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546部分

宗明天下-第546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回头看去,就见到一名扶桑使者捂着另外一个扶桑使者的嘴,周围的人都用或责怪或好奇的目光看向他们。

    允熥忽然想到什么,转过头看向我来也:他们肯定是看清了我来也的长相才会这样惊讶的;我来也能让他们这样惊讶,到底是怎样特殊的身份?或者仅仅是因为他们之前认识我来也才会如此?

    不过此时并非细究这个的时候,他挥手止住了侍卫的怒斥,笑道:“朕记得你的名字叫做日野伸显?怎么,可是早上吃撑了打起嗝来?”

    两个扶桑使者也很机灵,马上行礼道:“都怪今日早上的饭菜实在太好吃了,臣等在扶桑从未吃过,所以不小心吃多了,还请陛下恕罪。”

    虽然大家都十分清晰的听到他刚才发出的声音绝非打嗝,但陛下亲自解围也无人敢反驳,此事就这样揭过去了。

    叫出声来的日野伸显在允熥的目光又转了回去后喘了一大口气。他猜测过我来也的种种身份,但实在没有想到我来也竟然会是他。

    伸显很想和身旁的另外一个使者说自己此时的感受,但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他不敢,只能使劲忍住。

    允熥则继续接见在场的人。见过大明的将士,之后就是当地的士绅了。只见以阮崇儒为首的士绅,在允熥走过来后又跪下去高喊万岁。

    允熥早就在信中和朱赞仪交流过如何对待安南的士绅了:必须将他们压制住,即使又打又拉也得红脸黑脸都有。他身为远在天边的皇帝,当然要扮演黑脸,不能对他们太好。

    所以允熥静静地等着他们三跪九扣的大礼行过,才说道:“平身吧。”并且之后的答话也没有亲近之意。

    这样他们好一阵失望。他们还想着允熥的态度或许会好呢,这样就可以打蛇随棍上依仗皇上对付朱赞仪呢,可惜完全没有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允熥将所有该见的人都见过了,朱赞仪走过来,让大家退下,簇拥着他向行宫走去。李坚本有事要奏报允熥,但想着朱赞仪的动作,还是决定改到明天,和众人一道散去了。

    不多时他们来到行宫,允熥换了身衣服,走出来看着面上几乎写着‘我有事要说’这五个字的朱赞仪,笑道:“有什么事要和叔父说就说吧,不必在意今日是叔父刚来到安南,叔父还精神的很,不必休息。”

第893章 朱赞仪的事情() 
    那侄儿就直说了。”朱赞仪吐了口气,正要说话,忽然允熥想到什么,打断道:“你且慢,叔父吩咐件事情。”

    他随即对王喜说道:“你去吩咐扶桑的使者,让他明日上午来见朕。”

    王喜答应一声,走出屋子;允熥转头看向朱赞仪,却见朱赞仪特别惊讶的说道:“叔父,咱们竟然想到一块去了,侄儿也是想说有关这个我来也的事情,只是本想放在后面,既然叔父明日一早就要与扶桑使者说他,那侄儿就先说说他的事情。”

    “今天扶桑使者的那一幕只要看到的都会有所怀疑吧,叔父会关心也平常。不说这个了,”允熥说道:“我来也做了什么事情,要你单独和叔父说?”

    “叔父,就在昨日,我来也杀了胡汉苍。”朱赞仪道。

    允熥脸上当即显露除了惊讶之色:“他为何要杀胡汉苍?”

    “叔父,事后审问他,得知原来是因为当初平章之败的时候胡汉苍就在附近指挥,而他立誓要为战死的扶桑武士报仇,所以要杀了胡汉苍。”

    “此时现在还在隐瞒,只有侄儿与李坚等少数几人知晓。按理说这样的事情不该麻烦叔父,但此人的身份特殊,既不是汉将也不是蛮夷将领,侄儿与李坚想要处置,却感觉难以拿捏得妥当,所以就求到叔父头上来了。”朱赞仪解释道。

    允熥此时却想到了不相干的事情:“那你为何今日还会让他出现迎接叔父?”

    “叔父,他毕竟是有功之臣,身份又特殊,侄儿觉得让他出现意义重大;况且此人在杀了胡汉苍后根本没有想逃跑,任由看管胡汉苍的士兵将他绑上奏报给侄儿,侄儿觉得他也不会搞出乱子,所以就让他出现了。”朱赞仪说道。

    “你是这段时间顺风顺水惯了脑子锈住了!”允熥呵斥道:“这样危险的人竟然送到朕的面前!”

