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641部分

宗明天下-第641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只是想起了你的事情。清宗,你若是能够面前陛下,就能将之前被贪墨的功劳找回来。”前一人又道。

    “现在?”被叫做清宗的人笑了笑:“现在正和西虏打仗,虽然鹤庆侯这次并未领兵出征西北,陛下也不会大动干戈,即使觉得鹤庆侯当初做的不对,现在我说出来也会怪我多事。”

    “我就等着这次和西虏打仗,我立下无可辩驳的功劳,在庆功宴上见到皇上,待庆功宴结束后私底下求见陛下。那时我刚刚立下大功,皇上必定会接见,我再与皇上说出那件事,讨一个公道。”

    ……

    ……

    也在同一时刻,手持千里眼的秦森放下手里的千里眼,拍拍胸前说道:“幸亏皇上未巡视英王殿下派来的将士军营。要不然即使我躲了出来,也未必有用。”

    “现在还是赶快回去。睡上一觉明天好有力气走路。”他嘀咕几句,起身就要返回自己的营地。

    但他刚刚站在来,就被人撞了一下,险些跌到,忍不住呵斥道:“你这人走路怎么不看着点!”

    “对不住。”这人说道。

    秦森听他的口音略带朝鲜味儿,问道:“你是朝鲜人?”

    “这位指挥使大人听出来了?我是这次朝鲜派出的西征军副指挥,李明芳。”

第1047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三)() 
    第二日一早,允与这数万来源各不相同的士兵一起出发,前往此行的终点,伊吾。

    “但愿在朕抵达前,尚未开始最后的决战。”允心想。

    ……

    “尊敬的陛下,距离上次我给您写信已经又过去了二十多天。”

    “上一次信件最后的悬念:帖木儿是否能够赶在明军援兵到来之前攻下哈密内城已经有了结果。他就在即将攻陷城池的时候听到了明军援兵赶到的消息,最终决定退兵。”

    “之后帖木儿不仅放弃了攻打哈密城的计划,更是从哈密城下撤退,一直撤到了哈密城以西一座小小的城池赛里斯人称之为卫城的地方。”

    “我不太清楚为什么帖木儿会做出这个决定,大约是为了战争更有把握,他手里的士兵比明军要少。但明军压了上来,在留守哈密城内大约十万人后还派出了比帖木儿更多的士兵驻扎在撒马尔罕**营的附近,并且每天都派出人挑衅,试图激怒帖木儿派兵出战。”

    “帖木儿确实派兵出战了,但是并未被激怒。老实说,像帖木儿这样征战经验丰富的人不太容易被激怒,赛里斯人大约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这些天他们每天都会派出士兵在两军的军营中间打仗,但每次派出的士兵都不多,双方都冷静的排兵布阵,不给对方机会。但即使是这样‘低烈度的战争’造成的伤亡对于所有的西方国家来说也已经是无法承受的。”

    “截止至昨天7月29日伴晚,撒马尔罕国已经有超过三万士兵阵亡,另有超过四万人受伤。如果任何一个西方国家,即使是现在据说势力很强大的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或正在与英格兰交战的法兰西王国也不可能承受得住。当然,因为医疗条件所限,很多重伤的士兵都抢救不回来,被算作了战死的士兵。”

    “但是最值得关心的,是这场战争终于滑向了我之前所预料的最糟糕的情况:僵持战。交战双方的兵力差距不大,哈密盆地附近的地形也没有太多起伏,甚至连树林都很少,想要偷袭也很难。最后战争的胜利者,很可能是粮食更为充足的一方。但是现在帖木儿的粮食充足,还有许多牛羊马可以吃,最少能够坚持八到九个月的时间,而对面的明国从指挥官的指挥来看,也不像是粮食不够吃的样子。战争的长期化多半已经不可避免。”

    “奥斯曼人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休息时间。在我刚刚踏上西亚的土地的时候曾经给陛下您写过一封信,告诉您奥斯曼人正在进行激烈的内战。内战当然会损耗他们的实力,但当内战结束,完成统一的奥斯曼人必将迸发出比分裂状态时更强的战斗力。在这次伊吾的战争结束之前奥斯曼人应当不敢招惹撒马尔罕国,但他们可以继续西进,攻打腐朽不堪的拜占庭人。”

