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374部分

宗明天下-第374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顺昌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也就只能接受这个安慰了。不过他马上又振作起来:“说不定讲武堂的学生也不怎么样,还比不上卫所的士兵呢。”

    我来也没有说话,不过从表情都能看出他不赞同。

    ……

    ……

    若是讲武堂的学生听到梅顺昌的话,大多数人或许也不会说话,但定然和我来也一样也绝对不会赞同。

    因为他们练习的确实比较不错,虽然动作都还不太标准,但架子已经出来了。

    本来讲武堂的学生对于练习这个还并不在意,但听说陛下同时让上直卫各挑选一个百户来练习齐步走、正步走后也提起了精神。讲武堂内部各班之间排名有前有后没什么,但若是输给了卫所的普通士兵,他们接受不了。

    他们可都是从全国的军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各个可以说是文武双全,若是输给了大字不识一个、左右分不清的普通士兵,那他们还算是精英么?

    所以各班都抓紧练习,以期在一个月后的检阅中不至于输给上直卫的士兵。

    此时天刚蒙蒙亮,各班就在班长的带领下开始练习了。

    俞周文和郑轩是被这些学生喊口号的声音惊醒的。他们两个因为京城的房租不便宜也就在讲武堂内找了间宿舍居住。因为资历浅,自然住在了位置最不好的地方,一大早就不能睡觉了被惊醒。

    他们两个在一间宿舍,从窗户向外看去,就见到无数的学生排列着侍卫教导的队列,正在走着。

    “我就说这一大早的侍卫不可能过来,原来是在自己练习。不过这也没什么难度,自己练习倒也可以。”郑轩说道。

    俞周文却联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郑轩,你说陛下为何会让上直卫也选出一个百户的士兵来练习这齐步走、正步走,还要与讲武堂的学生一起检阅?”

    “若是允许各卫抽出少量识文断字的士兵和一些武将组成一队,未必会输给讲武堂的学生,但不管怎么看,卫所的普通士兵也绝对不可能与讲武堂的学生相比。”

    “你的意思是?”郑轩问道。

    “依我看,这应该是陛下在激励讲武堂的学生。咱们两个之前在这里上了两年学,现在又在当司务,看得出来讲武堂的风气似乎有些懈怠,陛下应该也知道。前年陛下和金副校长就整顿过一次,但也只不过是提振一时,过后又松懈下去了,所以陛下想出了新的办法来提振风气。”俞周文说道。

    郑轩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说道:“多半就是如此了。陛下还很会想办法。”

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 
虽然俞周文认为陛下让卫所士兵也练习齐步走和正步走是要激励讲武堂的学生,但其实允熥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单纯的要推广正步走和齐步走而已。

    所以即使他听到锦衣卫在讲武堂的暗线汇报俞周文和郑轩的话以后,也只是笑了笑,继续书写自己要下达的命令。

    写好后允熥对王喜说道:“你让杨士奇再润色一下,命侍卫去吴忠的府邸传旨。”

    王喜应诺,拿着手诏去了侧殿。允熥伸伸懒腰,起来前往坤宁宫。

    吃饭时熙瑶说道:“夫君,秦王有意将二妹许配给宋晟的次子宋琥,是秦王妃刘氏给我写的家书中提到的,夫君意下如何?”

    “宋晟的次子宋琥?”允熥沉吟道:“他现在是跟随宋晟在哈密吧?”

    “夫君,秦王有意依照两汉的故名,改哈密为伊吾。”熙瑶说道。

    “哈密改伊吾之事准了,你给刘妃回信时让尚炳正式上书便好;这将长安嫁给宋琥之事……”

    允熥有些犹豫。宋晟镇守肃州、凉州等地二十余年,在当地的影响很大,若是允许长安郡主嫁给他二儿子,对中央统治凉州不太好。他对于尚炳也不是没有防备,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已。

    不过他又转念一想,宋晟的长子宋瑄此时就在京城府军右卫担任指挥使,自己也不会让宋晟长久的担任秦藩左相,答应了也没什么,说道:“夫君准了,你在回信中告诉尚炳就好。”

    熙瑶应诺。允熥又道:“夫君有件事和你说,夫君打算将吴忠的女儿嫁给允熞为正妃,就是前一阵子十二叔和你推荐的那个人。朕给允熞写封家书通知他。你准备一下,开始行六礼,夫君腊月让他回京完婚。”

