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781部分

宗明天下-第781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档溃骸跋粲浚抻屑妇浠耙肽闼怠!弊芄槭且桓龆潦槿耍约好憷妇湟裁皇裁创蟛涣说摹C蛔家蛭约赫饧妇涿憷涂贾辛司偃四亍T氏搿

    “是,陛下。”萧涌十分激动的答应一声,走过来聆听允的教诲。

    =========

    感谢书友一剑68、漏光缥碧、这尼玛竟然的打赏。

    ps:书友们,我是七帅,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270章 儿女() 
(赠送读者三百字)

    “爹!”“爹!”四个小孩子一边高兴的叫喊着,一边向允跑过来。

    “哎!”允抱了抱自己的四个孩子,又对跟在后面的思齐招招手让她也过来,笑着对他们说道:“你们适才玩的好不好?”

    “好,好长时间没有出宫了,在宫外的店铺里挑选东西真的与从下人手里挑选喜欢的首饰不一样,不知怎的,就是觉得更开心一些。”敏儿笑着说道。

    “你倒是开心了,爹爹的内库都要空了。”允故意说道。

    “爹,你总是吓唬女儿!”敏儿叫道:“敏儿从娘亲嘴里知道了,爹爹的内库丰盈得很,根本不是这点儿买东西的钱能够用光的。”

    “呵呵,”谎言再次被女儿拆穿的允略有些尴尬的笑了两声,说道:“爹爹这是在教导你们注意节俭。爹爹虽然现在内库丰盈,但若是不注意节俭,奢靡过费,看起来取之不尽的内库也会变得空空如也。”

    “何况内库的钱财都是大明百姓上交的税款,皆是百姓辛勤劳动而来,岂能随意浪费!”

    允本以为能够借此对她教导一番,文垣他们三个都抬起胳膊答应一声“儿子知道了”,思齐也回答一句,谁知敏儿却笑道:“哈哈,爹的反应和女儿想的一样呢,对女儿说的不实之词被拆穿后就用教育女儿这个法子转移话题。”

    听了这话,允正不知该说什么,文垣三人的手也摆在半空不知如何是好,敏儿自己却又扑到允怀里,笑着说道:“爹爹,女儿适才和爹爹开玩笑呢。”

    她随即又正色说道:“女儿知道爹爹的教导都是好意,适才的教诲敏儿已经听进去了,以后也定然会听从爹爹的教诲,决不奢靡过费。”

    “你呀你,真是古灵精怪。这么和爹爹开玩笑。”允又抱了抱她,笑着说道。

    若是一个道学先生在此见到这一幕,定然会气愤的须发皆张,厉声斥责敏儿,因为敏儿的所作所为非常不符合儒家礼法,这个年头即使再宠爱孩子的家庭也不会允许孩子这样;但此时在场的人都十分淡定的看着这一幕。

    允秉承后世的想法教育孩子,对于儿子管得还严一些,但对于女儿只剩下宠了,从来不会大声斥责他,即使觉得她说的不对也就事论事认真说理,通过讲道理的方法说服她,而不是用家长的权威镇压;平素也不注意父女之间的礼节。一开始下人们也都看不过眼,可渐渐的也就习惯了。

    父女两个说了一阵,敏儿又道:“爹爹,将我们扔在那家店里又干什么去了?害的女儿和弟弟又在店里多待了一刻钟。”

    “哦,快要举行乡试了,爹爹在夫子庙那边转一转,听一听考生们都议论些什么。”

    允说道:“正走着,就遇到了你们贤彩姑姑的丈夫,他送你们贤彩姑姑去医馆行医为病人治病;爹爹就顺便带他一起在夫子庙一带转一转。”

    “之后又遇到一个姓萧的商人,他儿子与他家侄子今年要应考应天乡试。爹爹顺便考较一番这两个年轻秀才。等考较完了让他们退下,又和你们姑父说了几句话,他回去等着贤彩姑姑,爹爹就过来接你们几个。”

    “姓萧?爹爹,您考较学问的这个人,可是那个要选做三姑驸马之人?”敏儿眼珠一转,想到了什么,凑到允耳边小声说道。

    “敏儿,你这是怎么知道的?”