    允熥忽然感觉后怕。我来也可是危险人物,自己竟然当时和他离得那么近,侍卫根本反应不过来,他当时也没有多少防备,以我来也的功夫可以杀了他的。

    若不是朱赞仪并非朱元璋的后代,即使干掉了允熥起兵造反也绝对当不上皇帝,允熥此时估计都会怀疑他动机不纯了。

    允熥又连连骂了朱赞仪好几句,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待情绪恢复了些才说道:“朕不是怀疑我来也会想要行刺朕,但对于安全一定要慎之又慎,绝不能掉以轻心。不仅是朕,你也一样,你以后是这里的国君,所有属下的身家性命都系在你身上,万不可大意。”

    “是,陛下。”朱赞仪连叔父也不敢称呼了。

    “行了,叔父对如何处置我来也已经有了些想法,此事不必再说。你还有什么事情要和叔父说。”允熥将此事决定下来。

    朱赞仪连允熥到底如何处置我来也都不敢问了,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有许多如何治理一地的问题想要请教叔父。”

    “自己真正治理一个地方,与镇守一方不一样吧。”允熥笑道。

    看到允熥又笑了起来,朱赞仪的胆子大些了,说道:“叔父,确实很不一样。”

    “从前侄儿镇守桂林,地方上的事情虽然侄儿都可以看到,有些事情侄儿还要参详,但与这样几乎所有事情全都得自己决断完全不同。”

    “尤其是现在侄儿刚刚平定安南,不对,其实还有些地方并未平定,何荣还带兵在南边收降广南的城池呢,事情千头万绪如同一团乱麻。”

    “有些事情看着很简单,但处置起来却发现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有些事情看着与其它事情无关,但将政令颁下去就会发现它牵扯了许多事情。还有……”朱赞仪絮絮叨叨的说着。

    允熥坐在一旁,微笑的听着。朱赞仪是直接在一个拥有成熟的封建官僚体制、拥有数百人人口的地方当老大,与之前加封的所有王爷都不同,遇到的问题也要多得多,很多问题甚至允熥都没有遇到过,他一方面是在舒缓朱赞仪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是听一听这里的情形如何。

    过了许久,朱赞仪的话终于告一段落,他拿起杯子喝了口水,说道:“让叔父见笑了。”

    “这有什么可见笑的。”允熥笑道:“叔父刚继位的时候也是诸多事情理不清楚,这都是缺乏经验,主政几年就好了。”

    然后允熥开始解答朱赞仪刚才说的问题。允熥解答的很细致,大多数问题都会举出自己当年处置类似的问题时是怎么想的,最后的结果如何。

    当然这也就导致了他每个问题解答的时间很长,才回答了十几个问题就已经到了午时,王喜走进来轻声提醒:“官家,该用膳了。”

    允熥拍拍朱赞仪的肩膀,笑道:“你若是有心学习,朕让京城将朕这些年批答的奏折抄一份副本给你送过来。还有当年祖父批答的奏折副本也一并送来。”

    “这可太好了,”朱赞仪笑道:“其实侄儿早就想提这样的要求了。”

    “你呀你,有话直说,还等着叔父说,咱们不要客套。”允熥又道。因为朱赞仪是外路藩王,所以允熥反而跟他的关系最近,说话谈笑也最没有忌讳,所以如此说道。

    “是,叔父。”朱赞仪答应。

    随后他们二人前去用膳。刚到膳堂与几位一同前来的王爷行过了礼,朱楩就笑道:“赞仪,你可是让官家将我们都撇下单独说了一个时辰的话,我好生嫉妒。”

    “十八叔爷,都是和安南有关的公事,一件私事没有。”朱赞仪答道。

    “一件私事没有?我可不信。就说你娶妻这事吧,你要硬说也能算是公事,但我觉得应该算是私事。”朱楩道。

    “可是十八叔爷,孙儿没有和官家说娶妻之事。”

    “什么?娶妻这样的大事,你竟然没有和官家商量?”朱楩很惊讶。不仅是他,其他人也都有些不解。

    朱赞仪迎娶陈丽萍为正妃,不仅有关传承,更和安定安南大有关系,他们都觉得这是应该头一个商议的事情,谁成想竟然没有商议?

