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993部分

宗明天下-第993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醯钕戮褪直┡埃蟊浜蟛庞兴幕凇R膊恢淹醯钕禄岵换岣幕凇!

    “贤烶,可不能随意杀人。”朱高煦说道:“就算打压天方教徒,也不能随便就把他们都杀了。不过,我听说派来的使者大多被沙阿折磨死了,与此事有关之人当然要处死。你可搜寻与折磨大明使者有关的当地人,将他们都抓起来。”

    “这也没几个人。”朱贤烶道。

    朱高煦但笑不语。朱贤烶想了想,恍然大悟道:“以这些人可以牵连其他人,那样人数就不少了。而且还可依法炮制大案。”他随即就要转过头与文垚商量如何炮制大案。

    这时蓝珍轻声咳嗽一声,说道:“其他事情等攻陷达卡城后再说,今日先商议如何夺取达卡城。”

    “我打算采用围三缺一之策,派兵包围达卡城东、南、西三面,留下北面,主攻南面。达卡城以南有河流经过,不论运兵运粮运送军械都十分方便,尤其此战要动用火炮,而且是重达数千斤、能轰击四五里的大炮,若是无水路运送十分不便。”

    “至于留下北面,则是因达卡城之北的栋吉城仍然在孟加拉人手里。当初为防沙阿在大军围困孟加拉之前,绝望之下弃守达卡城北上突围,带兵扰乱地方,使得以后即使潞国公统治孟加拉也不得安宁,所以特意留下部分城池未打。”

    “蓝将军,让沙阿放弃达卡城不好么?”这时有人问道:“丢了城池,沙阿就如同流寇一般,想要剿灭他岂不是容易许多?”

    蓝珍向提问之人望去,见到是年纪较轻的宋王朱橞长子朱赋灼,回答道:“不可将沙阿与流寇相提并论。沙阿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在德里苏丹国治下担任孟加拉总督,德里苏丹国被帖木儿击败后趁机自立为君,建立孟加拉国,至今也有十五年了,可谓是树大根深;相反大明只是初来乍到,虽然平定各地,但各地的官员与高门大户对大明也不会多忠心,沙阿带兵在各处流窜他们必定首鼠两端一边表面上臣服大明一边与沙阿安通款曲,想要剿灭他未必容易。”

    “相反,若是他一直坚守城池,只要攻破城池就能将其歼灭,消灭他反而更容易一些。”

    朱赋灼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谢蓝将军教诲。”

    蓝珍坦然接受了他的感谢,继续说道:“不过虽然留下北面不打,但也绝不能让沙阿真的逃走。正好攻城之战骑兵无用武之地,就将所有骑兵埋伏于北面,一旦发现沙阿想要突围就将其歼灭。”

    “曹副将,你在中原就多统领骑兵,我就将所有骑兵都交给你统领,一定不能让沙阿突围。”蓝珍对曹行吩咐道。

    “是,将军。”曹行答应一声。

    “杨副将,苏王殿下,你们各带领本部人马,苏王殿下还要带领蒲藩、宋藩、洛藩、越藩的人马,分别驻守在城池东西两面。“蓝珍又吩咐道。杨峰的资历足以当副将,但他立下的战功在蓝珍看来还是少,而且本事也不算大,就不让他担任主攻;至于朱高煦,他的本事倒是足够,身份也一点儿不差,但他带来的兵不多,而且几个藩国的兵制与中原不一样,战斗力也参差不齐,正好全部塞给他驻守在西城外。

    “是,将军。”杨峰与朱高煦答应道。朱贤烶似乎心有不甘,但摄于蓝珍的威望,也不敢当面提出反对意见。

    “剩下的所有人马都在南城,攻打达卡城。潞国公,南面之战由殿下指挥,张副将与徐相辅佐。”蓝珍又道。文垚知道他这是让自己领兵打下达卡城得到威望,忙答应道:“是,将军。”

    蓝珍又吩咐几句,说道:“旁的话我也不多说,只是记住此战十分要紧,万万不能有所懈怠。”

