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楚氏春秋 >

第36部分

楚氏春秋-第36部分

小说: 楚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铮看了看王老侯爷,叹了口气,却欲言又止。

    王老侯爷问道:“铮儿,有什么事尽可对外公说,只要外公能做到的什么都可答应你。”

    可楚铮依旧不答。

    急得王老侯爷都快许诺到上天摘星扯月了,楚铮才苦着脸道:“孙儿发现自从来到京城后,父亲便愁眉不展。孙儿很想为父亲解忧,前日父亲与娘亲在房中密谈,孙儿悄悄在一旁偷听,这才知道是皇上欲对我们家不利,外公,您说孙儿该怎么办啊。”

    王老侯爷安慰道:“铮儿放心,有外公在,皇上还没那本事能把你父亲怎么样。”

    楚铮道:“可孙儿听说皇上是最大的,还说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

    王老侯爷疑道:“铮儿,你是从哪的听来的,那些都是酸儒们所鼓吹的,皇上倒是最爱听这些,可这大赵江山也是我们几家为他们赵家打下来的,凭什么要人死就死,仅凭他赵家就能治理好天下吗。以前有几大世家是觑视皇位,才被皇上和王楚等家族联手消灭,如今你父亲并无反意,皇上想杀你父亲,外公第一个不答应。你父亲让外公去游说皇上,外公明天就去,把话给皇上挑明了。”

    楚铮睁大眼睛道:“那怎么可以,外公你不怕皇上吗?”

    王老侯爷傲然道:“只要外公和你们楚家联手,在京城无人可敌。”

    “皇上也不行?”

    “当然。如今在京城,共有四种势力,一当然是皇上,掌握着一半禁卫军和大内侍卫营,还有以郭怀为首的非三大世家之人;二是方家,方家宗主方令信已当了十年相国,提携了一大批族人,朝堂之外还有西线大营支持;楚家和王家可各算一种,当年外公和你堂祖父年轻时也斗得死去活来,后来年纪大了退下来后,雄心也淡了,觉得对方顺眼多了。六年前你父亲重回楚氏,外公也不好意思和你父亲作对,两家来往也多了起来。外公没有儿子,最疼爱的就是你娘,你父亲既然已是楚家宗主,外公当然也向着楚家了。皇上想要同时对付楚王两家,哼,不自量力,楚家在朝堂能与皇上争锋,朝堂之外楚家六大执事在各地也是称霸一方;王家掌控大赵四成军队,不要看郭怀是上任北疆统领,外公在北疆时间比他还长,虽说郭怀是个名将,但当年若不是外公看在你父亲的面上不想与他为难,他郭怀哪有今日风光。如今北疆的几个主要将领,哪个没在外公手下待过?何况还有你堂舅王明泰在那里坐镇。如今方家虽然倒向皇上,但想对付王楚两家,还是差了点儿。”

    楚铮突然又问道:“外公,那除了朝堂之上,市井之中可有什么势力?”他想到自己师父吴安然武功如此了得,江湖中似他这种高手也有不少,若能聚集到一起也是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王老侯爷却不屑地说道:“市井之中会有什么势力,京中各大产业哪个不是依附在三大世家门下,只不过方家比较不堪,京中的青楼和赌场都收到自己门下,所以外公和你堂祖父都看不起方令信。”

    青楼和赌场?楚铮顿时无限向往,来到这个世界,还没去过这两个历史最悠久的行当见识见识,有机会的话把这两个产业也夺过来,照书上说那里是最好收集情报的地方。

    “孙儿这次来京的路上,在太平府遇到一个什么武林世家,在当地好像很有势力的样子,不知京城有没有?”

    王老侯爷笑道:“京中哪有这种人物,有些能耐的都让几大家族收为家将了。剩下的都是些泼皮无赖,府中无论哪个下人出去便可好好教训他们。

    王老侯爷想了想又道:“铮儿你方才所说的那种高来高去的人物外公也知道,可是以个人之力终究有限,难以和世家大族相抗衡,何况外公和你堂祖父府中也有不少高手,就算大内那个也无法来去自如。”

    楚铮听王老侯爷语焉不详,问道:“大内是谁啊?”

