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4部分

宗明天下-第4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有些关系的人,不管是藩王还是大臣,都在观察思索朱元璋的行为和想法,揣摩谁会被立为储君。不过因为老朱同志十分有威严,前几年又一茬一茬地杀大臣,很少有人敢公开谈论这件事,只有几个年龄很大的大儒上书请早立太子,老朱也没搭理他们;不过,私底下的交流是怎么也禁止不住的。

    京城洪武街,一座极其富丽堂皇,规模宏大的府邸内,一名看起来很有威严,年纪大约三十多岁的男人正在与一个看起来一副高僧样子的年老的和尚交谈。

    只见那名高僧说道:“殿下,老僧就直言了,殿下您当太子的几率太渺茫了,现在秦晋二位王爷尚在,秦王殿下虽然品行不良,但毕竟居长,晋王殿下更是颇有才能,将太原一带打理的井井有条,与晋王殿下相比,您并无优势。更何况,据老僧的思索,陛下很有可能,册封皇次孙为皇太孙。”

    “这不可能!”听到这里,之前一直淡然的听着老和尚说话的男子终于神色变了,失声说道。

    这位颇有威严的男子便是皇四子燕王朱棣,那位老和尚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道衍和尚姚广孝了。

    燕王朱棣当然是想当太子,以后好当皇上的;但是他也知道即使太子死了,老二、老三都还在,老朱一向推崇长幼有序,不太可能跳过他俩直接到自己;并且先太子和老二、老三都记在了马皇后名下,算是嫡子,自己则是庶子,所以要是老二、老三中的一个当了太子,自己还可以接受,但是道衍居然说允炆那个小屁孩最可能当帝国的继承人,自己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道衍停了一会儿,又说道:“殿下,陛下最喜欢的,就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皇次孙完全符合;并且,次孙殿下聪敏好学,为人又敦厚仁爱;而当今圣上,对臣下颇为严厉,所谓宽严相济,所以仁爱宽厚的次孙殿下是非常适合的;另外,皇次孙就在京城。”

    他没有多讲,因为他相信燕王殿下也是聪明人,稍微点一下就能意识到朱允炆的优势。

    朱棣听了他的话,也马上明白了朱允炆的优势所在,但是他还不是很确定,毕竟,国赖长君,尤其是现在开国不过一代,隔代传位风险很大。

    但是,他不自觉的的开始思考如果朱元璋真的想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自己有办法阻止吗?他悲哀的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办法。老朱同志的威严巨大,且意志极为坚定,一旦决定了一件事,是不可能任何人被改变的。

    至于在他还没有决定的时候,呵呵,怎么劝?难道跟老朱说:“你不能立朱允炆为皇储,因为他年龄太小巴拉巴拉的”?除非是想死,否则没人敢这么说;就算有人敢这么说,也起不到作用,反而让老朱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定。

    而等到朱允炆即位了,自己就不可能有机会了。难道造反不成?就算是造反,历史上统一的皇朝造反成功的例子只有晋代的八王之乱,但当时不仅有八个王爷起兵造反,并且当时的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是有名的低智商的残障皇帝;而本朝根本不可能有多少兄弟愿意跟随自己叛乱,允炆也绝对不是残障人士,他不仅不残障,还比较聪明,所以造反成功率太低现在不予考虑。

    想来想去,想来想去,想不到办法,于是朱棣又问道:“大师,您可有办法助我登上太子之位?”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是朱棣仍怀着期望望着道衍。

    道衍摇头道:“现在看来,殿下您没有可能被册封为太子。论长,有秦王殿下;论孝,有皇次孙;论贤,也有晋王殿下,殿下您完全不占优势。”

    “殿下您唯一长于诸王的就是用兵之能,但是,御驾亲征一般都是国家危机时的不得已手段,平时并不需要,平时君主只需要任用善于用兵的将领就是了。”

    朱棣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听到此话仍然感到一阵绝望。他站起来,跺着步子走了几步,说到:“等父皇做出决定再说。”

    类似的对话在京城许许多多的地方发生着,不过这些对话对允熥还产生不了影响。允熥再次醒来的时候,已是又过了3天,已经是七月十二的伴晚了,允熥在起来后一边在王进和王喜的服侍下吃饭,一边问道:“二哥现在怎么样了?”

