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999部分

宗明天下-第999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什么。”昀芷说道。她确实也没与张无忌说什么,只是同他说道:“你怎么管三哥叫做姐夫?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不管怎么说,他也不应该称呼允熥为姐夫。

    “这不是这个叫法更随便一些。”张无忌回答:“若是依你,应当称为皇兄或三哥,但我怎么敢这么叫?叫做内兄却又太正式了。至于姐夫这个叫法的由来,是有一日我不知怎的鬼使神差就叫了姐夫,而且内兄还答应了,我以后就一直叫他姐夫。”

    “还是改作内兄吧,姐夫这个叫法总让我觉得你成了三哥的小舅子似的。”昀芷道。

    “那就改回去。”张无忌也不在意。

    “为兄是说,你好容易入宫一次,可要去见你母亲?”允熥又道。

    “当然要见母亲!多谢皇兄!”昀芷马上说道。

    他们又说笑几句,吃完了饭,在坤宁宫歇了中觉,下午允熥又去乾清宫处置派兵去印度之事,昀芷赶去见自己的母亲。张无忌经允熥同意后也陪着一起去见丈母娘。

    下午允熥又召见了户部、吏部、理藩院、工部等衙门的官员。派出数十万大军在外征战可不仅仅是大都督府的差事,其他衙门都要配合。户部的官员要安排粮草,工部的官员要安排各类所需之物,吏部要与大都督府商议任命文职官员,理藩院要派人联络各番国让他们再次派兵而且承担一部分粮草。各个衙门的官员都在哀叹:‘好不容易闲了几个月,又忙活起来了!而且上次只是不到十万人马,这次足足三十万,忙到年底都未必能忙完。’

    允熥自己也很忙碌。他接连召见许多官员,快到天黑了才将差事都吩咐下去,待最后一个官员告退后,忍不住向后一倒,躺在罗汉床上。

    可或许是老天爷仍不愿意让他现在就休息,卢义看了一眼允熥,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进来说道:“官家,理藩院克主事求见。”

    “克拉维约?他来添什么乱!”攻打印度与拂菻一点关系没有,他当然也不会召见克拉维约,却不想克拉维约求见他。

    “官家,那奴婢让他回去?”卢义又问道。

    “罢了,让他进来吧。”允熥仍然瘫在罗汉床上,说道。

    卢义领命退下。不一会儿,他带着克拉维约走进来。克拉维约见到允熥这幅样子一愣,但随即说道:“臣克拉维约见过陛下。”

    “克卿你有何事?”允熥坐起来喝了杯茶,直截了当的问道。

    “陛下,英格兰大使丘吉尔想随同大军前往印度,求陛下准许;另多纳泰罗也想去印度,同求陛下准许。”克拉维约也很直接的说道。

    “丘吉尔与多纳泰罗为何要去印度?”允熥不解。丘吉尔去年来到大明后并未和吉哈诺一起离开,而是留在了大明。允熥因为他还懂一点绘画和数学,算是有点用处,也就答应了。丘吉尔就开始了在大明的生活。他为什么要去印度?提前为英格兰侦查情报?这太扯了,以英格兰现在的实力,就连地中海都进不去,更不必提深入印度。多纳泰罗现在在大明为人绘画、做雕塑,日进斗金有些夸张,但每个月都能赚数百贯钱,甚至在城里买了一栋宅院,日子过得很惬意,也没有一定要去印度的理由。

    “陛下,丘吉尔只是说自己喜欢冒险,去不同的地方,所以请求去印度,臣也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至于多纳泰罗,则是想去印度采风。印度与大明一向是拂菻人眼中的富饶之地,两地的风情又各有不同。多纳泰罗说已经见过大明的风情,又想要见识印度的风情。”克拉维约回答。

    “丘吉尔先不管他。大明这样大,多纳泰罗才去过哪些地方,怎敢就说见识过了大明的风情?就连朕都不敢说见识过大明各地的风情。他若是觉得京城已经看腻了,可以让他去苏杭,或去开封瞧一瞧,不必非要去印度。”允熥道。

    “陛下,臣也劝过他,说他可以去大明的其他地方,但他自己就想去印度。”克拉维约又道。

    “这,你再劝一劝他,劝他不要去印度。但若是非要去,就让他去吧。”允熥说道。他吸纳拂菻的画家与雕塑家,一是因为拂菻的画作与雕塑需要运用数学,想学习数学知识,二是因为想要用写实的拂菻雕塑为自己,为朱元璋,为朱标雕像。前者请专门的数学家来教授更好,后者则有吉贝尔蒂在,不一定非要多纳泰罗。既然他想去印度,也不是非要阻拦。

