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371部分

宗明天下-第371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会儿你看看就知道了。”允说道。

    不一会儿,司务长吹响了哨子,一炷香的时间已经到了。所有的学生马上跑到自己的班级处排好队;那些刚才原地坐下的人就方便了,站起来拍拍屁股就行了。

    “朕以为,我大明的军队虽然英勇善战,将蒙元打出了中原,但是军容军貌与前代分别不大。我大明的军人各个都是英勇之人,必须让人一看就得到百姓的交口赞誉,岂能如同现在这样?”

    “尔等都是我大明军队的精英,所以朕今日要训导你们。”允说道。

    允的话其实并不复杂,但地下站着的这些人都没听懂他要说啥。首先军容军貌是什么意思他们就不太懂,后来允说‘必须让人一看就得到百姓的交口赞誉’更是让他们不能理解。

    至少从唐代起,在府兵制崩溃、军队由职业军人组成已来,百姓和军队的隔阂就产生了;尤其自宋代开始,军人地位低下,被百姓所歧视;军官好些,但人们也更加羡慕文官。怎么可能得到百姓的交口赞誉?

    允也不管他们是否听懂了,接着说道:“为了让百姓见识到我大明军人与众不同的风貌,朕今日要交给你们齐步走和正步走。”

    他说完,亲自演示了一把什么叫做齐步走,什么叫做正步走。他还让自己的两个侍卫演示了一下什么叫做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

    台下的学生们更加摸不到头脑:这些动作,就能让‘百姓见识到我大明军人与众不同的风貌’?

    允也不管他们的反应,吩咐以班级为单位练习刚才侍卫们演示的动作。每个班级他派了一个已经学会了的侍卫作为教官,教导他们学习正步走和齐步走。

    他自己则带着金纯等人来到了副校长的办公室。他有事情要吩咐他们。rw

第617章 荣誉感() 
允坐到金纯平日里的座位上,伸展了一下自己的双腿,问了问最近讲武堂的状况。

    “……,陛下,最近讲武堂的学生都规矩的很,并没有什么违反纪律之事。”金纯答道。

    不知为何,允听了这话竟然有些失望。若是有学生严重违纪,他会很生气;但都老老实实的,他也不高兴。

    “徐景昌,也规矩的很?”允提到一人。徐景昌建业元年底从南洋回到京城,第二年在京城无所事事了一年,年底徐晖祖走关系,并且他也不是毫无本事,就在今年入学讲武堂。

    金纯深吸了一口气。他就怕陛下提到徐景昌,但显然怕什么来什么。

    “陛下,徐景昌确实有些淘气之事,但都不过是些小事,算不上违反纪律。”金纯说道。

    “都是什么小事?”允问。

    “陛下,就是上课不听讲,有些课程的课后作业不及时写。”金纯答道。

    “不过他在一些课堂上的表现非常好。教授武艺课的老师对他赞不绝口,说上过战场的人就是不一样,身上的那股气势就让没打过仗的学生弱三分,在课堂上对练没有输过。”金纯接着说道。

    “大概也有他身份的缘故吧。”允笑了笑。

    金纯没有回答,他也没指望金纯会回答,接着说道:“不管是徐景昌,还是今年入学的其它身份高的学生,不可对他们有什么优待。”

    “现在二年级的学生,有比较出色的么?”允又问。

    “启禀陛下,就臣看来,去年年终考试的首名赵宇哲尚可。”金纯道。

    “朕自然也注意到了他,但比起前几届的人,还差得远。没有其他较为出众的人了?”允问。

    金纯沉思片刻,摇了摇头。

    “这一届的有些青黄不接啊。算了,不说了。去年毕业的俞周文和郑轩,在讲武堂表现如何?”允说道。

    “他们二人表现的极好。陛下不愧是慧眼识人,在去年底他们毕业后直接让他们在讲武堂任职。俞周文很适合在臣之后或者再过几年继任讲武堂副校长之职。反倒是郑轩为人惫懒,虽然能说会道,但不适合担任司务。臣觉得倒像是一个说书人。”金纯忍俊不禁地说道。

