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844部分

宗明天下-第844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即使这个缩小的目标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朱柏落脚的地方太荒芜了,所有重要的物资又都被他亲自掌控,即使他们二人想方设法从国内找船运一些过来,但港口是属于朱柏的,他又命人在港口对所有人带来的东西进行检查,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就强制收走。当然,朱柏并不是白要,他会照价给钱,而且是按照汉洲大陆的价格,对于那些一心想来汉洲大陆发财的人来说没什么,但对于他们这些想要在野外开荒的人来说就是大麻烦了。虽然他们也尝试过私下里偷偷开辟码头让船只停泊,但合适的天然港口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朱柏又会命令水师在海上巡逻,近三年时间积攒下来的东西也没多少。

    后来朱桢来了汉洲大陆,萧规曹随,也采用了与朱柏类似的办法,他们同样难以积攒多少有用的东西。

    与大明的商人联合的方法也失败了。严家等几家派人来到汉洲大陆做生意的人家对他们的试探完全没有回应,看起来对他们的建议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三浦友臻后来想想也是,他们作为赚了不少钱的大商人,怎么会对汉洲大陆这片鸟不拉屎的地方感兴趣?就好比一个开启了灵智的猴子,当然不愿留在猴群里面做大王,而是想要求仙问道。就算严家因为受到皇帝的严厉惩处在大明国内被看不起,想搬到大明周围的国家也很容易。

    之后传来朱桢要带兵南下开拓新领土的想法。三浦友臻认真思考了一番,决定带领一部分迁移过来的日本人南下。在北面很难打开局面,没准换了新的地方能够进展。但金川城也是他们经营很久的地方,不愿舍弃,二人商议一番,决定藤原经九留守金川城,三浦友臻南下。

    朱桢轻而易举打败了墨西哥谷地的蛮夷,三浦友臻虽然惊讶于当地的蛮夷这么弱,也是有些高兴的,毕竟他与他带来的日本子民也都在城中,如果被打败他或许能够活命,但子民多半就会被蛮夷俘虏;他还得到了许多新作物的种子——因为当初派船南下探索带回来的种子太少,三浦友臻没有得到——托返回的船只送回国内,也算为解决国内的粮食危机做出了贡献。

    但单独占据一块地方的想法还是无法实现。到了墨西哥谷地,朱桢采用了比朱柏更加极端的办法,将所有生产资料收归国有,按需分配(朱桢的需要),他们更不可能攒下什么东西了。甚至一般的日本人连人身自由都失去了,必须按照规矩做事,一天也不能停歇。

    正当三浦友臻更加发愁的时候,朱允炆来到了汉洲大陆,并且跟随朱桢来到墨西哥谷地。三浦友臻抓住机会对他进行了解后,认为自己想要单独占据一块地方的想法想要实现在他身上或许有实现的可能,当他要去占据尤卡坦半岛作为自己的封地时,三浦友臻积极的报了名主动要求跟随,他带来的日本人也大多要求跟随。按照朱桢与朱允炆达成的协议,他要分一部分人口给朱允炆,有人自愿跟去也就只能答应。

    他到了玛雅潘城,得知朱允炆治国的办法,又得知尤卡坦半岛周围的地理后,更是兴奋的直发抖,认为机会到了,马上给藤原经九写信告诉此事,而且就要开始准备;可就在此时,他接到朱允炆的命令,任命他为军队中的武将。

    三浦友臻当然不能答应。他是朱允炆封地内日本人的主心骨,他不亲自操办,事情是很难进行的。三浦友臻经过两天两夜的准备,准备了对朱允炆说的推辞官职的话,成功推辞了官职。

    “朱允炆就是一个典型的文人!”三浦友臻继续说道“他虽然是明国皇族,但也是文人。文人是最好对付的。只要摸准了他们的喜好,对症下药,无往而不利。我又早就开始注意观察他,当然能够准备出成功劝说他的言辞。”

    “文人是最好对付的?”藤原经九有些疑惑“可是我怎么听说明国的文人很不好对付,历代皇帝都拿他们没办法?”日本几乎不存在类似于大明的文人阶层,藤原经九过去也没有去大明混饭吃的想法,当然没有了解过。

    “当然!”听到藤原经九搭话,三浦友臻更加有兴致,说道“文人所图的,无非是名、利,都很好对付;朱允炆作为皇族,所图的自然与普通文人不同,追求的大约是文人的最高追求,让儒学能够传播到更多的地方,学儒学的人能够更多,也就是他们所说的教化。”

