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266部分

宗明天下-第266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许久,允熥说道:“证据很完备,口供也和证据合得上,看来可以定他们的罪了。”

    然后允熥抬起头对他们说道:“你们觉得,到底该如何定罪?”

    茹蟐斟酌了之后说道:“陛下,既然涉及附逆案,严震直当处以凌迟之刑,其未分家的亲人当予以流放之刑,其余亲人也各自牵连。其他涉及附逆案的官员也照此办理。”

    “不涉及附逆案的官员,臣以为不宜重处,本人各自贬官、流放即可,不宜牵连家人。”

    允熥又问其他人:“秦松,郭洪涛,你们两个以为呢?”

    秦松说道:“陛下,臣以为茹尚书言之有理,不如就采用茹尚书的办法。”

    郭洪涛则说道:“臣以为茹尚书所言有些轻了,对于涉及附逆案的人,除本人凌迟之外,族中已有功名之人当削其功名,家族之中与本人关系密切之人成年的均处死。”

    “不涉及附逆案的官员,也当全家流放边疆。其余族人不重处也就罢了。”

    允熥站了起来,在殿中跺着步子走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严震直身为正二品高官,也曾为大明立下功劳,朕还是觉得最好给他留些体面,就不对其施以凌迟之刑了,斩立决即可。其他涉及附逆案的官员也照此办理。”

    “但是郭洪涛说得对,也不能太过轻纵了。所以族中之人,一门之人处以流放,全族之有功名的人削去功名。另外,这些涉及附逆案的官员家族,全族三十年不得参与科举,不得入学国子监!”

    茹蟐顿时一脸惊讶的看向允熥,随后转为了后怕;秦松也是有些惊讶的看向允熥;只有郭洪涛先是有些惊讶,不过马上就转为了佩服。

    允熥这一招太狠了,不许科举也不许入国子监,这是断了未来三十多年这些家族的人当官的希望啊!可以说,这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严重处罚,可以与全族流放相提并论。估计严震直宁愿自己被凌迟处死也不愿意家族有这样的处罚。

    允熥接着说道:“除此之外那些没有涉及到附逆案的官员,族中有功名之人削去功名,本人流放。倒不必禁绝科举。”

    “你们以为如何?”

    虽然允熥这话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大家又不眼瞎,岂能看不出来允熥其实已经下定了决心,只不过随口问一句而已。所以他们三个都马上说道:“陛下的处置非常恰当,臣等无其他意见。”

    允熥于是笑道:“那就这样办吧。苏友学,按照朕刚才的意思拟旨。”

    在苏友学拟旨的时候,茹蟐又说道:“陛下,除此之外,那些鼓动串联的人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茹蟐是一个很记仇的人,而这次因为涉及的三个衙门之官,所以来他们家门口堵着的人最多,把他骂的也最惨。所以此时他当然要提到这件事情,让允熥处置他们。

    允熥却也冷笑道:“皇爷爷当年在位之时,虽然不像生员那样禁止国子监的学生上书言事议论朝局,但是既然不是在朝的官员也不应该多嘴多舌。”他也对于这些人十分不满意。

    “苏友学继续拟旨,为首那人,朕记得是叫做方什么的,朕听说他口才不错,就让他去三佛齐教化蛮夷去吧。那几个和他一样上蹿下跳的,一起去三佛齐为学官。算啦,还是让二十一叔去安排他们吧。不过记得,让他们带上全家一起去。”

    茹瑺露出了笑容。去三佛齐,即使是为官,但是也比流放还惨,还不如流放,他当然满意。

    “至于其他人,统统从国子监开除,并且以后永远不能进入国子监。”允熥总算是留了一条活路,没有完全封死他们为文官的道路。

    还有,允熥自己又想起了什么:“他们竟然在金吾前卫都安插进去了人,但是这十几年都没有怎么用过,真是够隐忍。”

    “这个安插进了金吾左卫的叫做文辉的人也是非常了不起,在金吾前卫二十年竟然丝毫不露马脚。”

    “因为他们太能忍了,朕决定不处死文辉,但是将他终身监禁,并且每日只提供给他有毒的水,他如果不喝必死,喝多了也死,只能够喝一定量的水才能即保证不渴死也不会被毒死。朕倒是要看看,他能够这样忍耐多久。”

