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532部分

宗明天下-第532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66章 捷报() 


第867章 又一份捷报() 


第868章 反应() 
“又一份捷报?”允熥这次有些诧异。他刚才已经收了一份捷报了,现在怎么又有一份捷报?

    心里存了疑惑,允熥一面从王喜手中接过密封的盒子,一边问道:“何人发来的?”

    “官家,听传令的将士说,是何将军派人六百里加急送到广州城的。”王喜答道。

    “何荣?他也有所动静?是了,他都已经在海上漂泊了四十多天,也确实该有些动静了。”

    不过话虽如此说,可允熥并未对何荣抱多大期望。何荣所部位于安南沿海,当初分派这一路兵的目的就是堵住胡氏父子南逃的道路,没指望他们能立下多大的功劳;况且腊月二十三日传来的消息还是何荣仍在海上飘着,不过几日的功夫能立下什么大功。

    “何荣多半是在安南海岸成功登陆了,传信回来让朕安心。”允熥对朱有炖说道。

    可打开奏折一看,允熥的脸色迅速发生了变化,从十分平静变成了满面都是喜色。

    只见奏折上写着:“……,腊月二十四日清晨,臣率领所部于平章登陆,随后南下直扑兴贤港,夺之,剿安南兵三千,收降两千,夺大炮五门。”

    “投降之安南主将陈元之,报臣曰:‘伪帝胡汉苍正在乂安城,且城中守兵不过两万,将军宜速速进兵攻之。若迟,则伪帝胡汉苍侦知天兵登陆之事,必从各处征调将士守城,则乂安难下。’”

    “臣闻之,即可点起五六万兵马昼夜行军赶往乂安城,于二十五日午时赶至城下,旋即攻城。守城之安南兵将意志不坚,战至伴晚时分全军大溃,我军遂占领乂安城。”

    “安南伪帝胡汉苍,城破之后穿着普通百姓衣服,意图蒙混,后一日被陈元之发觉,我军今已生俘其人。臣敢问陛下,是将此人送至广州城,或是暂且留在乂安。”

    “……”

    这封奏折允熥还没有看完的时候就已经满脸就都是喜色。真是太值得高兴了,何荣所部不仅攻陷了乂安城,更生擒了安南现在的国君胡汉苍。纵使胡汉苍权力不大,国政仍旧由胡季犛把持,可胡汉苍毕竟是此时安南名义上的国君,生擒他意义重大,可以极大的震慑仍在抵抗的安南文武百官。

    更何况乂安城被攻陷,胡季犛带兵南下的道路已经被堵死,只要再攻陷了西都城,安南就可以说已经完蛋了。

    允熥一时间竟然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喜讯。

    坐在他身侧的朱有炖眼看允熥接了奏折以后先是淡漠,然后表情转为高兴,最后又转为狐疑,心里疑惑,瞄了两眼打开的奏折,随即高兴的说道:“现在就已经生擒胡汉苍了?这么说对安南之战就快要结束了?”

    “这下子皇兄刚才吩咐的事情确实得快点儿办了,亏我刚才还说用不着着急。何荣不愧是大明的功臣宿将,虽然之前打了败仗,但只要重视起来,安南兵将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听了朱有炖的话,允熥回过神来。何荣即使急于在他面前露脸,也不绝对不敢撒这样的弥天大慌,胡汉苍必然是已经被他生擒他才敢如此奏报。遂笑道:“你确实得快点儿了。”

    他俩谈笑几句,允熥低下头按捺住心思继续看奏折。只见之后写道:“……,驯象卫指挥同知、扶桑武将我来也于大军攻城之时身先士卒,首登上乂安城头,砍杀安南将士无数,身中数十创而不退。大军攻陷乂安,我来也居功至伟。”

    “参将曹泰,统兵镇守城池北面,击破安南援兵,亦立下大功;驯象卫千户王洪明、百户刘循,……”写的都是这次大战的立功将士。

    待将这本奏折全部看了一遍后,允熥转过头对王喜说道:“你回去后马上让胡俨拟旨。”

    “安南征讨军左军副将何荣,击破乂安城,生擒安南国君胡汉苍,……,朕心甚慰。望爱卿再立功勋,尽早平定乂安、清化、河静等地,结束征伐安南之战。”

    “驯象卫指挥同知我来也,为大军攻陷乂安城立下大功,朕加其指挥使衔,赏赐金银财帛。”