    众人答应一声,见蓝珍没什么要说的了,各自离开。

    之后几日,众人等待着尚未赶来的各卫所标,等兵马都赶到后前往达卡城,要发动对孟加拉国最后一战。

    ……

    ……

    “今天就该攻打达卡城了吧。”此时在巴布纳城墙上,一个值守的小兵忽然对另外一人说道。

    “怎么,你还想去打达卡城?那样的大战一定伤亡不小,咱们未必能活下来,就算想赚场富贵也要看有没有命拿。反正我是觉得就这样守着这座小城挺好。”另外那人道。

    “之前咱们在麦杰迪城不也活下来了?”先说话的高个小兵又道。

    “你还想冒一次那样的风险?咱们可是死了快一半人,老谢,小董他们都死了,”后说话的小兵个子不高,想到战死的同袍心里难受,将长矛驻在地上待了一会儿,才继续说道:“达卡城之战就算死的没麦杰迪城多,但我也不愿再冒一次风险了。”

    “可咱们没能得到多少奖赏。”高个说道:“冒了这么大风险打仗,得到的奖赏却不多,心里总觉得不舒服。虽然打这个什么,巴,巴布纳城的时候抢了些东西,但也就值几十贯钱;听说之前打安南的时候很多将士都带回去值上百贯钱的东西,咱们这点儿东西也太少了。”

    “反正我是不愿意再去冒风险了。东西少就少点儿吧。而且咱们自己也决定不了是不是能去打达卡城,也只是随口瞎扯而已。你就算想去冒风险也冒不了。”矮个说道。

    “这也是。”高个叹了口气,正要再说什么,忽然听见从幽暗的城外传来一阵响动,他不由得叫道:“什么声音?”

    “什么什么声音?”

    “你没听到,是……,啊!”

    

第1553章 印度之战——夜色() 
“不得不说,沙阿虽然之前在麦杰迪城下大败,但那只是因为没料想到咱们会提前赶来,而且也略有些大意,不然的话,他未必会败。”伴晚,看着被护城河环绕的达卡城城墙,看着城墙上的孟加拉人,看着正从达卡城城池附近撤回来的明军将士,朱高煦说道。

    今日已经是他们完全包围达卡城的第四日了。从包围城池的首日明军就发动了猛烈的攻城,无数当地人和明军将士死伤,就连炮弹都用了不少,但仍然没能打下达卡城,甚至都没有过攻上城头。

    达卡城防守的太严密了。达卡城作为孟加拉第一大城,不仅拥有护城河,城墙又高又厚,城内还常年预备着许多守城器械。尤其沙阿辗转得到一门胡季犛当年命人打造的火炮后,又命人仿制了十多门,虽然其中几门丢在了麦杰迪城外,但达卡城内仍然有十门火炮。这使得达卡城的防守更加严密,更加不容易被攻克。

    守城的士兵也士气高昂的与明军将士交战。明军没收其他城池的富裕天方教徒的财富并分给贫穷的天方教徒之事早就已经传到沙阿的耳朵里。沙阿马上下令封锁达卡城,没有他的命令严禁任何人出入,又将城内有钱的天方教徒都找来告诉他们这个消息。有钱的天方教徒马上意识到明军是穷凶极恶的敌人,是不可调和的对手,纷纷表示支持沙阿抵抗明军的侵略。不仅如此,他们还散布消息,让城里的天方教徒都知道明军每打下一座城池就要将城内所有天方教徒的财产搜刮一空,然后将他们贬为奴隶,驱赶着做最苦最累的活。明国迫害天方教徒之事在达卡城内一直有传闻,甚至有人从明国商人的仆人口中得到过证实,所以听到这条传言后马上就相信了,顿时士气高涨起来,积极参与守城。

    在这种情形下,明军攻城异常艰难。每靠近城头一步都要流无数鲜血,朱贤烶才这样感慨道。

    “这才正常。”曹行说道:“若是沙阿连这点儿本事都没有,早就丢了苏丹之位了。”这时虽然还是伴晚,但他们今日已经停止攻城,朱高煦又有事要与蓝珍说,就来了南面的大营。

    朱贤烶正要再说什么,忽然听到护卫通报:“蓝将军来了。”忙起身转过头说道:“蓝将军。”

    “蓝将军。”曹行也行礼道。

    “苏王,曹副将,你们都在?”蓝珍笑道,心情似乎没有被不太顺利的攻城所影响。

    “我还要回西营,临走前与蓝将军告个别,所以在这里等侯。”朱高煦也笑着回应。

    “蓝将军,明日如何攻城?还与今日一样?”曹行则直接问道。

    “如果不像今日一样攻城,又如何攻城?”蓝珍反问一句。

    曹行顿时语塞。蓝珍又道:“曹行,你虽然久历疆场,但多是在北边与蒙古人打仗,蒙古人都是骑兵,也不会坚守某一地,何况蒙古人南下是为劫掠而来,不会就留。是以不论胜败,与蒙古人交战往往很快结束。你虽然参与了伊吾之战同帖木儿的交战,但那一战虽然僵持许久,但决战也很快结束。所以,你还没有经历过这种反复厮杀迁延日久的战争。”