    “既然如此,你再担任一年的讲武堂副校长,明年让俞周文接任。至于郑轩,年底朕将他调到身边担任通事舍人。”允思索片刻后说道。

    “陛下!”金纯想要劝谏。

    “我知道俞周文今年才十九岁,明年才二十岁,并且他是武将,而无论你还是景清都是文官。但这又如何?”允脸上微微露出嘲讽的神情:“讲武堂是朕一手成立的,规矩也是朕设立的,所以朕自然可以改变。既然他十分适合担任讲武堂的副校长,提前几年让他担任有何不可。”

    “当然,以后俞周文不可能再外出带兵打仗了,他会一直在五军都督府的各个衙门里担任官职。或者,去藩国担任王相。”

    “既然陛下已经决定了,臣去告诉他?”金纯恢复了平静,说道。

    “不必,他们二人都不必告诉,等年底这一学年结束后再和他们二人说。”允说道。金纯答应着。

    允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又低头好像履了一下思路,说起了今日来到讲武堂的第三个目的。

    “朕要你在讲武堂增设一门课程,名字叫什么不重要,目的是培养武将的荣誉感。”

    “大明国防军的首要责任,是帮助大明官府和百姓挡住外敌的侵略。他们就好比行侠仗义的侠客一般在保护的百姓不受蛮夷的侵扰,而不是欺负老百姓。”

    允的目的,是首先在军队中培养荣誉感。即是促进社会的发展,也是为巩固大明的统治。

    根据古代近代的各国经验,一只具有荣誉感的军队比不具有荣誉感的军队战斗力要更强,面对最艰难的环境坚持的时间也更长。

    同时允打算逐步将军队分为国防军和守备军,类似于解放军和武警的区别,国防军专门对外打仗,包括镇压其它民族造反;守备军镇压国内百姓的造反和清剿土匪恶霸。

    当然荣誉感不是仅仅教育教育就能出来的,也需要当兵的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饷钱也要给足。就好像为啥近代的北洋军的老六镇士兵荣誉感高?一方面是教育得力,另一方面是饷钱足够。

    允还制定了配套的其它措施,也将诸步实施。

    “陛下,这今年的课程都已经定下了,若是临时增加课程恐怕不太容易。”

    “并且这门课程到底讲些什么内容呢?整日里只是对学生们空洞的说教?”金纯说道。他知道允不是讳疾忌医的人,才敢这么说话。若是面对某些皇帝,这么说话恐怕就有掉脑袋的危险。

    允自然不在意,想了想,发现关于此事目前所能讲的,也能被他们听进去的就是先秦汉初的军功爵制,以及他们祖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事,内容撑不起一门课程。

    “你有什么建议?”允问道。

    “陛下,臣以为,不如在历史课内增加这些内容,不单独开设一门课程。反正本来历史课就是,再增加些内容也无妨。”金纯说道。

    虽然他说的不清不楚的,但允听明白了。他觉得金纯所说还有些道理,说道:“既然如此,就依照你的话来办吧。朕亲自编写课本。”

    “并且这么多年,老师们的课本是不是从来没有变化过?这可不行,一定要与时俱进。其它的不说,前年对满者伯夷的水战,和三佛齐内的陆战,都有一些打得不错的战役,可以编入教材。”

    允又说了许多,金纯一一应诺。允将想吩咐的事情都吩咐完毕后,站起身来,最后说道:“朕所吩咐的,你可要认真执行,不得有误。”

    “是,陛下。”金纯答道。可之后他仿佛忍了很久终于忍不住一般,问道:“陛下,让讲武堂的学生练习这齐步走、正步走,真的能让百姓感受到新军容军貌吗?”

    “等你过些日子看到了,就知道了。”允笑道。rw

第618章 俸禄和特权() 
允回到皇宫,第一件事情就是脱下鞋和袜子,吩咐王喜道:“快,给朕倒热水泡脚!”

    王喜一边依照允的吩咐,一边笑道:“陛下这是怎么了?”