    “我很不愿意在返回卡斯蒂利亚的时候听说奥斯曼人已经攻陷了君士坦丁堡,这将是这座城市首次沦陷于天方教徒手里,对所有主的信徒将是巨大的打击。虽然现在控制君士坦丁堡的人早已经成为异端,但我还是忍不住为他们祈祷,希望他们能守住这座城市。”

    “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您,根据撒马尔罕国的士兵抓到的赛里斯人的俘虏所说,明国的皇帝正在赶往哈密城的陆上。今年在听说帖木儿出兵东征后,明国名叫朱允的皇帝就从他们位于东亚海边的首都出发,前往西北。之前他在一个被叫做甘州的城市停留了一段时间,在十几天以前决定出发前往哈密。明天或者后天,他就会到达这里。”

    “据俘虏说,明国的皇帝原本不想来到伊吾。这个皇帝很谦虚,他认为自己打仗的才能比不上现在指挥这支大军的将领,担心自己前来会干扰指挥,使得战争失败。但当他听闻帖木儿在哈密盆地又集结了五十万大军,而明国也有七十万大军后,忍不住前来指挥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争。”

    “是的,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争。虽然希腊人的一些记载写着:在主的纪年前波斯人曾经派出数百万人西征希腊,但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即使波斯人真的出动了数百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也是真正的农民,而非战士,甚至不会是半战士。”

    “我想任何人面对指挥这么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争的诱惑都会动心的,其中也包括明国的皇帝。”

    “帖木儿曾经考虑派出军队半路截杀朱允,但因为朱允自己带了三四万士兵前来,明军的指挥官徐晖祖也对这样的情况有所预料,将手里的大部分骑兵都派出去保护他们的皇帝,帖木儿只能放弃自己的想法。”

    “这样一来,两个当世最强大国家的皇帝就将聚集在这个小小的哈密盆地上,面对面指挥总数超过一百万的军队打仗,证明到底哪个国家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想想就非常让人激动。”

第1048章 最终决战——想不到破敌之策啊() 
    “尊敬的陛下,这封信写到这里,我已经激动的不能自己了,迫切的希望见到明国皇帝出现在对面的明军军营中,指挥明军与帖木儿指挥的撒马尔罕**队打仗。即使最后发生了对王国不利的结果:帖木儿战败。”

    “就连帖木儿自己在得知这件事情后,虽然担心明军会因为自己的皇帝的前来而士气大涨,但也说道:‘我希望朱允能够尽快来到哈密,指挥明军与由我指挥的大军交战。我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位皇帝不是明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愿主保佑你,我的陛下。”

    ……

    大明历七月十三,回历一月三十日,西历7月30日。

    允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来到伊吾盆地的军营后首先听说的是这件事。

    “你们说,西虏近日有了一支十分奇异的军队?”允坐在主位上,沉声询问道。

    “是,陛下。”徐晖祖此时坐在他右手第二个位置,恭声说道:“陛下,这些日子每晚都有派出在外的哨兵不明不白的死了,并且死状十分奇异,不像是被人所杀或被箭射死,反倒是像被猛兽咬死。”

    “臣十分诧异,遂命将士白日与西虏之兵搏斗之时生俘几人,审问得知西虏的援兵带来了一支由猛兽组成的军队,共有数百个养兽之人,养了一千多只野兽。”

    “这野兽个头甚大,四腿站立时可达三尺,重量将近二百斤,长得有些像是狮子,但又比狮子小。”

    “据说此野兽鼻子最为灵敏,又擅搏斗,那些哨兵应当就是被这野兽所咬死。”

    “这野兽到底是何物?”允问道。同时他在心里想着:‘长得像狮子,但二百斤的体重可比狮子小多了,成年的公狮子可达五百斤以上,母狮子也能有三百斤,总不可能带来的都是幼崽。西方还有什么像狮子的动物?没听说过,莫非是后世已经灭亡的?’

    “陛下,被生俘的西虏之兵也不知晓。有人说是一种特殊的狮子,也有人说是一种特殊的熊,还有人说是一种狗。”徐晖祖说道。

    “说是狗也太无稽之谈了。”坐在左手第一个位置的济笑道:“官家,若说世上有一两只这么大的狗也未必不可能,但怎会有一千多只这样大的狗?”

