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楚氏春秋 >

第245部分

楚氏春秋-第245部分

小说: 楚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方仲指指帐内:“此地点将、议事诸帐一应俱全,难道郭兄想将赵军统领之权交于我么?”

    郭怀呵呵笑道:“薛兄若有意,郭某愿虚位以待。”

    薛方仲哼了一声道:“郭兄若能来我大秦,薛某这兵马大元帅之位随时可拱手相让。”

    “倘若真是如此,郭某定任命薛兄为副帅,薛兄可否从命?”

    “莫说是副帅,就是让薛某为一校尉也在所不辞。”

    “凭你那领兵的性子,若只是一校尉,十颗脑袋也早被砍没了”

    两人相互瞪着眼,忽然不约而同都笑了起来,薛方仲边笑边道:“这些话好似你我十几年前都已说过的。”

    郭怀点头道:“当时你我还为此不欢而散。”

    “是啊,”薛方仲也点头道,“当年你我都年轻气盛,斗嘴在所难免。如今么嘿嘿,郭兄今日此举高明的很哪。”

    郭怀毫不相让:“此事你我心知肚明,让你到我北疆大营那才叫引狼入室。”

    薛方仲干笑数声,忽然想起一事:“对了,郭兄,此番怎么没见楚将军?”

    还没等郭怀开口,薛方仲又道:“薛某指的是楚铮楚将军,而不是传闻中的令婿。”

    孟德起差点失笑出声。郭怀则老脸一红,可这事又无法矢口否认,只好冷冷说道:“薛兄真是消息灵通啊。看来前些日子我朝大肆搜捕西秦细作并没有将之全部擒获,还剩些漏网之鱼。”

    一提起这事薛方仲便感到胸闷,成奉之和苏巧彤的叛变让天机阁和军部细作几乎伤亡殆尽,恐怕几十年都无法恢复元气,能得到这消息还是因为楚名棠四下散布楚郭两家结亲闹得京城路人皆知的缘故。

    “非但如此,”薛方仲轻笑道,“据说赵国京城还曾有传言,贵国吏部尚书成奉之和其侄女亦是我大秦子民哪。”

    郭怀顿时有些警觉,道:“倒似有过这等传言,只是不知是真是假。呵呵,薛兄若是知晓不妨直言相告,如何?”

    我真直言相告你会信吗?薛方仲心中咒骂,脸上却满面肃容,道:“此乃无稽之谈罢了,不知何人竟散布这等无知谣言。若堂堂一吏部尚书亦是我秦人,我大秦军队便可一路畅通无阻,从潼关杀至上京城了。”

    薛方仲这么一说,郭怀反倒有些怀疑了,口中却道:“薛兄所言有事,成大人与郭某乃多年至交,对先皇忠心耿耿,又怎会是”

    是你们西秦的细作?郭怀只觉得对薛方仲说这话别扭无比,算了,这等事情还是交给楚名棠去处置吧,这老小子做梦也要灭了西秦,成奉之如果真有嫌疑,他怎么也不会姑息吧。

    薛方仲见郭怀起初双眉紧皱,渐渐神色放缓,不由有些失望,忽然想起薛巧芸右耳垂上有颗细痣,要不要把此事说出来?可想想决定还是算了。他对郭怀的性格还是比较了解的,若是明里挑拨郭怀只会当自己是放屁,说不定还会当场翻脸,何况就算说了也未必有用,楚名棠或楚铮大可辩解是有人偷看到后传到秦国的。

    郭怀此时却在为另外一事担心了。楚铮临行之行他便嘱咐其三天内返回,可去了四五天了,期间楚铮只派人回来报过一次平安,照理来说突厥大营距北疆大营不到百里,来回都用不了一天功夫。郭怀忧心忡忡,难道东突厥那边又生变故?毕竟这小子背景太过复杂,若真有什么三长两短,无论是楚王两家还是长公主那边自己都担当不起。

第159章 棋逢对手() 
孟德起亦有耳目在朝中,对成奉之那场风波也听说过一些。不过在他看来这事多半是无稽之谈,再说与秦国元帅谈论秦国细作能谈出什么结果来?便开口说道:“承蒙薛帅挂怀,楚铮楚将军前几日前往东突厥大营见那沙钵略可汗,想必快要回来了。”

    薛方仲眉头一皱,有些不满的说道:“怎么,难道东突厥还未派使臣到此?”