    “朕在讲武堂站了一个时辰!虽然也来回走动,但一直没有坐下。火然文.ranena‘”允享受着酸痛的脚被热水浸泡的舒服,说道:“若不是在讲武堂泡脚实在不像话,朕当时就泡脚了。”

    “陛下何必自己给自己找罪受。”王喜说道。

    “哎,有时候这罪就是不得不受,身为皇帝也身不由己。”允说道。他说完了这句话,又道:“上直卫的指挥使都入宫了么?还有陈性善和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

    “陛下,他们都已经入宫了,等着陛下宣召呢。”王喜说道。

    “好,等朕泡一会儿脚,一刻钟后去见他们。”允说道。

    一刻钟后,热水已经变成了温水,王喜给他擦干了脚,穿上袜子和鞋,允去接见被他召入宫的人。

    首先接见的是上直卫的指挥使。允吩咐他们的事情很简单:“你们十一个卫,每卫挑选一个百户联系齐步走,正步走。朕待会儿让侍卫给你们演示什么叫做正步走和齐步走。”

    “等一个月后,朕要亲自检查你们这十一个卫挑选出来的百户齐步走、正步走练习的如何。练习的最好的,朕必有奖赏!不仅是百户的上下官兵有所奖赏,你们这些指挥使朕也会有奖赏。”

    “并且朕还命令讲武堂的学生也联系正步走和齐步走,若是有哪个百户比讲武堂的学生联系的还好,所有的士兵一律授予虚衔试百户;百户、试百户官升一级!”

    这些人和讲武堂的学生一样莫名其妙:练习这个0有什么用?不过听到允的奖赏后他们都将疑惑抛到了一边:管他有什么用呢!只要能有赏赐、能得到陛下的青眼,那都不重要。

    几人纷纷应诺。允看着他们的背影都觉得有些人的腰板都挺直了许多,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允随后去接见他召进宫五军都督府的人。

    允先和他们寒暄了一阵。现在大明五军都督府里大多是勋贵,其中有些人还是允的长辈,比如含山公主的驸马尹清、大名公主的驸马李坚。允虽然已经将许多不合心意的人赶回家让他们自己吃自己了,比如怀庆公主的驸马王宁,但此时武将比文官更讲资历,他的亲信都太年轻当不了都督,所以他仍然不得不与他们虚与委蛇。

    过了好一会儿才寒暄完毕,允也不废话,直接说道:“朕今日叫诸位爱卿过来,是有事情要吩咐。”

    允吩咐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自此以后,允许身上有世袭职位之人犯法时,除杀人及十恶不赦之罪外,允许以世职冲抵罪行;

    第二,增加上直卫士兵的俸禄,为京卫依照上直卫士兵的俸禄半数发俸。

    允话一出口,顿时引得下面的人议论纷纷,不过当然的是,他们都支持允的这两件事。他们的后代获得世职的不少,虽然多数都是虚职,但依照陛下的旨意也可以在犯罪时冲抵罪行;至于后一条,虽然和他们没有直接关系,但对他们没有任何坏处,他们也乐得士兵的待遇提升。

    只有一人反对。“陛下,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陛下何以优待军户?”陈性善说道。

    “陈卿,既然身上有世职,那么要么祖上为大明立下过功劳,要么自己为大明立下过功劳,既然如此,朕对这些有功之臣略有些优待有何不可?”

    陈性善又与允争辩了几句,但被允压下。允就是要优待军人。封建社会如何体现一个人的地位高?能有些许特权,就是地位高的体现。允给予有世职的武将用世职冲抵罪过的特权,就是抬高士兵地位的重要方式。

    为何扶桑的武士、欧洲的骑士,很多混得十分落魄,还没普通百姓的生活好,但依然有无数普通百姓甚至手上有俩钱的商人羡慕武士或骑士?就是因为扶桑的武士和欧洲的骑士有特权,随便砍个普通百姓什么事都没有。

    华夏古代勋贵阶层,也就是相当于欧洲的高阶贵族阶层是有各种各样的特权的,但中下层世袭文武,类似于欧洲的骑士,几乎没有任何特权,只是比普通百姓衣食无忧而已。

    当然大明是全世界最平等的国家,让士兵有像他们欧洲、扶桑的同行那样的特权肯定是不行的,不仅百姓和文人接受不了,就是允也害怕军队的势力膨胀到他们欧洲、扶桑的同行那样影响皇帝的统治。但给予稍稍的一点儿特权还是可以的。

    至于第二条同样是为了抬高军人的地位。大明从前除了上直卫外,其它的卫所士兵都没有俸禄,自己种田养活自己。朱元璋通过这种方式得以花费极少儿养活二百多万大军。但这一政策是有弊端的。

    首先就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