    “但这种情形才是常态。你如果在西南与那些蛮夷打过仗就知道了。虽然交战的情形与攻打城池不同,但同样迁延日久。望着绵密的森林,你完全不知道他们在哪,很难找到他们,也很难消灭他们,虽然敌人不多,但或许要用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消灭他们。尤其是清剿那些人少小部族,不借助当地其他部族,根本不可能将他们消灭。”

    “曹行,你要适应这种战争情形,才能成为名将。”蓝珍最后说道。

    听到蓝珍的话,曹行一时沉默下来,似乎在思考他的话。在场的朱高煦也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朱高煦才首先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蓝珍,感谢道:“多谢蓝将军教诲。”又对曹行说道:“还不赶快谢过蓝将军指点?”

    “多谢蓝将军。”曹行忙行礼道。

    “不必感谢。我也差不多算得上是位极人臣,又与国同休,除了立下大功能与先贤并肩外,就是希望朝廷一直有名将能够镇守四方保卫朝廷。说一说我的经验之谈用不着感谢。”蓝珍笑道。

    但他之所以会教导曹行可不仅仅是因为这个缘故。由于允熥继位后多有大战,许多将士立功,其中有些人被封爵或加封世袭指挥使,朝廷有了不少新近的勋贵。

    这些新勋贵年纪都不大,也都有些本事,其中某些人比如张辅还很得陛下信任,这就让老勋贵们产生了危机感。朝廷的官职就这么多,有人上来就有人下去,为了防止自家被替换下去,老勋贵们自然而然的团结起来,互相扶持不被挤下去。蓝珍这才会教导曹行。当然,他说的理由也不是假的,他也希望大明能一直有名将镇守四方保卫朝廷,但这个镇守四方的将领最好是老勋贵人家出身的。

    “蓝将军,我这就回去了。”朱高煦又与他们说了几句话,文垚、张辅等人也来了这座营帐,他这时说道。

    “切记,攻城时也不可放松防备。”蓝珍又嘱咐一句:“或许就会有仍忠于沙阿之人带兵前来袭营,营内的当地人也不可完全信任。或许还有其他情形,总之一定要注意防备。”

    “是,蓝将军,我记得了。”朱高煦又答应一声,离开这座营帐。

    他刚刚离开营帐,迎面见到徐增寿走来。二人打了个招呼,徐增寿问道:“殿下,臣的那两个侄儿这几日表现的如何?”

    “你说景珩与景璜?”朱高煦亲切地说道:“表现都不错,我还夸奖了他们几句。”

    “这就好。”徐增寿松了口气。徐辉祖自己的长子徐钦不成器,小儿子又年纪太小,徐增寿的长子徐景昌算是已经培养出来了,就着力培养二弟徐膺绪的几个儿子。正好徐增寿当了苏藩左相,就将徐景珩、徐景璜派来南洋。但这几年苏藩没什么仗打,他们只能跟着徐增寿纸上谈兵。终于去年年底出兵孟加拉,徐增寿就将两个侄儿带来,历练他们。他一直很担心两个侄儿在真正的战场上表现不好,听到朱高煦的话终于松了口气。

    “不过明日他们就得带兵攻城。”朱高煦又道:“孟加拉人抵抗的如此激烈,他们若是带兵攻城恐怕有危险。可要换成其他千户?”

    “不必了。”徐增寿顿了一下,说道。不亲自带兵上阵,岂能知道战场的残酷之处?旁观与亲自经历总是不同。徐辉祖和他当年都带领上千人马与敌人交战过。

    “我会嘱咐他们注意自身安危。你可要亲自去嘱咐一番?”朱高煦又道。

    “不用。”徐增寿又说道。

    朱高煦对他的冷酷略微有些诧异,但想了想他或许是在害怕。心里又想到:‘徐家为了让自家一直有能征善战的将领,对家中子弟真是太严苛了。但这样严苛才容易出能成才之人。不知我将来等孩子长大了,能不能做到徐家这样?’

    朱高煦一边想着一边向西营而去,一直到了西营、天都黑了还不能决断,也不想了,马上召集各个将领吩咐今晚的安排。最后说道:“各营要注意防范有人趁大军攻打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