    “至于丘吉尔,他愿意去,也就去吧。”允熥想了想,又道。就算丘吉尔将印度完全转一遍,写出比大明更详尽的‘游记’,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是,陛下。”克拉维约答应一声,见允熥没有别的吩咐,转身退下。

    允熥又瘫了一会儿,爬起来将尚未批答的奏折都批答完毕,看了一眼刻漏见已经到了戌时初。他将奏折都扔进筐里,嘱咐卢义送到通政司,自己起身向承乾宫而去。

    “夫君,今日怎么坐着步撵来了?”见过礼后,抱琴看着放在院子里的步撵,不由得说道。

    “今日夫君太累了。”允熥道。

    “夫君,就算朝政再忙,也不能把自己累着了。”来到屋里,抱琴一边为他按按肩膀,一边说道。

    “不得不忙啊。对了,你可已知晓文垚在孟加拉建立藩国之事?”允熥道。

    “中午恍惚听见有从孟加拉传回来的消息,但不知内情。”抱琴道。

    “你没去打听?”

    “夫君晚上一定来承乾宫告诉妾,妾又何必去打听真假难辨的消息?”抱琴笑道。

    “你呀,真是与为夫越来越贴心了。”允熥伸手握住她的左手,笑着说了一句。

    “大军在孟加拉进展顺利,虽然因其他国家派兵救援尚未打下达卡城,但也已占领孟加拉大部。文垚决意正式建立藩国。你可要送去些他用得着的东西?”允熥说道。

    “妾当然要派人送去些东西。”抱琴马上说道,毫不迟疑。

    “那好。今天晚上就收拾出来,明日一早就与为夫的旨意一起送去孟加拉。”

第1560章 印度之战——酝酿() 
大明历八月二十日,高平城(高尔诺迪)。

    此时在高平城外的码头上,人头攒动。许多人承受着虽然已经不再刺眼、但仍让人浑身冒汗的阳光站在空地上,在等待着什么人。这时又有一行人匆匆跑到码头上,见船还没有开来松了口气,为首穿蓝衫之人拿出毛巾擦了擦汗,同时扫视在场之人。已经站在的码头的大多数人都在他的预料之内,但他看到一个穿淡黄色长衫的年轻男子愣了愣,放下毛巾又向前挤去。站在后面的几人自然而然让开了一条路。

    “殿下,您怎么也来了?您怎么亲自来迎接正阳子?”这人凑到黄杉男子身旁,开口说道。

    “秦先生是父皇重用的重臣,我当然要来亲迎。若说身份不合适,四姑父,你也是皇家的驸马,亲迎也不合适。”黄杉男子说道。

    “我是官家钦点的明教教主,当然要来迎接协助我掌管明教之人。”蓝衫男子回答。

    “说的也是。四姑父,可已经联络到了本地的明教教徒?”

    “确有几人,但明教在印度被打压的厉害,这些仍然坚信明尊之人日子过得并不好,也没有能在孟加拉等国做官之人,最有用处的几人不过是小商人与团头而已。”

    听到这话,黄杉男子正想说什么,忽然身前传来叫喊声:“船来了,船来了!”他赶忙转过头看向河面,果然见到数十艘大船正向码头行驶而来。

    今日正好是南风,帆张得鼓鼓的,船也行的极快,被众人瞧见后很快就到了码头,水手降下帆,将船停在码头上。

    待船停稳了,架起梯子在船旁,一个身穿二三品武将常穿样式铠甲的男子走下来,走到黄杉男子身前行礼道:“下官正阳子秦松见过恒王殿下,殿下千岁。”

    “秦先生何必这样多礼?”文马上扶住他说道。

    “殿下亲自来码头上迎接臣,臣不胜惶恐;何况礼仪如此,臣岂敢违背?”秦松马上又道。

    “就连父皇对秦先生也多免半礼,孤岂敢受先生全礼?何况先生劳苦功高,孤更要尊敬先生。”文又道。他瞧着秦松想说什么,连忙又道:“咱们也不要在码头上为了礼仪继续争辩了,何况也不只是孤来迎接先生。”

