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333部分

宗明天下-第333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陛下甩开大部带着精锐护卫和随从一路从华庭县急行过来,也很劳累,歇一歇吧。”

    听他这么一说,允熥也感觉到了自己身子很疲惫,坐到座位上,勉强笑道:“就依你,传令给金善等舍人,不必等着朕了,各自去歇息吧。他们今儿头一次骑马,恐怕也颠的骨头疼。”

    “王喜你也是,虽然洪武二十五年你就学会了骑马,但这些年骑的也少了,恐怕身子也不怎么舒服吧,让小宦官铺床,你也早些去休息。”

    王喜站起来笑道:“何至于此,奴才将陛下的寝殿打理完毕后再去休息也不迟。”一边说着,吩咐了身边的黄路几句,然后带着小宦官进去收拾寝室。

    允熥摇摇头,没有说话。

    ……

    ……

    第二日上午,经过一夜休息的允熥虽然仍有些疲惫,却在用过早膳后马上召见了当地的官员。但头一个拜见的,却不是上沪本地的官员。

    “臣杨任见过陛下。”一个中年男子跪下说道。

    “杨卿平身。”等他起来了,允熥又道:“你何必这么拘礼。”

    “陛下,礼不可废。”杨任一丝不苟的说道。

    “杨任,朕因为你主管市舶司相关之事,所以将你从京城叫过来。杨卿这一路过来,很辛苦吧?”允熥说道。

    “为大明尽职尽责,有什么辛苦之说。”杨任说道。

    “好,好,好,大明若都是杨卿这样的官员,何愁国家不兴。”允熥笑道。虽然他知道这句话不过是一句废话,但听了也觉得心中舒畅。

    二人又寒暄几句,允熥赐他坐在一旁,自己继续接见官员。

    第二个面见的就是真正的当地官员了。上沪市舶司提举,当年朱元璋还在时允熥亲自选定的提举张彦方。他同样一丝不苟的行礼拜见允熥。

    允熥等他行礼完毕后寒暄几句,之后问道:“张爱卿,今年到八月底为止,已经收了多少关税了?”

    “启禀陛下,截止八月底为止,上沪市舶司一共收入关税二百四十七万三千三百六十九贯钱的关税。”张彦方说道。

    ‘到八月底已经有二百四十七万贯了?依照比率,到年底今年总关税收入应该能够超过三百七十万贯,已经接近于能从内部收到的商税了。关税果然是最好收的税。’允熥想着。

    允熥随即开口嘉奖道:“张爱卿果然为官有方,按照这个趋势,上沪市舶司今年的关税能比去年增加两成有余。朕要嘉奖张爱卿。”然后提高声音说道:“张彦方听旨。”

    张彦方本想谦让几句,但马上就听到了允熥让他接旨的话,忙跪下说道:“臣张彦方接旨。”

    “上沪市舶司提举张彦方,担任提举两年以来,为官勤勉、殚精竭虑,为大明开辟财源,民不加赋而国用足,颇有功劳。朕今授你奉训大夫阶,升授奉直大夫。”

    张彦方磕了三个头说道:“臣谢陛下隆恩。”之后又站起来说道:“臣不过是遵循陛下定下之制,不敢居功。”

    “即使是朕定下的制度,但你能让上沪市舶司这两年多以来毫无事故,还让关税年年增加,就是功劳,有何不敢居功?”允熥笑道。

    张彦方其实也觉得自己干的不错:在不增加农税的前提下为朝廷增加收入,在历朝历代都是响当当的政绩。并且虽然他不好钱、不好权,但十分好名,能够得到皇帝的嘉奖获得能臣之名也十分高兴,于是也不再推辞了。

    之后两位副提举面见允熥。他们都是国子监选的官,可不像张彦方是允熥当年钦点的官位,能够面见圣上绝对是意外之喜。

    他们二人都十分激动,连话都说不全了,结结巴巴的自报官职、姓名,还恭恭敬敬的要行三跪九叩大礼。

    允熥笑着制止了他们行大礼。三跪九叩的大礼只有一些特殊场合才会采用,平时只是一跪三叩,不会让大臣们行大礼。

    允熥仔细看着这两个官员,同时回想用早膳时听带过来的国子监司业蒋游说的他们二人的履历和在国子监的表现,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过了一会儿,允熥问张彦方道:“他们二人,谁可在你离任后接任上沪市舶司提举之职?”

