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746部分

宗明天下-第746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妙锦就很明显没有这样的习惯,说道:“先帝开辟的田地不仅在,还扩大了不少呢。皇宫后半边原来是湖,先帝因这一地风水绝佳,所以填湖造皇宫。可毕竟地基不如原本的平地,而且湖水也没那么容易散去。洪武末年有些宫殿就开始渗水,这几年更厉害了。”

    “皇上就改了皇宫的部分格局,废弃了那些渗水的宫殿,在原本的空地盖了几座宫殿,让人住下。那些渗水的宫殿全都拆了,种上水稻。”

    “皇上真是顾念百姓,关心农户。”徐徽华很程式化的说了一句,随即说道:“可这样一来,皇宫的风水不是就改变了么?”

    “皇上不太信风水这些的,觉得风水之说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全信。所以就拆了宫殿。不过新建宫殿的时候还是让懂风水的人看了看。”妙锦说道。

    徐菲絮也不在意皇宫的风水。朱棣本人对这些本来就不太信的,要不然历史上他也不会豁出去造反了。徐菲絮受他的影响也半信半疑。她更关心别的事情。

    “那些从汉洲带回来的种子,在南洋那种地方能种活么?我想要一些回去,在乾安城外试种一番。”

    “这个,据说有些种子发现的地方也都很热,大约能种活。不过讨些种子可不容易。方都督带回来的所有种子都被皇上攥在手里,他还对王喜说了,不得他的命令,任何人不能拿走一粒种子。”

    “这是为什么?”徐菲絮非常好奇。一些种子罢了,为什么管的这么严?

    妙锦迟疑的说道:“妹妹恍惚听皇上说起过,好像是怕年后种子不够用了,所以现在管的这么严?”

    “他年后要做什么?”徐菲絮又好奇的问了一句。不仅是她,徐徽华也好奇的看着她。

    这次妙锦摇了摇头。“这我可不太清楚,只是定然和三农有关。”

    “三农?这是什么意思?”徐菲絮又问道。

    “三农,就是农村、农业、农民,皇上最近发明的词,所有有关种地、农户、乡下的事情他都统称为三农。”

    “这个叫法倒是新奇。”徐菲絮说道。

    她还要说话,只听从身旁传来徐晖祖的声音:“大姐,二妹,四妹,你们在这里聊什么呢聊得这么高兴?”

    “没多说什么,只是说了说从汉洲大陆带回来的那些新奇的作物。”徐菲絮笑道。

    徐晖祖也不多问,听到这话随口聊了两句,就说道:“大姐,现在已经过了午时了,咱们是在这里继续听戏,还是去吃饭?”

    “在这里做了半晌也乏了,去吃饭吧。不过就别弄个小轿或步撵了,现在又没下雪,咱们姐弟兄妹就这样走过去。”徐菲絮说道。

    众人都无意见。徐家作为武将世家,对女儿教养也不会完全遵循儒家,她们姐妹四个都略微懂一点拳脚,不喜欢整日在屋里闷着。就连怀孕的妙锦都不愿意再坐步撵,要与他们一起走过去。女官侑不过他,只能跟在一旁护送。

    等他们走到地方的时候饭菜都已经备好摆放在餐桌上,众人落座开始吃饭。妙锦身为孕妇吃的与众人不同,单独准备了一份。

    吃过饭下午略微休息了一会儿,又聚在一起说话。“景昌,我不在京城这半年,你有没有淘气?惹出什么事情?”妙锦对徐景昌说道。她回了京后马上就过年了,徐晖祖的妻子正月初一入宫和她说话的时候也没提到景昌,她就出言问道。

    “四姑,你怎么总怀疑我会犯下什么事情?”徐景昌露出委屈的表情。

    “你少装!四姑还不知道你怎样?你岂会因为这点儿事就觉得委屈。”妙锦笑道。

    “四姑将我都看透了。”景昌笑道:“既然如此,四姑应该也能看出来侄儿这半年多一直老老实实的在府里或者在卫里,其它什么地方都不去。”

    “当真?”

    “当真!”

    “四妹,景昌半年多确实没去过其它地方。”徐膺绪做了人证。

    “这可怪了。”妙锦有些奇怪:“你平素是最喜欢玩的,这半年多竟然忍住了?”