    “我说呢,”允熥笑道:“总感觉有事要和你交待,但就是想不起来什么事了。原来是你成婚之事。”

    “下船前我还和她们说呢,得尽快安排赞仪成婚,谁成想和你一说起公事来竟然忘了。”

    “赞仪,你马上让人安排成婚之事,半个月,二月二十一日前一定要成婚。我已经让人算过了,二月二十日就是好日子,就定在这一天。”

    “叔父,这是不是太着急了?”朱赞仪说:“算上今天到二十日也只有十四天,很多东西都预备不下来。”

    “叔父早就预料到了,吩咐广枺墓俑け腹衷谝丫既耍驮诖瞎换岫闩扇巳ト【秃谩!痹薀仔Φ馈

    “是,叔父。那侄儿马上就安排他们预备起来。”听到允熥已经将短时间内赶制不出来的东西都预备好了,朱赞仪只能答应。

    众人纷纷和他开起玩笑来。“赞仪,这下子你就是有媳妇的人了,可要振我皇家威严,不能做一个怕老婆的人。”

    “说什么呢,赞仪怎么可能怕媳妇?只是赞仪,自从出兵已来还没有过床事吧,过几天王妃就要面对一个憋了半年的王爷,想想,哈哈。”

    “……”

    饶是赞仪早就不是处男了,长子也已经有了,也被这帮叔爷或者叔叔们说的脸色十分不自然;偏他们又都是自己的长辈,他们可以调笑自己,自己反驳回去就不好了,只能对允熥说道:“叔父,人都来了,开始用膳吧。”

    允熥笑道:“就是用膳,你也堵不住他们的嘴的。不过叔父也饿了,开始传膳吧。”

    果然,开始用膳并没有堵住他们的嘴,大家还是不停的说着。总算都有顾忌,没有说太过分的话。

    中午歇了中觉,下午允熥又找到朱赞仪,商议事情。

    “上午有件事时间紧迫也没来得及说。现在可已经有陈朝的远支族人来南定自投罗网了?”允熥序礼完毕就马上问道。

    这件事可相当重要。他隐约记得历史上大明在安南设立州县后就有陈朝后裔造反,还有不少原来陈朝的大臣跟随,一度占领乂安、清化等地,后来被张辅带兵击破,但平定他们也花了好几年,远多于打败胡氏父子的时间。

    ‘要是那几个后来造反的陈朝后裔都自投罗网来就好了。’允熥想着。

    “已经有人来了。来了一个叫做陈季英的人,年纪大约是三十上下,自称是陈朝艺宗的嫡系后裔,请求扶立为国君。”朱赞仪道。

    “这定然是扯谎,陈朝艺宗的后裔早就被杀光了,岂会有人存世?说不定这人连陈朝宗室都不是,来欺骗你的。”

    “不过不管他是不是真的陈朝后裔,都要好生款待,以便吸引更多人的人前来投奔。”允熥说道。

    ========================

    本来下午就已经将一章写好了,但忽然觉得放在这里不合适,晚上写的本章。

第894章 现在就要开始为下一次大战做舆论准备了() 
    商议过此事,他们又说了其他,允熥交待他些要紧私情,就让朱赞仪退下了。

    随后允熥又召见了李坚,问了问这些日子的情形,尤其是前些日子屠灭色目人的事情,待听到马兴临死前问“为什么不给他们色目人一条活路”的时候,冷笑道:“当年蒙古人统治中原的时候,他们色目人可是二等人,北方汉人三等,南方汉人四等,咱们都是南方人,算是四等南。”

    “说实在的,当初蒙古人虽然是一等人,但受他们的祸害倒不大。蒙古人一共才有几个?大多都在北平附近,南方等闲也见不到。反倒是这帮色目人,充作官吏,欺压百姓,谁不恨的他们咬牙切齿?朕查看蒙古人留下的卷宗,被他们祸害死的汉人得有几十万,把他们全部屠尽了才能抵偿。现在只不过杀了这点儿,还远远不够。”

    李坚一直不明白允熥为何会如此对色目人不友善。按理说当了皇帝,天下人都是臣民,色目人也不是不纳税,何必如此针对他们。但他当然不会将疑问问出口,躬身听着。

    允熥却主动说了起来:“要说朕也不是不能容人的皇帝,但色目人却绝对不能容忍。只要他们不放下原本信奉的教。”

    “你不知十字教、天方教与佛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