    王老侯爷犹豫道:“这个铮儿就不要问了,以后会有人告诉你的。”

    第二日天方破晓,王老侯爷便起身前往皇宫。

    快到皇宫时,斜刺里突出驶出一辆马车。驾车的王家管事有些紧张,小声向车内道:“老爷,对面来了辆马车,好像是楚老侯爷的坐车。”

    王老侯爷唔了一声,闭目不语。

    两车交会时,窗帘同时拉开,楚天放向王烈拱手示意,王烈微微颔首。

    路边一人将此情此景全看在眼里,等两车驶远,那人飞身上马,向城西去了。

    方令信也起得很早,站在府内园中的临风亭里,看着丝丝朝雾,一言不发。吏部尚书汤受望坐在亭中,享用着方府下人送来的早点。

    一个人突然匆匆走过来,气息有些急促,躬身道:“启禀相爷,镇远侯王烈一大早就出府往皇宫赶去,逍遥侯楚天放在半路等候,但两人并未下车交谈,只是相互致意。”

    汤受望放下筷子,道:“姐夫,果然不出你所料,王烈今日要去见皇上了。”

    方令信挥挥手,让那人下去,哼了一声道:“昨天楚名棠去拜见王烈,回来时将他幼子留在镇远侯府,显然两人已经谈妥。王烈今日去参见皇上,这并不奇怪。”

    汤受望抹抹嘴道:“王烈这老匹夫也真是的,除掉了楚家,朝中就剩下方王两大世家不是更好吗?”

    方令信看了他一眼:“如果王烈也有和你类似的想法,他肯定会觉得朝中只留楚王两家更合他心意。”

    汤受望笑道:“怎么,他还想不自量力对付姐夫吗,姐夫今年才五十岁,这相国位置还要坐好几年,王烈他有这本事吗。”

    方令信哼了一声,这个内弟到京城不过五年,此前一直在西线潼阳郡任太守,从未见识过楚天放和王烈的厉害手段,真是无知者无畏。想当年楚王两人在朝中如日中天之时,方令信虽也已是尚书,但见了二人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方令信不由得暗叹,方家真是人才凋零啊,同辈之人中只有堂弟西线大营统领方明信老成稳重,可堪大用,但兵部尚书一职为郭怀牢牢把持,看来是没什么机会来朝中了。第二代当中杰出子弟倒有几个,自己的儿子方中诚就是其中翘楚,但毕竟年纪还轻,不足以服众啊。

    方令信看了看汤受望道:“今日王烈去宫里拜见皇上,肯定是替楚名棠去的。如不出老夫所料,皇上应该暂时不会再针对楚家。如此一来楚名棠这太尉的位子也就坐稳了,你可要小心些了,不要让他抓到你的把柄。”

    汤受望不解道:“难道皇上就这么放弃了,楚家在朝中尾大不掉,留着始终是个祸害啊。”

    方令信斥道:“你懂什么,就算王烈此次不去,老夫过些时日也要向皇上进谏,劝告皇上不可轻易动楚家。”

    汤受望目瞪口呆,他实在没想到方令信心中会是如此想法。

    方令信知道不与这内弟说清楚他是不会明白的,道:“此中原因有二,一来即使王家束手旁观,皇上联合我们方家也绝没有轻易铲除楚家的实力,楚家势必全力反抗,分散在各地的楚家六大执事也不会善罢干休,大赵国将大乱数年,西秦必会伺机而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赵国若是不保,方家也会家破人亡;二来楚家若倒了,受益最大的也绝非我们方家。说起来朝中是三大世家,但刑部新任尚书梁上允等人也已是数代为官,还有你手下的吏部侍郎成奉之也是皇上的心腹,他们忠于皇上,皇上器重的肯定是这些人,到时他们肯定视方家为眼中钉、肉中刺。楚、王、方三家虽然争斗数十年,但毕竟都是开国重臣之后,相互之间还有些香火之情,若是那些新贵掌权,将来方家若稍有疏忽,便可能被赶尽杀绝。老夫宁可费心费力打压楚家,也不愿楚家被灭后让梁上允等人掌控朝中大权。”

    方令信悠悠说道:“为官之道,只求‘平衡’二字。如今楚王两家势大,老夫当然要帮皇上,若朝中之臣都归心皇上,那老夫则要联合楚王两家了。这套手段,我们方家百年来已玩过多次了。”

    在王老侯爷的斡旋下,楚家与皇上之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下来。

    楚名棠三日后在楚府大摆宴席,在朝为官的楚氏族人同聚一堂,宴后楚天放和楚名棠将楚名南等身居高位者留了下来,将不久要把朝中一些低级楚氏官员外放到郡府之事对这几人说了。楚名南等也知楚家正处危难时分,亦觉得去芜存精乃是明智之举,均表示了愿意支持新任宗主。