    在说过了对曹泰等人的奖赏后,允熥最后说道:“待大军平定安南,朕依照尔等功劳必各有封赏。”

    “让胡俨再润色一把,明日一早,罢了,今日是除夕,就不安排他们做事了,你回去后将朕所说的这些话记下来,明日让他拟旨给朕看。”

    王喜答应一声,又从允熥手里接过这两封奏折,行礼退下。

    这时坐在他左手边的允炆也对他恭贺道:“恭贺官家,大明之兵夺取乂安、生擒胡汉苍了!征伐安南之战看来马上就要结束。”

    “但之后是否要加封赞仪为安南国君还要思量。陈朝一向忠顺大明,还是搜寻一位陈朝的后裔为国君更为妥当。虽然近支已经全被胡氏父子所杀,但必定还有远支残存,可从中择一贤人为君。”

    允炆今年本来向回京过年的,但允熥将他叫到了广州与自己一起过年,允炆在京城只待了不到两天,就离开京城南下,于腊月二十八日来到广州。

    他自诩为崇儒之人,胡季犛如此悖逆人伦之事当然十分反对,也支持允熥出兵安南,但却反对立朱赞仪为安南国君。

    允熥神色不变,说道:“安南陈朝,凡是名列王室族谱之人尽被胡季犛所杀,留存的所谓陈朝后裔大多难辨真假,难以确定是否真为陈朝后裔,若是选了一位假陈朝后裔如何?”

    “况且安南一向羡慕我大明,加封赞仪为君正好可以让他们沐浴我大明的教化,岂不美哉?”

    听了允熥的这番话,允炆又要出言辩论,但允熥才没有和他辩论的心思,推脱还有话说,急忙离开此处,坐到其他人身边。

    这时大家都已经知道何荣攻陷乂安城、生擒胡汉苍之事,纷纷向允熥表示祝贺,允熥也一一笑着接受。

    亥时初,持续一个半时辰的春晚结束,允熥又和大家说笑几句,离开了此处。

第869章 同样过年做的事情不同() 
他出来后又等了一会儿,熙怡与李莎儿在下人的簇拥下走出来,与他会合。

    她们两个一见到他,就马上弯腰说道:“臣妾恭贺官家大军在安南大捷,生擒安南国君。”在宴饮的时候,在两边来回走的仆人已经将此事扩散到了女眷一侧。

    允熥笑着答应。

    之后他们一起返回行宫内院,与往年一样打打叶子戏、随意聊聊天,一边守岁。

    可今年他们三人都不怎么有兴致。熙怡与李莎儿都是有了孩子的人,往年过年的时候都是与孩子们在一起,今年却只有他们三个,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在京城的孩子,做什么都没有精神。

    就连允熥也不由自主的想着:“也不知文垣他们在京城怎么样了。”

    ……

    ……

    “敏儿、垣儿、圻儿、垠儿,赶快过来,咱们回坤宁宫。”刚刚主持完宗室宴饮,十分疲惫的熙瑶招呼自己和妹妹的几个孩子道。

    虽然今年允熥不在京城,他也已经来信会在广州招待朝贡的藩王,但在京城的亲王郡王仍然很多,都是尚未成年在皇家学堂读书的。这些人过年将他们晾在一旁也不好,所以熙瑶思量过后仍旧举行了宗室宴饮。

    她先带着文垣在男席这边说两句场面话,宣布宴饮开始,之后又返回女席这边主持,但不时又要问一问男席这边的事情,十分劳神费力。

    “娘,今年不和大哥他们一起过年了么?”他们几个都走过来,文垣见抱琴带着文垚向自己的宫殿走去,问道。

    “今年你爹不在,就让他们各自跟着自己的母亲过年吧。”熙瑶随口答道。

    “娘,爹什么时候回来啊!他都已经离家快四个月了,女儿已经四个月没有见过爹了,很想他。”敏儿听到熙瑶提起了允熥,忍不住一脸委屈的问道。

    “你爹他马上就会回来了。再等几天,再等几天你就可以见到你爹了。”熙瑶马上安慰道。

    “可是从十一月份起,娘你就说爹快回来了,可爹到现在还没有回来。爹是不是把我给忘了。”敏儿低下头,语气有些低沉的说道。

    “这怎么会!今天上午你还看了你爹祝贺你新年的书信,这些日子每两三日就有一封书信是给你们的,他绝对没有忘了敏儿。”熙瑶又道。

    “那爹为什么不回来?”敏儿又问道。

    “他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处置,这些事情还不能在京城处置,所以只能留在当地。”熙瑶忙解释。