    张彦方一愣,随后说道:“左副提举**对臣的帮助较大,走访市舶司的次数也较多。并且他年纪较轻,而上沪市舶司工作较为繁重,年轻力壮之人担任较好。所以臣举荐**。”

    张彦方的想法和允熥不谋而合。允熥之前不知道他们二人谁更表现的好,但冲着年轻就决定优先选择**。正好**也是表现更优秀的人,这就更好了。

    接见完毕上沪市舶司的官员后,允熥留杨任、张彦方与自己共进午膳,还赏赐了御菜给上沪市舶司的其他官员,以嘉奖上沪市舶司官员们的。虽然这些菜未必比他们平时吃的菜更好吃,但所有收到御菜的官员都感激涕零的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了御菜。“这可是皇帝赏赐的御菜!这辈子你老子我能不能获得第二次御菜赏赐都不好说,赶紧吃了沾一沾皇家的贵气。”很多官员这样和自家的儿子说道。

    能够陪同允熥一起用膳的杨任和张彦方比他们还要激动。杨任接任户部侍郎两年以来不是第一次赏赐御菜,但还是头一次陪同皇帝一起用膳;张彦方更不必说了,他之前一直在外地为官,更没有陪同皇帝用膳的机会。

    允熥一边同他们用膳,一边随口问些事情。张彦方是有问必答,让允熥知道了不少上沪的事情。

    吃完了饭,允熥却也没有让他们两个离开,而是带着他们来到了书房,并且又将金善等叫了进来。

    杨任与张彦方也瞬间意识到了什么,正襟危坐起来。

第551章 海务院和新市舶司() 
允说道:“你们以为,仅仅在上沪设立一个市舶司,足够么?”

    “朕听闻,很多南洋番国的商人都疑惑为何不在广、建二省开海,赵宋、蒙元二代可都是在这二省开海设立市舶司的。”

    允这话的意思谁不明白?张彦方马上说道:“陛下,臣以为,广、建一带靠近南洋,而大明的番国也大多在南洋,再在这二省设立一个市舶司也是应当。”

    杨任用略带鄙视和惊讶的神情看向张彦方,非常惊讶竟然是他第一个说出了这样的话。不过虽然张彦方是第一个出言赞同的,但他并非完全是在拍马屁。

    张彦方从两年以前开始担任上沪市舶司提举,因为他非常勤劳经常在市舶司内转悠,有时也会接见一些势力很大的番国商人,知道他们确实会抱怨为何在上沪设立市舶司而不是在粤闽二省。他也思考过在这二省设立市舶司之事,所以此时自然而然的就脱口而出了。

    不过不管张彦方是在拍马屁还是怎么,大家纷纷附和出言赞同他的观点。

    允一笑,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应该在广或者建设立市舶司,朕就决定在广设立增设一个市舶司了。”

    之后允挥了挥手,黄路拿上来了一副广省地图。允将地图铺在桌子上,让在场的官员都聚过来,右手拿起一根短短的木棍,在珠江出海口处画了个圈,说道:“朕决定,这个新的市舶司就设在这里。”

    “这是?广东莞县?”对全国地理十分精熟的王艮带着疑惑的口气说道。

    “嗯是,这里现在属于广东莞县。不过朕划的这块地方宋代时为宝安县。朕决定将这块地方从东莞划分出来,设置宝安市舶司。并且宝安市舶司从广划出,不归属于广省管辖。”允说道。

    这块地方,当然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深圳了!具体的说是后世刚刚改开时设立蛇口工业区的地方。虽然之前广历代市舶司都是设置在广州,但允不习惯,况且深圳这个位置也不错,所以允就效仿一位伟人,在这里划了个圈。

    “陛下,之前历代设在广的市舶司都是广州同郭县,为何陛下要将市舶司设置在这里呢?”杨任疑惑的问道。

    “诸位爱卿,广州是广省诸多衙门所在地,不管是征地还是其他,盘根错节的问题太多,不如在宝安一张白纸好作画。”

    “其次,深圳,不,宝安地理位置也不错,位于珠江口,南来北往都很方便。”

    “第三,若是市舶司设置在了广州,朕又如何让它从广划出呢?”