    郭怀接口道:“来是来过了,只是又回去了。那程浩然只不过是一臣子,何况又是汉人,想必在东突厥里人微言轻,许多事情无法做主,需回东突厥大营向沙钵略可汗禀报后方可定夺。”

    薛方仲摇了摇头,道:“郭兄有所不知,据程浩繁所言,程氏一族在东突厥位高权重,程浩然乃当代家主,自幼与沙钵略亲如兄弟,程浩然之父程思非更是官拜‘大俟斤’一职。在突厥语中,唯有小部落可汗才有资格被称为‘俟斤’,这‘大俟斤’之职更是相当于我汉人朝中大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见沙钵略对其之倚重。”

    “竟有此事?”郭怀怒道,“程浩然胆敢欺我?”

    孟德起想了想,道:“大帅,这倒未必。程浩然与我等相见只以东突厥使臣的身份,我等也未曾问及他官居何职。就算他存心隐瞒,此人在东突厥身居高位,恐怕也是担心真说了出来我等会对他另有所图。再者三方会盟事关东突厥生死存亡,程浩然向沙钵略禀报后再做定夺亦在情理之中。”

    薛方仲亦觉得孟德起说得有理,道:“如孟统领所言,程浩然官居何位与我等并无太大干系,关键在于东突厥对三方会盟之事是否真有诚意。郭兄已与程浩然商谈过相关事宜,对此事如何看待?”

    郭怀沉吟片刻,道:“东突厥有求我赵秦联军应该不假,其实在西突厥来北疆之前,东突厥似已觉得非我联军之敌,有迹象准备绕过大漠向东北逃窜,只是在我赵秦联军两面钳制之下一时无法实施罢了。如今它已是三面受敌,有关详情,薛帅这边请。”

    三人来到旁边的议事帐内,孟德起上前一步将铺在帐中央的大布掀开,一个大型的沙盘顿时呈现在三人面前。

    薛方仲扫了眼,不由冷笑一声,他早知道赵国北疆大营有一标绘整个北疆地形地貌的沙盘,听说连山脉高度也相差无几。可眼前这沙盘明显是匆匆赶制出来的,较上次与孟德起在十里坡会面所见那个更为粗糙,好在大致方位还算正确,勉强凑合能用。

    不过薛方仲仍然有些羡慕。故老相传,上京城皇宫内有间密室,里面藏着一代枭雄刘禅诸多遗留之物,其中就包括一副方圆几十丈的山河社稷图,但另有传言,其中还有数件逆天之物,一旦现世,便会引得乾坤动荡山河色变。因此这间密室就算后汉历代皇帝也知之甚少,据说只有诸葛世家和开国五虎将之一赵云赵子龙的后人才知其中详情。

    后汉末年胡蛮入侵中原,诸葛世家的嫡系子孙尽数被屠,唯有赵家先前受奸臣诬陷被逐出京城,反倒因祸得福,天下四分得其一建立了赵国,当年之所以将都城定在离咸阳不到千里的洛阳,即如今的上京城就是为了那间密室。而西秦太祖皇帝郑重原本是诸葛世家的姻亲,寇家的先祖更是一代名臣诸葛丞相的亲信侍卫,对这段轶事颇为了解,因此薛方仲对此亦有耳闻,对那幅绝对可堪称宏伟的山河社稷图向往不已,那绝对是兵家梦寐以求的宝物啊。至于那传说中的逆天之物,薛方仲却有些不信,北疆大营的沙盘想必就是从山河社稷图上拓印而得,可见赵国早已打开了那间密室,真有什么逆天的东西也该早现世了。

    郭怀对薛方仲的冷笑故作未闻,指着沙盘将当前情形简短分析了下。一谈起战事,薛方仲也忘记了心中不快,不时提出异议,到后来竟与郭怀你来我往在沙盘上相互推演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孟德起实在忍不住了,道:“大帅,外面酒宴的菜肴已经热过数次了,薛帅远道而来,还是先用饭吧。”

    郭怀和薛方仲这才回过神来,往帐外一看,外面恐怕已是残阳西下了。两人相视一笑,薛方仲将手中小旗往沙盘上一扔,道:“郭兄,方才你我推演十余次,只要秦赵两军齐心,不管西突厥是进是退,至少东突厥已是无路可逃。”

    郭怀笑道:“正因如此,东突厥唯有投靠我联军方有一线生机,这就看你我如何定夺了。”郭怀此时也放下心来,依当前局势除非那沙钵略得了失心疯,否则绝不敢对楚铮怎么样。

    薛方仲道:“还是依先前所定,联东突厥以灭西突厥,毕竟东突厥更有求我秦赵联军。如今北疆胡蛮四分五裂,诸部落之间仍时有相互残杀,已不足为虑,唯有这突厥疆域广阔,兵强马壮,如不趁此良机一举将其歼灭,日后定是心腹大患。”