    熙瑶答应着,想了想又道:“陛下,吴忠的这个女儿性子刚硬,而允熞的性子也不绵软,不太合适吧。”

    “这不一样。允熞是去开荒了,一个性子刚强的王妃可以辅助允熞。允熞虽然喜武厌文,但一向多谋而少断和允炆很像,我觉得让吴氏去辅佐他很合适。”允熥说道。

    既然允熥觉得合适,熙瑶也不会继续反对。她又说起了今日宫里发生的事情。

    “夫君,今日永安王妃入宫来拜见我,臣妾根本看不出来她是个扶桑人,一举一动和咱们大明人一模一样。还是熙怡好奇地问扶桑国内之事,她才演示了一下扶桑国内的风俗。”

    “这扶桑女子走路竟然是大腿不动只动小腿,臣妾要不是看她演示,根本想不到只动小腿如何走路。臣妾模仿了一下,才走了几步路就感觉大腿要抽筋,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熬过来的。”熙瑶叹道。

    “扶桑女子从小穿和服,虽然和服是他们根据唐代传过去的唐服修改而成的,但其实已经有了很大区别。女子穿的和服把大腿完全包裹住根本不能动,所以才演化出这样走路方式。”允熥前世了解过这件事,所以解释道。

    谁知熙瑶却用含着某种意味的眼神看了允熥一眼,然后才若无其事的继续聊天。情商不高的允熥没想明白她这个眼神什么意思。

    第二天上午,允熥宣召永安王朱孟炯入宫。

    对于扶桑,允熥考虑过是不是派兵彻底征服它,但考虑的结果还是不要这么做。以大明的国力打败扶桑轻而易举,但要征服扶桑,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扶桑武士当年正面刚蒙古人都刚得过,大明势必损失惨重,得不偿失。何况对于扶桑武士允熥已经制定了种种任用的计划,让他们为大明的东方帝国建立贡献自己的力量。

    既然不能打,允熥又十分想要横滨,就只能通过和平手段了。朱孟炯当初之所以迎娶一个扶桑人为正妃。就是为了取得横滨港,这个太平洋上的重要港口。

    允熥对他说道:“孟炯,过两日你就要去横滨上任当地总兵之职了。为兄拨给你一个千户作为维持港口治安的部队和你的卫队。”

    “扶桑毕竟是一个国家,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国家,你在当地一方面要维持自己的独立性,一方面也要和当地的大名交好。这中间的分寸你要把握好。为兄之所以不多拨给你军队,也是因为这一点。”

    允熥叮嘱了几句,朱孟炯问道:“皇兄,我可以在当地招募扶桑人为兵么?”

    “不要多招,不能超过一个千户的人数。并且尽量不要触怒当地的大名。”

    “你大概也知道,扶桑本州岛关东地区并不是直接隶属于义满管辖,当地的大名对于义满很有戒心,你太过于招兵买马很可能引起他们的警惕,认为你在帮着义满。你的妻子可是义满的女儿。”允熥道。

    ‘我一个大明的王爷会帮着小小的扶桑国君?’朱孟炯心中想着。不过他知道允熥说的有道理,所以点点头。

    允熥最后拿出一本,递给朱孟炯说道:“扶桑就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多看看、,有好处。”

    朱孟炯应诺。

    允熥最后问道:“你有什么想问的么?”

    朱孟炯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问道:“皇兄,你到底为何一定要控制横滨呢?这个地方到底有什么特殊的?难道是地底下有黄金?”

    “并非如此。这和地底下有没有黄金,甚至其他任何矿产无关,只和横滨的地理位置有关。”允熥道。

    “横滨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殊呢么?”朱孟炯疑惑地问道。方鸣谦两次探索回来后,绘制了比较详尽的东海—永明海—扶桑沿海地图和航海图,朱孟炯自然也看过。

    在他看来横滨已经是最东端的地方了,虽然听说在再东面还有岛屿,也有人居住,但那些地方都没有价值。所以横滨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殊的?