    “可是这都过年了。我记得三年前爹也出京了很长时间,可也在过年前回来了。”敏儿说。

    “我也想爹了。”文垣和文圻也说道。

    熙瑶只能继续找词儿安慰他们。

    这样的事情在这些日子已经发生过很多遍了。往年过年这几天允熥都会和他们相处很长时间,今年他不在,让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十分不习惯,每天都要表达对允熥的思念之情。

    其实熙瑶自己也十分想念允熥。他们夫妻感情很好,平日允熥又经常歇息在坤宁宫,冷不丁这么长时间见不到面,很不习惯。

    并且允熥不在身边,她仿佛感觉少了依靠一般,尤其是十一月份忽然从广州传来他有性命之忧的时候。当时熙瑶看到这封奏折,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文垣才五岁,若是允熥突然驾崩,她以后怎么办?

    幸好后来又从广州传来允熥已经无恙的消息。熙瑶当时看到奏折就喜极而泣,抱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文垣哭的稀里哗啦。她还大手笔打赏了京城附近的寺庙道观每家一万两白银,因为她在每一家寺庙道观都拜过,以求允熥平安无事。

    好不容易回到坤宁宫的时候让他们不再说话,熙瑶累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她对知易吩咐道:“知易,你带着几个孩子玩一会儿,本宫在这里休息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你一定要过来叫醒本宫。”

    知易答应一声,却没有退下,而是问道:“娘娘,可将广灵郡主接入宫里?”

    熙瑶愣了一愣,说道:“既然陛下往年都将思齐接过来,你马上派人去将她接来。”

    知易答应一声,退下吩咐。

    半个时辰后思齐从梁国公府接了来。此时熙瑶也已经被宫女叫醒,带着思齐来到敏儿他们玩耍的屋子,看着他们一起玩。

    又过了半个时辰已经到了子时,熙瑶带着他们走出殿阁,每人给了几支烟花,自己用火折子点起十几挂鞭,还有许多宦官宫女也放起了炮仗,一时间皇宫里面响声不断,烟花在半空飞舞,十分热闹。

    熙瑶还对敏儿等人说道:“赶快低头默默的许愿,过年时候许的愿望最灵验。”

    众人都马上低头在心里想着:‘赶快让爹回来吧。’

    ……

    ……

    同一天晚上,在同样十分热闹的乂安城外,却有一个人并未融入这份热闹中,而是独自一人提着个包裹,走到了愿意营帐的一处地方。

    这个地方十分静谧,地面上似乎矗立着无数东西,直直的朝向天空,不时还能看到泛着绿光的东西。此处正是何荣率领的明军埋葬阵亡将士的地方。

    一般人不要说晚上,就是大白天独自一人来到这里都会被吓得魂不附体,可此人丝毫不见害怕之色,径直走了进来,在一个墓碑前面停下。墓碑上写着一行大字:‘扶桑勇士楠木正成之墓’。

    这人正是私下里前来拜祭楠木正成的我来也。只见他在墓碑前坐了下来,从包裹中拿出一碟果子,一只烤鸡,一份点心,一壶好酒,和一棵人头。

    我来也先是小心翼翼的将果子等东西摆放整齐,然后将人头的脸对准墓碑放在前面,拔开酒壶的塞子,将白酒倒在墓碑附近。

    “正成,我已经实现了当初许诺的一半,将当日带兵的安南将领的脑袋砍下来,拿来祭奠你!”

    “也不知你是否已经转世投胎了。若是尚未转世,遇到了这个将领的生魂,你可以再杀他一次,砍下他生魂的脑袋为自己报仇。我怕你不知道此事,来提醒提醒。”

第870章 同样的过年() 
说到这里,我来也将腰上挎着的两把刀之一解下来放到墓碑前,又道:“砍杀生魂,手里没有趁手的武器可不成。你家传的那把武士刀我也在这个安南将领身上抄到了,明日让人在你的坟茔旁边再挖一个洞埋起来,作为陪葬。”

    “我今天还拿来许多吃食给你吃,还有一壶好酒,已经倒在你的坟茔旁边,好好尝尝。以后我应该不会常驻安南,虽然明国的将士会不时过来祭奠你们,但也不会每一块墓碑前都摆放上许多美味珍馐,你以后很难吃到这样的好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