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26部分

宗明天下-第26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片刻以后,纷纷发言赞颂允熥的意见。

    但是允熥还是第一次经历有这么多人齐声赞颂他的场面,虽然以后允熥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太多而习惯甚至麻木,但是现在的允熥还是很高兴的。

    允熥高兴了一会儿,回过神来,想了想,说道:“京城这里好办,苏、杭二府虽然现在人不多,但仍需防范百姓有盲动,不如户部下一道命令,允许高翔和卓敬在十月份,如果宝钞兑换粮食的地方百姓有异动,可以调动当地卫所官兵。孤想陛下必会赞同。”

    下面的官员又陷入了沉思状,至于是不是真的在沉思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不过巴蜀司郎中李仁看来是真的在沉思,因为过了一会儿,他说道:“殿下所言言之有理,但是我户部并无管辖卫所之权,如以户部的名义下发通告,当地卫所未必会买账;如果是殿下下手诏,又不和规矩;如果让陛下下圣旨,又太过麻烦。殿下不如和陛下打声招呼,待陛下允诺,再到五军都督府让右军都督冯都督(冯胜)下命令,这样最好,又是最快。”

    允熥想了想,郎中李仁的意见确实是有道理,出声说道:“李郎中所言不错。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孤这就回宫中向陛下请示。”

    又看了郎中李仁一眼,觉得他还不错啊!应该是在《明史》上有记载的人吧,可惜自己不知道。

    这回包括郎中李仁在内的户部巴蜀司所有在坐的官员思考之后都表示没有其他没有其他问题了。

    允熥是说干就干的性子,与巴蜀司众官员拜别以后也不理户部其他想对他行礼的人了,反正尚书和侍郎还在上朝,其它人等级低他不应付也行。

    允熥回到皇宫,来到奉天殿(金銮殿)的后面,确定了老朱还没有下朝。想着老朱下朝之后,不管是批奏折也好,接见大臣也罢,十有**都是在谨身殿,于是转过身到华盖殿等着。华盖殿正好在奉天殿和谨身殿的中间,可以在半途拦截老朱;而如果老朱不去谨身殿,那追过去也容易。

    允熥在华盖殿等着,没有事情干又想起了吕妃可能毒害他。允熥非常认真地考虑了要不要把这件事情和老朱说。不过最终思考的结果还是不要:现在是丝毫证据也无,而吕妃在自己小时候还抚育过自己,是自己的母妃,允炆的亲妈。如果向老朱无证据提出,有可能让老朱误以为自己要除掉亲兄弟,万一老朱另行选择储君人选就坏了。

    他还在思考的时候,响起了悠扬的呼号声,允熥知道那是代表下朝了,赶忙站起来。老朱今天没有发生十之一二的概率,正常的向谨身殿走来。

    允熥赶忙从华盖殿出来迎上去。老朱应该在下朝后就知道了允熥来找他,也不惊讶,只是正常的说道:“允熥来找爷爷啦。”

    允熥因为这里是外朝,恭恭敬敬的行礼说道:“回皇爷爷的话,孙儿找您有事。”

    老朱没有答话,只是示意他跟上。允熥赶忙走到队伍里,李进忠自动把位置让给他。

    到了谨身殿,老朱也没有急着问允熥什么事,而是好整以暇的喝茶,然后说道:“这几天你好像一直有事情找爷爷,还都是在白天;其实有些事情你自己先办了,晚上回来说一下就好。”

    允熥因为还在想着吕妃,心不在焉,只是“嗯”、“嗯”而已。老朱皱起眉头,但想着现在允熥的事情也不少,并且是第一次承担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忍心怪罪允熥,于是直接问道:“今天来又有什么事情来找爷爷拿主意?”