    “见过秦先生。”张无忌此时上前说道。秦松现在没有正职,只有散阶与子爵爵位,所以张无忌与文就称呼他为秦先生。

    “见过张副使。”秦松还礼道。张无忌的‘教主’可不算是正式官职,他的正式官职是理番院副使。

    “征印军的几位将军各自领兵在其他城池,蓝将军近日也在博里萨尔城巡视,不在高平,不然他们也会来迎接秦先生。”文又道。

    “殿下前来迎接臣,臣已经受宠若惊,岂敢期盼诸位将军来迎接?”秦松明知那些将军即使来码头迎接也不是迎接自己,而是跟随自己一起来的几万将士,但也做出铭感五内的样子。

    文又与他在码头寒暄几句,见到后面几艘船上的将士已经开始下船了,瞧了几眼,收回目光对秦松说道:“秦先生,今日风大,码头尤其猛烈,咱们还是入城说话。”

    “但听殿下安排。”秦松当然不会反对。几人遂向城内走去。

    不一会儿来到临时王府。文早在五月份就已经正式建立藩国,预定的王都当然是达卡城。可达卡城仍在孟加拉国控制之下,不仅如此,自从德里苏丹国与巴赫曼尼苏丹国的援兵赶来后,征印军的控制之土缩减不少,达卡城以北之土当然守不住,孟加拉东西两面的土地也多有丢失。为了让临时的王都不至于被迫换地方,经过仔细斟酌,最后选定了位于恒河西南岸、地理位置险要又靠近河流的高尔迪诺城为临时王都,改名高平城。在城内也征用了原本当地一户婆罗门人家的府邸作为临时王府。

    因只是临时王府,何况又正在打仗,文也没翻修这座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府邸,所以秦松一走进来就觉得整座府邸十分陈旧。不仅如此,因为是征用的当地婆罗门府邸,院落内的装饰也都是婆罗门教徒惯用的样式,就连坐的椅子都与中原不一样,让秦松很不适应。

    “这是从当地高门大户借用的府邸,孤刚搬进来的时候也住不惯,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见秦松正在打量屋子,文说道。

    “虽然应当笼络当地的婆罗门教徒,但也不可完全遵从他们的规矩和习俗。高平城不过是殿下的临时居所,等到过几个月搬进达卡城,应该修建一座大明样式的王府。”秦松道。

    “孤也想早日搬进达卡城。”文丝毫不谦虚的笑着说了一句,随后正色道:“秦先生,朝廷派出的人马可都到了孟加拉?”

    “尚未。这次与下官一起来的共有五个卫,近三万人马,今日船上的是三个卫,还有两个卫应该已经到了南哈迪亚岛,明日就能来到高平城;但仍有五个卫尚未从中原启程来到孟加拉。大约九月底十月初这五个卫才能都被送来。陛下征召的南洋诸国的军队也大多尚未赶来。”

    “而且即使已经来的这些卫所,其军械也残缺不全。有些卫的大炮只运来了一半,还有一半尚未起运;有些卫的大炮都运来了,但炮弹极少。更不必提其他物什。殿下,大明从未有过将这么多将士海运到他地的先例,真正操办起来才发现没那么容易,运送兵马军械慢些也是情有可原,殿下还是安心等着都运到孟加拉。”秦松察觉文似乎有些着急,最后说道。

    “可孤想早日击退甚至歼灭敌军,夺取整个孟加拉。”文丝毫不隐晦的说道:“粮食才收过一季,供应大军的粮食还足够,但大军久囤在孟加拉,苏王殿下都先回苏藩去了,不仅孤着急,几位将军也有些着急。大家都想着尽快打赢这次的战争。”

    “何况即使有些兵马未到,但在孟加拉的将士也有近三十万,即使军械不齐,孤以为也可重新攻打敌军了。秦先生以为如何?”

    “殿下,下官此来印度是协助张副使处置明教事宜,而且过去也从未打过仗,此事殿下应当与梁国公等几位将领商议。”秦松道。

    “是孤昏了头了,不自觉的就说起了用兵之事,秦先生莫怪。”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既然秦先生是来协助常平男处置明教事宜,正好沧浪男也在,孤有些关于明教徒之事要与先生商议。”文又道。张无忌身为驸马,身上没有个爵位也不合适,就加封他为不世袭的男爵。张无忌因武当山旁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防备蛮夷的堡垒叫做常平堡,就将爵位起名为常平男。

    “殿下请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