    侍立在一旁的王进。与王喜对视了一眼,才道:“从孝东陵回来后,二皇孙就去了文渊阁,由吕妃亲自伺候,不假他人,我们实在是不知道现在二皇孙什么情况,请殿下恕罪。”

    允熥一听也明白了,这允炆是吕妃的命根子,尤其是现在特殊情况,储君空悬,允炆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但如果允炆的身体一直不好,那竞争力怕是要大大下降了。

    吃完了饭,允熥又思考了一下,决定去吕妃那里看看,现在自己在文渊阁完全没有势力,派自己身边两个可以信任的太监进文渊阁打探消息简直就是笑话,现收买不仅危险还来不及了,并且自己也没有钱来收买别人,所以只能自己亲自充当侦察兵,去侦察敌方军情了,好在还有正当理由。

    允熥现在的身体还是有些发虚,两个多月的折腾没那么容易缓过来,于是允熥以类似于乌龟的速度匀速走向文渊阁,据允熥目测,从东暖阁到文渊阁的曲线距离应该在百米以上,允熥的速度大约是0。3米/秒,所以走到文渊阁的时间会超过5分33秒。

    允熥走到了文渊阁中允炆现在所住的殿门口,休息了一下,没办法身体太虚啊!然后抬脚刚想往里边儿走,吕妃就带着两个太监走了出来,在站定以后,她与身后的两个太监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三角儿,完全堵住了允熥走进殿内的路线。

    吕妃穿着素白色的宫装,浑身散发出的疲惫八丈远外都能让人感觉的到。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允熥你来看望允炆?允炆从小爱读书,身子骨不像你那从小摔打出的那样好,吃了饭后与我说了会儿话,就又休息了。你明天上午再来看他吧。”

    允熥没有理会吕妃话语中对他的贬低(也没办法理会),只是先抬头扫了吕妃的脸一眼,然后装出一副恭敬的神情,说道:“既然二哥现在已经休息了,那我就明天上午再来吧。”

    顿了顿,又说到:“母妃这两个月自父王过世了以后也一直非常的辛苦,也应该多注意休息。”言罢行了礼,转身向外走。吕妃怔了怔,深深地看了一眼允熥的背影,才转身走进殿内。

    走出了文渊阁,允熥回头看到王进和王喜这两个小太监的神情都有些沮丧,忙边走边低声跟他们说:“你们以为这次刺探之行失败了?”王喜没有那么多心思,嘟囔道:“连殿门儿都没进去,可不是失败了。”王进的心思比他多,思量了一下,试探着说道:“殿下莫不是从吕妃的话里察觉到了什么?”

    允熥赞许的看了王进一眼,心想,以后要是有什么比较重要的任务,可以交给王进了。然后说道:“这次过来刺探,主要就是看看二哥身体怎么样,刚才吕妃跟我说话的时候,虽然掩饰不住疲倦,但丝毫没有悲戚之色,与父王去世时的神色完全不同,可见二哥虽然仍然比较虚弱,但没什么大事儿。至于更具体的,就是进了殿里,估计也看不出来,难道吕妃还能让我触碰二哥的身体不成?”

    王喜这才恍然大悟,摸摸脑袋,道:“殿下你能想到这么多,我什么都想不到。”允熥笑了笑,还没说话,王进就拍他的脑袋,笑说:“要是你能想到这些,那就不至于丢三落四的了。”

    二人打闹几句,王进又问道:“接下来殿下咱们去哪儿,是回东暖阁吗?”允熥说:“不,咱们去西暖阁,看看文英去。”两个小太监虽不理解,但也老老实实的跟上。

    允熥之所以要去看朱文英,主要是为了和朱文英的母亲李侧妃搭上关系。

    李侧妃是直隶安庆府人,家贫,选秀进宫当了宫女,生了文英后正式册封的侧妃。从她的过往经历就可以看出,此人颇有手腕。后宫宫女千千万,仅文华殿能接触到太子的少说也有几十个,但李侧妃是第一个成功怀上孩子并生下来的,她家又不可能有钱去贿赂宫内掌事的人,可见她很厉害,在宫里肯定笼络了一些人脉。

    而自己现在在宫中毫无人脉可言,至少在当上太孙以前,需要她的帮助。所以现在自己要多跟文英接触,搭上李侧妃,争取她帮助自己。

第6章 寻找后宫支持者() 
又过了5分33秒,允熥和两个小太监的小组合走到了西暖阁。门口太监的通传声刚落,文英就迎了出来,惊讶道:“三哥为什么不多休息休息,怎么到我这儿来了?”