    允没想到这是什么动物,暂且放下此事,问道:“徐卿,这种野兽对大军十分不利么?”

    “陛下。”徐晖祖答道:“臣听闻此事后,夜晚加派了哨兵,又加固了营寨,这几日听闻哨兵被夜袭的事情也少了许多,应是西虏在把握不大的情形下不愿派出这种野兽袭击哨兵,对于夜晚把守确实有所阻碍,但影响倒还不大。”

    徐晖祖这话说的是半真半假。要说这种野兽半夜袭击哨兵,造成的实际损失确实不大,但对夜晚要被派为哨兵的人影响很大。

    由于到目前为止,所有被野兽袭击的人都死了,弄得哨兵们人心惶惶,除了站在箭楼上的略微安心外,其它人都很担心。这些哨兵能够接受被敌军袭营干掉,但被野兽咬死还是难以接受,许多人在被派为哨兵时都露出明显的抗拒之情,虽然现在还没有公开抗命的事情,但事情再这样进行下去,就保不准了。

    为此徐晖祖已经有了撤兵返回伊吾城下的打算。彻底与帖木儿拖下去。幸好敌军减少了活动。

    允不知他说的半真半假,闻言说道:“既然如此,夜晚加紧防备便是,倒也无碍。现下战局如何了?”

    “陛下,现下战局正在僵持。帖木儿守的不漏破绽,每日只是派出兵来与臣派出的兵搏杀,互有损伤。臣也不敢贪功冒进,只能与他就这般对峙。”

    “就没有想出什么好的破敌之策?”允问道。

    “陛下,臣等谋略不成,并未想出。请陛下责罚。”徐晖祖回答。

    “这有什么好责罚的。”允笑道:“僵持也比冒进被打败要强。况且朕刚才听得,论起现下交战损失的将士人数,我军还略占优势。着急的该是帖木儿才对。若是想不出什么好计策,就这么僵持着也好。”

    允当然不愿这么多精锐将士在和西虏的消耗战中都耗死,但确实帖木儿应该更加着急。若是这里的大多数大明将士都在西北被打死了,虽然不是好事,但允还能维持统治;可帖木儿手下的精锐都死了,国内可就是烽烟遍地,偌大的汗国转瞬之间就会崩溃。

    “唯一可虑的是,若是之后几日帖木儿发觉这样打仗对他不利,他高挂免战牌如之奈何?”允担心到。若是帖木儿不陪着这么玩了,他也不敢下令强攻,战争就变成了纯消耗后勤。他不知道西虏有多少粮食,万一大明耗不过他怎么办?

    “陛下勿忧,帖木儿绝不可能不应战,就是派出的人再少,也不会不应战的。”徐晖祖说道。

    “为何?”

    ……

    ……

    “大汗,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帖木儿的营帐中,耶斯布站在下面,高声说道:“虽然这些日子每天伤亡的士兵不多,但也有两三千人,一个月就是七八万,耗不了几个月全军就耗光了。虽然这些日子死的大多是辅兵与受降的人,但他们都死了,仅剩下大汗的精锐主力也打不败明军。”

    “那你说,现下能不应战么?”帖木儿坐在床上,抬起头扫了他一眼。

    耶斯布顿时哑然。他当然知道现在不能不应战。帖木儿过去的名声太高了,已经将他高高架了起来,虽然将领与士兵们都知道之前每次打仗他们的大汗都会使用阴谋诡计,但正面被人挑衅从来也不会退缩,现在如果退缩了,就会打击将士们的士气。这样的结果是绝对不能承受的。

    “只能减少每日应战的士兵人数和次数。”耶斯布最后说道。

    “现下也只能这样了。另外,从俘虏的契丹人中搜罗医生,听说明国在每个卫所都派了军医,边陲之地虽然军医不多,但每个卫所起码会有两三个人。东方的医学虽然神神道道的,但总是医学,不管理论对不对肯定可以治病,找出来给咱们的士兵治伤。”帖木儿补充道。

    他们二人又商谈几句,耶斯布躬身退下。

    等他走了,帖木儿烦闷的站起来在营帐中转圈。他心里比耶斯布还要着急,想要想出击败明军的办法。即使减少迎战的次数和士兵的人数,每天上千个人伤亡也是免不了的,一个月就是三万,十个月就是三十万。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