    “四姑,你这话不对。去年七月份过了生日我就二十岁了,是个大人了。自然不会和从前小孩子时候一样。”徐景昌说道。

    “说的也是,你也大了。将来徐家得靠你们了。”妙锦感叹一句,忽然看了徐钦一眼。徐钦被她这一眼吓得直哆嗦。

    “大哥,也该让钦儿他们多历练了。他既然没法从文,就只能从武,可得多锻炼。下次再打仗,让他去战场上历练。”妙锦说完这番话,又忙补充道:“当然,也得注意安全。”

    “你说的我也知道,下次再有仗打就让他去战场试一试。”徐晖祖说道:“不仅是他,泰儿他们更要历练。他们可没有世袭的爵位,一切都需要自己挣出来。但是。”徐晖祖身为父亲,虽然理智上明白儿子们必须要上战场历练才好,可毕竟是亲儿子,总想提前为儿子们铺好路,不需用丧命的危险去换前程。

    “要是有即安全,又能有前程的法子就好了。”他最后说道。

    妙锦当然也不知道这样的法子,只能安慰他几句。

    下午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妙锦回宫的时候。众人都不愿让她回宫,但规矩在这里不能违背,众人只能依依惜别。

    可就在此时,徐府的一个门子跑过来,大声喊道:“大老爷,大老爷!有贵客来了!”

第1217章 接媳妇() 
“大呼小叫的做什么!”徐晖祖马上呵斥道。他心里很不高兴。没见他们正有些伤感的与妙锦临别叙话呢么?怎么还大呼小叫的,这么没眼力见!

    ‘等四妹走了就处罚这个门子!至少得打四十板子!让他长长记性,也让府里的下人都长长记性。’他想着。

    那门子听到徐晖祖的话脸上下意识露出害怕的神情,就要跪下请罪。可他想到适才听到的话,又直起双腿,跑到徐晖祖跟前小声说了句话。

    徐晖祖本来见这门子听到自己的话还敢过来登时就要吩咐管家过来将他拉下去打板子,可听到他说的这句话后愣住了,手停在了半空中。本来见徐晖祖表情十分不善就要冲过来的男仆看到这样奇怪的情形,悄没声息的停下了。

    “大哥,这是怎么了?到底是哪位贵客来了?”徐增寿好奇的问道。

    徐晖祖却并未回答他的话,而是转过头来又看向正要离开的徐妙锦,问道:“四妹,你临出门前,皇上可吩咐过你什么?”

    “这,”妙锦昨晚上是与允熥一起休息的,她回想从昨天晚上到今日早上二人分别之前说过的话,摇摇头:“皇上也没吩咐什么,只是吩咐注意不要跌了碰了的。”

    “怎么?大哥,你问起这个做什么?”徐梦羽好奇的询问。

    “因为咱们家的门子所说的那个贵客,就是皇上。”他回答。

    听到徐晖祖的话,众人愣了愣,之后就是雷同的声音响起:“皇上,皇上竟然来徐府了?”众人随即转过头看向妙锦:‘皇上竟然这么宠爱四妹?除了迎娶皇后后的头一次过年外,皇上可从未接过任何一个皇妃回宫。’

    妙锦自己都发懵。允熥同她的感情是不错,对她很好,可也不至于这样做。要知道,这件事可不仅仅是皇帝接皇妃回宫,这有很深的政治意味,代表着她就是后宫之中仅次于皇后的第二人,再加上她的娘家徐家又是这样厉害,人们肯定会忍不住多想。她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高兴,而是开始估量皇后会做什么。

    但不管众人如何想的,都必须马上赶往府门前迎接允熥。虽然这次允熥没有正式出行,算是微服而来,但也不能就当做空气。徐晖祖等男人一路小跑着向府邸大门跑去,徐菲絮等人坐上步撵,让下人抬着她们飞快的向府邸大门而去;只有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妙锦因为正怀着身孕,抬着步撵的宦官仍然不急不缓的向大门走去,使得她落在了后面。

    徐晖祖赶到大门口的时候允熥正坐在门房里烤火,他见此马上跪下说道:“臣魏国公徐晖祖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徐膺绪/……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它人也赶忙跪下行礼。

    “都起来。”允熥站起来笑道:“朕今日是微服出行,你们不必行大礼,都起来。”

    “礼不可废!”徐晖祖说了一句,又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头才站起来。

    这时徐菲絮等人也到了,赶忙下了步撵对允熥行礼。对她们和对待徐晖祖等人完全不同。这三个徐家的姑奶奶都是他的婶子,她们的腰都还没弯下去允熥就已经让宦官上前将她们扶起来了。允熥又按照家礼问好。