    允熥对于这个人是饱含着恶意。他对于自己最亲近的军队竟然有这样一个人十分愤怒,所以决定有失皇帝体面的这样处置这个人。

    ‘还有这个曾经当过户部尚书、当年安插他进来的人,他要是还活着,朕一定肯定不会放过他!’允熥想着。

    允熥对于这些应该处置的人统统处置完毕,苏友学拟的旨又让允熥看过没有问题之后,允熥拿出刚刚回到皇宫的传国玉玺,在圣旨上盖上了鲜红的印章。

    不过旋即允熥就又收起了传国玉玺。允熥只不过是今日第一次拿到传国玉玺有些好奇,所以才使用它盖一份旨意,像传国玉玺这样其实可以归类为文物的玉玺,允熥以后不会轻易使用的。

    茹瑺与郭洪涛先后告退。之后看着苏友学去传旨的背影,秦松对允熥说道:“陛下,这下子这些人都处置完毕了,陛下可以过一个轻松的好年了。”

    允熥也笑道:“朕之所以一定要在过年之前解决他们,就是为了过一个好年,朕可不想心里憋着这件事情的过年。”

    秦松躬身笑道:“那臣给陛下拜个早年!”

    允熥也笑着答道:“多谢爱卿了,朕也给爱卿拜个早年。”

    之后他们二人又说了几句话,秦松告退离去。

    允熥也返回了后宫的坤宁宫。

    但是允熥心中却仍然有些难以宁静,也不知是为什么。

    在坤宁宫中,熙瑶一边陪着允熥说话,一边观察着他的脸色,确定他心情应该还不错烦心事应该已经处置完毕了,于是拿出来一份文书说道:“夫君,这是今年根据去年上元节的情况拟定的宴请和皇宫的布置,若是没什么问题妾就让他们去按照这个准备去了。”

    允熥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对熙瑶说道:“这里,我打算今年多安排一场宴请,不用太过于铺张,人数也就是十几人。”

    熙瑶拿起笔在上面写下了这一条,说道:“妾知道了。”

    允熥忽然有些好奇:“这宫中的收支账目,是怎么记得?”

    熙瑶答道:“夫君,宫里的记账是与外面一样的,以收、支记账,每月、每年汇总的时候则以入、出记录。”

    “不过宫里不像是朝廷税赋的种类很多,宫中只有皇庄、库银这两种钱财来源,所以‘收’记录起来容易。”

    “但是‘支’因为宫里的开支用途也很多,所以也很繁杂。”

    允熥接过听乐递过来的一本账目,随意的翻看着。熙瑶有些紧张的看着允熥。她怀疑是不是谁给她在陛下面前下眼药了,要不然陛下怎么会突然想起来关于账目的事情?

    但是允熥却又没有查账,只是这样随意的与熙瑶说着,账目也是让她随意的选择了一本,却又不像是有人下眼药。

    她真的是误会允熥了。允熥只是对于宫中的记账有些好奇而已。他可是曾经的会计专业毕业的,虽然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那些知识该忘得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仍然对此算是比较专业。

    他刚刚突然想起了自己前世的专业,于是就要看一看宫中的账目如何。他虽然大多数知识都忘记了,但是基本的原理还是记得的,想着要不要依照前世的规矩对记账进行改变。

    他正想着,忽然发现有一条账目有些不对。允熥指着这一条对熙瑶说道:“熙瑶,你看这一条,是不是有些问题?”

    “去年虽然我记得不太清楚,但是好像一到六月份的这一项开销连这三成都没有,宫中这一项的银子还有些结余,怎么下半年的开支这么多?”

