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693部分

宗明天下-第693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后来,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登场了,这就是西元18世纪瑞典科学家林奈。林奈把我们人类命名为智人,并且把智人分为四个种,按照地理单元和从白到黑的肤色,划分为欧洲白人,美洲红种人,亚洲棕种人,非洲黑人。以此为标志,我们东方人的肤色不再是白色的了。

    而把黄皮肤和东方人彻底结合在一起,得归功于西元18世纪后期的德国人类学家布鲁门巴哈。他认为区分人种更科学的方法是分析头骨形态。他以此为标志,在西元1795年提出把人类分成五种,再把它们和肤色结合起来,那就是白色高加索人种、黑色埃塞俄比亚人种、红色美洲人种、黑褐色马来人种和黄色蒙古人种。

    这种区分法又鲜明又好记,就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马来人种这几个词造今天还有很多人顽强的使用,从此东亚人就成了黄种人,如果给这件事定下一个具体时间,那就是西元1795年。

    这事并不值得我们高兴。对历史略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段时间正是欧洲人越来越强大、东方国家日益萎靡的时期,欧洲的科学家降低东方人的肤色,其实是歧视东方人,不再将东方人看做与他们同等的人。只是当时他们认为这是‘科学。’

    时至今日,随着科学的发展,以种族把人类划分为不同集团的分类法已经失去了生物学依据。所谓的种族与种族之间根本不可能划出那一道明确清楚、有科学依据的分界线。欧美主流已经抛弃了三大或四大人种的说法,而是依照族裔称呼,比如拉丁裔、大食裔、印度裔等。

    “是,陛下,臣谨遵圣明。”他们兄弟同时躬身说道。

    “只愿你们真的能将朕的话听进去。”允最后说了一句,让他们退下。

    待他们退下后,允吩咐王恭:“你去将徐晖祖与蓝珍、耿璇、张辅叫来,朕有话要吩咐他们。”

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 
    这些事情允并不知晓,所以他对于汉人被认为是白人有些惊讶。不过也仅仅是有些惊讶而已。汉人到底是什么人,不需要欧洲人来点评,他们怎样看待汉人都不重要。允只是又与他们笑着谈论几句,就罢了。

    “臣等告退。”在吃完饭后,徐晖祖与陈继等人马上站起来请求告辞。此时天已经不早了,允脸上也露出疲态,他们不能不识趣,提出告辞。允依照流程挽留几句,让他们退下了。

    克拉维约与吉哈诺对美味之极的中华美食还想吃,但他们作为出使过几个国家的外交官当然很有眼色,见徐晖祖等人都告辞了自己也不能继续赖在餐桌上,站起来也请求告辞。允当然让他们也都退下了。

    在回驿馆的路上,吉哈诺与克拉维约说道:“赛里斯人的食物实在太好吃了,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卖夜宵的地方,我想去再买一份食物。”

    “阿隆索,你已经吃了够多得了,还吃?小心肚子被撑破了。”克拉维约笑道。

    “我的肚子大,不会被撑破的。我只是担心这个时间外面已经没有卖食物的地方了。”吉哈诺毫不在意他的取笑,又道。

    “我也这样觉得。不过在返回驿馆后你可以向驿馆的工作人员问一问。”克拉维约又道。

    “我会问一问的。”吉哈诺说这句话时,他们已经走出了允所住的行在,踏上马车,马车也已经缓缓开动。

    就在此时吉哈诺变了表情,用卡斯蒂利亚语的一种方言,即使在本土也只有几千人会说的方言对克拉维约说道:“明国的皇帝对于欧洲的了解太多了,非常不合常理。你留在明国,要对此好好探寻一番,探知他如此了解欧洲的原因。”

    “这个不好探知。我也不可能经常见到明国的皇帝,更不可能灌他酒让他喝醉酒后说出真话。”尽管克拉维约在心中觉得吉哈诺多管闲事,但还是回答。

    “你说的也有道理,但还是尽力探查吧。除此之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传教。在撒马尔罕城不许随意传教,但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写东方的汉人与蒙古人实行宗教自由政策,傅安也没说过大明现在严禁外国的宗教在本国内流传,你向大明的皇帝请求传教,他多半会答应。”

    “其实本来今日就该对他说,但他给我的震惊太多了,我就忘了此事。”

    “你只要能够在明国境内建立起一座教堂,教宗定然会非常高兴,对你有好处。”吉哈诺说道。他是子爵,他父亲是侯爵,处于国家的上层,对于这些事情比只是下层贵族的克拉维约了解得多。要不是出使的经验短缺,他本来应该是正使的。

    “我知道了。”克拉维约答应。

    吉哈诺还要再说什么,忽然马车停下了。他不由得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马车停下了?”