    这一番行礼完毕,载着妙锦的步撵来到门前。妙锦下了步撵正要行礼,允熥上前扶住她说道:“你还怀着身子,行什么礼。”又说道:“你可已经与家人说完话了?夫君是猜测着你回宫的时候来的,但也未必一定能猜准。”

    “已经说完话了,妾的兄长和姐姐们正要送妾出府回宫,夫君就来了。”妙锦笑道。她来的路上还在担忧皇后的反应,可此时心中只剩下的高兴,满心的高兴。她虽然自从嫁入皇宫后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如同一般人家,甚至富贵人家那般,但有时候也幻想过自己如同嫁入普通人家一般可以回门,回门后丈夫来接回去。可这个本来只是幻想的情形竟然成真了,她怎能不高兴?

    “这还真巧。不,不是巧合,而是咱们夫妻心有灵犀。”允熥笑道。

    “嗯。”妙锦轻轻的答应一声。

    允熥又与她说了几句话,吩咐这次跟着出宫的王喜:“你赶忙护送宸妃娘娘上马车,可不能出纰漏。”王喜答应一声,上前两步指挥小宫女搀着妙锦上车。

    “辉祖。”允熥又招呼徐晖祖。

    “陛下,臣在。”他答应一声。

    “辉祖,朕正好有几句话要吩咐你,你跟着朕过来。”

    “是,陛下。”听到这话,徐晖祖心中即松了口气又紧张起来,深吸了一口气,上前两步跟在允熥身后。

    徐膺绪带着弟侄跟在身后,中间隔着几步路,确保听不到他们的说话声。他虽然没太多心眼,但也不傻,知道话不能随便听。

    但他还是有些好奇,双眼不时扫过允熥和徐晖祖。

    也不知允熥说了什么,徐晖祖的表情有些奇怪,接连说了许多话,一直到他们走到马车前时才说完。

    允熥站在马车前,也说了几句话。徐晖祖低头沉思了一小会儿,抬起头又对允熥说了一番话。允熥点点头似乎是在赞同他的话,又说了句话。徐晖祖又和允熥说了几句话,随即躬身行礼。允熥又笑着说了几句。

    随后徐晖祖转过头招呼徐膺绪等人过来,对允熥和马车里的妙锦行礼,允熥说道:“免礼。”又让宦官上前将他们扶起来。

    待这一套礼行完了,允熥上了马车,在侍卫的护送下返回皇宫。

    “大伯,适才皇上和大伯说了什么?”徐景昌忍不住问道。可他话音刚落,脑袋就被人拍了一下。他转头一看,就见到自己的父亲徐增寿举起巴掌又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并且说道:“不该问的别问!”

    “景昌,皇上刚才吩咐大伯的事情过几日等正式上了朝,你就知道了。”

第1218章 军事改革——开始() 
“好冷啊!”徐景昌一出家门,一股冷风铺面而来,禁不住打了个哆嗦。

    “这哪里就能算冷了?”徐增寿拍了一下他的脑袋:“永藩的冬天才叫冷!别看夏天永明城的天气和京城差不多,冬天冷的要死,晚上出屋尿尿话儿都可能冻上。”

    “四叔,你今日也要上朝?”徐景昌没有接他的话,而是有些惊奇的反问道。徐增寿年前才从永明城返回,现下身上还没有安排官职,如何要上朝?

    “今日他就会安排官职了。”徐晖祖从徐增寿的身后走过来,对更加好奇的徐景昌呵斥一句:“还不赶快上马!年后第一次上朝就想迟到不成!”

    徐景昌很怕徐晖祖,闻言不敢问什么了,忙骑上仆人牵来的马匹,紧了紧衣领,踱马跟在两个伯父与父亲后面。

    徐家作为大明的开国功臣,又是顶级勋贵,府邸自然是京城内第一批新建的院落。那时大明还没统一全国,工匠的技艺也不像如今精湛,觉得不满意需要修补的地方很多,比不上如今新建的府邸。但旧也有旧的好处,那就是离着皇宫很近,他们叔侄四人没过多久就已经到了承天门前,下了马将马匹交给仆人,向皇城走去。

    徐景昌拿出自己的腰牌,正等着侍卫检查,忽听身后传来叫声:“景昌!”他回头一看,就见到常森的儿子常继姚挥舞着手臂对他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