    “听娘亲与二娘议论知道的。上个月有一日敏儿放学回去,本想给娘和二娘一个惊喜,不让下人们通报,就听到在议论这件事,女儿就记住了。”

    “爹,这个要选做三姑驸马的人长相如何,学问如何,可配得上三姑?”

    ‘以后议论事情可得注意,即使不是机密事情也要告诉下人定要通报,防范不被他们听去。’允先在脑海中这样想了一会儿,随即说道:“这人学问不错,确实十分聪慧,今科乡试只要不跑题,不随意引用无人知晓的典故,今科中举应当没有问题。不过,就是太聪明了。”

    “爹爹还顺便考较了他堂弟的学问。他堂弟就与他差得远了。爹爹虽然自己去考科举多半也考不过经义题,但这些年进士的答卷看多了,好坏还是分得出来的。他堂弟除非运气极好,不然定不能考中举人。”

    “不过这人很有意思。朕从他的语气中听出来他其实很喜欢经商,喜欢跟在父亲身后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到处走一走;但他因为开蒙的时候是整个家族读书最好的几个人之一,而且他们家擅长经商的人太多而读书人太少,所以强令他必须读书。

    这次他们参加应天乡试,他堂兄很早就被送到京城揣摩今年的试题与可能被任命为考官之人的喜好,但他一直到这个月中旬才从老家出发被送到京城准备考试。就是因为害怕他父亲对他的管教松懈使得他不看书而是跟着父亲学做生意。”

    “之后爹爹又问了这商人几个问题,就让他们退下了,来找你们。”

    “罢了,不说这些了。都上马车,爹带你们去二姑家里探望二姑。不过你们到了那里一定记得轻手轻脚。二姑已经怀了身孕,一定要注意。”

    “知道了。”几个小孩答应一声,敏儿与思齐上了一辆马车,文与文垣、文圻上了另外一辆马车。允本想骑马,可抬起头见太阳又出来了,天气越来越热了,也就上了文等人做的那辆马车。

    “爹,天气真是太热了,”马车上文圻一边使劲扇着扇子,一边说道:“今日早上还下了雨比平日凉快一些,但却还是这么热。老天爷为什么要让七月份这么热。这样的日子真是不应该出门。”

    允忍住了给他科普一下天气是冷还是热与太阳之间关系的想法,说道:“文圻,正因为七月份如此炎热,更要出门。你以后要加封藩国,必定会与蛮夷之人打仗。那时莫非还要说七月份太热不打,等天气凉快了再带领将士去征战?”

    “练武之人有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越是这样最冷最热的时候越要练武,因为在这样的时候练武的用处才最大,也越能适应严寒和炎热的天气。”

    “所以七月份这样炎热才更要出门。你们平日里练武也绝不能懈怠,不能因为天气炎热就不练或练得时候短了。你们若是这样做被发现了,定不会轻易饶恕。”

    “是,爹。”他们三人说道。

    可听完他们三人说话,允却转过头对文垣说道:“文垣,你这是怎么了,答话这么无精打采的,也是因为天气炎热?”说到后面,他的语气有些责备的意思了。

    文垣坐在被固定住的小椅子上,看得出来似乎犹豫了一下,之后说道:“父亲,儿子有问题想要询问父亲。”

    ps:书友们,我是七帅,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271章 教子() 
“你想问什么?”允熥看着一脸正经表情的文垣,神色也变得有些郑重。

    “父亲,适才父亲说遇见一个姓萧的商人向他问话。父亲,商人虽也是四民之一,却是四民之末。虽然依照父亲的教诲,国家少不得商人,朝廷也用得到商人,但父亲何须亲自与商人说话?若是有事情要吩咐,让官员去吩咐即可。”

    “二者,父亲,儿子觉得安丘姑姑为普通百姓,或边疆的蛮夷治病也不太妥当。父亲之所以让安丘姑姑在西南为当地的蛮夷治病,儿子觉得大概是安抚当地人吧。可(皇家)学堂里的先生讲过要有上下尊卑,安丘姑姑为普通百姓或蛮夷治病,是否有些失了体统?”文垣说道。