    允熥一边往里面走,一边信口说道:“哦,太医说虽然现在身体虚弱,但是在按时用膳的情况下,还是多走动走动有好处。”

    进了大厅,就看到一个一身素白服色的丽人缓缓站了起来。这人大约看起来有二十七八岁,瓜子脸,淡峨眉,丹凤眼,不仅长相美丽,还有能一眼就让人感觉到优雅的气质。允熥不用猜就知道这肯定就是文英的母亲李侧妃了。

    允熥大感惊喜!原本今天只是想先和大妹妹文英拉拉关系,然后逐步过渡,联络上李侧妃,没想到今天第一次就见到了正主。边想着,边行礼道:“原来侧妃娘娘也在。”

    文英还在腹诽允熥随口胡诌出来的理由,正想出言反驳,就看到了母亲递来的眼神,忙住口不言。李侧妃制止了女儿的发言,点点头回应允熥的问候,也问道:“皇孙殿下前段时间扶灵去孝东陵,应该颇为劳累,为何不多休息休息,怎么今日到西暖阁来了?就是兄妹情深,也不在这几日。”

    对于李侧妃的问话,允熥就不能像刚才一样敷衍了,真要也敷衍过去就是作大死的行为。既不能太刻意的表现要与文英交好,也不能表现的太云淡风轻。

    好在允熥在刚才一路上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准备,立马回道:“今天醒来后,听说二哥身体情况不是太好,就去文渊阁看望了二哥。回来的时候想起既然二哥有恙,其他弟弟妹妹自己作为兄长也该探望探望。这不,就来了西暖阁。”

    李侧妃面容未变,依然是挂着淡淡地微笑的和煦的表情,还替文英道了声谢,但心底下却很惊讶。懿文太子去世前后她就觉得好像允熥变了,不过当时没有直接接触,也不好断定。但是刚才的一席话她确定以前的允熥是绝对不可能说出来的。要不是这是皇宫,她都以为允熥被人给调包了。穿越或者借尸还魂这种事情一般人是不会考虑的。

    允熥刚才一方面比较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会来西暖阁,同时隐晦地表示:‘我对继承人的位置也是有想法的呦!’允熥只比允炆小一岁,但是他是嫡子,理论上继承顺位还在允炆之前。

    同时李侧妃这样专业的注册宫斗师,能体会到第二层意思:如果就是王爷之位,多半是按继承顺位来继承(皇帝有改变的权利,但很少使用),但是立皇储时继承顺位就只是理论了,全凭皇帝选择。而允熥母亲已死,后宫没人帮助,关键时刻就有功亏一篑的可能。所以需要寻找外援,现在看来是想要她来当外援了。

    但李侧妃可不会这么草率地就支持允熥。虽然世人皆知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但是雪中送炭风险太大,一方面是失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即使成功,允熥万一反悔怎么办!就像你有50万块暂时用不着的钱,有一家开张不久的基金公司,收益率很高,资质也合法,但50万起投,你会不会把钱投进去?肯定不可能一下子决定嘛。

    接下来三人又说了会儿话,允熥就准备告辞了,他也累啊,想回去多休息。这时,外面隐隐约约传来人说话的声音。允熥很好奇啊,谁敢在文华殿内这么大声说话?这时一个小太监小步快跑进来,在李侧妃耳边耳语几句。

    刚才外面的声音传来的时候,李侧妃就猜到应该是朱元璋到了。她可不比允熥经验不足一时反应不过来,作为注册宫斗师,宫廷通报礼仪是必修课,现在皇宫中可以直接通报就进来到文华殿的只有皇帝了。

    她犹豫了一下,觉得现在告诉允熥皇帝来了也不影响什么,于是说到:“是陛下来了,现在多半是在文渊阁,殿下不如现在回去,陛下或许会去看看或召见殿下。”

    允熥后悔啊!这要是自己今天晚出来一刻钟多好,就可以和老朱碰面了,多好的留好印象的机会!现在要是去就显得太刻意了。不过自己今天去看过允炆的事老朱肯定能知道,还算不错。

    允熥又想了想,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可以“偶遇”老朱的办法,李侧妃看起来也不像会提供先进经验的样子,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