    “这样的人即好对付又不好对付。好对付,是因为你的作为只要符合他的理想,就能讨好他;说不好对付,是因为很少有人的作为能够符合他的理想。而恰巧我,”说到这里,三浦友臻笑着说道“的作为很符合他的理想,至少表面上很符合,这就足以打动他了。”

    “可惜你虽然表面上是为了大明子民、儒家学说开拓,但实际上是为了我日本的子民开拓。”藤原经九笑眯眯的说道。

    “就是如此!等将来,让他哭去吧!”三浦友臻哼了两声。藤原经九自然又符合几句。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闲谈,很快就到了午时。三浦友臻又让低阶武士去做了饭,炒了几个菜,与藤原经九一起吃饭,吃过饭后二人都有些醉了,睡了个午觉。

    下午申时初,二人醒来,擦了把脸,开始认真商议如何实行三浦友臻的计划。

    “听曾在东面海上往来的玛雅人商人说,就在尤卡坦半岛以东不远处,大约也就是几百里,就有一座岛屿,而且面积不小,总有九州岛大小,而且岛上大多都是平原,山脉很少,现在虽然被森林所覆盖,但只要开拓,一定能够开拓成良田。”

    “最好的事情就是这是一座岛屿。岛屿相较于大陆,就有了一份独立性,不容易被大陆上的政权所控制。咱们日本不就是如此?与大陆相连的朝鲜就一直被大陆上的国家紧密控制,如果这一地方有不服从的政权,中央帝国是一定要出兵消灭的;可咱们日本与大陆只是间隔了一条小小的海峡,大陆上的中央政权就没有强使我们服从的意思。服从最好,不服从也能接受。直到现任大明皇帝为止。”

    “咱们日本人岂是朝鲜人能比的?这个类比不恰当。”藤原经九说道。

    三浦友臻顿了顿,没有多说什么。虽然日本人与朝鲜人确实不同,但在他看来这不是导致日本一直独立自主的主要原因。而且也可以从台湾和海南的经历看出来。大陆上的政权早早就统治了距离更近的海南,但台湾直到现在才被纳入统治。不过这也不是他今天说的重点,也就不与藤原经九继续争辩。

    。

第1354章 南洋风雨——各自的想法() 
“下官凭此以为,第一个法子也不能用。”

    说到这里曹彻顿了顿,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给了朱高煦思考的时间。

    朱高煦也的确低头认真思考起来。曹彻说的确实有道理,威格拉玛瓦尔达拿认为自己年纪还轻,虽然长子死了,将来也一定会有其他孩子,所以不愿将王位传给威拉布弥的儿子,可始终存在传位的可能;有巨室大户和寺庙在侧,有规矩约束,威拉布弥不敢,也没有必要除掉威格拉玛瓦尔达拿,他除了失去权力外没准比现在过得还舒服。当然,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愿意失去权力,但他的算盘显然就想让局势陷入不正常的情况,威格拉玛瓦尔达拿会做什么可不好说。

    可是,“曹总兵,这个称呼太生分了,江都比本王小一岁,本王就托大叫你一声妹夫。”朱高煦忽然改了称呼,见曹彻没有出言反对,继续说道:“妹夫,这样做确实稳妥,能够永绝后患,但这样一来,仗就打得多了,得到的财货未必能弥补损失。”

    “殿下说笑了,”曹彻笑道:“殿下能征善战之名下官做台湾镇总兵之前就已经听说过,后来就封乾安后更是南征北战,短短几年间就将封国扩大了几倍,如今苏门答腊岛上除了殿下的封国只有两个番国,怎会担心打仗?怎会仗打不赢?”