    郭怀想起楚铮向他禀报过的胡蛮近况,可想想觉得对薛方仲没必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说道:“薛兄说的是,至于胡蛮那边,待到确认与东突厥会盟之后,王明泰将军率三万大军即刻起程向北,严密监视胡蛮动向,请薛兄放心,谅他们也不敢妄动。”

    薛方仲拱手道:“那就全倚仗郭兄了。”

    “薛兄太过客套了吧,”郭怀笑道,“届时贵国北疆大军要全力阻截西突厥退路,那才是场真正的硬仗。”

    “郭兄的北疆大营也是一样,既要正面攻击西突厥,又要防止其溃败后残兵南下中原,还需时刻提防胡蛮诸部,郭兄的担子也不轻啊。”

    “彼此彼此吧,”郭怀道,“不过相比而言还是薛兄更为辛苦些,稍后郭某多敬薛兄几杯。”

    薛方仲点点头,道:“既是东突厥还未有使臣前来,你我正可开怀畅饮一番。别的姑且不论,说到喝酒,我们西秦大汉绝不惧你们赵人。”

    郭怀不由一窒,他的酒量的确很一般,也就与楚名棠差不多。郭怀隐约记得楚铮据说是京城最负盛名的酒囊,只可惜他现在还未回来。

    一想到楚铮,郭怀倒又想起另外一事来:“薛兄,东突厥使臣未到,可西突厥使臣却在此地,稍后应如何安排是好?”

    薛方仲随口道:“管他们作甚,郭兄命人任意送去些能裹腹的东西便可,与那个什么程浩繁虚与委蛇多日,薛某早已厌烦透顶了。”

    郭怀却道:“如此有些不妥,程浩繁还是有些用处的,至少必要时可拿来敲打敲打他那东突厥的堂弟。”

    薛方仲都有些惊讶了,上下打量了郭怀一番,暗想这郭石头当年木讷寡言,绰号与人名副其实,没想到多年不见大有长进啊。

    “那就由郭兄作主,不过薛某觉得让这等人参加酒宴,只会大扫你我兴致。”

    “那是自然。”郭怀笑了笑,对孟德起道,“德起,你叫长风对那程浩繁说一声,就道我与薛帅还有些会盟相关之事需商议,让他们自行用饭。不过,可以好生款待,但若是这些突厥人有何异动,格杀勿论。”

    三人走出大帐,只见北疆大营众将和顾明道等都在帐外相候。郭怀看了看,来到王明泰身边,轻声道:“明泰,你派亲信之人前往东突厥大营,命铮儿火速赶回。若东突厥仍未有定论,便让铮儿警告程浩然,西突厥使臣已在此地,这会盟之事不谈也罢。”

    “遵命!”王明泰嘴里应道,可看着郭怀的背影心里却在犯愁,铮儿这小子未必就在突厥大营,叫我上哪找去啊。

    东突厥大营向北五十里,千余人围圈而立,可细看之下可以发现这些人隐隐成三足鼎立之势,相互戒备。在圈子的中央数十人席地而坐,面前摆着马奶酒与烤肉等食物,可甚少有人食用,彼此都在窃窃私语商议着什么。唯有坐在东南侧坐着的一锦袍少年,一口酒一口肉,吃速虽不快,却毫不停顿。

    少年的怀中拥着个女子,女子怀中还抱着只火红色的小狐狸,一女一狐眯着眼都在打盹,显得宁静而安详。只可惜那少年突如其来一个饱嗝大煞风景,把一女一狐都吵醒了。

    “楚铮,你当真是个酒囊饭袋。”那女子忍不住抱怨道,“都吃了多久了?”

    那少年尴尬地笑了笑,抚着女子的秀发,忽高声道:“图穆尔汗,在下与沙钵略可汗已经等候了一天了,柔然诸部仍未有决断么?”

第160章 誓血为盟()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场内一片寂静。

    图穆尔与几位可汗简短交流了下,起身用柔然语答道:“楚将军,库提族那日松汗与伏罗族苏麻可汗并无异议,不过我图穆尔和敕连族阿木尔汗认为,先前在我们只是答应为赵国出兵,可如今赵国突然与突厥化敌为友,却又要我柔然诸部去攻打另一部突厥,虽然不算背信弃义,但我们两族已不想参与。”

    齐伍快速将图穆尔之言译为汉话,而突厥那边也是急忙同声翻译,程浩然和沙钵略听了齐皱眉。两人商议了片刻,程浩然来到楚铮身边,道:“楚将军,我等与郭元帅约定三日内返回,如今三日之期早已过了,这些胡蛮群雄无首,如此僵持下去何时是个结局?不如我等还是先去北疆大营再说吧。”

    楚铮毫不客气地说道:“柔然诸部能否参战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