    翻译还没有回答,他就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声音越来越近又越来越远,几乎在一瞬间从他的马车旁跑过。

    吉哈诺忍不住掀开窗帘看了看,见这一行七八骑向他们过来的道路奔驰,心里不由得想着:‘难道是明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

    ……

    行在内,允已经准备睡觉了,但在临睡前却还在吩咐事情。

    “从欧洲来的人,不论是外交使者还是商人,都承担传播‘主’的福音的重任,今日朕第一次召见他们不好提,明日或后日只要朕再见到他们他们定然会向朕请求允许十字教在国内传播。”

    “官家必定是不会允许的。”王恭一边服侍他脱衣,一边符合。

    “朕当然不会允许。之前朕都严禁了天方教,岂会允许十字教在中原传播?”

    “只是十字教对中原的百姓来说十分陌生,保不住就有人偷偷信了这个教,还得好好防范才行。你记下,等朕返回京城后,要与大臣们商议此事。”允说道。

    “是,官家。”王恭答应一声。稍后他会将这件事记在纸上。

    “今日朕召见外番使者之时,可有什么要紧的奏报?”他又问道。

    “官家,有一份从铁门关传来的奏报,是晋王殿下所上。驻守铁门关的千户秦守业,竟然守住了铁门关。而且帖木儿兵败身亡的消息传到铁门关外的西虏营地后,驻守铁门关外的西虏将领马上带兵撤退,秦守业注意到此事,断定西虏主力已经败亡,竟然带领残兵败将从城中杀出来大败西虏,斩首数千才因马匹体力不支而不得不停下追击。”

    “晋王殿下因此对他十分欣赏,向官家请求让秦守业留在铁门关在他手下为将呢。”王恭说道。

    允问了问守城的具体情形,听到‘祭天出水’这样有些类似于玄幻情节的事情时也呆了呆,说道:“这人固然是忠肝义胆,但能守住城池,运气也起了大作用。”

    “这样的人朕可不会就在晋藩。晋藩之后也没有什么敌人,这样的即勇又有福气的将领留在晋藩可不是浪费?”

    “你明日也记得告诉陈继,拟旨将秦守业派到撒马尔罕城。尚炳面对的敌人多,这样的将领正适合。何况秦守业本来就是尚炳手下的将领,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还有一事你也记得叮嘱陈继。原本西域之地除了伊吾都不是大明的土地,擅自改名恐怕不妥;此战后整个阿拉山口以东都是大明之土了,让他琢磨琢磨给各处要地起一个汉字的名字。”

    王恭一一答应,同时心里有些发愁:允吩咐了这么多事情,他万一忘记一件事可就不好了。

    幸好允吩咐完此事就不再说政事,换上轻柔的睡衣准备睡觉。王恭松了口气。

    可就在此时,忽然在门口有人敲门,声音还十分急促。王恭心里忽然觉得不太对劲,走过去问道:“何事?”

    “王公公,请禀报陛下,从甘州城来了急报!”

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 
    河西走廊,甘州城。自从肃王朱落户甘州城后,这座城的防卫大大加强,原本只有三个不满编的卫所,在短短两三年间扩编为五个满编的卫所,其中还有三个是亲王护卫,使得甘州城成为河西走廊防备最严密的城池。

    既然如此,虽然因为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盗匪不断,但没有人会来甘州城下打秋风。实际上,大多数情形下,甘州城周围三十里都是非常安全的,某些特殊情况下五十里都很安全。

    但此时此刻,从甘州城内向外看去,却有足足数万人马围在甘州城周围,正在攻打城池。甚至你都不用看,仅仅用耳朵听,都能听到喊杀声。

    此时这座城池的守将曲风站在城头,一边指挥将士们防守敌人的进攻,一边不停的看向西北方,同时嘴里嘀咕着:“援兵怎么还不到!援兵怎么还不到!”