    不久,朝中楚系族人几乎少一半。虽有些被贬之人心怀不满,但在楚天放的镇压下,很快便没了声音。

    汤受望那天听了方令信的劝告,变得小心翼翼,对楚名棠也不再抵触,反而有些奉承巴结。楚名棠虽有撤换他之心,但忙着办理数十个族人到地方任职,还需汤受望协助,只好将此事先放着了。

    而楚铮在外公家里住了近两个月。王老侯爷有心栽培,将自己当年驰骋沙场的绝技一一传授给楚铮。这些马背上的武功倒挺合楚铮脾胃,都是只求一击而中,甚少有拖泥带水之处,楚铮身具内功底子,没多久便学会了。

    王老侯爷对他进境之快极为高兴,便开始传授他用兵之道。楚铮原本对此不以为然,以为自己在知识领先那个时代上千年,随便用几个后世战争的经典战例便可对付外公。没想到几次战事模拟下来,楚铮连战连败,无一胜绩,任凭他绞尽脑汁想出什么计策来,总被王老侯爷一眼看穿,连捎带打,将楚铮击得溃不成军。

    楚铮总算明白了,孙子兵法在这世界也已流行近千年,三十六计在三国时代便已成形,这两者几乎囊括了所有冷兵器时代的战术,而且两军对阵也并不像演义里所说的双方军队一字排开,两位主将先对打数百回合后再混战的,武功再高的人在千军万马中最多只能自保而已。别说自己在前世只能算是个军事爱好者,就算专业人士过来,面对外公这样久经沙场的名将也未必能稳操胜券。楚铮只能抛去浮躁,静下心来诚心向外公学习,一个月后,总算能在十次当中能赢上两三次了。

    这已经让王老侯爷极为惊奇了,大呼自己外孙是天才。楚夫人闻讯后,特意赶到侯府,拜托父亲保守秘密。王老侯爷觉得自己女儿说得有理,只好放弃了准备和楚铮各领一千家将到京城外进行实战的想法,不过这样一来,王老侯爷觉得自己已没什么可教的了,剩下的只能让楚铮到战场上去自己体会了,毕竟经验是教不来的。

    王老侯爷毕竟年纪大了,前些日子天天忙着教导楚铮倒还不觉得,这一松懈下来就觉得有些身体不适,静心休养去了。

    楚铮在侯府的日子顿时轻松好多,除了每日必须练功外,便躲在房中与柳轻如三人谈笑。经过这段日子,紫娟和翠苓觉得这少爷还是挺好相处的,除了那天发了一次火,平时都很和气,渐渐地也就不再惧怕了。

    不知不觉便是两个多月过去了。一天楚铮正在房中与两个小丫头调笑,把两人逗得脸红扑扑的。冷不丁看到母亲站在门口,笑吟吟地看着。

    紫娟和翠苓吓得脸色苍白,连忙站了起来。柳轻如在一旁也忐忑不安。

    楚夫人倒觉得没什么,世家大族里什么事没有,和他两个哥哥比起来,楚铮可算是正人君子了。

    楚铮奇道:“娘,你怎么又来了。”

    楚夫人笑骂道:“什么又来了,你倒和你三哥一样,有了丫环忘了娘。”

    楚铮笑道:“哪能啊,孩儿跟娘最亲了。”

    楚夫人道:“别耍嘴皮子,今天你在北疆大营的堂舅王明泰回来,外公让你到客厅去。”

    楚铮到客厅时,王明泰已经到了。

    王老侯爷见楚铮来了,冲他和楚夫人招招手,对王明泰道:“明泰啊,来见过你姐姐,这个是你小外甥。”

    王明泰先见过楚夫人,冲楚铮笑道:“你就是铮儿吧,洛水给舅舅的信中可把你夸得不得了啊。”

    楚铮有些郁闷,这世界通信并不发达啊,可怎么这些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王老侯爷点头笑道:“铮儿的确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些天一直跟老夫学习武艺和兵法,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啊。”

    众人又寒喧了一番,王明泰道:“伯父,北疆也没什么特产,明泰没带别的,只带了五百匹良驹给府中的家将吧,请伯父笑纳。”

    王老侯爷笑道:“你有这心就好,老夫府中还会缺东西吗?”转头对楚铮说道:“铮儿,你还没有一匹好坐骑,你舅舅既然带来了这些好马,去挑一匹吧。”

    王明泰起身道:“好,铮儿,跟舅舅去挑一匹马龄小一点的,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