    允熥这回回过神来,说道:“是这样的,孙儿担心苏、杭二府的百姓有异动,…………所以希望爷爷给予高翔与卓敬这样的权力。”

    老朱思考片刻,说道:“你说的不错,就照你的意思去办吧。”

    允熥回道:“是。那孙儿就去五军都督府找宋国公(冯胜)了。”

    老朱一挥手,说道:“你既然着急,就去吧。”

    允熥此时不知道怎的,十分着急做事,行礼退下。

    等他退下了,老朱回想允熥的表现和神情,觉得允熥不像是完全因为担子重才如此表现,有些奇怪,所以决定让密探再多加注意文华殿。

第42章 腾地方() 
允熥再次出宫,出承天门向西走,来到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原名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被分成了五军都督府,五军各设左右都督一名,现在苏、杭二府的卫所俱属右军都督府所管,此时由宋国公冯胜管辖。

    允熥走进右军都督府,冯胜此时正在思考如何进行各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省军区)的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的调换。以老朱的个性,肯定不会放心一名武将长时间的担任同一个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的,所以每名都指挥使基本上在一个都指挥使司只能担任三年甚至更短时间的都指挥使。冯胜作为都督,需要先拿出一个意见来,然后再交给老朱审阅。

    允熥走进冯胜的公房的时候,因为通报的声音那么大除非聋子才听不见,所以冯胜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见他进来就马上弯腰行礼。

    允熥马上就伸手去扶。冯胜毕竟是开国六公爵之一,劳苦功高,就算是做个样子也要做出来。

    但是允熥吃惊的发现,他完全扶不住冯胜,眼看着冯胜来了四个鞠躬。虽然冯胜已经是六十多岁人了,但是身体仍然非常结实,允熥十四岁的小身板根本扶不住他。

    等到冯胜完全行完了礼,允熥才反应过来,回礼并说道:“宋国公乃我朝开国元勋,行大礼允熥怎么受得住?”

    冯胜恭恭敬敬的回道:“殿下虽然年轻,但也是储君,在下只不过是臣子,殿下如何受不住?”

    允熥抬头看向冯胜,一个长得并不好看的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头发也都白了,但是看上去却自有一股威严让人感受得到。但此时这个颇有威严的人恭恭敬敬的在允熥面前站着。

    允熥一向是不怎么会辩论的,并且这次来是有正事要办,所以他绕过这个话题,寒暄了两句,就说起正事:“适才孤才从皇宫出来,有一件事情需宋国公协助办理。”

    冯胜当然知道他是有事情才来的,问道:“不知殿下有何事需臣办理?”

    允熥于是把在老朱哪里说过的话大概又在冯胜这里复述了一遍。

    冯胜听完,虽然觉得允熥应该已经和老朱说过了,但仍问道:“殿下可跟陛下说过此事了?”

    允熥答道:“已知会了陛下,并且陛下已经允诺了。”

    冯胜琢嚰着允熥没必要假传圣旨,于是说道:“此事易而,臣马上就办。”

    冯胜也是说办就办,当即叫来书办,写好发往苏、杭二府卫所的指令,并加盖都督大印,马上下令使用军驿(军方的专用驿站)送往苏、杭二府。

    然后冯胜又说道:“至于京城的事情就更好办了,武德卫就在北门桥以西北不远之地,臣这就叫人把武德卫指挥使叫来,告诉他腾出一块校场。明日殿下带户部官员直接去武德卫即可。”

    允熥说道:“那多谢宋国公了。”冯胜赶忙连说“不敢”。在给允熥办事的过程中,这个本来应该豪爽奔放的大将始终是一副十分恭敬甚至谄媚的态度。

    允熥也知道冯胜在力图给自己一个好印象。他理解冯胜,但是看着这么一个本该意气风发的人为了活命如此的低三下四,心中不是滋味。

    事情办完,允熥也不便在五军都督府多待,又与冯胜寒暄几句,匆匆走了。

    在他出右军都督府院门的时候,差点儿与一名武将撞上。那人大概三十多岁,看起来颇有精神。

    允熥受礼已经都快烦死了,心想若是停下来估计这名武将又要行礼个没完,于是也没有理他直接就往外走。

    那名武将在刚撞到他的时候似乎要开口训斥,但是扫到他身上穿的衣服之后,表情马上变得惊喜起来,似乎要说什么的样子。

    不过允熥当时也没注意,拔腿就出了院门;那名武将也没机会说话,只能将话语憋回肚子里。

    但是,已经走出几步的允熥忽然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卑职神策卫指挥使宁正,见过开国公。”

    允熥顿时顿住了脚步,几乎就要回身走过去了!因为这时的开国公是常升,允熥的二舅!