    最后一个理由允说的不是很清楚,但大家都明白了:若是将市舶司设置在广州同郭县,在关税归属方面势必会纠缠不清,关税从所在县、所在府到广省再到中央就不知道会漏下多少了;而现在上沪市舶司的关税七成直入皇家内库,三成入国库,一分钱的损耗都不会有。

    这时刚刚又研究了一遍地图的王艮指着一个地方说道:“陛下,既然如此,为何不将市舶司设置在这里?这里地近南海,连伶仃洋都不必过,岂不是更加方便番商?并且臣在家乡时,曾经听来过这里的乡亲说过,这个地方港口很不错,适宜为市舶司所在地。况且这里宋代时也是宝安县的一部分。”

    允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见他所指的地方赫然就是后世的香港岛和九龙一带。

    香港岛的地理位置当然也很好,但因为据说后世的维多利亚港是什么三大良港之一,允觉得它更适合当一个军港而不是开海通商的地方,已经计划未来将南海卫迁移到这里作为俯瞰南海的重要军事基地,那自然不会选在这里为市舶司所在地了。

    “朕对于这个地方另有用处,不会在这里设置市舶司。”允说道。王艮听了允的话,也就不再说话了。

    其他人都不是广人,也不熟悉广的地理,见唯一一个相对了解广地理的人不说话了,也不会说反对意见。

    允遂说道:“既然如此,这个市舶司就设在宝安了。”

    允体会了一把‘伟人在南海边划了个圈就改变了一个地方百姓命运’的爽快感,让黄路将地图又收了起来,开始商议人员构成和机构设置。

    “朕决定改变现在的市舶司制度。首先,在中央朝廷新设立一个正三品的衙门,名称为海务院,主官称为院使,副官称为少使,左右各设一人,另有其他属官。并且这个衙门不归属户部管辖,直属朝廷。”

    “现在上沪市舶司名称不变,官制不变,但归属海务院管辖。”允相当于增设了一个中央总海关管辖各地的通商口岸。

    “并且同时,撤销上沪县,将上沪县除了市舶司所在地的其它地方重新划归松江府,但市舶司所在地的百姓归属上沪市舶司管辖,并且由市舶司衙门征收这些百姓的商税和处置百姓之间的纠纷。宝安市舶司设立时也照此办理。”

    允相当于将市舶司彻底独立出来,不与地方上的衙门混同了。之前仅有上沪市舶司的时候,他还可以用上沪县直隶京师来解决地方与朝廷争权的问题,但设立宝安市舶司之后就不能这么模糊下去了,总不能设置宝安县也直隶京师吧?所以允就决定撤销市舶司所在地的地方衙门,连百姓也不会管辖几个,更是一亩田地都不会有。

    至于地方官府会不会因为摸不到关税而抵制市舶司?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首先,这对地方官府的税赋并没有影响,反正之前就没有关税,以后也没有也没什么;第二,各地的世家大族都会欢迎在本省设立市舶司,即使某些觉得市舶司应该设立在我家所在县的家族,也要担心万一惹怒了朝廷让朝廷一怒之下将市舶司迁移到临省的问题,也绝不敢有什么动作。

    众人也明白允的意思,所以无人反对。金善记录下了允的决策,准备在合适的时机草拟圣旨。rw

第552章 人选和人员到齐() 
机构设置吩咐完了,接下来就是人事安排了。允熥心中早已有决定,对杨任说道:“杨卿,朕决定任命你为广东左布政使,为朕掌控这个东南大省。”

    杨任其实是想当户部尚书的,或者平调到其他三品衙门当正堂官也成;不过从正三品的户部尚书到从二品的布政使也是升官了,并且陛下既然在广枺枇⒈Π彩胁八荆蚊桓銮仔盼颊挂卜铣@恚运硭档溃骸笆牵菹隆!钡共⑽薏宦

    允熥吩咐道:“朕之所以任命你为广枺颊梗蛴腥旱谝唬陆枇⒈Π彩胁八荆厝换嵊牍銝|省、广州府有些撕扯的事情,你正好调节;”

    “第二,广枺嵌洗笫。椿崾怯胫绷ァ喗⒊频娜笏案持氐兀独刖┏牵奕媚闾骐拚瓶啬抢铮弧

    “第三,”允熥说道这一点忽然压低了音量,并且让杨任附耳上来。

    杨任听了这一条后马上满脸的惊喜,说道:“臣必不辱命。”

    允熥笑道:“到时候朕可是会检查你到底做的怎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