    熙瑶说道:“夫君,这是因为下半年叛乱的时候,宫里因为内外严守的关系,开支多了许多,正好这一项还有结余,所以妾就命人在这一项里列出了开支。”

    “等到明年的时候,妾就打算削减这一项的开支,让他不至于有太多的结余。”

    允熥想了想说道:“我好像是听过这样的法子。”

    熙瑶说道:“这是当年户部的徐尚书采用过的法子。”

    允熥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我觉得熟悉。”

    但是随后允熥却忽然想起了什么,脸色微变。不过他马上又恢复了过来,继续与熙瑶谈论着账目的事情。

    然后几个小家伙上自习归来,允熥又逗了一会儿这几个小孩子,与他们一起吃晚饭。

    不过允熥在吃晚饭之前吩咐了王喜一句话,然后王喜这一天剩下的时候一直没有再出现。8)

第435章 还有() 
??  允熥对于严震直等人的处置在当天下午就在京城尽人皆知了。

    不知道是不是兔死狐悲之故,所有的文臣都认为允熥对于他们的处置太过于严厉了,本人处死、满门流放、全族禁考科举三十年,除了灭九族、满门抄斩之外其他的刑罚都不能说比这更加严厉了。

    大家都议论纷纷,还有人吆喝着要上折子进谏允熥,但是实际行动的一个都没有。

    追其原因,多半是因为:一是因为允熥虽然处置的很严厉,但是确实是有明确的证据在手,并非是无缘无故就处置了他们;二是因为上虽然没有全族禁考科举之类处罚的例子,但是有过类似的事情然后满门被2下令抄斩的事情,所以允熥下达了这样旨意也算不上太过于严苛。

    其三就是现在允熥的威望提升,他们面对允熥的时候已经不再像允熥刚刚继位时那样了。

    并且这也导致了没有一个人愿意挑头做这件事情。方学才的下场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谁也不愿意落得这么一个下场。那些真正的正人君子倒是不怕,但是他们又被前两条束缚住了不会进谏。

    所以允熥的桌子十分清净,一份来进谏此事的奏折都没有,让本来已经做好了准备的通政司准备落空,甚至还有些失望的样子。

    郭洪涛听说了此事之后冷笑了一声,说道:“我想起了陛下说过的一句话。”

    周俊臣问道:“陛下说过什么话?”

    郭洪涛说道:“陛下说,文人的热情就像是**,动不动就硬起来,但是很快就会软下去。”

    周俊臣听了郭洪涛的话,呆立了半晌之后说道:“陛下还说过这样的话?”

    郭洪涛笑道:“陛下如何不能说过这样的话?”

    周俊臣说道:“可是,可是……”

    郭洪涛说道:“你是想说这句话太粗俗了吧。不过在我看来,这句话却是十分有道理,用是个人都能明白的话把一个道理讲的明明白白,你又何必在意他是不是粗俗呢?”

    “况且,陛下就不能说话粗俗了?”

    然后郭洪涛转过头看向周俊臣说道:“每个人都有不为常人所知的一面,你以后也不要就对某个人行成一定的印象以为他一定不会做什么事情,这对咱们探查来说十分重要,知道了吗?”

    周俊臣垂首说道:“大人,我知道了。”

    ……

    ……

    “……,不过朕念在严卿对大明立下过功劳,所以免除严震直凌迟之刑,处以斩立决。一门之人处以流放,全族之有功名的人削去功名,且三十年不得参与科举,不得入学国子监!钦此!”

    然后来传旨的人对着下面跪着的严震直说道:“严大人,请接旨吧。”

    严震直听完了允熥的旨意之后已经跪不住了,瘫倒在了地上,双眼无神的盯着什么。

    之后刑部大牢的人拉着严震直就回到了关押他的牢房之中,然后‘喀拉’一声响,牢房的门又被关上了。

    过了许久之后,严震直才恢复过来,咬牙切齿的看着皇宫的方向,低声说道:“你这样处置我们,我严震直就是作了鬼也要进到皇宫之中不放过你!”

    他又这样痛骂了允熥一会儿后,又冷笑着说道:“你以为自己大获全胜了不成?其实,你还是漏过了什么。”

    第二天允熥一早来到乾清宫,好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一般。

    过了好久,可能已经快要到午时了,允熥放下手中的书打算回去陪着熙瑶她们吃饭的时候,他等待的人终于回来了。

    王喜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然后附道允熥的耳边说道:“陛下,郭大人已经查到了,这个人确实与当年的徐尚书有关系。”

    允熥眼睛一亮说道:“原来如此,我说我怎么觉得熟悉。”然后他眼神又黯然了下来说道:“可惜了,可惜了这样一个人才。”

    然后允熥说道:“王喜,你这忙碌了一晚上也够累的,回去休息吧。叫黄福与黄路过来就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