    但是理智告诉允熥,在老朱发话之前,他不应该和常家、蓝家的人有所接触,所以允熥在原地站了几个弹指的时间之后,以绝大的毅力拔腿往兵部走。

    但是允熥一路上都在回想与常升相撞的瞬间。他回想起,与他相撞的那人确实是一身公侯伯爵的服饰。他努力地想回想到常升的长相,但是完全回想不到。记忆里上次见到常升还是五年以前,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

    允熥接下来先派杨峰去户部告知他们关于场地的事情,然后按照原计划来到兵部的武选司工作。但是允熥一直是心不在焉的,与别人行礼也是完全凭借身体记忆完成的。工作也是错漏不断,来考核的武将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指正允熥的错误。

    允熥态度倒是还好,被多次指出错误也没什么生气的表现,但是就是心不在焉。一直到中午午休的时间才好些。然后下午上班就恢复了正常。

    晚上允熥回到文华殿东暖阁,与王进他们几个吃饭的时候,王进说道:“今日文渊阁有一名宫女因为打碎了一个听风瓶,还是宋代的,惹得吕妃大怒,吕妃命人打了这个人二十板子,本来要直接打死的,后来改为逐出宫去。”

    允熥笑道:“看来吕妃的心情很不好嘛!”

    王喜凑趣说道:“殿下马上就要当储君了,吕妃怎么可能心情好呢。”

    大家说笑一回,就把此事忘在了脑后,就连王进也没在意。

    ============================================================

    时间回到今天(九月二十二日)上午。这天快到午时(11点)的时候,位于成贤街附近的山枺婀萦戳怂拿雌鹄春芷婀值目腿恕F渲辛饺擞氤H宋抟欤橇硗饬饺怂淙淮┳畔衷诖竺靼傩粘4┐鞯囊路巧砩嫌泻芏嗍纹罚幸模杏竦模褂械目床怀隼词鞘裁床闹实摹2⑶艺饬礁鋈耸且荒幸慌右膊幌裰性艘谎髯琶嫔矗冻鲆徽拍昵岬拿婵祝凰┒说母芯跸袷俏髂系厍吥匣蛘邚V西一代的人。这一行四人走到柜台处,一名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对在这里的老板唐伯鹤说道:“要一间二楼的包房。”

第43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西南之人() 
唐伯鹤早就注意到他们了,毕竟他们这一行人即使是在人来人往的京城都很特殊,想不注意到都难。

    他回道:“几位客官来的真是巧,正好本店还有一间包房未定出去。”说着,叫过来一个伙计,让伙计带他们去二楼。客人一行在伙计的指引下往二层走去。

    唐伯鹤一直目送他们在楼梯上消失不见,才收回目光。这时,有人在他背上拍了一下,他回过头,见是自己的妻子莫氏。

    见他回头,莫氏说道:“看什么呢?这么恋恋不舍的?那几位客人有什么特异之处吗?”

    唐伯鹤眼睛四处扫了一遍,见没有客人和伙计在几步之内,小声说道:“刚才来的那四名客人,两男两女,其中有一男一女不像是汉人,像是西南雲南、廣西那边的人。”

    莫氏小声笑他:“呦呦呦,你还知道西南那边儿的人是什么样子了?还什么雲南廣西,就显你知道大明的几个省了。”

    唐伯鹤刚要说话,有一伙客人走进来,他忙去招待客人,等回来了接着说到:“这我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大明前些年在西南那边打了胜仗也不是没有在京城来过献俘,就那两个人,身上就跟运到京城的俘虏似的穿戴着各种饰物。还有那个女的,看起来也就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却未戴面纱,咱们汉人女子哪有这个岁数不戴面纱出门的。”

    唐伯鹤说的这些,莫氏其实也知道,她只不过是和他开玩笑而已,于是此时假意嗔到:“我说你怎么恋恋不舍地看着人家,原来是有小姑娘,你是看上人家了吧!”

    唐伯鹤忙道:“我怎么会看上人家小姑娘,虽然确实是挺漂亮的,”看到莫氏的脸色变化,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忙赌咒发誓道:“若是我看上了人家小姑娘,就让我遭天打雷劈。”

    莫氏见他如此说了,忙道:“我怎会怀疑你呢。”接着温言安慰他,反正目的就是不要让他发现自己在逗他。

    接着,饭点儿到了,一楼的客人也多了起来,夫妻二人忙着招呼客人。

    等到下午未时二刻(下午2点)过了饭点儿,店里的人就少了,毕竟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