    允熥总不能和他说在遥远的东面还有一片面积很大的大陆,斟酌片刻后允熥说道:“将来你会知道的。”

    朱孟炯自然对于这个答案不满意,但他也不敢继续问,只能退下了。8)

第624章 惊奇的一课() 
过了两日朱孟炯与他的王妃出发前往横滨,方鸣谦带领船队护送。将朱孟炯夫妻送到横滨后,他还会出发前往扶桑以南的琉球海域转一圈,探测当地的海况。

    朱孟炯出发这天允熥并没有去送。他作为皇帝不可能什么事都送一送,朱孟炯只是一个郡王,当得也是一个严重超过应有级别的总兵,允熥自然不能去送。

    五月十八日早上,允熥正和自己几个孩子吃早饭,思齐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舅舅,听说宁国公主今日要来给我们上课?到底教些什么?”

    “你去了就知道了。”允熥有些神秘的说道。

    若是敏儿,此时估计已经开始撒娇了,但思齐虽然疑惑,却并未说话;敏儿好像要为她说话,也被她阻止了。

    吃完了早饭,思齐和宝庆、贤琴以及周王朱橚之女宁陵郡主、楚王朱桢之女汉阳郡主、蜀王之女江津郡主等人前往学校上学。路上他们都对宁国公主到底要来教什么非常好奇,认真讨论了一番。

    到了学校门口,守门的宦官在仔细确定了她们中并没有小皇子混入后让她们进去了。

    思齐、宝庆和贤琴今年都是七岁,宁陵郡主今年九岁,汉阳郡主和江津郡主今年个年级,走进学校后她们就散去前往自己的教室。

    她们还没走进教室,就看到门口似乎贴着什么东西。宝庆于是问道:“这是贴的什么?”

    一人听到问话,回头一看见到是她们三个,马上恭敬的说道:“殿下,”

    她刚说了两个字,就被宝庆打断道:“叫什么殿下,皇后不是说了称呼为同学。”

    “是,同学。这里张贴的是下半个月的课程表。许多课程都有所调整,宁国公主主讲的课程被安排在了今日下午,两节课都是。”她们采用了大课制,每天四节课,每节课四分之三个时辰。

    “二姐的课在今天下午,估计今天上午是给二年级或三年级的上课。”宝庆轻声说了谢谢,回过头和思齐、贤琴说道。

    “二姑的课到底是什么,竟然占了一下午的时间,好好奇,真希望快点儿到下午。”贤琴说道。

    “若是想知道宁国公主的课教什么,也可以中午吃饭时问宁陵她们几个。”思齐走进教室,从书包内拿出课本,说道。思齐作为非皇族的郡主,不清楚到底该怎么称呼宁国公主,所以称呼封号。

    不一会儿上第一堂诗文课的老师过来上课。这门课的老师是刘莫邪。允熥当皇太孙之前就听说过她的才名,还知道她和宁国公主交好。这次开女子学校,允熥第一时间想到了她,钦点她来教授诗文。若不是她已经四十多岁了没可能,宫里知道此事的嫔妃都会以为允熥和她有一腿。刘莫邪自己对于能教导女子读书也十分有兴趣,所以一口答应前来教学。

    思齐依照她的吩咐打开课本。那个她曾经得到朱元璋亲自接见并且授予女秀才的传言思齐也听过,还和宝庆等人讨论过,始终无法确定真假。不过她的诗文之才确实非常高,思齐很服气。

    很快,一上午的两节课就都上完了,她们三个前往食堂吃饭。在食堂中,她们见到了有气无力的汉阳郡主和江津郡主。

    宝庆奇怪的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好像是力气被抽干了似的。”

    江津把餐盘放到餐桌上,重重的坐下来,说道:“等你们上过了二姑的课,也会如此。”

    思齐坐在她身边接着问道:“到底怎么了?”江津郡主是蜀王正妃蓝氏的女儿,蓝妃是蓝玉的女儿、蓝思齐的姑姑,所以她们二人交好,说话也没有太多忌讳。

    熟料江津还卖起了官司,说道:“等你们下午上过课了就知道了。”

    宝庆反复询问,江津就是不说,她也只能罢了。

    中午她们几个在只睡午觉的宿舍中休息。很快时间就到了下午,在她们满怀的期待中,宁国公主走进了教室。

    一般情况下,第一堂课都是发放课本,坐在第一排的学生们已经做好去接课本的准备了,但熟料宁国公主说道:“大家都起来,第一堂课不在这里上。”

    所有人都十分奇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