了这刺杀一事动了真怒,不敢有违,纷纷领命而去。

    吴安然见楚芳华四人离去,淡淡说道:“你可是要拿此事向鹰堂几位执事开刀了。”

    楚铮一笑,道:“真是知我者师父也,这几个执事徒儿已忍他们好久了。特别是蓝堂执事楚名佐,仗着他是长辈,私下里几次对父亲都语带不敬,对徒儿更是不放在眼里。况且这事他们几个还是失责在先,真是天助我也,若不借此将楚名佐和紫堂执事宣祖和整下去,以后再想找机会就不知要到何时了。”

    吴安然皱眉道:“将他们整下去容易,可让谁来接替他们呢,这蓝、紫二堂都属鹰堂在赵国的六大堂之一,若是资历不够恐怕难以服众。”

    楚铮笑道:“师父放心,徒儿早有人选,只是找不到机会而已。赤堂如今由陈振钟掌管,原先与他同为分执事的尉仕和南风蝉对此虽有些不满,但做事一直尽心尽力,由他们二人来执掌蓝、紫二堂足以胜任。”

    吴安然想了想也觉得不错,点了点头。

    楚铮沉思道:“于公于私,此事都不得再拖延。以往京城一直太平无事,徒儿对此事也不是甚急,可如今看来是失策了,朝堂之争激流暗涌,来不得半点松懈。这几人尸位素餐,平日根本不知在干些什么,父亲虽未责怪于我,可徒儿却心有不安,若早日能将这几堂掌控在手,今日之事便不会像这般措手不及。”

    吴安然道:“你无需自责,你掌管鹰堂不过数月,能有这般成绩已是很不错了。”

    楚铮突然停下脚步,道:“师父,梁上允被刺的确有些奇怪,鹰堂没得到消息倒也罢了,可狼堂怎么也毫不知情?我们还是先回一趟楚府,去问问我娘。”

    吴安然道:“你不是说先到鹰堂议事厅吗,难道就让鹰堂众执事就这么等着?”

    楚铮道:“楚名佐和宣祖和又有哪次准时到过,反正他们执事位置也坐不长了,今日就让他们等我一次吧。”说完,便转身向楚府走去。

    吴安然犹豫了一下,跟上道:“你那四个丫头当日似乎也对你颇为不服,这诸多事情交给她们,你就完全放心?”

    楚铮想了想道:“也不是完全放心,毕竟她们是由二爷爷一手带大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对原上京楚府徒儿仍有几分戒意,因此如武媚娘之事徒儿就没让她们几个知晓。不过她们自幼便经受鹰堂四剑侍的训练,已注定今生只为守护鹰堂堂主,再过两年徒儿正式接任堂主一职,她们几人还是可信的。尤其是那楚芳华,年纪虽不大,但深明事理,前些时日徒儿为了立威,对她们四人也凶狠了些,其他三人颇有怨言,全仗她从中周旋。啧啧,这女子不但相貌甚美,性子也颇随和,可另三人就偏偏听她话,还真怪了。”

    吴安然冷冷说道:“怎么,你对她动心了?”

    楚铮顿感面上无光,道:“师父,你怎么就这么看待徒儿?徒儿难道会是一好色之人吗?”

    吴安然哼了一声,道:“你这小子,从小见了府中的漂亮女子便看直了眼,就连春盈来服侍为师时你也看得目不转睛,像你这种好色之色,若不是你是我徒儿,为师早就一掌毙了你。”

    楚铮挠了挠头,依稀记得儿时有段时间吴安然对自己态度奇差,当时他还摸不着头脑,搞了半天原来是为此事。不过也怪不得吴安然,换了谁也都不会对一个时常对自己老婆发呆的小孩有好感。

    吴安然又道:“你给我好好听着,将来你娶谁家女儿为正室是你父母的事,为师管不着。可轻如是为师义女,你再想纳妾还得问问师父这对拳头同不同意。”

    楚铮莫名其妙挨了顿臭骂,半天也没回过神来,喃喃自语道:“我何时说过又要纳妾了?”