    文垣从去年起开始去皇家学堂读书了。在皇家学堂中,不,在此时大明任何一个学堂中,在此时全世界绝大多数学校中‘礼’都是重点讲述的内容,中国人要学习儒家的礼仪,欧洲人要学习面对贵族或贵族之间、以及基督教礼仪,印度人要学习对待不同种姓之人的礼仪,大食人要学习天方教礼仪。

    世界各国的礼仪中都有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内容,所以文垣觉得朱贤彩不应当为普通百姓看病;而在中国的礼仪之中,商人虽然一直算作四民之一,比连四民都不算的下九流要强得多,在从周代开始就受人鄙视,春秋战国的乱世地位高了些,但随着秦完成统一又地位低下起来。所以经受了礼仪教育的文垣认为作为皇帝不应当与商人直接说话。

    ‘真是从小就是皇族中人,才这个年纪就已经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虽然差不多只是鸭子学舌般照搬先生讲的内容,但也不简单了。莫非历代的皇族都是如此?是了,历史上朱棣带兵北伐,又因什么缘故朱高炽不能视事,就让年仅九岁的朱瞻基每日去奉天门视事,这么小的年纪。’

    ‘看来,十二岁以下孩子的课程应当削减了,不能让他们从小想法就受到限制,我也没空整日去皇家学堂教导他们。他们的礼仪课先生也要换人。’

    允熥先想了一会儿这些,回过神来看着文垣充满疑惑的目光,对他说道“不论士农工商,都是大明的子民,也都是皇帝的子民,只不过有长有幼,文垣,你说对不对?”

    “是,父亲。”

    “既然如此,做长辈的,岂能因为子民的长幼之分而有所区别?文垣,你要记住,不论士农工商在你眼里都应当是一视同仁的,他们都是你的子民。”

    “教导你的先生,或者说历朝历代认为商人是四民之末、从而瞧不起商人的人,或许有些是因为见到了商人所做的罪恶之事,这样的事情当然有许多,但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利益。他们之所以瞧不起商人,是要通过贬低商人抬高自己。”

    “有关利益之事现在与你说你可能并不明白,但你现在要知晓存在这种情形就好了。等过几年,你十多岁了,父亲再详细与你说。”

    “另外,最早创立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乃是春秋时一代大贤管子,管子初创这一制度时却并未将士农工商分出上下,而是一视同仁,当时的‘士’与现在的‘士’所指的人也并不相同。”

    “总之,你要记住,不论士农工商都是你的子民,你应当一视同仁。”

    “有关贤彩为百姓看病之事,确实不合礼仪。但这能极好的收束百姓对大明的忠心。你想想,身为一个普通百姓,却得到了尊贵的郡主的救治,岂能不会十分感激朝廷,感激皇帝?”

    “另外,文垣,你觉得,身为宗室应当做什么?”

    “治国理政与带兵打仗。”文垣回答。

    “但并非所有人都有治国之才,许多人甚至连治理一地的本事都没有。至于带兵打仗也是如此,即使父亲让所有的宗室子弟都认真习武,打仗的时候也愿意奋勇冲杀,但也只是将才,而带领大军征战需要的是帅才。”

    “那这些即不能治国理政又不能带兵打仗的宗室做什么,都在家里吃着朝廷的俸禄等死不成?现下朝廷虽然每年收上来的赋税还够用而且有富裕,但宗室子弟的人数可是会不断增加的,早晚有一日,朝廷会养不起这么多吃闲饭的人的。”

    “所以必须要让这些人有事情做。喜好学医之人,就让他们去学医,喜好书法之人,就让他们去学书法,喜好学绘画之人,就让他们去学绘画,即为国家做贡献,也让自己衣食无忧。文垣,你明白了么?”

    “儿子明白了。”文垣赶忙说道。

    但允熥听他这句话却有些失望。‘罢了,只不过是八岁的孩子,不能苛求太多。’

    “文垚,文圻,你们两个也是一样,要记住、明白父亲教导你们的话。”允熥又对他们两个说道。

    “是,父亲。”文垚和文圻赶忙答应。

    允熥教导完自己的三个儿子,因马车内也不凉快,掀开车帘透风,此时略微有些东南风,还凉爽些。

    又过了一会儿,马车来到中山公主府。门子本来还有些傲慢的看着这两辆十分平常的马车,但看清随行护卫的人的脸后马上变得紧张不已,上去问清是谁来了之后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