    “也真是的,帖木儿都已经兵败身亡了,这些人不老老实实的逃跑,竟然还敢来攻城。”

    原来此时正攻打城池的人,就是之前被帖木儿所收买的人。前文曾经提到,帖木儿在出征前为了扰乱大明的后方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不少都没有成功。但也有成功的,就是收买河西走廊的土匪,让他们劫掠明军运输物品的马车,降低明军的补给率。因为当时在西北还有一些色目人,备受歧视,这些人和与大明兵将结怨投靠不得的土匪都投靠了帖木儿,聚集起数万人在河西走廊劫掠有轨马车。

    虽然因为允对此战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准备,帖木儿的目的并没有实现,但他们也抢了不少物品,让当地的守将非常头疼。尤其是为了增加战胜帖木儿的几率越来越多的军队被调到伊吾后,负责保护轨道沿线的卫所不得不减少运输次数,以降低损失。好在该运至前线的都已经运到了,才没有影响战争。

    在听闻帖木儿兵败身死后,河西走廊的卫所将士非常高兴,一方面是为大明获得了巨大的胜利高兴,另一方面就是战争结束了,被调走的卫所也该回来了,甚至还可以让甘王殿下请求陛下暂时留部分外地卫所帮他们剿匪。

    可还没等该回来的卫所回来,这些盗匪忽然全部聚集起来,似乎几个大头目要一起讨论之后如何做;而就在曲风还在思考的时候,这些盗匪竟然就以最快的速度北上,并且朝着甘州城而来!

    曲风听到铺兵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消息时眼珠子差点儿没瞪出来!因为支援战争,也因为甘王朱都亲自去了伊吾,更因为甘州城已经十多年没有被威胁过众人有些大意,此时城中只有一个卫,守城器械也不足。即使这个卫是亲王护卫,足有一万多人,但据铺兵所报盗匪足有五六万人,而且看起来还有一股悲壮之意士气不低,甘州城危急。

    他马上通过派人与信鸽两种方式求救,同时开始准备守城。当然,他还在暗自盼望这些盗匪的目标并不是甘州城。

    但事与愿违,盗匪们这一路上都没有进行遮掩,直奔甘州城而来,即使曲风想自欺欺人都不成。他只能下令盗匪途径的各城尽力拖延,同时公开准备守城。

    得到曲风的命令后,各地的卫所将士极力拖延。虽然他们知道面对人数是自己十几倍的敌人出城野战很可能全军覆没,但还是义无反顾的出城阻拦。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盗匪竟然不与他们过多纠缠,将他们打退后就不再追击,而是继续前往甘州城。

    八月二十五日他们抵达甘州城下,草草的造了些住的地方,当日午时之前就开始攻打城池。今日已经是二十八日,盗匪包围甘州城三日,也就已经猛攻了三日。

    ……

    ……

    “曲指挥,曲指挥!”曲风正在指挥将士们守城,就听到从身后传来这样的呼喊声。

    曲风看起来对于这样的呼喊已经习以为常,将几个命令下发后转过头来,神色如常的对来人说道:“见过张侍卫。”

    “见过曲指挥使。”张无忌还礼,随即说道:“指挥使,二位娘娘与几位殿下派在下前来,询问城池此时的情形,能否守住。”

    “城池已经能够守住!”曲风斩钉截铁的说道:“早在十日前臣就已经发出求救,附近的卫所都能看到,正在从伊吾撤退的大军必然也会知晓。此时他们定然正在星夜兼程赶往甘州城救援。据臣所估,再有两日,援兵就将赶到。”因为张无忌是代替娘娘与殿下问话,所以他自称为臣。

    “殿下也知晓援兵定然正在星夜兼程赶往甘州城救援,不日即可到达。但这两三日的时候可能坚守得住?”

    “受得住。”曲风又道:“请二位娘娘与几位殿下放心,臣这几日已经指挥将士至少消灭了三四千盗匪,另重伤两千余人。盗匪缺医少药,重伤之人必死无疑。盗匪已经损兵近一成半。”

    “盗匪不过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