    回到楚府,楚铮并不停留,径直到内院拜见楚夫人。

    楚夫人脸色颇为不善,似乎怒气未平,楚铮有些奇怪,道:“娘,什么事惹您不高兴了?”

    楚夫人没好气地说道:“还有谁,狼堂那些酒囊饭袋呗,太平日子过久了,整日寻欢作乐,京城这么大的事居然一点消息也没有,真是气死我了。”

    原来,楚夫人也听到了些消息,责令狼堂调查此事,却无功而返。

    楚铮便把方才所见梁上允被刺的详情与楚夫人一一说了,楚夫人听了道:“此事确实古怪,京城中能有实力做成此事只有鹰狼二堂和宫内的四圣卫等大内高手,方家虽在朝中势力不小,可他们历代书香门第,从不屑于暗中扶植杀手,只掌控着京城大半青楼来打听朝野之事。哼,真是嘴上冠冕堂皇,背地里男盗女娼。”

    楚铮知道娘亲对方家一直心有不满,也不理会,只是他第一次听得四圣卫,于是问道:“娘所提这四圣卫是不是叶门那婆娘的手下。”

    楚夫人哼了一声,道:“你还真是无知,看来对鹰堂掌控还不甚得力,不然他们不会不告诉你。那四圣卫的祖师与叶门虽有渊源,但是武功上大不相同,当年太祖登基后,知道在江湖之上能人异士甚多,担心皇宫大内会不安全,便搜罗了大批武功秘笈,邀请多位高手去芜存精,整理成四门武功传于宫内的四个太监,为娘向来对武功不感兴趣,这四门武功的详情你自己到鹰堂中去查吧,应该有记载的。”

    楚铮道:“那当年楚王两家先祖是否也参与整理?”

    楚夫人道:“没有。他们赵家对楚王两家猜忌由来已久,从太祖时就已渐现端倪。两家先祖说起来也是当时有数的高手,可太祖就是将两位先祖排除在外。那些记载只是后人通过各方渠道整理而来的。”

    楚铮点点头,道:“可娘所说这三方都没道理出手啊。”

    楚夫人应道:“不错,至少鹰狼两堂决计不会,四圣卫就更无道理了,皇上身边可用之人不多,这梁上允一死更是元气大伤。何况只要不做谋反之事,三大世家联盟还是比较牢靠的,其实力更是远在皇家之上,皇上就是机关算尽,也对三大世家无可奈何,又何苦做这损己之事。”

    楚铮晃了晃头,苦笑道:“算了,娘,孩儿还是出去走走吧,仅坐在屋中于事无补,鹰堂众执事还在等孩儿呢。”

    楚夫人似笑非笑,道:“今日此事看来给了你一个不小的机会啊。”

    楚铮哈哈一笑,道:“娘既然都猜到了,孩儿必不负您所望。”

第39章 蛛丝马迹() 
楚铮和吴安然出了楚府,吴安然道:“怎么,今日不坐马车了。”

    楚铮道:“不必了,平日坐马车是为掩饰身份,可今日禁卫军全城戒严,似这种无标志的马车反更引人注目,还是步行前往吧。”

    二人出了楚府。此时天色已经大亮,虽然禁卫军已宣布全城戒严,可街道两旁还是有不少店铺打开门做生意,毕竟对这些寻常百姓来说,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楚铮经过一个路边拐角的早点铺,突然感觉有些不对劲,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自昨日龙象伏魔功突破第五层后,楚铮就觉得自己的感官变得极为灵敏,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左侧隐隐传来。楚铮向那早点铺看去,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头苦着脸倚在墙上,似在为今日生意不景气而犯愁,五六张桌子只坐了一个蓝衣人,背对着楚铮,身形纹丝不动。楚铮可以确认,那阵阵寒意正是由他处传来。

    楚铮回头看了看吴安然,只见他也在看着那人,神情阴晴不定。

    那蓝衣人也是额头微汗,楚铮从楚府一出来,他便已经盯上了,这少年锦衣华服,显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