    “不是这话。”朱高煦也不知是否应该与他解释。打他有打赢的自信,但损失可就不好说了。从这次攻城他就对搜集到的有关威格拉玛瓦尔达拿的描述中‘性格果断’有了直观的印象,如果拒绝他的第二次求和,朱高煦可以想象威格拉玛瓦尔达拿会做出的两种决断:其一是马上下令军队四散,从山中的小路逃走,朱高煦和手下的将士对山路也不熟,投靠的当地人也未必能够完全信任,不敢派兵追击,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多半能够安然撤走。虽然这会导致他在之后半年甚至一年内几乎无兵可用无法抵御明军的攻打,但如果他与威拉布弥合流,那战局就会迁延日久。

    威格拉玛瓦尔达拿会采用的第二个法子,就是下令全军对八马兰或三宝垄城发动更加猛烈的攻打,尤其可能攻打八马兰的明军军营。那边的五藩国联军战斗力参差不齐,互相之间又不熟悉,徐增寿作为主将又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又并未驻守坚城,未必不会被威格拉玛瓦尔达拿打破,从而让他逃出生天;即使守住了营寨,五藩国联军损失也不会小,未必愿意继续与满者伯夷人打仗,那样一来他手上的人更少。

    两种情况对朱高煦来说都会增加他的损失。南洋包括苏藩在内的所有藩国缺钱、缺兵器、缺文官、缺农具,什么都缺,但最缺的还是人口。每年朝廷送来的囚犯本来就不多,汉洲大陆发现后又大多送到汉洲,自愿下南洋的百姓不算少,但大多数还是把根放在老家,在南洋赚了钱以后就还乡,不能算他们治下的子民。强行把这些人扣下当然可以,广东、福建等地的官府绝对不敢对此事进谏,但以后他就不要想有人自愿来到他治下了,长远来看不合算,所以不能干。可这样一来他们治下的子民更少,壮丁更少,损失太多短时间内可补不回来,即使得到了再多的财货也弥补不了。

    甚至连军队中的南洋土着朱高煦都不能轻易舍弃。南洋虽然作物很好生长,可人口不算多,从前的三佛齐又常年与满者伯夷人打仗,人口更少,每一个壮丁都是有用的。

    这样一来,朱高煦就不愿意打损失可能比较大的仗;可按照曹彻的想法,他之后会打硬仗,就不合自己的心思了。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之后不可能占据爪哇岛。如果能占据这座岛屿,多付出些损失也就罢了,但不能占据,他不愿为了财货就损失太多兵。

    想到这里,朱高煦忽然惊醒:‘不会是允想要灭了满者伯夷国,将心思告诉了曹彻,所以他一直撺掇着我灭了威格拉玛瓦尔达拿与威拉布弥两家之兵,好让允之后派出少许兵丁就占据这一岛,加封其它人为王镇守。’

    既然想到了这件事,朱高煦就变得警惕起来,与曹彻说的每句话都斟酌再三,同时小心地试探起来。不过曹彻也不傻,表现的滴水不漏。

    “罢了,此事事关重大,而且此次出兵满者伯夷国也不是我苏藩一家之事,宋王、洛王、蒲王、越王等诸王也都派兵参战,我也不能一家独断。等他们到了三宝垄城,或者咱们去了八马兰,与他们商议过后再做打算。”

    “至于现在,本王打算对此次攻打三宝垄城与守住三宝垄城的立功将士进行奖赏,妹夫可要与大舅子一起去看看?”朱高煦忽然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曹彻的情绪发生了一丝波动,但很快就消失无踪。他站起来伸伸懒腰,也对朱高煦笑道:“也好,坐在这里也商议了好一会儿了,走动走动也好;对立功将士的封赏可不能拖延,要尽快做。”

    “那咱妹夫就跟着本王一起去瞧瞧。”朱高煦也站起来,看向城中的所有将士与百姓,看着这些脸上充满了劫后余生的笑容的人,笑着说道:“城中的气氛既然这样高兴,孤就再添一把火。”

    与三宝垄城城内的情形不同,此时满者伯夷国的军营中可以说惨淡一片。就连最普通的士兵也知晓,军队是万万不能在绝地中待着的,这样下去迟早会全军崩溃。可攻打三宝垄城又失败了,最后的生路可以说已经断绝,要不是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在军中的威望还高,手下的将领也都忠心于他,此时或许有军队已经哗变了。但即使他们现在没有哗变,士气也变得极低,难以驱使着再去打仗了。

    威格拉玛瓦尔达拿的帐篷里同样如此。这个时候所有中高级将领都在这间帐篷中,但无人说话,所有人脸上都带着或沮丧,或惶恐的表情,不时有人抬起头看向威格拉玛瓦尔达拿,但见他面无表情,也只能又低下头来。

    “陛下,”克塔纳伽拉实在受不了这种气氛了,站起来大声说道:“陛下,不如马上驱使全军再次攻打三宝垄城,一定能攻下。现在回想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